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发家史-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圆狠狠的怒视了刘旭一眼,冷哼一声后,当即便扭身而走,丝毫不拖泥带水。

刘旭看着她出去的背影,眼神不由微微一眯,有那么瞬间恶念顿生,但随即就自个儿打散掉了。

其实刚才他已经给了小圆留下的机会了,只要她态度端正的认错道歉,并且向他表忠心,做一下表面功夫,他很可能让她继续留下。

不过,这小偷儿羞恼成怒的连表面功夫都不做,非常光棍的直接走人了。

“小荷,你也看到了。我们这小家小户的人家还看不上呢。”刘旭自嘲似的说道。

“少爷,奴婢错了。”

小荷很是内疚的跪了下来,连带着小曼和小哑巴也都跟着跪下。

“你没错,错的是我,还有小圆。我错看了她,她原本在街头行窃被我抓获,我没跟计较不说,还看她可怜才收留她。本以为她即便不知恩图报也就算了,却没想到还包藏祸心,我差点就引狼入室了。刚才我一诈就诈出她真的有打算要在我们家行窃。唉,看来好人还是做不得啊。”刘旭很是感慨的轻轻叹了一口气。

小荷又是感动又是愧疚的说道:“少爷你是好人,肯定会好心有好报的。小圆她这么对待少爷你,她将来肯定会后悔。奴婢,不懂识人,还请少爷你责罚。”

“行了,你们都起来吧。都说了你没错,还责罚什么?以后你只要不做烂好人就行了。有些人确实是值得去帮,但有些人却非常不值得。你记住这个教训就行。小曼,晚饭应该已经准备好了吧。你和小荷陪我一起进里屋用饭。”

“是的,少爷,奴婢这就给你去端饭菜。”小曼连忙答应了一声,起身去厨房端饭菜。

小荷和小哑巴也是跟着起身一起去帮忙了。

第90章 青龙坊夜话

后院正房小厅。

看着三女一起帮忙端上饭菜,在桌上摆放好后,小曼和小荷左右殷勤的给他布菜,让他的感觉很不错。若是小哑巴没在眼前碍眼的话,那就更好了。

之前刘旭只吩咐了小荷和小曼一起跟他进来用饭,但小哑巴却还是跟了过来。

碍于小荷俩女的面子,刘旭也不好扫兴和不近人情的在这时候赶小哑巴出去。

于是,四人一同吃了饭。饭后,刘旭交代小荷明日把小哑巴带过去作坊那边帮忙,本来这原本是小圆的活儿,现在也只能让小哑巴顶上。这时代可没有童工这一说法,再加上他心里面实在不待见小哑巴,就当废物利用了。

而家里小荷和小哑巴过去了作坊那边,家里后院就只剩下了小曼一人了,让她一个人操持家务,洗衣做饭洗菜烧菜的,显然有些不合适。刘旭买小曼过来是打算暖床的,而不是干杂活,他这点怜香惜玉的心思还是有的。所以,他便决定明儿顺道再去买两个粗使丫环,打理家务。

将事情跟小荷和小曼一说,两女都很高兴。毕竟现在家里就她们三个丫环了,白天的时候,小曼更是只有一个人在后院,她难免会有些胆小。

因为还要去武侯铺集合,刘旭也没在家里多呆,很快便出门去了。

到了武侯铺,王五几人都已经到了,此外还有三个坊丁,算是他们武侯铺的编外人员,武侯铺和坊里都能管得到他们,工作性质类似于后世的联’防队。不过,这些坊丁白天基本上都有自己其他的事情做,只有晚上巡逻的时候,他们才过来报到,他们这活儿基本上是义务性质的,朝廷不给编制也不给薪俸,在好一些的坊里,他们倒是可以从坊里也就坊正那里每个月领点钱,然后跟着武侯屁股后捞点汤汤水水喝。

但在青龙坊这样的穷坊里,本身李坊正经过上面层层克扣后薪俸就非常有限,加上坊里又没多少油水,他当然不会出钱给这些坊丁,只能每日里强行轮流抽调每家每户的壮丁充当坊丁,参与每晚例行的巡查巡逻任务。

这三个坊丁就是今晚从坊里抽调出来的人员,其中一个矮壮结实的三十来岁汉子,叫乌三郎,本职工作是江边码头的挑夫;另一个精瘦二十来岁汉子,叫刘大奎,本职工作是船工;据王五介绍,这两人算是比较正式的坊丁,因为坊里经常有人出点小钱请他们俩个顶岗;第三人叫张十二郎,是个米行伙计,他是今晚刚好轮到了。

原则上坊丁们主要负责坊内的巡逻,武侯们则负责属于本坊范围内坊外街道的巡逻。但在实际操作上,当然没有这么规范。何况这里不是大唐朝也不是长安城,只是偏安一隅的南汉朝兴王府,国内政治腐败,军政行政体系上当然就没有那么完备。

上面官员都想着投机钻营,升官发财养小妾,要找出个热衷公务、清正廉洁的几乎没有。底下的兵丁吏卒自也是能捞则捞,能偷懒就偷懒。

更何况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哪朝哪代都是在所难免?

等刘旭问清楚晚上值勤巡逻的规矩后,不由暗暗鄙视自己先前的郑重其事。这巡逻还真的只是走走过场而已,谁都不会整个儿去整夜巡大街,基本上象征性的去溜一圈之后,就找地方儿猫着,甚至睡大觉去了。

刘旭向王五详细问明白之后,自是挑了坊内巡逻的任务,将那个张十二郎替换了出去巡街。而他自己则带着乌三郎、刘大奎去坊内。

张十二郎当然没有反对。王五、余鹏飞、苏旺也都抢着要跟刘旭去坊里。但都被刘旭拒绝了,免得太坏规矩。

坊外的巡逻才是重点,有最少人数的规定,不得少于五人。不然,刘旭之前也不会点他们四个人跟着一起值班受累。

此外按照官方的规定,坊丁才是掌管坊门钥匙、负责坊内的巡查,他们也不好都替换出去。

分配好人手后,时间也差不多了,戌时将近。两班人马各自分开,刘旭跟着两人一起重新进了坊门,而王五他们则是开始绕着青龙坊巡街。

闭门鼓响起后,刘大奎和乌三郎两人便去推关坊门,然后落锁。这时候,除了坊内,坊外的街道上早已不见人影了。

“刘副帅,接下来该如何行事,还请你吩咐?”

关好坊门之后,刘大奎笑嘻嘻的过来向刘旭请示,脸上带着明显的讨好之色。他身旁的乌三郎脸上也是带着刻意的讨好,只是他性子有些木讷,不大会说话。

“我还是头一次值夜班巡查,以前你们是怎么行事的就怎么行事,我跟着你们就行。”刘旭随口说道。

“那……我们就先从这条主道上开始巡查吧?”刘大奎再次请示。

“行,走吧。”

刘旭大手一挥率先朝坊里头走去,乌三郎和刘大奎连忙跟上。

刘旭借尸还魂以来,虽粗粗的观察过周遭的一些地理情况,但还不是很详细,趁着今晚倒是可以好好的观察一番。

掌握自己现在所处位置周围的情况,是他的一个好习惯,之前,他只是了解了一下他所住位置方圆两三百米范围内的情况,接下来就是要扩大这个范围,将整座青龙坊详细的了解一番。

所以接下来,趁着天色还没完全黑下来,刘旭便一边走一边仔细打量四周的情况,有疑惑或者特殊的地方,便询问身旁两人。

如此,走走问问,差不多半个来小时后,夜幕也完全笼罩了下来。而这时刘旭也差不多将整座青龙坊的几条主干道都走了一遍。

青龙坊虽是个穷里坊,占地面积也不是太大,但人口却是不少,按照刘大奎的说法,坊里现在有五百多户人家,人口有两三千人。其中多数都是从北方避乱迁徙而来的移民。在前几年的时候,人口还要更多一些,大家的日子也好过一些。想必是刘鋹这位新皇登基以来,倒行逆施,政局迅速恶化,赋税加重,才使得坊内人口减少。家里交不起税,拉去做苦力的不在少数。

只是这么个青龙坊就有这么多人口,还是让刘旭稍感意外。按照刘大奎的说法,他们这个青龙坊只是个小里坊,其他的坊,尤其是那些大里坊,住户人口要比青龙坊多出好几倍。

如此算起来,现如今这南汉都城兴王府的人口规模是很可观了。刘旭就又顺口问了刘大奎兴王府的总人口数。

刘大奎虽然答不出具体数字,但也说至少有五六十万人。

刘旭对这个答案虽然有些意外,但细想一下就能明白过来。

兴王府毕竟是华夏历史上的第一个对外贸易港口,自古繁华,唐朝时更是大力开发和发展,兴盛非常,据《新唐书》的记载,港口的海舶外贸收入更是能够左右国家财政。再加上因为地理关系很少有过战乱,而北方与之相比却是一直战乱不断,尤其这五代乱世期间,战火绵延,使得北方民众不断避乱南迁到此,再加上对外贸易,港口每日进出番舶无数,流动人口众多,自然也会相应的带动人口聚集和聚居。

如此看来,也难怪南汉朝才是最后被赵宋灭掉的一个国家?除了地理原因,人口和综合国力也是一个方面。

要不是刘鋹这位实在昏聩无能,荒淫无道,使得国内民心尽失,南汉朝也未必不能继续偏安一隅,与赵宋进行持久战。

三人巡了一圈后,刘大奎便建议先去歇歇脚,顺便去准备火把。

刘旭当然没有什么意见,跟着他们两个一起去了坊角的一个小亭子坐下。亭子里已经先一步被他们准备好火把了。

“刘副帅,小的多嘴说一句,其实,你老没必要大晚上的出来巡查。据我所知,马帅一年到头除了岁末那几天会值夜班,做做样子外,其余时候他都没有在晚上值过班。”

刘旭听刘大奎突然说出这番话,心里多少有些意外,不由说道:“大奎,你这是在背后说马帅的坏话啊,就不担心我去告发你?”

刘大奎连忙陪笑道:“刘副帅瞧你说的,小的一看你就知道你不是那种人。何况小的说的是大实话,算不上什么坏话。”

刘旭呵呵一笑,不置可否,转而说道:“想必你也知道我才搬来我们青龙坊没多久,对咱们坊里的事情都不怎么了解,你能跟我说说吗?”

刘大奎连忙道:“不知刘副帅想要了解哪方面的?”

刘旭便说道:“哪方面的都行,比如坊里一些富户的情况,一些比较出名的人,还有就是我们武侯铺里那些武侯的事情。说起来,我对这些都不怎么了解。”

刘大奎此人做为船工,每日里接触南来北往的人很多,消息自然很灵通,刘旭向他打听消息正适合。

刘大奎略一迟疑后,才开口说起坊里的一些事情来,主要是说那些富户家的事情,然后选择性的说了几个坊里比较出名的人。

要说坊里现在最出名自是刘旭本人无疑,他从原本一个小白脸破落户先是带人成功敲诈了钱屠夫这狠人,然后又一跃当上了武侯铺的副帅,只是坊里这段时间的风云人物和热点人物,连附近几个里坊的人这几天也在谈论他。

不过,真要说坊里大家公认最有名气或最有地位妇孺皆知的,还是青龙坊的最大户林德庆林老爷,林家是青龙坊的第一大户,本地士族,先有了林家才有了青龙坊。

林家世居于此,至今至少已经传了七八代了,却一直人丁不旺。到了林德庆这一代,更是有些人丁凋零,只余下他这单单一脉,但林家一直是书香门第,乾亨年间,林德庆年方二十就得中进士,其后外放为官,仕途起伏,前些年因不满朝政腐败,而辞官回来养老。

林德庆今年快六十岁了,膝下有一子二孙,是青龙坊至今为止出过的最大人物。

而林家的住宅所在却是不在坊首的富户聚集区,而在坊尾,因为是老宅,占地面积虽然还是比较大,但看起来却是便不如何光鲜,以至于之前刘旭巡查看见的时候,谁有些讶异这院落的占地有些大,却是没想到这这边会住着什么大人物。

刘旭便详细的再询问了一番,在刘大奎的口中,这林德庆是一个神仙一般的人物,长相威严,气质清贵,反正是个有大学问的人。而他的儿子则是个极孝道之人,一直在家服侍老父。

林德庆的两个孙子现在则都已成年,长孙守家,负责管理林家城外田庄事务,次孙则在外经商,不常回家,此外他还有两个孙女,大孙女已经嫁人,小孙女也已经订亲。

听刘大奎话里的意思,林德庆现在便不与朝中之人来往,只安心在家养老。刘旭心里面却是有些不信的。这林德庆再豁达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子孙后代考虑,这暗中肯定还是有朝中一些人物结交的。

虽说他基本上都是在外为官,但毕竟为官数十年,认识的人肯定不少,即便朝廷中枢也肯定有他认识的人。

刘旭倒是想详细知道林德庆最大当过什么官,但刘大奎只知道他当过一任端州长史,这在他看来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大官了。至于林德庆曾任过其他什么官职,他却不是很清楚。当即便如此,这刘大奎也是当之无愧的消息灵通人士了。

在刘旭的引导和赞赏之下,刘大奎受到鼓励后,便也没了太多忌讳,便开始知无不言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