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活中的经济学-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许多人的意料,因为中国传统中商业倒是和欺诈密不可分的,打击商人常 
成为统治者的国策,且常常得到百姓的拥护。不但我国历史上屡屡出现打击 
商人的合法和非法的记录,直到近几十年内东南亚一些国家多次出现过打击 
商人,特别是华侨商人的非理性行动。其结果当然是两败俱伤。到那时才看 
出商人对社会的贡献。 
    美国讲究诚实和信誉的精神,通过一次考试安排给了我极其深刻的印 

象。我参加了一门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在期中测验时教授询问同学们什么时 
候大家有空来参加测验。可是全班 16 名同学竟凑不出一个大家都合适的时 
间,最后教授决定分两次进行,一次在星期三下午,另一次在星期五下午。 
我参加了星期三的测验,令我惊讶的是竟没有人监考,教授发完考卷就回办 
公室去工作了,考场上没有任何人交头接耳或翻书偷看。更使我惊讶的是星 
期五的试题竟和星期三的一模一样。而在我国的某些地区,考试舞弊的现象 
时有发生。社会上说假话的现象相当普遍,连天气预报都可以造假。我回国 
之后一个月内就“被迫”说了一次假话,那是我想买一本火车时刻表,而时 
刻表只有在北京站二楼才有卖,但进火车站必须凭当天的有效车票,而我没 
有,当我往里走被问到有没有车票时,我随口回答了“有”,幸亏把门的人 
没有认真,否则不但时刻表买不成,恐怕还要挨罚。从这个例子中我悟出一 
点道理:一个社会内如果条条框框太多,有时甚至多得彼此冲突,人们就会 
试图用说谎来逃避管制;相反,如果条条框框很少,说谎而逃避管制就可以 
成为一件严重的过失。当然在特殊的情形下,说谎本身不一定是坏事。例如, 
为了安慰病人而不告诉他实情,就算不上是什么坏事。但为了逃税而说谎, 
则是把自己应该负担的经济责任转嫁给了别人,是损人的行为。至于缺斤少 
两、以次充好、赖账不付、毁约失信等更是损人利己的缺德行为。我们可以 
归纳说,一个真正诚实的人不大可能做坏事,反之,一个经常撤谎的人,你 
就必须对他加以提防。所以诚实乃是人与人相处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则。 
    人类从事交换的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年,但商业以贱买贵卖为特征,始终 
和欺骗难解难分。直到近一二百年才出现以信誉至上为经营方针的商号。而 
将诚实守信作为道德第一要素的社会风尚则更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改革十 
年来我国的商业活动有了空前的发展,但信誉并未成为经济活动的原则。相 
反,流行的倒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我的分析是:当欺诈流行而诚实 
成为稀缺品时,按经济学的一般规律,稀缺的东西有更高的价值。所以在漫 
天要价的集市中如果出现一家不二价的诚实商号,他立即可以占领大部分市 
场,赚得巨大利润,并使其他商贩黯然失色。而常见情形是,正因为害怕其 
他欺行霸市商贩的拳脚交加的报复,没有一家商贩敢于冒险成为诚实商号, 
于是市场风气只能继续以欺诈为本。 
    在整顿经济中,整顿市场是极重要的一个方面。可是市场如何整顿?既 
要保护商业的继续发展,又要打击不法商贩,其界限何在?从根本上说,解 
决经济活动中的是非标准恐怕是市场活动长治久安的一项基本建设。 

    小结:市场经济的道德标准与传统观点,有一些细微的,然而又是极重要的不同。这种不同主 

要是突出全社会的利益。诚实与守信能给市场经济带来整体利益。 

                    32.经济活动中的是非观(下) 


    “不患贫而患不均”,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信条。可是至今我们未能发明 
一种分配方式,可以保证所有的人齐步致富,于是先富的人在他人眼中总是 
横竖不顺眼,他难免受非议、遭怨恨,甚至被抄家被瓜分。“不患贫而患不 
均”的结果是“大家一起受穷”。改革以来,党的政策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 
来,这立刻改变了大家受穷的僵持局面,10 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改善不但有 
目共睹,而且是亲身感受。可是上述这条传统信条在大家的观念中究竟改变 
了多少实在很难说,一遇气候适宜,它恐怕又会怂恿一些人出来“造富人的 
反”。 
    贫富悬殊有可能但并非必然引起社会的不安定,理解这一关系的关键因 
素是弄清贫富不均的原因。如果富人是靠偷盗、欺诈、贪污、勒索而发家, 
贫富不均成为社会的不公,这将引起社会不安;但如果富人是靠勤劳、创新、 
敏捷、灵活而致富,则在一定程度内贫富差距大反而成为鼓励社会成员创造 
更多财富的动力。我们需要的是铲除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完全消灭贫富差别。 
    然而“公”和“平”是有联系的,历来的政治家、革命家都把公平作为 
奋斗的目标之一。贫富悬殊极易造成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尽管钱的来路正当, 
但富人的颐指气使,穷人的委曲求存,仍然会使许多人感到压抑。于是难题 
就出现了,什么样的贫富差距算是适当的?在一个法治社会里这一类纯属价 
值判断的问题可以通过议会中的辩论、投票,最后制定所得税法来解决。美 
国的经济学界和政界不断在搜集社会收入分配的变化动向资料,并展开讨 
论,以确定当前对富人课的税应增加一些还是减少一些。对于合法收入(不 
论这种收入有多高),美国人几乎从来不用“剥削”这一易使人情绪激动的 
说法。他们用收入分配差距这种中性的指标:最常用的衡量办法是看收入最 
高的 20%的人的人均收入是收入最低的 20%的人的人均收入的几倍。从 20 
世纪 20 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 25 年中,美国人的收入差距明显地缩 
小。但 50 年代以后,收入差距变化甚微,1965 年以后略有缩小,近三五年 
来又略有扩大,现在最富有 20%的人的平均收入约为最穷 20%的人的平均收 
入的 7.5 倍上下。在国际比较中,这样程度的收入差距属于中等偏低,换句 
话说,算是比较平均的。至少比德国、法国、荷兰、丹麦等国平均。 
    美国用累进所得税来调整收入分配中的过度悬殊,越是高收入的部分税 
率越高。不过,从最高部分的税率演变可以看出美国人不断变得更加容忍高 
收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最高税率超过 90%,以后降到 70%,1984 年降到 
50%,而 1988 年又降到 33%。最后的一次减税发生在里根当政的时代。这 
位共和党总统一向以观点右倾保守著称。在酝酿减税时许多人攻击他是劫贫 
济富,可是最后在国会投票表决时却顺利通过。除了个人所得税,美国还有 
公司所得税、遗产税、债赠税,这些税虽然并不明确针对富人,但富人的这 
类活动远多于穷人,因而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 
    嫉妒别人的富有,如果说这是一种毛病的话,原也是人之常情。问题是 
如何避免这种情绪被挑动和被激发,保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打上豪分浮财, 
斗地主抄家,都靠了激发这种情绪才能成功。美国人有一些习惯有利于保持 
人际关系的平衡。他们互相不打听收入水平,问别人“你一个月挣多少钱?” 
是很不礼貌的,正好像问一位女士“你多少岁数?”一样。除了在正式社交 
场合,人们不注重衣着,所以很难从衣着上去猜测此人是阔老还是寒士,当 

然也很少凭衣着取人的风气。大学教授过去上课时还打领带,但最近几年有 
些年轻教授穿着却非常随便。在大城市,邻里之间的交往非常有限,多半只 
限于说一声“Goodmorning”之类的问候话,很少串门聊天。家里开宴会,出 
席者很少仅仅因为是邻居而受到邀请,这避免了比阔气比排场引起的邻里纠 
纷。 
    别人富有,本来就是引人羡慕甚至令人眼红的事,如果再怀疑富人的钱 
恐怕是从自己身上刮去的,不平的情绪便会油然而生。所以避免产生不平心 
理的重要条件是“把账算清楚”——在每一笔经济往来中既不让别人占了便 
宜,也不要去占别人的便宜。其实对于社会来讲,占别人的便宜和被别人占 
了便宜是同一件事的两种不同的说法(对个人讲当然完全不同)。只要设想: 
如果一个社会内没有一个人被别人占了便宜,则其必然结果是没有一个人占 
了别人的便宜。因为不可能存在只有人拣便宜而没有人吃亏的事。刚到美国 
时,我对电话收费制管理之严格感到吃惊。大机关里的电话分两种,一种是 
无人看管可以随便使用的,但此种电话只能拨通本单位内部;另一种可以拨 
市内、长途、乃至国际电话。后一种电话都有人看管,如果要借用(事实上 
等于揩油)必须事先声明拨往何处征得主管同意。美国人有一句口头禅“免 
费搭车”,他们对于白吃、白拿、白占十分敏感,所以创造了这样一个专门 
名词,不像我们习惯成了自然,见怪不怪。 
    防止免费搭车最有效的手段,并不是用道德说教去劝阻,而是赋子每个 
人有保卫自己正当收入的权利,从财源上杜绝别人拣便宜的机会。相反,如 
果每个人自觉自愿把自己创造的财富交出来,这样汇集的巨额财源便成为喜 
欢拣便宜的人的可趁之机。税收从表面上看是不与权利相称的义务,但从根 
本上看,正因为每个人享受了国防、治安、道路、公共服务(例如路灯), 
才有纳税的需要。所以纳税并不完全是无权利的义务。美国人纳税意识很强, 
常说“纳税和死亡是人生逃不了的两件大事”。但同样强烈的是百姓对政府 
开支的监督意识,几乎每天报纸都有文章或消息,直接间接议论这件事。凡 
此种种,其原则是每笔钱的来龙去脉都要弄清楚。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尽量 
做到各负盈亏,不吃大锅饭。 
    生产力越发达,分工必定越精细,其结果是交换越频繁。美国种小麦的 
农民仍在市场上买面包吃,因为自己做面包的成本比买面包的价格高。此时 
农民生产的商品率达到 100%。不仅农民如此,几乎每一个人全都靠交换来 
获得自己生活用品,于是金钱成为主宰一切的因素。美国之成为金元帝国恐 
怕与这一点有关。在美国,人人都谈钱,也不避讳谈钱,钱成了推动一切经 
济活动的动力。然而对每一个人有价值豹事物却不限于能通过交换得到的东 
西,例如健康是有价值的,但钱却买不来健康;新鲜空气是有价值的,但穷 
人和宫人呼吸同样的空气。此外,成就、友谊、寿命、理想等对生命的价值 
丝毫也不比物质享受次要,而都不是用金钱可以买到的。美国人重视钱,与 
前商品经济社会中的价值观比较是一个进步。但物质享受相对满足之后,又 
发现了人生还有更多的东西值得追求。有一些美国人觉悟到了这一点,近几 
年环境保护热风起云涌,自然主义提倡回到自然去,宗教热忱久盛不衰,也 
许指出了下一个世纪人们将逐渐从热衷于追求物质享受,回复到一个比较均 
衡的人生价值观。 

    小结:收入差距大未必引起社会动荡,关键在于造成差距大的原因何在。把账算清楚,可以避 

免产生忿忿之情,剥削也就不再可能。经济交往中的糊涂账往往成为内部摩擦的原因。 

                    33.个人和社会的致富之道 


    按劳付酬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既比较公平,又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对这一点,即使有争议也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它。但这个原则如何贯彻却 
众说纷纭,就这个题目发表的文章可以说多得汗牛充栋。但我在这里要谈的 
劳动报酬则是另一件事,尽管它比按劳付酬重要十倍,但很少有文章提出这 
个问题,更谈不上回答这个问题。 
    按劳付酬暗含的意义是同样质量和数量的劳动应得到同样的报酬。但我 
们是否注意到一个基本现象:同样一位外科医生,在中国的劳动报酬远低于 
在美国同行的报酬。即使他们的技术水平一样,工作的紧张程度也相仿,他 
们的收入仍相差极远。在这里的比较中,我们暂且假定中国不存在脑体倒挂 
等一时的不合理现象,而认为对中国医生确实做到了按劳付酬;而且我们也 
可以不用汇率折算来比较,而直接用吃、穿、住、用、交通、度假等具体项 
目来比较,上述的结论仍;日是符合事实的。不要说外科医生,就以餐馆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