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二十四监-第3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巡抚孙居相也立刻表态,好家伙,这哪里是一个碑那么简单啊,处理不好,估计全城的人用口水就能把自己淹了。
    “既然如此。末将也会向吾皇传报此英烈事迹,请吾皇定夺。”阎应元听到大家都此中如此一心,也表示了上达天听之说。
    很快为英烈立碑,善待遗孀遗孤的消息立刻传遍了东城。此事明日就会上报给圣天子,这给悲伤的人们有了一丝的安慰。圣天子的仁慈,对待有功人员的奖赏,那是妇孺皆知。
    满城里杀猪宰羊庆祝着,斥候也传回了几个方面的消息,对付四支千人鞑靼的队伍已经平均有了四百亲兵,局势呈一边倒的发展。而鞑靼主力,在西方三十里处安营扎寨。其西方二十里地就是二千多的天雄军主力。
    第二天一早,京城,朱由校就接到了张掖遭到鞑靼人进攻的消息,看到二千多人的损失,虽然没有鞑靼死得多,但那有什么用?他们是泥,大明百姓是云,有可比性吗?所以朱由校暗自握紧了拳头。一是气鞑靼人竟然有用胆量如此进攻大明的大城,荼毒生灵,如此嚣张;一是气阎应元和卢象升的办事不利,怎么能够如此让鞑靼人就轻易的二万人突破了边墙竟然不知不觉了呢?情报人员都在做什么?把两个派去不就是为了让百姓今年免受劫难吗?西北的防务朱由校已经不敢依靠当地的军兵力量了,大明的军兵已经腐烂到了骨子里,不是一朝能够改变的。汉人帮着偷城,这已经是常手的招数了。两人为何不言不语?
    被宣进宫的孙承宗却有一番说辞:“皇上暂息雷霆之怒,臣以为,卢、阎二人并无过失。守城之责为指挥使所有,地人最高四品的官职,也无法对其指手画脚。情报在哈密卫就是弱项,卢象升只以一个二万人聚集的情报推测出了其兵锋所指,亦为智者。鞑靼人自沙漠而来,可谓神不知鬼不觉,五路分兵,的确让人难以救援。守城之失在于被敌人偷城失去了吊城、城门。否则仅填护城河一项,就能耽误一天的时间。故非卢、阎二人之过也。”
    朱由校一听也慢慢的平息了怒火,与孙承宗商量之后,光报立刻传旨:一是务必将此进犯大明的鞑靼人全歼,以慰英烈在在之灵;二是表彰有功将士,凡有功之人,按功赏银;三是同意立英烈碑,四是抚恤死难的大明英烈。以上由宫中送十万两白银办理。
    对于大明的抚恤,朱由校当然认为是一种对英烈的污辱,一个人不值一头驴的价钱,这算什么抚恤?让人家孤儿寡母的怎么活下去?死的不一定是有战功的,这是不错的,比如说你刚刚上了战场,就被敌人一箭shè死了,功劳当然也就没有了。这种理论虽然有欠公平,但的确存在,战军以结果论。(未完待续。)

第533章战功之改
        军功的计算对于冷兵器为主的战争是比较复杂的,象弓箭类的远程武器就以shè死敌人后,以弓箭为主要依据;投石机可以砸扁、撞击敌人为依据。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但对地刀枪类的兵器,杀人一般就以首级、耳朵来计算了。
    秦汉时期有着以敌军首级作为核对军功的规章制度。秦国商殃变法,重视军功,规定斩敌人首级一个,赏爵一级。强调军功的制度使民众全心投身于战争,从而造就了一支虎狼之师,奠定吞灭六国的基础。
    从此在中国的历史上,仍保留着以斩获敌人首级的多少作为军人论功行赏的凭据的制度。
    蒙古兴起,也有着按首级记功的惯例。有一些大战役杀人杀得太多了,提首级都会提得手软,便只割取所杀敌人的左耳来报功。但耳朵没有什么特殊性,不管是左耳还是右耳,汉人的耳朵与异族的耳朵又能有何区别?所以杀良冒功的无良军人特别之多。在大明这种方式就取消了,仍以首级为算。
    但割首级算军功,又出问题了,戚继光就发现了这种问题,杀了敌人,大家都抢着割首级,谁还有心事再去杀敌,抢首级的事情就屡屡发生了。‘凡临阵的好汉,只有数人,每斩获首级,常是数十百人丛来报功’,所以戚继光下令,士兵‘只管当先杀去,不许立定顾恋首级。’规定‘今后临阵大兵,只管整队杀将前去,止以冲锋杀败贼寇为功,务求全胜,不许斩取首级。’又规定‘其杀倒之贼,许各队短兵砍首,每一颗止许一人就提在阵后,待杀完收兵,有令催验’。
    不过大明的首级是明码标价的,‘每颗首级以三十两论之。当先牌枪筅分二十两,砍首兵二两,余兵无分者分一两,火兵虽不上阵,本队有功,亦分五钱;每颗本队鸟铳手亦分二两。’这种分工倒体现了团队配合的jīng神,但这还远远不够。
    首先三十两一个首级。这样的价格对于普通的军队还可以,但对于朱由校来说,首级与奖赏是万万接受不了的。首先首级之事已经不要适应亲军时代了,人死了再砍了头摆京观,首先就不卫生,容易造成疫病的传播。这是不可取的,都已经死透了还去拿尸体来砍,有些无聊了。其次因为时代不同了,以前的一次宁远大捷只能杀个几百人,而现在一次作战,一杀就是成千上万人。神弩竖盾的出现让杀敌变得轻松起来。大明周边的敌人太多了,到处都是。一个蒙古的杀敌就能把朱由校杀成破产。首级都三十两,如此算活俘岂不更贵?再次,战争讲究的是配合,不仅仅是前方战士之间的配合,还有后勤补给、武器制造、道路交通、斥候情报等等方面的配合,把军功集中在了一点之上,那是相当错误的。所以亲军没有首级领功之规定,只有团队jīng神。这不是平均主义大锅饭,是人司其职。比如上次黄泥岗破林丹时发放的百万抚恤,就是这种产物,其中净军的军功最大,所以得到的奖励也是最多的。
    以这种首级军功来论牺牲的军民,那最后的结果肯定是相当灰暗的,朱由校不希望死去的英烈家属再悲伤今后的生活。不仅仅是要一次性发抚恤金,自然也会安排相应的工作岗位给他们,令其过活。
    有功得奖,有过必罚。这也是上位者必须要做的。对于东城城守以及其手上抢珠宝的兵士,死的也就死了,不会以烈士来论,他们的死是轻于鸿毛,非但没有为国守士,反而严重的渎职!没死的,全体劳役二十年。整个张掖如此损失全是因为他们的贪财所致,二十年的苦役算是便宜他们了。
    对此孙承宗表示认同,事态已经发生了,罪魁祸首的守城官兵是必然要被拉出来平息民愤的。
    对于四千不顾指挥竟然畏敌不救的四支队伍,(朱由校接到了光报里还不知道竟然有杀害袍泽以求灭口的将领存在。)全部以职务大小、责任高低充当苦役,三年最短,最高十年。当兵不能以敌人强大为借口就不去打仗了,这也是多年以来,宁夏到甘肃边墙周边的百姓屡屡被劫掠的主要原因。军兵不能保家卫国,要之何用?
    处理完了张掖城事宜,方与孙承宗开始研究目前的战局。孙承宗此次可是带着皇上要求组建参谋团来的,如此战略正好可以学习研讨一番。十五人是经过孙承宗在军校里jīng挑细选出来的,最起码是读过兵书的。
    卢象升制定的大网捕鱼计划还是比较到位的,鞑靼人的四支队伍目前一支被卢象同所败,绕道分解出了二三百人偷城的部队,剩下的也被三百天雄军挡住了,昨日经过剿杀,最终剩下了二百余人今日退出了边墙。剩下的三支也开始了从进攻或者佯攻堡子,变成了在野外与天雄军周旋起来。
    目前亲军在这个地区已经越聚越多,所以打跑他们不是目的,围歼方是正策。所现撒网捕鱼,第一就是保证网是不漏的,是个完成的好网才可以。
    “皇上,边墙已经多年失修,又经多年蒙古、鞑靼人的刻意破坏,故损坏严重千疮百孔,所以只能起到阻碍大部队的进军,并不能遏制小部队的渗入。”孙承宗总结参谋们的结论提出了这条观点,直指卢象升借助边墙阻敌的漏洞。
    “建设艰难破坏容易,边墙使得异族不能大举入侵,当然会受起仇视。说到底是还是一外物,国库年年修年年补,也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更阻碍不了异族铁骑年年入侵,不时的破坏。所以朕明年就要彻底的将其解决、根治。而此次,朕以为,既然边墙有漏洞,那就调集宁夏甘肃两地的官兵、亲军,让他们在这百余里的距离上,堵住了这些漏洞,给亲军创造机会,孙老师以为呢?”朱由校,倒是不知道边墙漏洞百出,总以为蒙古或者鞑靼,是先打倒了守边墙的兵士才能入关的。其实根本不是,长城就是一道墙,平时负责职守的部队都是在烽火台里,了望敌情传递烽火而已,等他们发现了敌人,发出了jǐng报,守边墙的军队才开始上城防御。如果大部队见天的都在长城之上呆着,恐怕后勤都成问题了。万里长城的漏洞补不齐,那这百条里的漏洞还是可以补齐的。
    “皇上之计老臣深以为然。”
    阎应元一大早的就出发了,一夜的休养,人与马都jīng神无比。这个时候应当去追剿鞑靼人了。斥候的报告其就在三十里外安营扎寨,至今没有行动的迹象,看样子自信如此爆满,与昨日匆匆而逃又有相反的迹象,估计是有所凭仗。堂堂正正的兴兵,就不愁什么阴谋诡计,这是皇上一直标榜的话。西征灭敌无数,也有那其计似妖林丹一样计策不穷之辈,但最终不也是一败图地?
    昨天一夜,阎应元找来了地图,又把一些老人、猎户之类的熟悉地理位置的人找来,更是仔细的摸清楚这里的地形,就是为了免入敌人的埋伏。在自己的家门口再中了计那也叫花子个冤字。
    阎应元想的没错,李自成所献之计本来就想着让净军追出,先来个引蛇出洞再来个夜里劫寨,白天你的火枪打的准,夜里就不行了?虽然没有听过林丹的烟雾战,但这是基本长识,李自成还是懂得,所以在三十里地就安营扎寨,等待着。
    一夜过去了,亲兵没有动静,但传回来的消息可是相当的不妙,四支千人队现在已经是疲于奔命了,周围越来越多的亲兵从东西两方聚拢而来。西方派出的斥候在十几里外已经发现了天雄军。
    阿日斯兰,此次的首领陷入了深思,战士们所带的粮草已经没多少了,本来这次打的就是一个突袭,而不是真正的硬碰硬。但很可惜,现在大明西北的兵力全都在往这里而来,转眼此阵的性质就变了。虽然鞑靼的勇士在野外之战并不惧明军,但那是老黄历了,昨日张掖城下一战,转眼大明的亲军就收割了鞑靼人近两千生命。着实把阿日斯兰吓得不轻,汉人的话只不过给了他们个体面而已。休整了一夜之后,情况似乎更糟糕了。所以他想到了走为上策。
    若在草原或者是大漠,他相信没人能拦住他,但这里却是大明的腹地,到处都是堡子、城池,那支令人恐怖的军队又出发前来,这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日子可真不好过啊。阎应元的追击,使得鞑靼人不敢接战,仗着速度强于亲兵,开始向南运动。
    卢象升则紧锣密鼓的布置、补充着自己的渔网,这个网太大了,一部署就是这么大的地方,只能如同撵猪一样,慢慢的缩小包围圈。原则就是不能让其从西边跳出去,向南运动,那是祁连山,现在可是冬天腊月时节,不想死的就去是了。但很显然,鞑靼人不傻,不可能去寻死。所以他们一定是想跳出这个包围圈。
    。。

第534章 赤壁丹崖
        此时天应军也已经到位了,给了卢象升极大的信心。亲率天应军西进的道路上堵,而指挥着天应军在东方堵。务必不能使其有机会脱钩。
    黄克缵城解之后也不断的调集着凉州卫及肃州卫的军队过来。快把二百里的边墙站的是人泄不通了。
    朱由校在傍晚的时候,接到了天雄军、天应军、净军以及四千净军卫全部到达了这个区域位置的消息,而主力鞑靼人并不与战,甚至是对路过的堡子也都是置之不理。阎应元的部队跟在后面虽然是紧追不舍,但也是越追越远。虽然全国都在大修路,但很显然,西北的效果并不显著,战车与战马对道路的要求差别太大了。在这种路况之下追击,根就是妄想。所以只能是边堵,边缩小包围圈。
    “皇上,鞑子不逃反进,这是以进为退啊,”孙承宗看着这一在的战况,也是直摇头。
    “在中原腹地,许多的村寨、城池,根是不设防的,若以现在一天就被其多抛下四十里的速度看,想要彻底的围住他们,还须不短的日子。所以他们有可能会对这此村寨动。必须要转移这些百姓。”这是朱由校所担心的,如果净军追得紧了还好,但现在是越追越远,鞑靼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