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解脱之钥_阿姜查-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尊者阿姜查

'简介'

尊者阿姜查出生于1918年6月17日出生于泰国东北部乌绷。拉贾泰尼镇外一个小村里。在上完小学后; 在寺院作了三年沙弥; 之后还俗回家; 帮着父母务农。二十岁时; 决定恢复出家生活; 于1939年4月26日接受比丘具足戒。阿姜查的早期寺院生活; 是按着传统模式进行的; 主要是学习佛经与巴利文。 在他出家的第五年; 父亲病故; 这个事件直接提醒了人生的无常与脆弱; 令他深思。尽管他已读过经典; 粗通巴利文; 却似乎对苦的终止没有进一步的亲身理解。他于1946年离开寺院; 开始云游四方。

他步行了大约四百公里来到泰国中部; 一路住在丛林里; 早上在附近村里托钵。 后来他在一家精修毗尼律的寺院里留住期间; 在那里他听说了阿姜曼; 这是位当时最受尊敬的禅修大师。阿姜查急于见到这位卓有成就的老师; 于是又开始行脚; 前往泰国东北部寻找阿姜曼。

当时阿姜查正为一个重要难题所困。他研习了有关戒 ; 定; 慧的教导; 课本上罗列得极其详细; 他却不理解怎样把它们用于禅修。阿姜曼告诉他; 尽管那些教导内容确实很广泛; 但核心很简单。一旦确立了念住; 看见一切由心而生; 那就是修持的正道。这个简练直接的教导对阿姜查是个很大的启发; 因此改变了修持态度。 他的道路扫清了。

接下来的七年里; 阿姜查按照林居苦行僧的模式修行; 在乡间穿游; 寻找安静;隐蔽的地方培养禅定。他住在虎蛇横行的大森林里; 观想死亡; 洞察生命的真相。他曾在火葬林里禅定; 挑战自己对死亡的恐惧; 最终克服了它。作为一名无家可归的头陀僧; 他曾在风暴中又冷又湿地坐着; 独自面对彻底的孤寂与荒凉。

1954年; 在云游多年之后; 他受到邀请回到自己的村子; 在附近一座名为“帕蓬”; 热病孳生; 传说中鬼怪出没的森林里定居下来。尽管那里有疟疾传染; 条件简陋; 食物稀少; 越来越多的弟子开始聚集在他的身边。这家寺院; 如今称为帕蓬寺; 就从那时开始发展起来; 之后又在别处建立起了分院。

1967年; 一位美籍僧侣来帕蓬寺住了下来。这位新近剃度的苏美多比丘在泰寮边境的一所寺院里刚刚完成了第一次雨季安居; 把大量时间用于禅定。 尽管他的努力有了一些结果; 苏美多比丘却感觉需要一位老师从僧侣生活的各方面进行指导。碰巧阿姜查一位会说一点英语的弟子造访苏美多比丘所在的寺院; 在听说阿姜查的故事之后; 苏美多比丘经过许可离开自己的戒师; 跟这位比丘回到了帕蓬寺。阿姜查接纳了这位新弟子; 但是坚持他尽管是西方人; 却不能受到任何特殊待遇。他必须吃同样简单的食物; 与寺里其他僧人一样作息修持。那里的训练是相当艰苦严格的。阿姜查经常把他的弟子推到极限; 考验他们的耐力; 让他们培养耐心与坚韧。他有时让弟子们做一些又费事;看上去又无意义的工作; 就是为了挫败他们对宁静的执取。他教导的重点; 在于学习舍弃; 放下执取; 严格持戒。

1977年; 阿姜查应英国僧伽信托会(English Sangha Trust)邀请访问英国; 这个慈善组织的目的在于建立本地佛教僧伽。他带了苏美多比丘与基玛达摩比丘(英籍)同去; 在当地佛教徒的要求下; 他留下了这两位比丘; 加上另外两位当时在欧洲探亲的西方比丘弟子; 这四位比丘就在伦敦汉普斯德寺住了下来。阿姜查于1979年重访英国; 之后去美国与加拿大传法。这次旅行之后; 在1981年阿姜查离开了帕蓬寺度过雨季安居; 那时他健康衰退。病重时; 他就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教例; 展示万事的无常; 不断提醒人们努力;在内心找到真正的安居处; 因为他的传法不会长久。几个月后阿姜查卧床不起; 从此始终受到弟子们的精心照料; 直到1992年去世。这位老师耐心慈悲地向无数人指明了佛法之路; 始终受到人们的怀念。如今他的西方僧伽弟子已应邀在北美; 欧洲; 澳洲新西兰建立了十数所上座部寺院; 静静地向人们传播佛法。 

以下这篇《解脱之钥》是阿姜查在农帕蓬寺的一场谈话。 你会发现他的谈话与杰克。康菲尔德所著《当代南传佛教大师》中的内容; 深度与广度是不同的。书中的阿姜查; 是在应答这位当时还是禅修初学者的西方弟子的问题(康菲尔德当年出家时; 曾跟随阿姜查作了一次雨季安居; 在帕蓬寺住了三个月)。 本篇谈话的主要对象; 是以涅磐为修行目的比丘。

阿姜查的谈话简单生动; 却富有智慧与洞见; 可以看出他的话完全出自内心的修证。译者曾经听过读过许多关于阿姜查的故事; 了解到他的一段段开示; 与阿姜曼一样; 常常是针对在场某位比丘的想法而谈的。他提到的那些人; 就是在座者。直到现在(2002); 三十年后; 杰克。康菲尔德回顾历史; 仍然说: “我不知道怎样向大家介绍这位我所见过的最有智慧的人。在他的身边; 有着直接与生动; 简单与真实; 尊严与亲密; 幽默与纪律; 感人的慈悲; 和即兴的自由。 ”

十九世纪中叶; 泰国佛教带着丰富的地区性传统和仪轨; 但是精神生活上已经有一定程度的退化; 寺院的戒律松懈; 佛法教导夹杂着密派方术与万灵崇拜; 几乎没有人在从事禅修了。更重要的是; 佛教学者们(并非仅仅是那些戒律松弛; 没有学问; 或者混淆不清的僧侣们)的正统观点是; 那个年代不可能实现涅磐了; 甚至不可能达到禅那了。这些做法与想法; 正是泰国林居传统(Thai Forest Tradition)的复兴者们拒绝接受的。林居僧们(包括阿姜查在内)经常说: “从书里学不到智慧。” 读者必须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强调个人修行; 亲身体验; 反对只从书本(特别是经注)出发解释佛法。所谓正见; 并非只指正确的见解; 而是亲眼所见(View)。



解脱之钥
The Key to Liberation 


在佛教里; 我们学习佛法的主要原因; 是要找到超越苦; 获得宁静的方法。 无论你研究物质现象还是精神现象; 研究心智(citta)或者心理因素(心所; cetasika; mental factors); 只有使你从苦中解脱出来的方法; 才是修持的正确方法; 而不是其它什么方法。 这是因为苦和苦因一直就存在于当下。 

你在观想苦因时应当了解; 我们称为心智的这个东西; 当它静止时; 那是正常状态。 一旦它动起来; 就有了行蕴(sankhara)。 心中升起了喜爱; 那是行蕴; 升起反感; 那是行蕴。 有去这里那里的欲望; 那是行蕴。 只要你对这些蕴没有保持念住; 你就很容易追逐它们; 受它们影响。 一旦心智有动作; 就有了sammuti…sankhara(世俗行蕴); 就沦陷于有缘起的世界。 佛陀教导我们观照的; 正是这些蕴; 这些心智的动态。 

每当心智有动态; 它都是无常(aniccam); 苦(dukkham); 非我(anatta)的。 佛陀要我们观察和观想这一点。 他教导我们观想影响心智的行蕴。 观想十二因缘: 由无明(avijja)而生行蕴(sankhara); 由行蕴而生意识; 由意识而生名(nama)色(rupa); 等等。 

你已经在书里学习和阅读了这个主题; 姑且那里说得正确; 但实际发生时你却跟不上。 就好象从树上落下; 一眨眼你已经从树顶摔到地面; 却一点不知落下时经过了多少根树枝。 心智经历一个客体(arammana); 受到它的吸引; 突然你会感到心情好起来; 却不知导致这个心情的原因与状态。 当然; 在某种意义上事情是按照经典上的理论所描述的那样发生; 但同时又超越了理论的局限。 实际上; 没有什么记号告诉你现在是无明; 现在是行蕴; 接下来是意识; 现在是名色; 等等。 那样看问题的学者们; 在这个过程发生时; 是没有机会把那一系列名词读完的。 尽管佛陀分析了意识的瞬间; 描述了不同的组成部分;以便于理解。但实际发生时; 更象是从树上落下来。 一切发生如此快; 你不会有时间计算落了多远; 某个时刻身在何处。 就知道自己 “砰”地一下砸到地上; 而且很痛!

心智里事件的发生也类似。 一般来说; 你经历苦时; 看到的全是结果; 也就是心里有苦; 痛; 悲哀; 绝望。 你实际上并不知道它从哪里来; 那个你从书里是找不到的。 书里没有哪里会描述你那个苦的详细情形和苦的原因。 尽管现实按照经论中描述的过程进行; 但那些只读书; 却从来没有超越书的人; 是不能够在事件实际发生时把握它的。 

因此佛陀教导我们要居留于 “知觉”(that which knows); 只是观察事物的升起。 你一旦训练你的意识能居留于 “知觉”; 一旦探索了心智; 对心智与心理因素的真相获得了洞见(又译内明); 你就会把心智看成非我(anatta)。

你会发现一切思维与物质形态终究是必须放下的; 你会清楚地看到; 执取或者给予不必要的重视; 是愚蠢的。

理论与实践

佛陀并没有教导我们去学习心智与心理因素; 然后对它们执着起来; 他只是教导我们了解它们是无常; 苦; 非我。 因此佛教修持的根本目的; 是把它们放下; 放在一边。 你必须对心智与升起的心理因素确立和保持知觉。 实际上心智在过去早就习惯于远离知觉的这个天然状态; 习惯于产生行蕴(sankhara); 行蕴又作进一步的虚构与制造。 因此心智已经习惯于思维的不断繁殖; 加上各种善恶概念的影响。 佛陀教导我们把这一切放下; 但是你能够放下之前; 必须学习与修行。 

考虑八正道(magga); 它是以智慧(panna)或者说正见(Right View)为基础的。 有了正见; 接下来就是正志; 正言; 正行; 正业; 等等。 这些都需要来自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又从那个知觉中升起。 知觉就好象一盏灯。 假如有了正确的知觉; 就会贯彻整个正道; 产生正觉; 正言等等; 就好比灯光照亮你行走的路。 无论心智经历什么; 终究得从知觉中升起。 假如这个心智不存在; 那么知觉也不存在。 这些是心智与心理因素的根本特点。 

这一切都是思维现象。 佛陀教导说; 心智就是心智; 并不是一个活着的个体; 一个人; 一个自我; “我们”或者“他们”。 佛法就是佛法; 它不是一个活着的个体; 一个人; 自我; “我们”或者“他们”。 没有什么有任何实质性。 这个人; 无论是感觉(vedana; feelings); 感知(sanna; perceptions)之类; 你不管看哪个方面; 都处于五蕴(five khandas)范畴。 因此都得放下。 

禅定如同一块木板。 比方说; 维巴沙那(vipassana观)是木板的一头; 奢摩他(samatha; 止)是另一头。 你要是把木板拿起来; 只是一头起来呢; 还是两头都起来? 当然了; 你拿起木板时; 两头都起来了。 维巴沙那是什么? 奢摩他是什么? 它们就是对于心智本身(的了解)。 首先通过练习奢摩他; 心智平静下来; 稳定下来。 通过培养奢摩他; 你可以让心智平静。 但是; 假如奢摩他的宁静消失后; 就升起了苦。 为什么苦会升起呢? 因为来自奢摩他的那种宁静本身就是苦因(samudaya)。 它是导致苦的原因。 虽然获得了一定状态的宁静;但修持并没有完成。 佛陀从自己的经验里看见了; 这并不是修持的终点。 缘起的过程尚未完全除尽; 连续的轮回依然存在; 圣者的修持还不曾圆满。 为什么不圆满? 因为苦依然存在。 因此他就从奢摩他的宁静出发; 继续观照; 探索; 获得洞见; 直到他不再执着。 (奢摩他)那样的宁静是一种蕴; 仍然是有缘起的常规世界的一部分。 

缘起与轮回又升起了; 当然; 佛陀立刻意识到了。 佛陀继续观照着缘起与轮回背后的原因。 只要他还不曾彻底理解这件事的真相; 他就继续用宁静的心智作为工具; 进行越来越深入的观照。 他观照一切升起的状态; 无论是平静还是焦躁; 直到最后他看一切状态就好比一团热铁。 五蕴就象这样。 一块烧得发红的热铁; 有哪里你可以碰一下却不被灼伤吗? 哪里有凉快地方吗? 假如你碰一碰上面; 下面; 边上; 任何地方; 能找到一小快清凉地方吗? 显然不能; 因为整块铁烧得通红。 同样; 五蕴中的每一蕴; 就好象热铁那样烧灼。 执着于心智的宁静状态; 以为宁静的是你; 以为有一个我在感到宁静; 都是错误的。 假如你以为宁静的是你; 或者有人在感到宁静; 这只是强化了有一个固定个体; 有一个自我(atta)的想法。 但是自我的感觉只是常规现实。 要是你执取于“我感到宁静”; “我感到焦躁”; “我好”; “我坏”的想法; 就说明你还会沦陷于更多的缘起与重生。 那就有更多的苦。 快乐消失了变成苦。 苦消失了变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