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扫世界的航母军团-第1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还有很多人不相信新式燃烧弹的性能,而且罗云冲也想知道新式燃烧弹是不是更管用,所以才安排了轰炸新奥尔良的行动。在得到正式之后,今后就可以继续用新式燃烧弹攻击美国南部地区的城市。现在这一点也得到了证实,罗云冲给兵工厂下了更多的订单,获得足够的燃烧弹才是确保轰炸能够持续进行的最佳保证。

白天轰炸的效果也得到了证实,虽然损失大了一点,但是罗云冲并没有因此而立即改为夜间轰炸。他在拿到了轰炸的评估报告之后就让参谋着手组织下一次轰炸,准确的说,是下一阶段的轰炸。

这时候,罗云冲用上了在对付口木时的办法,即先列出轰炸目标的清单,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轰炸行动。这样,就不需要针对每次轰炸进行单独的策划,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比如天气变化,轰炸机部队的出动能力,弹药与燃料的准备情况等等来陆续轰炸清单上的所有目标,灵活安排轰炸行动。

这也是战略轰炸走入正轨的重大标志,如果针对每次轰炸行动都做单独策划的话,那么罗云冲就要把他的战略轰炸机司令部的规模扩大好几倍,多安排几百个参谋军官,而他是不可能同时指挥这么多的参谋军官的,也就只能按批量的安排轰炸行动。干这套,罗云冲是行家里手,做起来轻车熟路了。当时,也恐怕没有第二个人能够比他做得更好!

第二十四章 死亡名单

为了不让飞行员,地勤人员,还有那十几万负责运送弹药燃料的后勤保障人员闲下来,更为了让大量运载着弹药燃料的船只能够尽快卸下货物,回去运送下一批物资,并且腾出港口里的泊位,以接收其他的船只,在十三日与十五日,罗云冲又组织了两次轰炸行动。

在十三日遭到轰炸的是里士满与杰克逊维尔。540架“鹏”式轰炸机在180架战斗机的掩护下,在里士满上空投下了4300吨燃烧弹,彻底摧毁了城区,超过5万市民被烧死,10余万人被烧伤,30多万市民成为了战争难民。770架“狼鸠”式轰炸机在250架战斗机的掩护下,在杰克逊维尔上空投下了2300吨燃烧弹,摧毁了该市三分之二的城区,3万余市民被烧死,烧伤者超过了8万,20多万人无家可归。而这两次轰炸行动的战损率都控制在了2%以下,是十一月中旬损失率最低的了。

十五日,在大巴哈马岛上的机场投入使用后,轰炸范围扩大到了美国的中东部地区。这天500架“鹏”式轰炸机在纳什维尔投下了4000吨燃烧弹,摧毁了三分之一的城区,导致8万以上的市民死亡,25万被烧伤,数十万市民流亡他乡。塔拉哈西也遭到了720架“狼鸠”的轰炸,在2200吨燃烧弹的打击下,该市三分之二的城区被摧毁,4万多市民死亡,伤者近10万,超过20万人无家可归。这天的轰炸损失率超过了3%,主要是长途奔袭纳什维尔的“鹏”式机群先后遭到了美军战斗机六次集中拦截,23架轰炸机被击落,还有30多架护航战斗机被击落。

当时,两天一次的轰炸行动也是后勤保障能力的极限承受能力。主要的问题还是从港口向机场运送物资的手段单一,特别是燃料的运送方式效率太低了。虽然罗云冲已经正式批准修建从圣地亚哥港到部署有轰炸机的八个机场的输油管道,而且是直接动用预制件修建,以缩短施工时间,但是也至少要到29年初,才能够用输油管向机场输送燃料,而在此之前,还是得依靠卡车与油罐车。

这几天内,罗云冲的主要工作是拟定打击目标。确定打击目标的方法与当初轰炸口木的时候一样,按照目标的重要性,分成了不同的优先等级。而这次,重点不是工厂,而是城市,即哪座城市更有轰炸价值,以及预先评估轰炸的风险性与可行性,然后对其进行排序,只要天气情况允许,那就对其进行大规模的集中轰炸,争取在一到三次轰炸之后彻底摧毁目标,也就是一座城市!

对美国人来说,这绝对是一份“死亡名单”。直到现在,这份轰炸名单还保存在帝国的战争博物馆里,从上面的那些城市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当时美国将要遭到多么惨痛的打击。

如果按照重要性而言,华盛顿肯定是头号轰炸目标。可是,当时薛希岳在私下叮嘱过罗云冲,不要去轰炸华盛顿。因此,在拟定轰炸目标清单的时候,罗云冲首先就把华盛顿排除在外。

华盛顿本身并不是一座工业化的城市,而是一座集中了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的行政城市,是美国政治上的首都。在华盛顿只有有限的食品加工业,没有任何重工业。当时,美国人在这里建设首都的时候,大概就是不希望让华盛顿受到工厂的污染吧。可以说,如果没有战争的话,华盛顿在当时绝对是一座漂亮的城市,一座安静的,干净的,同时又拥有众多著名景点的旅游城市。

轰炸华盛顿的最大意义就是摧毁美国的联邦政府机构,如果运气好,甚至能够炸死美国总统,副总统,众议院议长等高层领袖,摧毁美国的陆军总参谋部,海军部等军事指挥机构。可这也最多也就是政治上的意义。按照当时的情况,最多出动400架“鹏”式轰炸机,投下3000吨燃烧弹就可以摧毁整个华盛顿,就算美军防空战斗机会拼了命的拦截,轰炸机的损失率会高一点,但是轰炸的价值肯定不小。

当时薛希岳也知道,如果罗云冲决心要做的话,恐怕华盛顿早就被炸毁了,因此在罗云冲前去巴拿马走马上任之前,薛希岳就私下叮嘱过罗云冲,不要去动华盛顿,而薛希岳就是不希望摧毁美国联邦政府。

美国本身就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各个州都有很大的自治权,虽然联邦政府有着很大的权威性,但是在联邦政府被摧毁了之后,还能继续保持其权威性吗?这就是薛希岳的顾虑,能够向帝国投降的是美国联邦政府,而不是各个州政府。如果在轰炸中消灭掉了美国总统等领袖的话,那美国就将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到时候还要出兵去收拾烂摊子,不知道又要花多少时间,投入多少兵力,消耗多少物资。要迫使美国投降,就不能急着让美国联邦政府去见上帝!

排除了华盛顿之后,排在首位的就自然是美国最大的城市,也是美国的经济中心纽约了。这是当时美洲大陆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西半球的经济中心,甚至是世界上最繁荣,人口最多的大都市之一。美国参战前,纽约的登记居民人口超过了450万,实际居住人口肯定超过了500万。而当时唐帝国最大的城市松江也就只有650万人口而已。

排在第二位的是五大湖地区的工业中心城市芝加哥。这是美国重工业的心脏,拥有全美国最多的钢铁厂,还有大量的车辆制造厂,飞机厂,化工厂,是美国名副其实的工业首都。而其周围还有大量的矿场,依靠五大湖的水运系统,可以方便的与沿湖地区的其他工业城市往来。

排第三位的是美国车辆制造中心底特律,然后是费城,波士顿,印第安纳波利斯,旧金山,洛杉矶,丹佛沃斯堡,圣路易斯,辛辛那提,巴尔迪摩,普罗维登斯,布法罗等等。无一例外,排在前列的全都是人口超过了百万的大城市,而且几乎都是工业城市,商业中心,交通枢纽城市等等。

同样明显的是,这些城市中,真正在美国东南部地区的就没有几个。在排名前五十的城市中,有七成在美国东北部,以及五大湖地区,分布在东南部地区的只占了大概两成,另外还有一成在西部地区。另外,在美国人口最多的200个城市中,东北部地区有78个,五大湖地区有44个。这也正是美国当时的国情,美国的心脏地区就是东北沿海地区,以及五大湖地区。

难题出来了,如果要摧毁美国,就得去摧毁美国东北部地区以及五大湖地区的城市。“鹏”式轰炸机的航程并不是大问题,在带8吨炸弹的时候,可以从古巴起飞,沿直飞航线飞行,可以到达波士顿,或者是芝加哥的南部地区。如果只装3吨炸弹,多带5吨燃料的话,作战半径还可以延长大概800公里,虽然这会降低轰炸效率,损失更多的轰炸机,但是却足以覆盖整个美国的东北部与五大湖地区了。

真正的问题还是护航战斗机飞不了那么远。从大巴哈马岛上起飞的护航战斗机,最多就只能到费城,以及路易斯维尔堡。而在这个范围之内,只有大概四成的重要目标,而派在前五位的城市中,只有费城勉强在护航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之内,而且还得使用由哈飞改造的“游隼”,而不是战地改造的“游隼”。

如果将战斗机部署到百慕大群岛的话,那么就可以掩护轰炸机去轰炸纽约,甚至是波士顿。虽然这仍然无法掩护轰炸机飞往芝加哥与底特律,但是却能够让轰炸机群重点打击美国东北部沿海地区,也就是美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当时陆战队刚好扫荡完百慕大群岛上的美军,罗云冲立即电令韩绍锋尽快修复机场,并且设法建立第二座机场,以达到部署至少六个护航战斗机中队的要求。韩绍锋也知道攻打百慕大群岛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掩护轰炸机去轰炸美国东北部地区的大城市,他立即就调遣工程人员,设备与物资,并且向罗云冲保证在29年1月上旬就让机场投入使用。

确定了目标的重要顺序后,还得确定轰炸目标的难度与所需要承担的风险。也许这一点更为重要。很明显,任何一座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都受到了严密的保护,而那些同时由拥有众多工厂的大型工业城市,以及连接着多条公路,铁路的交通枢纽大城市更是美军防空部队保护的重点地区!

当时,罗云冲从情报部门获得了一些相关的情报。拿纽约来说,美军在知道唐帝国航空兵的新式轰炸机可以飞到纽约上空投弹之后,迅速加强了纽约的防空力量。当时,部署在曼哈顿岛,长岛西部的高射炮就超过了850门,在周边地区,特别是南面与西面属于新泽西州的地面上还部署了十几个高射炮阵地,上千门高射炮!在纽约附近的十多个机场上,至少部署了500架以上的战斗机。毫无疑问,如果强行轰炸纽约的话,那么轰炸机的损失率将高得无法接受,这也是罗云冲一直没有去碰纽约的一个主要原因。

其他的城市,比如芝加哥,底特律,费城,波士顿等等重要的大城市都受到了极为严密的保护。美军装备的3万多门高射炮一半以上都是用于城市防空。而美国航空兵的4万多架战斗机中,超过一半是用于城市防空。再考虑到部署在这些城市外围的大量雷达,要想突破美军的防空网,肯定异常的困难。

这些因素对罗云冲的影响相当大。在十二月下旬之前,罗云冲一直在尽量避免去轰炸美国的大城市,而是将重点集中在了东南部地区的中型城市上,特别是那些工业化的中等城市。当时,罗云冲手里也没有足够的实力,主要还是缺乏“鹏”式轰炸机,而“狼鸠”式轰炸机不但航程短,载弹量也少得多,轰炸效率远不如“鹏”式轰炸机。

通过对付中等工业城市带来的好处也是很明显的。虽然大型工业城市集中了美国最重要的工业生产力,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工厂都集中在几个城市里面。当时美国大部分的中等城市都有工厂,这些工厂一般不承担总装工作,而是负责生产零备件,然后运送到大城市的工厂里去进行总装。这也是大部分国家采用的工业发展模式。而通过轰炸零件厂带来的好处也是很明显的。

战后从美国政府获得的一份文件和证明了在28年的轰炸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当时,美国有上万架飞机因为缺乏零备件而飞不起来。另外,美国陆军很多的装甲车辆也缺少必要的零备件,不得不通过拆补来保证部分装甲车辆能够正常使用。而美国政府也不得不将更多的工厂转移到东北部与五大湖地区,而这就极大的耽搁了生产工作,导致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从28年底就开始迅速下降。

轰炸中等规模的工业城市对打击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却不可能从根本上摧毁美国人的战争意志。当时,美国有四成的人口是居住在大城市里的,如果不对那些人口超过了100万的大城市动刀的话,恐怕还真不会让美国政府做出投降的决定。

罗云冲也一直在寻找着轰炸大城市的机会,特别是去轰炸美国东北地区的那些大城市。当时,他最需要的就是更多的“鹏”式轰炸机。实际上,到28年底的时候,罗云冲已经获得了1200架“鹏”式轰炸机,在战斗中损失了400多架,还有300多架在返航后因为严重损坏而报废,也就是说,到十二月下旬的时候,罗云冲手里只有400架左右的“鹏”式轰炸机,这点力量是无法形成一次毁灭性的打击的。而情况在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