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儒家的传统注重一个“诚”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诚”和“信”可以互训:“诚者,信也。从言,成声。”“信者,诚也。”“诚”是指“天人合一”,是天与人之间的互动。“诚”也是“真实无妄”和“诚实无欺”。说他“真实无妄”,乃在于“诚”是客观存在之实理,不仅是天之道,而且亦存在于人性之中,故而人应当保存自有本性,如其本来所是,勿起任何私心杂念。北宋著名思想家张载说:“诚则实也,太虚者天之实也。”“天所以长久不已之道,乃所谓诚。”北宋理学家二程(程颢、程颐)说:“无妄之谓诚。”程颐的弟子吕大林解释道:“信哉实有其理,故实有是物;实有是物,故实有是用;实有是用,故实有是心;实有是心,故实有是事。故曰诚者实理也。”而所谓“诚实无欺”,是指人要真实地对待自己和他人,既要表里如一,不失其本心,又不欺骗他人。《大学》有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朱熹说:“诚,实理也,亦诚实也。有汉以来,专亦诚实言诚,至程子乃以实理言,后学皆弃诚实之说不观。《中庸》亦由言实理为诚处,亦有言诚实为诚处。不可只以实为诚,而以诚实为非诚也。”
此第一段讲的就是“改过之因”。吉凶祸福先有预兆,无论个人、家庭、国家,都是有预兆的。佛经里常常说阿罗汉能知过去五百世、未来五百世,这是每一个众生的本能。而现在能力丧失了,就是因为心乱了,被迷惑了,所以要把心上的障碍去掉,恢复心地的清净。避祸纳福乃人之常情,而“福”是从“行善”来的,若不消除业障,也不容易得到福。消除业障,就要从修清净心开始。所以,在没有谈行善积德之前,先须改过,将自己的心地真正做一番洗刷功夫。若不能彻底改过,纵然修善了,也会使得善中夹杂着恶,其功难显。因此,改过是积善的先决条件。
※※※
※※※
但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尘情①,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此改过之要机也。
【注释】
①耽:沉溺,过度喜好。《韩非子·十过》:“耽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
【译文】
凡是要改正过错的人,第一,要生发出羞耻之心。想想古时候的大圣大贤,与我同样为七尺丈夫,他们为什么可以成为千秋万代师法的榜样?我为什么像瓦裂开一样失败?沉溺于世俗的情感,暗中做出不义的事,以为没有人知道,还抬头挺胸,没有愧色,天天如此,渐渐沦落到禽兽的地位自己却并不知道;世上最让人感到羞耻的事,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人来说是一件大事。”就因为有此羞耻之心就可以成为圣贤,没有就可能成为禽兽。这是改正过错的关键。
【点评】
改过之法,第一是要有羞耻心。羞耻心是改造命运的开端和关键,也是改造命运的动力。了凡先生反问自己:想想古时候的圣贤,与我同样为七尺丈夫,为什么他们能做到为百世所效法,而我为何一事无成?了凡先生的优点即在于他对于自己的过失,丝毫都不隐瞒,能正确地去看待。他把自己的过失总结为:第一,沉溺于世俗感情。佛法告诉我们要远离五欲六尘,五欲即指财、色、名、食、睡五种欲望,六尘即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这五欲六尘能使我们在心里涌现好、坏、美、丑、高、下、贵、贱等分别妄想,能衍生种种执着或烦恼,能令善心衰减,从而污染清净之心。所以,每天生活在五欲六尘中的人们,应当时时返观自省,放下尘情,恢复自性清净。
了凡先生所说的第二个过失为:偷偷作出不义之事,还以为别人不知道,面无愧色,一天天沦为禽兽自己却毫无察觉和意识。即自己还缺乏“知耻之心”。中国古代圣贤十分重视“知耻”。孔子曾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又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说:“耻之于人大矣。”人活在世上,从积极方面说要“立志”,从消极方面说要“知耻”。从伦理学意义上看,耻,是对人的道德行为的一种社会评价,是人们对那些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损害他人与集体利益、违背社会公德和违反国家法律,有损国格等行为的批评与谴责,是社会对自我道德行为的贬斥和否定。知耻,是人对这种行为的羞耻之心、羞耻之感,是人们基于一定社会认可的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而产生的自觉的求荣免辱之心,是人们一种为维护自身尊严强烈的道德上的反省和自律。人们以这种羞耻感来鞭挞自己,克服缺点,修正错误。羞耻心是人类情绪之精华,正是因为有了羞耻心的存在,才阻止了人类免于堕落,进而促进人类积极向上。由此可见,羞耻感是道德主体实施道德行为的情感基础,道德主体以此来导引自己的行为,取荣舍辱,以获得社会的认同。我们在学习、工作中,一旦落后,要能知耻;倘若做昧了良心、违背仁义的事,也要知耻;自己、集体、国家若受到侮辱,更要知耻。这样,知耻就能给人上进的力量,能让人更清楚地看待自身和周遭的世界。我们应当把无羞耻之心看作是人生最大的耻辱,那样就能落实于行动,知过必改,受辱必雪,也就不会有自取其辱的事了。
※※※
※※※
第二,要发畏心。天地在上,鬼神难欺,吾虽过在隐微①,而天地鬼神,实鉴临之②,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吾何可以不惧?
【注释】
①隐微:隐蔽不显露。
②鉴临:审察,监视,如明镜照临。
【译文】
第二,要生发畏惧之心。天地在上,鬼神难以欺骗,我们的过错虽然很隐蔽,但天地鬼神其实都在仿佛用明镜照着一样清楚,过失重的话就会降下各种灾祸,轻的话也会损害现在的福报,我们怎么能不畏惧呢?
【点评】
改过之法,第二是要发畏心。“畏”是害怕之意,且含有恭敬的意味。《论语》中云:“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君子敬畏天命,敬畏处于高位的人,更敬畏圣人的言语;而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不尊重在上位的人,蔑视圣人的话。“畏”的情绪是对个体自身良知的呼唤的一种表现。“良知”是人类所固有的判断是非善恶的本能,同时也是一切高尚行为诸如“人道、博爱、奉献”等的伦理学基石。知道畏惧,就是能够感应良知,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样才能产生诚敬之心。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对于父母、老师或是尊长,皆应有敬畏之心,既敬爱又害怕。正因为有“畏”,才会言行举止三思而后行,使之符合于“应当”。
了凡先生言道,天地在上,鬼神难欺。人们认为自己是在暗地里犯下的过错,可是天地鬼神全部能够明察秋毫,重者会降下各种祸殃,轻微者也会减损其现世的福泽,怎么能够不害怕呢?就是说,我们纵使是在很隐秘的地方,没有人看到的地方,做一点小小的过失,天地鬼神也能够看得清清楚楚,并给以惩罚。其实用因果缘起的思想来看,起心动念及所为,它们产生的后果,“如影随形”,不会因外人看不看得到或个人意愿而改变或消失。在我国古代,就有上天崇拜、祖先崇拜等思想,把“天”、“帝”看作是外在于人、支配人、控制人的力量,并对世人赏善罚恶,从而使人生起敬畏心。早在殷商时代,上帝在人们心中就有很大的权威,它既是风雪雨露、打雷闪电等自然现象的主宰,又是世间人事祸福、成败吉凶的支配者。《卜辞通纂》中记载:“今二月帝不令雨”、“帝降其谨”,《汤诰》曰:“天道福善祸淫”;西周时期,人们更多地用“天”去称至上神,赋予“天”更大的权威,《泰誓》说:“惟天惠民”、“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一观念逐渐渗透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形成一种传统观念。
※※※
※※※
不惟此也。闲居之地,指视昭然;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①,而肺肝早露,终难自欺;被人觑破,不值一文矣,乌得不懔懔②?
【注释】
①文:掩饰,修饰。
②懔懔:危惧的样子。韩愈《落齿》:“每一将落时,懔懔恒在已。”
【译文】
不只这些。在自己独居的地方,神明也看得清清楚楚;我们虽然可能遮掩得很严密,文饰得很巧妙,其实五脏六腑早就暴露,最终难以自己欺骗自己;被人看破的时候,便一文不值了,怎么能不懔然而惧呢?
【点评】
上一段了凡先生讲在一般情境下,人们的行为有天地鬼神的鉴察。而这一段说:在私室独居之时,神明也无所不在,即使百般遮掩,巧加掩饰,丑恶的心思也会露出破绽,难以自欺欺人;倘若被别人识破,那就是一文不值了,所以我们怎能不敬畏神明?即使在独处的情况下,也不放松自己,而要如同在大庭广众之下、众目睽睽之中,时时刻刻检点自己、谨慎谦虚。
鬼神是否真的存在?姑且不论,了凡先生只是想借用天地鬼神,使人们在内心隐蔽细微处,能有所“畏”之物。这样即使在一人独处之时,亦能恪守做人的道德原则。这才符合儒家所说的“慎独”的功夫。《中庸》有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朱熹解释道:“是以君子既常戒慎,而于此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潜滋暗长于隐微之中,以致离道之远也。”伦理学中也将“慎独”列为一个重要的修养方法:其一,“慎独”是“须臾不离道”的,即它不是外在强加的要求和规范,而是从人的“天命之性”中内化出来的,强调道德主体的自觉;其二,“慎独”强调“戒慎”,尤其是在“隐”处下功夫,哪怕只有天知地知,行为主体也能高度自觉地规范自己。所以,慎独是一种无时不在、无时不有的道德自觉和自由,它能使人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从而它最能显示一个人的真实灵魂,真正使道德修养成为自我的内在要求,从而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
※※※
※※※
不惟是也。一息尚存,弥天之恶①,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谓一念猛厉②,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但尘世无常,肉身易殒,一息不属,欲改无由矣。明则千百年担负恶名,虽孝子慈孙,不能洗涤;幽则千百劫沉沦狱报,虽圣贤佛菩萨,不能援引。乌得不畏?
【注释】
①弥天:满天,极言其大。
②猛厉:犹“猛烈”。气势盛,力量大。
【译文】
不只这些。如果还有一口气在,就是罪恶滔天,还可以悔改;古代有人一生做尽坏事,在临死时突然悔悟,生发出一个行善的念头,便得到善终。这是说一个念头的猛烈,就足以洗涤一生的恶行。就好比千年无光的小山谷,用一盏灯一照,那么千年的黑暗就都被驱散了;所以过错不论新旧,只以能改正为贵。只是人世无常,生命易逝,万一哪天一口气没了,想要改正也没有办法了。在阳间就会千百年担负着恶的名声,即使有孝顺的子孙,也无法代他洗涤干净;而在阴间则在千万代中沉沦于地狱,即使有大圣大贤、佛祖菩萨,也没有办法援救。这能不让人畏惧吗?
【点评】
了凡先生说一个人只要活在世上,即使犯了弥天大罪,也都是可以悔悟和改正的。古时候有的人一生作恶多端,临死时能幡然悔悟,心中萌发善念,便可得到善终,这种强烈的善念,足以洗去百年罪恶。这样的事例我们看到过许多。在《净土圣贤录》、《往生传》中,都记载了一个叫张善和的人,他这一生中没有遇到善缘,做了一个屠夫,以杀牛为业,一生不晓得杀了多少头牛,造了很重的恶业;临终的时候,他见到许多的牛头人来跟他讨命,但他神志清楚,不迷惑,还大叫:“许多牛头人给我讨命了。”刚好有一个出家人从他门口经过,听到里面喊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