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年,由于美国正处在经济低谷,生意不景气,三月份淡季,几乎没有任何生意可作。难得的机会,就定了张机票,回了趟北京。
十年来,不是不想回去,应该说每天都想回去,见见自己的亲人、乐团的老友、和周围的邻居,可哪里抽得出时间呢?
几次我都想利用美国的长周末,往回跑一趟,可一算,路上就用掉了两天,剩下一天,能在北京干些什么呢。
这一次回北京,可真是沾了美国经济不景气的光。
飞机起飞不久,我独自一个人,坐在靠窗口的一个位子上,就忍不住的鼻子一阵阵发酸,眼泪一个劲儿地往下流。
连我自己也纳闷儿,一个一百八十多磅的、四十好几的大汉子,可委屈个什么劲,哭个什么?为了怕别人看见我这难看的样儿,就把头转向了朝窗的一边儿,让自己的眼泪尽情的往下流,让自己难堪的脸尽情的撇。
我看过於梨华写的《又见棕榈,又见棕榈》这本书,描写的是一个阔别十年的苦留学生,在美学成后,返乡时的心态。书上写道:“十年了,我能带什么回去呢?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破碎的梦,和一大摞子稿纸。”
我还不如她。虽然,我同样也有一个破碎的梦,可我没有那一大摞稿纸,虽然我在美国有不少的财产,和不小的生意,但我的精神上只是个零。
飞机到了北京,亲戚朋友大宴小请,热情接待,真使我受宠若惊,又觉得受之有愧。
哥哥说:“我真为我有这么个弟弟感到荣光、骄傲。”
老爸也哑着嗓子,用八十岁老人的口气说:“你给咱们家的祖坟,都添了光。”
乐团的朋友说:“你这小子,真有福气,衣锦还乡,什么劲头!”
老领导走过来,拍着我的肩膀说:“此一时来,彼一时也,你现在摇身一变,成了外商啦。”
我顺口搭讪说:“我是他妈的‘内伤’。”
“什么内商,内商指的是那些国内的小倒爷儿。你在美国,是国际大倒爷儿,做的是大生意,所以,就叫作外商。”老领导给我作着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我想张口解释几句,可又一想,算了吧,我的内伤,几句话怎么解释得清楚呢?
于是,坐在回美国的飞机上,我就产生了一种冲动,我的内伤既然几句话解释不清楚,我就慢慢的把它写出来。写,总会一点一滴的解释吧。
到纽约,我就买了一些稿纸胡乱写了起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每天,与客户谈好生意,回到工厂布置好工作,就赶快回家写起来,累得我跟孙小子是的。
稿纸越写越多,厚厚的堆了一桌子,一不留神,又让狗给撕了,吃了。
“我写的东西,就那么不值钱,是喂狗的?!”我冲着我太太大声嚷着。
“神经病!整天写、写,写什么写!有那工夫多赚点儿钱好不好!弄了一桌子烂纸,还不如让狗撕着玩哪!”我太太不支持。
我自己也打了退堂鼓,真的,我写个什么呢!没有半点文学基础,能写出什么东西来。
望着那一堆稿纸,心想,它算个什么呢?
散文吧,可它太长,诗?别逗了,通篇大白话儿,报告文学?缺少精辟的分析。小说?情节不惊,人物无味。
一位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又在该校工作的老朋友,对我说:“你呀,别费那么大劲了,你就把你在美国的十年经历写出来,就够动人的了。语言,最好别修饰,至于情节,难道你这十年的经历还够曲折呀!你就按着自传体写吧。”
几句话,启发了我,我顺着他指出的路子,就一五一十地写我这十年的经历。
本想写个短篇,可写来写去竟成了中篇,等最后完成第一稿时,又变成了中长篇,现在完稿了,我也不管他什么篇了。
终于,大功告成,揉了揉写酸了的手,摇了摇僵直了的脖梗子。
给书起个名吧。
我太太说:“全世界的人都想来美国,实现美国梦,让他们看看你的书,就知道有多么难了,就叫它美国梦,或纽约梦什么的。”
我说太俗,不好。
当我整理好所有的稿纸,从头到尾读一遍,心想能提炼出一个好的名字。
我读着读着,掉了眼泪,读着读着,泪如雨下,通篇读完了,我也成了泪人了。
“对,就叫它‘纽约泪’吧!”我一拍案子叫了起来。
可又一想,怎么着,找挨骂哪!到了美国,发了洋财,翻过脸来又控诉美国,让美国人看了,大骂狼心狗肺,让中国人看了,大骂得便宜卖乖。说人家不好,你倒回来呀,装什么孙子!
不行,费了半天劲,招身臭骂,我可不干。可是美国的时间那么宝贵,我下了那么大的工夫,将近两年的时间,也别写完了扔了哇!其实,我就想解释一下,解释一下我不是外商,我是‘内伤’。真的,我真没想骂,让我解释几句还不行吗?
美国,我真不想骂它。的确,它有很多好的地方,比如,人们都知道:美国是儿童的天堂,青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墓场。虽然对老年人是亏了点儿,可对青年人来说是个好地方。只要你努力,肯拼命,聪明,加上体力好,总会有个成功的机会。
虽然那座通往成功的桥,又窄,又长,又艰险,但毕竟有人能通得过,我就是其中一个。
但是,桥那边,并不是一片乐土田园。桥那边,更是满地陷阱,荆棘丛生,一不留神,你会全他好玩儿完。
我写了过桥的艰难,但大量的篇幅还是写桥那边所发生的事儿。因为很多人并不知道,过了桥后还会出现什么,桥那边为什么喜变成了哭,乐变成了哀,有变成了无,肉变成了血,生变成了死。
行啦,要是挨骂,就等着挨骂吧,反正问问自己,没什么亏心的就是了。毕竟,我写的是一个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一家新移民的真实故事;毕竟,我写的是真实的美国。
我想,这本书要是真的出版了,自己也算作了一件有意义的事儿,它对一些没出过国,和想出国的人,或已经出国的人,会有一些帮助,会对美国有一个真实的了解和认识。
曹桂林
1991年1月于纽约
1
二月初的北京,天儿真冷。
天色还没有大亮,蓝灰蓝灰的晨空里,呼啸着西北风。
历来勤勉的北京人此时已经吃完了早饭,出了各自的家门去上班。
他们穿着厚厚的军大衣,或者蓝色的棉猴,或者式样说得上新式的风雪衣,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顶着寒风,走得匆匆忙忙。
自行车和行人汇在了一起,车铃声和脚步声汇在了一起,成了一股喧闹的河流。这河流平稳,却又漾着不小的响动朝前方流淌了去。它的骚动与嘈杂,象是在告诉人们,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又开始了新的一天。
在自行车的河流中,有一对青年男女并不引人注目。
男的叫王起明,35岁,北京一家交响乐团的大提琴演奏家;女的叫郭燕,是他的同行,也是他的妻子。
他们的穿着并不与众不同,他们骑的自行车更和众人的别无二致;淹没在这自行车的车流中,旁观者很难把他们从中择出来。
但是,如果细心地观察就会发现,他们骑车的速度比旁人稍微快一点,显然他们比别人蹬得卖劲。而且,骑在途中,他们还偶尔交换下下只有他俩之间才能读懂的颇带神秘的微笑。
其实,他们与众人最大的区别并不在外表,而在他们的内心。在这条大街上,多数人是去上班或者上学,走的是一条每天都走的平平常常的路;而王起明和郭燕走的却是一条他们平明没有走过的路,他们内心里觉得,路的尽头是一个从未见过的神秘的国度。
王起明单手扶把,另一只手推着郭燕的后背,助她一臂之力。
“你这么推着我,不累吗?”郭燕问丈夫。
王起明一笑:“不累。哥儿们能这么着一直给你推到美国去!”
郭燕眉宇间掠过一丝担忧。她说:“也不知道办得成办不成……”
王起明胸有成竹地说:“办得成,准办得成。我有预感。”
话是这么说,他心里也没有太大的把握。
虽然是清晨,美国驻华使馆门前早已排起了长长队伍。
看见这么多人,王起明心里间有点泄气。
“你瞧瞧你瞧瞧,让你快点骑不是,这晚了吧?”他一边找地方放自行车一边埋怨郭燕。
“知道晚,”郭燕反唇相讥,“你倒是早起呀。”
“我早起也没用,”王起明锁上车,拉着郭燕去找队尾,“你不得伺候咱们宁宁吃了早饭去上学!”
一提起女儿,郭燕又添了件心烦事:“要不咱甭办了,真放女儿一人在家,行嘛?”
王起明站在了队尾,听见了妻的话,觉得十分好笑:“甭办了?都办到这份儿上了又甭办了?亏你说得出!宁宁?你得这么想,就是为了宁宁,咱们才死活得办成呢!”
“办什么的?”一个干瘦的小青年从队首那边蹓达过来,毫不见外地接过了王起明的话茬。
王起明不大喜欢眼前这位面菜色的小痞子,拉长了声音回答:“办美国啊!”
“我还不知道是办美国,真的,”那瘦子一脸鄙夷的神色,“要办黑龙江兵团也不在这儿排队呀!”
“那你问什么呀?”
“我是问你,是办探亲,还是办自费留学?”
“探亲。”
“探谁?”
“阿姨。”
瘦子一指王起明夫妇:“小两口一块?”
王起明点点头。
瘦子又问:“非一块去不可?”
王起明反问:“怎么了?办起来困难点,是不是?”
“困难?岂止困难呀!”瘦子的话斩钉截铁,“根本没门!”
一听这话,王起明心里一阵发紧。他觉出郭燕的手本来是扶着他的胳膊,一听那话,她的手不由自主地捏了他一把,生疼。
“怎么就没门儿了呢?”王起明不甘心的问。
看来,瘦子对自己的话产生如此强烈的效果极为满意。他立刻露出了一副签证专家的面孔,其权威性不容置疑。
“跟您这么说得了,”他摆出一副细细道来的架式,“我爸我妈两口子,去探我大爷;俩人加起一百一二十岁了,美国人愣告诉说有移民倾向,办三回了,愣没办下来。您呢,我看,没什么戏,趁早回家,干点什么不好哇。”
王起明没说话。不是不想说,是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堵,真堵心啊!
“甭听他的,”郭燕低声对王起明说,“他懂什么呀,他又不是美国大使。来都来啦,怎么也得试试呀!”
“那倒是!”那瘦子听见了郭燕的话尾,“既然到了这个地界,排上了这个队,好歹的也得试巴试巴。昨儿有个小妞妞怎么就签了呢,那是运气吧?不是!人家盘儿亮,条儿顺。老美看着这妞顺眼不是!签证这玩艺没谱,谁也说不好哪块云彩下雨!”
这时候,一辆飘着美国国旗的凯迪拉克轿车向使馆大门驶来。
警卫提醒着人们:“让开!让开!”
那瘦子弯着腰凑上车窗向里头瞅,然后回过头来悄悄地对王起明说:“今儿他好的有门儿。金丝猴来了,有戏;碰上胡子不行。”
王起明有点摸不着头脑,问旁边一个学生模样的青年:“怎么这使馆里头还养猴啊?”
学生模样的人给他解释:“不是真猴。这是他们给领事们起的绰号。金丝猴是指的一头金发的女领事,据说,这位女士挺和气;胡子是说的另一个男领事,听说那男的不好说话,好象不会干别的,就会拒签。”
王起明问:“好象您对这儿挺熟悉。有内线?”
“没有。就是来的次数多了点。”“几回了?”
“算这次,四次了。”
王起明心里又是一紧。
大约又过了半个小时,使馆里出来人给大家一人发了一张表格。人们先是三五一伙的商量,然后就分头去填。王起明和郭燕一面自己商量一面“不耻下问”,费了不小的劲才填好表格,这时人家来收表格了。
“一号,张茂!”
这是工作人员在叫名字。
“OK了,您哪!”那个瘦子应声窜了出去。大家听“张茂”这个名字觉得有趣,随着乐了一阵子。“张茂!他好干吗给他起这么个名儿?”“张茂,这名儿不错,透着老实。”
西北风还在叫唤,签证的人们都在等,都不怎么说话,心里想着同一件事。
郭燕挽起王起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