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的论功,循序渐进,层次井然,九首只如一首。四、掌握人物特征,着重心理刻划,从而塑造了一
个来自老百姓的淳厚、勇敢和谦逊的士兵形象。
'一'戚戚,愁苦貌。因被迫应往,故心怀戚戚。
'二'悠悠,犹漫漫,遥远貌。交河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县,是唐王朝防吐蕃处。
'三'公宗,犹官家。有程期,是说赴交河有一定期限。
'四'是说如果逃命,又难逃法网。唐行“府兵制”,天宝末,还来全废,士兵有户籍,逃则连
累父母妻子。
'五'这两句点出赴交河之故,是全诗的主脑,是人民的抗议,也是壮甫的斥责。——这首诉说
初出门辞别父母的情事。
'六' '七' '八'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 ,
'九' '一○' '一一'
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 ,俯身试宰旗 。
'六'离家日久,一切习惯了,熟习了,放下再受伙伴们的戏弄和取笑。按《通典》卷一百四十
九:“诸将上不得倚作主帅,及恃己力强,欺傲火(伙)人,全无长幼,兼笞挞懦弱,减削粮食衣资,
并军器火具,恣意令擎,劳逸不等。”则知当时军中实有欺负人的现象。
'七'“死无时”是说时时都有死的可能,不一定在战场。正因为死活毫无把握,所以也就顾不
得什么骨肉之恩,说得极深刻。
'八'走马,即跑马。辔头,当泛指马的络头。脱是去掉不用。
'九'青丝,即马缰。挑是信手的挑着。
'一○'捷下是飞驰而下。
'一一'搴,拔取。是说从马上俯下身去练习拨旗。 《通典》(卷同上):“搴旗斩将,陷阵
摧锋,上赏。”所以要“试搴旗”。吴昌祺说:“走马四句,捷自负,而意乃在 ‘死无时’也。”
这说法很对。——这是第二首,是接前诉说上路之后的情事。亡命亡不了,吞声也没用,不如索性把
命豁出去练上一手。
'一二' '一三' '一四'
磨刀呜咽水 ,水赤刃伤手。欲轻肠断声 ,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
'一五' '一六' '一七' '一八'
许国 ,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 ,战骨当速朽 。
'一二'呜咽水,指陇头水。《三秦记》:“陇山顶有泉,清水四注,俗歌:陇头流水,呜声
呜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这以下四句即化用陇头歌。
'一三'轻是轻忽,只当没听见。肠断声指呜咽的水声。
'一四'这句是上句的否定。心绪久乱,而水声触耳,想不愁也不行。心不在焉,因而伤手。初
尚不知,见水赤才发觉。刻划人微。
'一五'丈夫,犹言“男儿”、“健儿”或“壮士”,是征夫自谓。誓许国,是说决心把生命
… 页面 26…
献给国家。这以下四句征夫的心理有了转变,但是出于无可奈何的,所以语似壮而情实悲,口里说的
和心里想的仍有矛盾。
'一六'这句承上句。既以身许国,此外还有什么值得悲愤和留念的呢?
'一七'西汉宣帝曾图画霍光、苏武等功臣一十八人于麒麟阁。
'一八'当字很有意思,好象甘心如此,其实是不甘心。末两句也是反话。所以有此矛盾现象,
是由于这个战争不是正义的战争,人民也是被强制去作战的。——这是第三首,诉说一路之上心情的
烦乱,时而低沉,时而高亢。
送徒既有长'一九',远戌亦有身'二○'。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瞋'二一'!路逢相
识人,附书与六亲'二二':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二三'!
'一九'送徒有长,是指率领 (其实是押解)征夫的头子,刘邦、陈胜都曾做过。
'二○'远戍,指人说,是征夫自谓。“亦有身”是说我们也有一条命,也是一个人。是反抗和
愤恨的话。仇注:“远戍句,此被徒长呵斥而作自怜语。”不对头。
'二一'这两句是说,死活我们都向前去,决不作孬种,用不着你们吹胡子瞪眼,也是汪性使气
的话。仇注:“吏即送徒之长。”
'二二'附书即捎信儿。六亲是父母兄弟妻子。
'二三'这两句概括书中的大意。决绝,是永别。访佛是说:“妈呀!爸爸呀!妻呀!儿呀!……
我们再也不能见面了!我们苦也不能苦在一起了!”吴瞻泰云:“不言不同欢乐,而言不同苦辛,并
苦辛亦不能同,怨之甚也。”——这是第四首,诉说在路上被徒长欺压和驱逼的情事。连托人捎封信
他们也伯我们因此逃走。此章用倒叙法,因附书,故行迟,因行迟,故吏怒。若照此顺序,便索然无
味。
迢迢万里涂'二四',领我赴三军。军中异苦乐'二五',主将宁尽闻?隔河见胡
'二六' '二七' '二八' '二九'
骑 ,倏总数白群 。我始为奴仆 ,几时树功黝 !
'二四'“迢迢”,远貌。
'二五'异苦乐是说苦乐不均。在剥削阶级的部队中,官兵总是对立的。
'二六'隔河的河即交河。“骑”字照以前的习惯读法,应读作去声,因为这是名词,指骑兵。
'二七'倏忽,一会儿工夫。
'二八'《通鉴》说当时“戍边者多为边将苦使,利其死而没其财”(卷二百一十六)。可见“为
奴仆”确是实际情形。
'二九'树,立也。——这是第五首,诉说初到军中时所见到另一面的黑暗,当初满想舍命立功,
画像麟阁,现在看来也不容易。这一首是九首的分水岭。以下专写军中。
'三○' '三一'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 ,
'三二' '三三'
立国白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
'三○'这四句极象谣谚,可能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马目标大易射,马倒则人非死即伤,
故先射马,蛇无头而不行,王擒则贼自溃散,故先擒王。擒王句乃主意所在,下四句便是引伸这一句
的。
'三一'亦有限,是说也有个限度,有个主从。正承上句意。沈德潜 《杜诗偶评》:“诸本杀人
亦有限,惟文待诏 (文徵明)作杀人亦无限,以开合语出之,较有味。”不确。
'三二'自有疆,是说总归有个疆界,饶你再开边。和第一首“开边一何多”照应。
'三三'这两句是说如果能抵制外来侵略的话,那末只要擒其渠魁就行了,又哪在多杀人呢?张
… 页面 27…
远 《杜诗会粹》:“大经济语,借戍卒口中说出。”在这里我们相当明显的看到杜甫的政治观点。—
—这是第六首,征夫诉说他对战略的看法。
'三四' '三五' '三六'
驱马天雨雪 ,军行人高山。径危抱寒石 ,指落层冰间 。已去汉
月远'三七',何时筑城还?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三八'!
'三四'雨作动词用,读去声。雨雪即下雪。
'三五'山高所以径危。因筑城,故须抱石。
'三六'指落是手指被冻落。
'三七'汉月,指祖国。
'三八'祖国在南方,所以见浮云南去便想攀住它。“暮”字含情。——这是第七首,征夫诉
说他在大寒天的高山上筑城戍守的情事。
'三九' '四○' '四一'
单于寇我垒 ,百里风尘昏。雄剑四五动 ,彼军为我奔 。虏
'四二' '四三' '四四'
其名王归 ,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
'三九'单音禅。汉时匈奴称其君长日单于,这里泛指边疆少数民族君长。
'四○'古宝剑有雌雄,这里只是取其字面。四五动,是说没费多大气力。
'四一'奔是奔北,即吃了败仗。
'四二'名王,如匈奴的左贤王、右贤王。这里泛指贵人。正是所谓“擒贼先擒王”。
'四三'辕门即军门。
'四四'这两句主要写有功不居的高尚风格,是第三章“大夫誓许国”的具体表现,也是下章“丈
夫四方志”的一个过渡。——这是第八首,征夫诉说他初次立功的过程和对立功的态度。
'四五' '四六' '四七'
从军十年馀,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 ,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
'四八' '四九'
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
'四五'能无,犹“岂无”、“宁无”,但含有估计的意味,分寸功,极谦言功小。观从军十年
馀,可知“府兵制”这时已完全破坏。
'四六'众人,指一般将士。苟得,指争功贪赏。
'四七'“欲语”二字一顿。想说说自己的功,又不屑跟他们同调,干脆不说也罢。《礼记:由
礼》:“毋勦说,毋雷同。”雷一发声,四下同应,故以比人云亦云。
'四八'这两句过去解说不一。大意是说:中原尚且有斗争,何况边疆地区?应前“单于寇我垒”。
'四九'这两句是将自己再提高一步,丈夫志在四方,又哪能怕吃苦? 《论语》“君子固穷”。
——这是最后一首,这位征夫总结了他“从军十年馀”的经历。我认为杜甫一定接触到这类人物,否
则不能写得如此具体深刻。
… 页面 28…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
'一' '二'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体 。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
'三' '四'
足可追冥搜 。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
'五'
羲和鞭白日,少吴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府观但一气,焉
'六' '七' '八'
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悟云正愁 。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
'九' '一○'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 ?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
* 这是天宝十一载 (七五二)秋所作。诸公,指高适、岑参、储光羲和薛据,他门每人都写
了一首登塔的诗(只有薛据的一首失传),据杜甫自注:“时高适、薛据先有此作。”是杜甫作此诗
在后,所以说“同诸公”。同,就是和。例如《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同元使君春陵行》,都
是“和”的意思。慈恩寺是唐高宗(李治)作太子时所建,在长安东南区进昌坊,寺塔六级,高三百
尺,为玄奘所立。 (慈恩寺塔也叫大雁塔,现仍存在。)这时政治很黑暗,把持相位十九年、“口
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没死 (他是这年冬十一月死的),同时杜甫自己在长安熬了六七年还是找不到一
点出路,所以诗的感慨和讽刺根深刻。由于他不得不采用一种比兴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