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辽将已经没有忠臣之心。如今果然不出所料的降了敌人,正式的和明朝决裂,走上了叛国的道路。京城的百姓均是大骂特骂,特别是一些知道辽东军户历史的,均把上百年辽东一百八十八座军镇是如何的在辽东风光,那都是皇上给的,大明给的,但他们却成了一个个的白眼狼。减肥了建奴,减肥了自己,把辽东的军民可是害苦了。
然曾经在辽辽饷里探过手的大臣们,一个个开始了着忙,辽将是辽饷的主要事由,现在辽将们叛变了,他们又怎么办?一起在一个锅里边伸手拿饭吃的,关系肯定是有的,但这个有关系可是相当要命的,皇上睁一支眼闭一支眼,那当然无所谓了。但若皇上非要清算一下,那他们面临的局面可是要人财两空的。这可是关系到身家性命之时。万万大意不得。
这个时候若再等候、犹豫不决,守着那要让家族灭亡的钱,那可真是要钱不要命了。而且朝中并不是一团和气,谁还没有个政敌之类的,就是没有,那些天天闲的没事干的言官,他们是干什么的,前段时间是情况不明,如今可是明朗了,皇上在蒙古节节胜利。辽饷供奉了十几年的辽将们叛国投敌了。这下的情况,若皇上再把那三个月的期限给撤了,那可就真是取死之道了。所以纷纷的把早已写好的奏折,递了上去。加起来有六百多万两银子的贪墨。这样的事情哪里是魏、田二人敢处理的。急忙忙的送了奏折上来。请皇上圣裁。
看着这样的数字。即便不论是少多少,但也是够让人触目惊心的,大明这只船已经快沉了。大家不仅不能来个同舟共济,相反,还不断的在这只船上不断的取钉子,抽甲板,然后放到自己的船舱里放起来。但船沉了,你船舱难道不跟着沉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样的道理大家没学过吗?当然他们有许多人没有随着船而沉下去,而是选择了跳到别的船上。这就是这算所谓的官,想想就让朱由校不由的摇头苦笑,口口声声的为国为民,但这些民脂民膏捞起来,可是一点不手软啊,办起事来却一个比一个不会办,逃起命来一个比一个卖力气,投起降来,是一个比一个没底限。
传旨,收了缴纳的银两,这笔钱,正好让大明银行有了更加多的发行货币的准备金,一共凑上一千万两准备金,配合着十八家钱庄,发些硬币甚至是少量的钱币,专给官府结算,随时随地的可以变换银两。这样算是内部一个内测,然后在大家都认可之时,再行扩大到民间。前两天想着搞国营经济,修路的时候,还想过这个问题。现在有一千多万的准备金在手,即便是没有十八家银行,也照样的有人用。不过有了十八家钱庄,倒是能够更方便的。这一步先发行二千万两银子,这个二倍并不算什么多。交给大明银行处理。
而那些请罪的折子就先放着,不做任何处理,朱由校要让他们有一个把柄在手里,让他们小心着点,有可能那天拿出来清算一二的感觉。要知道这些人在朝廷里可都是通了天的存在,门生故友盘根错节,关系、人脉大的不行,把他们拿到手里,好好的利用一下,可是要收到相当大的成果。这点不是朱由校太无耻,而是以后涉及的敏感问题太多了,他可不想在朝中孤立的依靠着老魏。这不事又来了。
而再收到的老魏奏折,就是讲如何收编‘喷子’的事,现在喷子们也使力。感觉到力量也大到了一定的程度,应当可以应付朝野上下反对的风波,就把宗室计划宣布了,结果是朝野上下一片大哗,魏忠贤远远忽视了这支力量的强大。看了这些朱由校不由的苦笑摇头,在大明朝想干点事还真是不容易。
宗室问题遭到了相当大的阻碍,集中在了几个方面,首先是来自勋贵阶层。这是一个相当特殊的阶层,由朱元璋、朱棣因军功分封了一些,包括王、公、候、伯等,然后各个皇帝又把外戚零零散散的分了一些,大都集中在了北京和南京这两个地方,组成了这个阶层。他们是世袭罔替的,并受着大明的每年的供养。
但如今动了宗室,这些人当然明确的预感到,这是对他们一个潜在的威胁,宗室能动,那下一步极有可能是会对他们下手。这点倒不是他们冤枉了皇上,其实也正是如此。依朱由校看到,立了军功,给国家做出了贡献,理应得到国家的照顾。比如从荣誉、社会地位、钱粮上等,都要给予相应的补贴、照顾,这是必须的,但一辈子的光辉荣誉你可以带给子孙后世,房子土地也都可以,但国家以后养着你的子孙后代,那就有些过分了。下一步在处理完宗室问题之后,这步旗的确是必须要走的。
勋贵他们和宗室有点相同的特征,那就是只要大明存在着,就得养活着他们,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但有一个区别,哪就是他们就一个爵位,多生了也就只没办法,只能有一个继承的。这点倒是好一点,扩大的可能性没有。(未完待续。。)
第368章宗室新政
但一种兔死狐悲的思想却让他们紧张起来,王爷们的供奉都免了,他们的当然也随时可能免。所以挡住这一政令才能让他们有安全感,所以一场为了保护自己工资的运动开始了。
第二个压力,来自于各地的王爷、公主们,他们本身就有田地、产业,倒不愁什么吃喝。不过国家发的钱,没有嫌钱多了咬手的,更是一种身份的体现。那是个长流水,不仅仅是他们自己,而且还有他们的子孙万世,这个帐他们可是算是清清楚楚。作为即得利益者的他们当然的仇视这个政策,以祖宗之法不可废为由,严重的抗议。他们言,这是祖宗留给他们的财富和特权,甚至有潜台词在说,既然我们可以销藩不要宗禄,那皇上就没有了资格享受祖宗的江山,其心可诛啊!
这直接忤逆的言语,让朱由校好感大失,还真是一群猪。只能不住的往身上捞,想分担一下,却是不能一下大明挣扎的辛苦,别的大臣、军官们还可以玩个跳槽之类的,你们往哪里跳?大明转不动了,首先倒霉的是皇上,然后就是你们这帮二货。
当然也有不少的王爷和公主,却对解开‘圈禁’让他们如同正常人一般,可以从商从政,这一条是相当的感兴趣,钱多的根本就花不完,烂在地窑里一点用都没有。相反如果能换得自由,可以随便的游玩、交往,那是多么的轻松自如。
第三个是宗室管理部门宗人府。宗人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等强烈的抗议,一旦宗室制度改革了,他们还有什么作用可言。所以为了他们饭碗,当然是不停的反对,抗议。
第四个当然是各大臣的反应了,好在涉辽事件的大臣们均没有多做什么表示,现在泥菩萨过河自身都难保了,哪里还有这种闲心,现在再给皇上添堵,恐怕。皇上稍稍怒一下。自己的身家,就要添到皇宫里了。
然更多的清流们咬住祖宗之法也是不放手,都是太祖的子孙,如此刻薄寡恩。非圣君所为。连自己的亲族均能舍弃。那更何况只是一般的子民呢?这种语调说的也是义正言辞,铮铮作响。他们是可找到机会宣泄一下了,多好的出名机会啊。而且更有各地给钱让他们叫嚣。那是格外的卖力。
第五个就是当事人了,却是形态各异,其中有一部分人,不知是受了哪一方面的蛊惑,表现的相当激动,发誓言要保卫太宗订《明太祖宝训》的并把“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这些道理说了一遍。看的朱由校是直摇其头。上卫国家,下安生民,卫的哪门子的国,安的哪门的的民。自己说的不可笑吗?
当然支持的也有许多,如徐光启就是相当的支持新政,其早就对宗室这种政策的本质和毒害看的是相当的透彻,哪朝哪代,都有宗室问题,但就没有大明如此的奇葩。从太祖藩屏开始,然后不久就是销藩,到了永乐销的更是身无完肤。而仅仅就此造成的宗室犯罪问题,更是让地方官头疼死了。因为他们的犯罪并不受地方官府管辖,而是由宗人府来认罪,而且不得皇上许可,那是不能杀头的。皇上哪里会得罪这些亲族,落得一个残害宗室之名。这些让宗室子弟当然的无所忌惮,肆意妄为,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更何况宗室这个负担也实在是太大了,压的大明的财政相当的困难,无法动弹半分。所以联合了一些清正的大臣,力挺亲政,彻底的把这个毒草给解决了,历代明皇均看到了其中的弊端,但他们并没有胆量来直对大明祖训,但如今的皇上,终于对这个不可触及的底线开始改革,这个勇气是相当的大,自己这些正臣,当然是要鼎力支持。
而魏党们联系的‘喷子’们,当然极力的争辩着。他们没有别的,口水仗打的可是相当的厉害而已。
但有一则消息却引起了朱由校很大的注意,山西周边的宗室三四万人,直接的汇聚到了大同,要求出边墙,到皇上给自己订的土地去。他们都快穷疯了,连年的不发宗禄,穷的都快尿血了。一听到有此消息,哪里还能坐得住呢?
看到一边吵的热闹,一边用实际行动来表示了支持,朱由校心中大定,很是高兴。这样的问题处理起来倒不是什么困难,如此平静的处理,只是把口水仗,却仅仅是一群站着说话不要疼的人在旁边扯淡,倒是缺盐少醋的毫不热闹,还是让他们听听这些宗室的‘亲自’的‘现身说法’吧。那样大家应该对新政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传旨回去,大意是祖宗之法,连祖宗自己这边宣布完了就可以改,而且连建立藩屏的初衷都改的面目全非,更有‘二祖宗’再来改一遍。如今,宗室的人数从那时的几十人,变成了二十几万人,已经从极少数人,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存在。以后还将接着开枝散叶,如此基数,二三十年后,更会变成至少四十万,多的就可能达到上百万。大明一年的收入是多少?还怎么能够支付如此的负担?就算是现在,已经有人吃了上顿没一顿,已经不少的人去偷去抢,这样的情况之下,如何还能够按照最初的极少人一样处理?
所谓的祖宗之法,那是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有所积极的一面,但时过境迁,哪里还能一盖的照本宣科,再则,祖宗之法也不是没有其他人能改,为何朕就不能改?穷则变,变则通,只有相应的合适时代发展的政策才是好政策,且不可紧抓祖宗之法不变。
并喻田尔耕,拿着钱食,令全国贫穷的宗室动起来,自己来决定自己的命运。一些人就今前往各地一些反对的王府、公主处。(未完待续。。)
第369章燧发枪现
质问一下,都是祖宗留下的,为什么你们吃着锦衣玉食,而我们却连饭都吃不上。由锦衣卫保护着,无论怎么说都可以,若王爷敢动手无所谓,那是宗室内部之人纷争,看着他们闹就是了。但若朱氏外姓敢动手,就以残杀、迫害宗室之罪全部抓起来,充苦役。让这些不分好歹的王爷们看看,都是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凭什么他们能有特权?让你们也尝尝被质问的味道。
让一些宗室进京,各家各户的问一下宗人府、勋贵和那些言官,自己是太祖的子孙后代,为什么就吃不上饭,当不了官,做不得地,经不了商。而你们这些人却可以如此高官得中,骏马得骑?凭什么皇上有新政了,给他们一条活路,怎么就挡住他们了,若你们能养活他们还可以,就让你们养活,若在中间使坏,让自己活不了,那可是不依。
就是让他们闹,不闹一闹的话,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还真没有任何的顾及。让他们这些所有反对的话贴出来,让室宗们闹的也有理有据一些。特别是山西这边,王爷也多,反对的也厉害。他们不是闲的没事吗?找点事干干吧。
下边得到的一事却让朱由校大为兴奋,毕懋康把燧发枪研究出来,并把线膛的理论融合进去,造出来的枪,射程为六十丈,可以打穿一寸的木板,轻松的穿破铁甲。已经送往皇上处,不日将到。
一听这样的消息。激动的朱由校特别的渴望,仅仅的靠着这神弩,的确是太没有安全感了,一层小板就把自己挡在了之外,费尽周折的才能战败敌人,打的那叫个费劲。现在更想尽快的把一些战斗总结给袁可立和卢象升那边送去,因为蒙古这些战策,极有可能会是建奴和乱民都会用到的,毕竟这里面还有晋商在里面在穿针引线。
如今穿透能力的燧发枪出现了,如此超过了神弩一倍以上的射程。那以后面对任何冲锋。除了阻击弩之处,又多了一项强有力的武器。这是让人相当兴奋的,直的很期待它的赶快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