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孩子们好奇探究的目光,方怡看着他们局促地模样,忍不住轻声道:“你们叫什么名字?”
三个人低着头,嗫嚅道:“王满仓,王来银,刘三娘。”
方怡转头吩咐一众小家伙们:“叫王大哥,王二哥,王嫂子。”
小家伙们立刻乖乖叫了,清脆稚嫩的嗓音带着孩童特有的天真,不带一丝轻视,把那三个人着实吓了一跳,若非走投无路,他们也不想卖身,谁愿意放着好端端的自由身不要,而去当别人家的下人呢!可流浪在异乡,身无分文,又无田地,除了卖身已经没有其他的退路了。每天在衙门里等着人来挑选,就像是关在栏里待卖的牲口一样,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从起初的尴尬羞涩到冰冷麻木再到卑微的企盼,不是亲身经历根本无法明白那种绝望。
直到白城山的到来,他们才终于得以离开那阴湿潮冷的地方,看着面前那薄薄的一纸文书,即便是不识字的他们也明白,这手印按下去,他们就再也不是自由身,永远都要低人一等了。可是,此刻的他们已经没有了那份会为自己悲哀的自尊,颤抖着手,缓慢却没有丝毫犹豫地在上面按上鲜红的一块。
签卖身契的时候,衙役笑着说他们交了好运,遇上白城山这样的好东家,几个人只跟着笑了笑,那笑比哭还难看,再好的东家,也无法抹灭他们心中的忐忑不安。直到被带回家里,换了新衣服又吃了顿饱饭,冰冷的心才稍稍有了些暖意,听着白城山训话,最后得知他们三个是被另外两家半大的孩子给买了去的。
听完训话,三个人稍稍松了口气,东家吩咐的事儿就跟他们以前一样,种地干活儿就好,这些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接着又见了两位小东家,果然都是十几岁的少年,模样生的很好看,一点都不像是村里的孩子。
坐上马车的时候,三个人心里又渐渐不安起来,不知自己会被带到何方,又会面临怎样的境况,直到被小东家询问名字,又被称作哥哥嫂子,心里说不出的滋味,鼻尖竟然有些酸涩,似乎有想要哭出来冲动。有多久没有被人这般乖巧地称呼过了?有多久没有被人这般平静和善的注视过了?
方怡看着他们无错慌乱的神情,语气更加的柔和起来:“我们的父母都在去年过世了,以后还要劳烦大哥嫂子们的照顾了。”
三个人红着眼,刘三娘更是已经轻轻啜泣起来,根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马车里的气氛顿时僵硬起来,几个小家伙面面相觑,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居然惹得他们哭起来了,赵苗苗在方怡的鼓励下,摇摇晃晃地走到他们面前,软糯糯地说:“王嫂子,不哭不哭。”
这乖巧懂事的模样,让刘三娘忍不住想起自己早逝的孩儿,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情绪,抱着赵苗苗痛哭了起来。
在外面赶车的赵立夏听到动静,探过头来:“怎么了?”
方怡抹了抹眼角,摇摇头:“没事,王嫂子心里头难过,让她哭会儿吧。”
赵立夏看了那三人一圈儿,没有多说什么,转过身继续赶路去了。
等到了家门口停下马车,三个人走下车,看到面前的青砖大瓦房顿时愣住了,只呐呐地跟着他们走进院子,就看到那群半大的孩子们飞快地散开,各自忙碌着,有的喂鸡有的喂兔子有的清扫地面有的去厨房烧水,最先回过神的是刘三娘,她上前几步,伸手就要去接赵立秋手里的扫帚,低声道:“我来吧。”
赵立秋顿了顿,把扫帚给了刘三娘:“嗯,谢谢王嫂子,屋里都是干净的,只扫下院子就好,粪便都放到那边的小坑里去。”
刘三娘开了个头,王满仓和王来银兄弟两个也回过神来,四处望着想要找点事做,赵立秋见状,忙道:“不着急,等会儿还要清理屋子呢,你们先歇会儿。”
等赵立夏去后院儿喂了牛和马回来,开始安排三个人晚上睡觉的地方了,所幸当初盖房子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家里孩子多,所以房间也多,加起来足足有五间,但是做了炕的却只有三间,毕竟孩子们都还小,如今赵立夏一家五个都是挤在同一间房里睡的,赵父赵母的房间之前供奉着牌位,如今也一直都是空着的,剩下的就只有一间是有炕的,显然不太够。
方怡想了想道:“要不然让王婶儿先去我那里挤两天,等砌了炕再搬回来。”
王满仓动了动嘴角,装着胆子说了句:“我们之前也是挤着睡的,这炕够大了。”
赵立夏和方怡都有些默然,明白王满仓说的都是实情,连命都快顾不上了,哪里还顾得了其他?
私心里,赵立夏也不愿意刘三娘跟方怡和方辰一起睡,说不出的原因。最后,他道:“那就挤两天吧,我明儿就去找人来砌炕头。”
许是察觉到小东家很好说话,王满仓又说了一句:“不用找人了,我们就会。”
赵立夏有些意外,笑道:“那成,明儿你们就在家里把炕给砌了吧,让立秋给你们打下手。”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等水烧开,众人又去冲个澡,那三人抢着要给赵立夏他们收拾澡盆,却被赵立夏按住了,他同意买这三个人回来的理由有很多,却独独没有让他们当下人这一条,等洗过澡,打发几个小的去睡觉,赵立夏带着方怡赵立秋坐在那三人的房里,正色道:“你们是第一天来我们家,有些话我就先挑明了说。虽说我手里有你们的卖身契,但我并不想要下人,你们就把自己当做是长工就好,另外再帮着把家里拾掇拾掇,平日里的吃穿用度我不会少了你们,每年秋收过后我也会分些工钱给你们。”
“但是,我有几点要求:第一,不能多嘴多事;第二,不要手脚不干净;第三,有事可以直说,不要背地里折腾。这三点如果你们做不到,我会把你们送还给白叔。”
这样的要求并不过分,更何况每年还能拿到工钱,这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哪里还有不应的道理,当即连连点头。
赵立夏见状,露出些许满意的神色,转头看了赵立秋一眼,赵立秋上前两步,神态很是亲热:“王大哥,王二哥,王婶儿,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我们爹娘去的突然,家里连个长辈都没有,很多事我们都不懂,白白让人看了笑话,你们来了正好不过了。”
方怡在一边看着,心下默默的感慨,真瞧不出,这阳光小少年居然还有这心思,居然懂得一颗枣儿一下棒槌的道理,这一个唱白脸一个□脸,配合得还挺默契,亏她刚刚还打了草稿,准备适当时候来个下马威呢,虽然心里很是同情这三个人,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规矩该立的还是要立!谁让他们目前还属于孤儿弱势群体呢。
55新的安排
第二天天不亮那三人就都起来了;在屋里坐了半天,想要出去找些活儿干;却又怕做不好惹得小东家不高兴,更怕笨手笨脚吵醒了小东家;犹豫了好半天;才轻手轻脚地出了门,却依稀听到有说话的声音,心下顿时一惊,难道小东家已经起来了?那他们在房里磨蹭这么久;会不会让小东家觉得他们贪睡?
三个人急急忙忙地循着声音走到后院儿,果然就看到三个小东家在院子里慢吞吞地比划着,只是那姿势瞅着有些奇怪;不过那三人也没心思多想,满脑子就着急小东家可千万别觉得他们懒就好。
看到三人,赵立夏连忙收了招式,道:“你们起了?天还早着呢,可以再睡会儿。”
赵立夏这话本是好意,如今是都快六月了,天亮的早,完全可以再睡会儿,只不过这话听在那三人的耳朵里却又是另一番滋味,那三人苦着脸,一副做错事的模样,低声道:“是我们起晚了。”
赵立秋见状,连忙笑道:“不晚不晚,是我们习惯了早起,打两套拳精神精神。”
那三人的心中依旧很不安,赵立夏沉吟片刻,才道:“我们家事情不多,你们也不必起太早,如今已经入夏,等天亮再起也行的,不必非要比我们起的早。”
听到这话,那三人才稍稍定了心,又道:“有哪些事要我们做的,东家只管吩咐就是。”
赵立夏道:“你们都比我年长,叫我立夏就好。事情不多,早上起来从井里打些水上来,装满水缸就好,水井就在那个小屋子里。另外再去摘些草来喂兔子,厨房里的火升起来,烧些热水,早饭方怡会过来做。其他的就没什么了,所以你们也不必起太早。”
三人认真地听着,末了才点点头,这事儿确实不多,三人犹豫了片刻,试探般地建议:“这院子这么大,空着怪可惜的,要不要种些菜?”
赵立夏笑道:“那就最好不过了,屋里还有不少去年留下的种子,回头我找给你们,我们原本也想种的,只是没那个精力,只有方怡在家整了一块儿。”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三人心里也有些满足起来,觉得自己有点儿用处了,刘三娘小声地问:“这附近有洗衣服的地方吗?”
赵立夏道:“有的,村里头有条山里流下来的小溪,村里的大婶儿们一般都是在村子中央那一块儿洗衣服,你出了门就顺着门口笔直往东走就是,方怡一般都去后门出去,往上游那边走的。”
刘三娘立刻道:“那我去上游那边洗。”
对于刘三娘的自觉,赵立夏很满意,正说话的功夫,方怡过来了,照例先来后院儿看了一眼,瞧见他们都在,当即笑了笑:“都起的好早,我先去做饭了。”
刘三娘立刻跟在方怡的身后往厨房走。方怡也没多说什么,直接把家里的存粮指给刘三娘看了:“这些白面是白叔送来的,留着特别的日子再吃,这些红薯面玉米面也不太多,我都是掺着黑面煮的,家里头最多的是黑面。平日里做饭的时候我会多放些油,若是以后我没空让嫂子做饭的话,油水不必太省了,屋里的孩子都是长身体的时候,缺了油水对身体不好。”
“嗯,我知道了。”虽然心里头觉得浪费,但是刘三娘也没多说什么,住得起青砖大瓦房又有一百亩田地,还买得起下人的,显然也是个富户,多吃些油水说得过去。
方怡倒是不知道刘三娘的心思,自顾取了些黑面混了红薯面,揉成面饼,再切成一段一段的面条,下到锅里去,又把青菜切成丝加进去,做了半锅,最后才往里头加了油。刘三娘在一旁看着,心里头直觉得肉疼,这油也放的太多了吧!如今又不是农忙的时候,哪里需要这么多油水,都快有小半勺子了!
刘三娘哪里知道这还是方怡省了的,这阵子天天都是在白城山那儿吃的饭,家里头除了先前熬的猪油,并没有其他的东西,不然方怡还得往里头加两片儿肉呢。
趁着做饭的功夫,方怡看了眼刘三娘,道:“我们两家去年都遭了灾,家里头没多少存粮,银子也都拿去给爹娘治病了,如今全靠白叔接济,只等着秋收过后才能还了这钱。”
刘三娘没有太多的心思,不知道方怡说这番话的用意,只呐呐地点头。
方怡又道:“如今是灾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在别人眼里,我们一群孤儿,收着这样的家产,想必是舒坦的很,只有我们自己明白这日子有多难熬,白叔没来那会儿,我们连黑面都吃不饱,孩子们瘦的只剩一把皮包骨了,偌大的田地,立夏和立秋没日没夜的忙着,连立冬都要去帮忙,他才八岁。”
这些话让刘三娘想起自家的凄惨,忍不住红了眼圈儿:“熬熬就过去了。”
方怡的声音也有些哽咽:“是啊,白叔也这么说,连带着帮了我们许多,你不知道,那会儿差点儿就把苗苗给送出去了。”
两人没有再说什么,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只等到面条煮好了,方怡拿了四个海碗,盛了满满四大碗,跟刘三娘一道端了出去,随即招呼人来吃饭,到这会儿,那三人才知道方怡是特意给他们做的早饭,心里十分地感动,甚至有些惶恐,这小东家对他们实在是太好了!特别是刘三娘,在得知他们家的日子也不好过之后,再看到这满是油水分量十足的面条,忍不住又想哭了。
吃过饭,赵立秋果然被留在了家里,给那三人打下手砌炕头,其他人则是跟着赵立夏进城,今天是开心糍最后一天的买卖了,等做完这一天就能好好的轻松一下了,虽说开心糍很赚钱,但是方怡真心觉得有些累了,她还从来没有如此高负荷地持续工作一个月过,更别提她现在还是一副营养不良的小身板儿。
今天的生意比前些天又好了许多,因为早在三天前就已经开始放出风声今天是最后一天卖开心糍了,等过了今天,再想吃就要等明年了,是以不少人家都来买了一些,有些人瞅着赵立秋不在,还关切地询问了一番,显然对这个嘴甜讨喜的小少年有了好印象。
等到所有的材料都用尽,这一年的开心糍也终于落下了帷幕,有些来晚的人没买到,也只能遗憾地离去了。不过大家伙儿却是很高兴的,摊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