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朝鲜第一艺伎:黄真伊-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点头。怪童笑眯眯地看了看巴掌大的庭院,破破烂烂的背架放得乱七八糟。“可是地方这么狭窄,大巫师连转个屁股
都很难,还怎么驱鬼呢?都坐不下几个人。”阿鬼假装没听见怪童的话,从廊台上站了起来。崔主簿一直蜷缩在阿鬼身
边不敢动弹,这时候也晕头转向地跟着站了起来。阿鬼大步流星地出了门,走了两三步,又看了看栅栏外面的怪童,斩
钉截铁地说道:“我现在直接去张德家,你马上去老酒馆李掌柜那里,让他动员胡同里面所有的人,今天晚上之前把黄
土铺到张德家的院子里。明天早晨我找架步轿来,把病人抬到张德家。”阿鬼刚说完,身影就消失了。崔主簿这才想起
应该告诉阿鬼自己想回家的事,于是慌忙穿过庭院走出来,正好看见怪童那张笑容满面的脸庞。崔主簿吓得只想后退几
步,可是怪童却像扶着村里长辈似的,温柔地拉起了崔主簿的胳膊。“可能你会觉得郁闷,不过,还是再坚持两天吧。
听说松岳山的大巫师能用神力驱除附在人身上的恶魔,非常灵验。她嘴里叼着大铁盆,也不知道怎么驱鬼……反正等巫
师赶走了附在病人身上的恶魔,大人又得给病人用药了,肯定会忙得不可开交呢。”崔主簿无话可说了。17自古以来,
松都的人们就以信神信鬼而著称。他们喜欢捉鬼驱魔,而且比起其他地方的巫师,这里的巫师不但人长得漂亮,声音和
跳神的动作也与众不同,只要听说谁家请了巫师,妓女们就会放下自己的事情,聚集到那户人家的院子里。不过半天的
时间,消息就在松都转了好几个圈。借用青桥房张德家作为驱魔的场所,而且这不是办丧事,也不是驱除厄运,更不是
阻止厄运,而是大王堂的大巫师为了驱除附着在病人身上的恶魔而施展神力,早在头天晚上,这个消息就传得妇孺皆知
了。虽然只是短暂的驱魔仪式,但是从铺黄土开始,松都人就会像蚂蚁群似的汹涌而来,直到巫师跳神完毕,就坐在那
里看热闹。另外,这次的巫师也不是普通的巫师,而是松岳山大王堂的大巫师,这次的驱魔也不是普通的驱魔,而是大
巫师咬着铁盆,或者用铡刀发挥神力把恶魔驱走的罕见场面。所以,那些喜欢看热闹的人岂能错过这样的大好机会?那
天一大早,看热闹的人就来到了张德家。这天看热闹的人太多,青桥房里所有的妓院都无法做生意了。阿鬼去汉城的时
候,张德借口让玄琴出去养病,悄悄地把玄琴送到了龙首山下,算是除掉了眼中钉、肉中刺。然而因为阿鬼一句话,她
不得不把自家院落拿出来用做跳大神的场地,可是想到这两天的客人会被别人家抢走,她的心就隐隐作痛。当她看到别
家妓院因为看热闹的人太多而无法做生意的时候,心情也就平静下来了,开始踏踏实实地张罗跳大神的事了。张德家的
大门大开大敞,可以看见里面新铺了黄土。院落中间铺着大块的圆草席,草席中间摞放着七张饭桌,最高处差不多够到
人的胸部,上面放着细纱精心擦过的大铁盆,像金子似的闪闪发光。这个铁盆就是大巫师借助神的力量叼在嘴里驱魔的
灵物。距离灵物不远的地方,放着盖毯子的平床。开始驱魔之前,病人玄琴躺在这张平床上面。东边栏杆下面的旧草席
叠成半截,长长地铺成条状,乐手们拿着乐器坐在那里。为了抢占看热闹的好位置,人们清早就聚集到这里。但是,怪
童率领的地痞和龙首山脚下的小混混们成群结队地站在大门前,气焰嚣张地阻止人们进入张德家的庭院。这样一来,张
德家反而显得过分冷清,门前的大路上却挤满了看热闹的人。人们熙熙攘攘,就像聚集在水坑里的小鱼。转眼间,眼疾
手快的孩子们已经爬上了张德家后院的粗大枣树。不仅隔壁家的房顶,就连道路对面妓院的房顶上也坐满了妓女和经常
出入妓院的绾发男子。其他人没占到这些有利位置,只好拥挤在大门前面的路边。再过不久,阳光就会把大地烤得滚烫,
但是他们也只能坐在地上。大巫师嘴里叼住铁盆的时候,不得不跨过门槛,躲避着这些看热闹的人们,在张德家附近绕
个圈子。为了躲避炎热,驱魔仪式应该尽快开始,尽快结束。没想到今天的驱魔仪式拖了很长时间,就像为枯萎的野菜
讨价还价。直到太阳高高升起,坐在树枝上的孩子们才喊着说病人从房间里出来了。然后,人们开始准备跳大神的场面。
突然,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半天没有动静。不一会儿,传来“当当”的长鼓声,紧接着又响起了锣声。看热闹的人
们翘首望去,但是坐在路边的人们却看不见巫师跳大神的场面,只是通过虚掩的门缝看到了头戴朱笠的大巫师。她挥舞
着带锁链的偃月刀,跳起了舞。巫师时而跳舞,时而自言自语,时而又像跳舞似的配合着长鼓和锣的节奏。音乐声停了
片刻,然后重新响起。直到这时,巫师好像才开始施展神力,音乐的节奏越来越快,巫师急促的呼吸在大路上都能听得
见。终于,巫师的驱魔仪式开始了。那声音简直就像被山火烧身的老虎在咆哮,巫师嘴里发出的驱魔咒语声响亮地传到
了外面。“该死的恶鬼,为什么要附在美丽女人的身上?你要是想做什么怪异的举动,什么都不可能得到,但是考虑到
你肚子饿了,我可以给你饭和菜,你吃完之后赶快离开这个女人吧。如果你不离开,我就把你分成十段、二十段,扔进
油锅里烫死你。你还不赶快走开?”驱魔结束了,在大巫师施展神力之前,她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小巫师拿着稻草包好
的粮食撒到大门外,看热闹的人生怕粮食会碰到自己,纷纷四散开去。突然,坐在树梢上的孩子们大声叫喊,“驱走了!”
“驱走了!”街道对面妓院房顶上,看热闹的人们赶紧站起来,抬头往院子里张望。坐在路边的人们还是什么也没看见,
也跟着站起来,踮着脚尖往张德家看去。乐器声像口哨似的回响在人们耳边,长鼓的声音听起来格外恐怖,仿佛阴曹地
府的使者在扣响大门。大巫师终于用嘴叼起了泛着金光的铁盆,跨过门槛,出现在看热闹的人们面前。一步,两步……
人们丢了魂儿似的注视着走到自己面前的大巫师。颧骨高耸,额头宽而平,眼睛里闪烁着奇妙的神灵之火,为了支撑铁
盆的重量而咧开的嘴巴流出了殷红的鲜血。太残酷了。尽管这是巫师期待的结果,然而看热闹的人还是不停地往本已沉
重的铁盆里扔昂贵的物品。这些昂贵的物品也是财物,现在成为自己的东西,当然是件高兴的事,但是铁盆里的物品越
来越多,巫师的嘴唇在不停地流血,脸色变成了绛紫色。这个场面实在太神秘,太怪异,也太壮观了,如果这个世界上
真有什么鬼魂附着于病人的身体,肯定吓得魂飞魄散了。大巫师嘴里叼着沉重的铁盆,在人群前绕了一周,转身回到张
德家门里,每一步都没有丝毫的闪失。大巫师的身影消失在庭院里。这时候,音乐声再次加快了节奏。不用看也知道,
肯定是大巫师把铁盆放在桌子上面了。就这样,通过神力驱赶恶魔的场面算是结束了。大巫师转身回到张德家庭院的时
候,看热闹的人们就陆陆续续散开了。驱魔的音乐停止的时候,半数以上的人们都已经离开了。大家称赞着大巫师的神
通广大,期待这次“跳大神”的效果,但是没有人关心徘徊在生死岔路上的玄琴的病情。那天夜里,太白星升起的时候,
玄琴终于跨进了再也无法返回的地狱之门。在混乱不堪的驱魔过程中,她仍然昏迷不醒,静静地躺在那里,结果再也没
能从沉睡中醒来,像蜡烛一样熄灭了。阿鬼仔细盯着已经咽气的玄琴的脸。凹陷的太阳穴和消瘦的双颊,仍然可以看出
她的面部轮廓,苍白的嘴角带着奇妙的微笑,仿佛在抬头仰望着阿鬼。阿鬼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玄琴的微笑。阿鬼从房间
里出来,刚才带着妓女到大门外招魂的张德来到廊台栏杆下面,像请功似的说道:“按照我们青桥房的风俗,三天后在
舞丧场举行葬礼。”

第18节:

    阿鬼在台阶上找到自己的鞋,一边穿,一边默默地点了点头。妓院主人一天赚不到钱就会浑身难受,如今三天三夜
不接客人,也算是讲义气了。好像房间里有人在烧清洗尸体的热水,庭院里弥漫着浓烈刺鼻的艾草味。几个房间里都有
妓女在烛光下缝制寿衣。阿鬼刚要走向大门口,突然在红灯笼熄灭的黑暗里看见了怪童的身影。“按照叔叔的吩咐,我
给崔主簿送去了十匹好布。那个老家伙半死不活的样子,但是看到布匹,他的嘴巴马上就咧到了耳朵根子。他说明天早
晨出发,我派了个人送他。对了,南门外石头马房的麻子主人没到这里找你吗?”阿鬼点了点头。“我清清楚楚地告诉
他了,叔叔就在这里,怎么回事呢?”怪童自言自语地说完,突然趴在阿鬼耳边,小声说道:“从汉城尹承旨家来的客
人住在他们家。那位客人说,今天晚上务必要和你见面。”怪童在汉城的时候就对尹承旨家的事充满了疑惑。今天说不
定就能找到点儿解开这个谜底的线索,怪童眨巴着眼睛,缓缓地注视着阿鬼在月光映照下的朦胧脸庞。可是,难道非要
亲身经历才能了解情况吗?阿鬼表情沉痛地倒背着手,好像数星星似的抬头看了看天空,什么也没说,就朝大门外的黑
暗中走去。这时,他闷闷不乐地甩下了一句话:“今天晚上我有事,不能再回来了,你替我留在这里,看着她们做准备。”
18七月十五是百种日。每年的这一天,都会有很多施主聚集到寺院,举行名为“盂兰盆会”的大祭。……释迦牟尼的第
十三代弟子中有个“目连尊者”,他学习了六种神通,前去阴间寻找自己的父母,发现母亲正在名为“饿鬼道”的地狱
里忍受痛苦。于是,他立刻去找释迦牟尼,请教拯救母亲的方法。释迦牟尼告诉他,准备阳间的所有美食(另有说法是
准备食物百种,所以这天叫做百种日),然后献给德高望重的僧人。目连尊者按照释迦牟尼指教的办法,终于帮助母亲
摆脱了苦难……根据佛藏中盂兰盆经的记载,“盂兰盆会”的来历大概是这样。在佛教盛行的三国和高丽时代,主要由
男人充当施主,到寺院进行供养。随着佛教的衰弱和儒教的盛行,前往寺院供养的事情渐渐由妇女完成。女人们本来就
虚荣好胜,这天更是争先恐后地做出各种各样的美味食物,纷纷到寺院里供养僧人。因此,这项活动反而比从前更热闹
了。每年的百种日,各个寺院里都有很多热闹的场面可供观赏。这一天,各个寺院里摆脱俗世的僧人们都会吃到很多好
东西,甚至撑得倒在木板上拍打肚皮。在黄进士家,到了每年的百种日,真伊的母亲内堂夫人都会带着里里外外的女仆
们到位于炭岘门外的归法寺,为僧人们送去食物,积累功德。在别人家,这种事都会让女儿或孙女同行,而且大家闺秀
们也生怕错过看热闹的机会,担心不能加入外出的行列。但是,黄进士家却不是这样。内堂夫人不会邀请女儿真伊同行,
而且真伊也不喜欢佛家,更不喜欢和长辈们在一起,所以她从来没有央求母亲带上自己。但是今年,真伊第一次成为黄
进士家的施主,要到归法寺去供养食物。内堂夫人突然身体不适,病倒在床上了。对于母亲突然生病,真伊多少有些疑
惑,但是嫂子正好去了娘家,不在家里,她又不能把这件事推托给别人,只能当成自己的任务,二话不说就应了下来。
真伊不想弄得太热闹。她想静静地去,静静地回。她只找了几个人。只要别堂小姐说去什么地方,哪怕是地狱也要紧紧
跟随的用人大婶和命中注定成为小姐影子的伊锦,还有两个负责背食物的下人,再加上真伊自己,总共是五个人。一夜
之间,内堂夫人变得异常憔悴,眼睛也凹陷了下去。她同意真伊缩减同行的人数,但是不准她们步行前往归法寺。往返
二十里虽然算不上多么遥远,不过总归要顾及贵族家的体面。也难怪,人家都说,为了保持体面,贵族就算掉在水里淹
死,也绝对不会狗爬式游泳。炎热尚未完全退去的日子里,真伊不喜欢被关在沉闷的独帐轿里,她对这样的“奢侈”深
恶痛绝,可是也无可奈何。结果,这行人又加了两个轿夫。清早,城门刚刚打开,真伊就出发了。她想赶在别的施主到
寺院之前,尽快结束供养回家。别堂的三个人听见第一声鸡叫就起床了。她们匆匆忙忙梳洗完毕,穿好衣服,到内堂吃
过了早饭,手忙脚乱地准备了需要供养的食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