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朱熔基传-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利用舆论监督效率
  朱熔基带着一片赞誉声回到北京,次日又召开全国清理「三角债」电话会议,部署新的一轮「消欠」战役。
  朱熔基用长途电话、传真、电报向全国各地政府下达了一道口气强硬的「军令」:「各地务必在一九九一年九月二十日二十一时以前,将你省(区、市)固定资产投资拖欠注入资金情况(银行贷款、自筹资金和清理项目数),报至国务院清欠办公室,如果做不到,请省长、自治区政府主席、市长直接向朱熔基副总理汇报,说明原因。」
  各地政府首脑收到北京发来的「军令状」,知道这一次要动真格的了,倍感压力,均作出了快速反应,因为谁也不愿意被以办事严肃认真闻名的朱熔基,在报纸上公开点名。诸侯们通过自已的渠道获悉,朱熔基已要求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电台,详细披露各地清欠的进展情况。
  据说朱熔基有关清理「三角债」的讲话,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出时,邓小平叫家里人一起来看,十分赞赏。九月二十六日,国务院清理「三角债」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清理「三角债」的情况,至九月二十六日的统计,各地拖欠资金二百八十亿元人民币,已注入信贷资金一百四十七亿人民币,自筹资金三十亿人民币。
  十月底,他又下令全国冶金、有色金属、电力、化工、建材企业拖欠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所属企业的贷款,一律在十一月十日前注入资金清理完毕,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清欠。
  到九二年五月十五日,中国大陆总计共清理固定资产项目四千二百八十三个,收到了注入一元资金清理三元五角欠款的效果。李鹏、姚依林讲了几年毫无改进的「三角债」问题,终于有了解决的办法。
  朱熔基自上海调升北京之后,雷厉风行,连续处理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几大难题,诸如清理「三角债」,打击伪劣产品,提高产品质量,破「三铁」(即铁饭碗、铁椅子、铁工资),强调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显着的成就。使其不仅获得邓小平的赞赏,民间也是一片叫好声。
  一九九一年八月中,邓小平在北戴河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们赞扬了朱熔基,他说:
  「朱熔基在地方工作有突出表现,到中央工作后,思路广,敢挑担,敢碰硬,可以胜任。」
  在国际舞台上,朱熔基以务实、开明的形象越来越受到重视,评论他是「中国行政管理能力最强的官员」。连海外那些批评、反对中共政权的人,也承认朱熔基是中共高层领导人中的异数。然而,在中共内部一种试图排斥朱熔基的暗潮,却在同时兴起。
  明批暗斗
  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姚依林,以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和财政部的名义,炮制了一份调查报告,声称在第七个五年计划(一九八六年至九零年)期间,上海、天津两市问题最多,经济效益滑坡最显着,工业产值、利润、税收的增长率以及产品的成本,消耗、质量变动等生产指数,上海名列全国倒数第七,天津倒数第十一。
  谁都知道,这份报告旨在打击「七五」期间主政上海、天津的朱熔基与李瑞环。在随后的筹备中共「十四大」过程中,有关人事的安排,成为中共内部各种势力争夺的焦点,而朱熔基又是焦点中的焦点。
  反对朱熔基的人最明显的动作是,制造一些不利流言,毁坏朱熔基的形象。而且这些流言,不断从中组部、中宣部、国务院办公厅及一些部委中传出。
  一则消息说,九二年五月二十日,中组部部长吕枫在部工作会上说:「人事调整的立足点是平稳。根据中央的精神、小平同志的指示,「十四大」中央领导班子除了年纪较大的要退下,一般不变动,不会有大起大落,更不会有三级跳。」
  什么人会三级跳?吕枫没有说出口,但谁都知道,说的是朱熔基,他是中央候补委员,要进入政治局常委,就要跳过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这两级。
  四月初,中组部以所谓「部分部、委、省、市的情况反映」,向政治局上报,对朱熔基列出四个「不是」:一、在主管上海工作期间,成绩平平,被人吹嘘和抬举过高。二、讲得多、调子高、放空炮。工作不踏实,使一些事件的处理、工程建设造成积压。三、在原市委班子和市属部、委、局组织路线上,搞任人唯亲。四、对市属部、委、局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放任,形成党不管党,市委书记不抓党的工作。
  香港的《镜报》曾报导说,对朱熔基,陈云曾指出:「多考察,注重实绩」。李先念也说:「要多听意见,上来了,再下去就被动。」王震则说:「国务院对朱熔基意见不少,他的主观世界资本主义的东西不少。」
  斗争最激烈的阶段是九二年七月。当月九日,当时的中宣部长王忍之,在中共高级党校组织一个座谈会,参加者有中共中央对外宣传领导小组、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民日报及新华杜、广播电影电视部等单位的负责人。
  中共中央对外宣传领导小组组长朱穆之,以「通报情况」的名义传达了「一些老同志」
  对当前工作(实际是对朱熔基的工作)的看法,朱熔基「过去犯过错误,谁也难说他今后一定跟我们党一条心了,政府的大权交给这样一位未经考验的同志手中,我们不放心。」
  又说,「朱熔基去东北二省作关于三角债」问题的处理后,中顾委秘书长李力安同志也去了那边,从调查情况来看,事情并不像他说的那么好,亏损的国营大中小企业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当然,这方面的原因很复杂,但总不能说成是朱熔基的成绩吧!」
  陈云的矛盾心理
  与此同时,高狄在七月中旬《人民日报》的一次编务会上说:对朱熔基的新闻不宜处理太突出,在报导他是国务院副总理时,可别忘记了他还不是中央委员。有人当即反驳说:
  「朱熔基已经是中央政治局会议出席人员了。」
  《人民日报》常务副总编张云声立刻插话说:「不是出席,是列席。我同意高狄同志的意见,朱熔基的有些新闻可以放在第二版或第四版,一般外事新闻可以抽掉。」
  在那段时间里,细心的大陆人也都从每天收看的电视新闻中发现,朱熔基的镜头明显减少了。
  中共国务院也传出消息说,从执掌国家经贸办的那一天起,朱熔基就继续表现出他在上海已经习惯了的我行我素和粗暴的工作作风,对同事、下属及副手批评毫不留情。不但是李鹏,就是身为经贸办第一副主任的李岚清,也已经对朱熔基的工作作风开始不习惯了。
  九二年八月上旬,当中共政治老人们在十四大人选问题上争论不休时,高狄控制的《人民日报》突然在「党的生活」栏目里发表一篇通讯,介绍新成立不久的国务院经贸办的「党组织生活」。
  在这篇千字小通讯里,读者们看到了身为国务院副总理的朱熔基「作风粗暴」,「与下属相处不好」等「缺点」。
  虽然文章表面是在赞扬朱熔基具有「谦虚的自我批评精神」,知错就改,勇于向下属致歉,表示「愿意纠正自己的毛病」,但发表此文的真实目的,明眼人谁看不出来?
  有人甚至抓住朱熔基五零年代当过「右派」问题不放,说不能重用「右派」分子。自邓小平时代开始以来,已经陆续有几个五七年的「右派」,进入中央委员以上领导层,如前中宣部部长朱厚泽,前文化部部长王蒙,却又因为政治上不可靠而被很快遗弃,显然中共元老人物对「右派」干部仍耿耿于怀。
  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地位仅次于邓小平的大老陈云的态度是相当重要的。虽然有证据显示,起初陈云对邓小平提拔朱熔基一事有意见,但最终还是表示同意。
  陈云曾让秘书给他读过朱熔基的一些文章,对他的一些见解,比如调整工业结构资源优化再配置、企业实施承包责任制要以技术进步为主要内容、强化企业管理等,表示欣赏。虽然朱熔基当过右派,但当马洪向陈云介绍朱熔基当年是因为反对不实际的经济指标「犯上」
  时,陈云也颇能理解,因为当年他也是反对「急躁冒进」者。
  务实特色
  再者,陈云也认为李鹏和邹家华,包括江泽民在内,都是搞技术出身,对于宏观经济理论一知半解,而朱熔基在现有中共高层领导中,应该算得上是理论素养较完备的一个。
  朱熔基还有一项能够为陈云所接受的原因是,虽然他领导改革大刀阔并,但同时又能清醒地看到改革「大干快上」将会导致的危机。九二年下半年大陆的股市热和房地产热一烧再烧后,朱熔基立刻明确指出:「该热的改革企业没有热,不该热的试点却一热再热。」
  他强调说:「改革的中心环节不是股市,也不是房地产,股市和房地产只是改革的试点而非重点。」而在十四大开过以后,朱熔基又在国务院工作会议上表示。「对于各地的房地产热、股市热、开发区热的现象,将来如果发生问题,一概各自负责,中央不认帐。」
  有趣的是,在大陆股市热和房地产热,一再升温时,虽然保守派的李鹏,和被认为是稳健派的邹家华,也在国务院召开的有关会议上,表示担忧,却以被认定是改革派的朱熔基吹冷风,吹的最无顾忌。
  从这件事例中,一方面能够充分看出朱熔基务实和敢说真话的可贵,但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共产党政治的无奈。李鹏和邹家华也许对「不该热的一热再热」的现象,比朱熔基有更强烈的担忧,但却因为怕再次被指斥为保守和反对改革,连应该坚持的也不敢坚持了。
  当然,朱熔基在深明改革不能搞「大跃进」的同时,还是给邓小平留足了面子的。他解释邓小平关于经济改革「步子要快一点」的定义时,加上了三个定语,即:效益要好,质量要高和应该是外向型的。所以,凡不符合这三项条件的「高速度」,就会出问题。这一来,他既让邓小平觉得舒服,同时也能求得陈云的认同。
  有一则无法查证的消息说,朱熔基在解释为什么要实行杜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时,曾经强调了所谓「杜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大意是,计划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在中共建政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是有积极意义的,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应该不断得到更新。
  而九二年七月二十三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陈云的文章《悼念李先念同志》,其中在写他自己和李先念对特区的态度时,有一段说明: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比过去要大得多,复杂得多,过去行之有效的一些做法,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很多已经不再适用,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学习新的东西,不所探索和解决新的问题。
  黑猫白猫的继承人
  陈云的这番表态与朱熔基对计划经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积极意义」的称赞,是不谋而合,还是双方达成了一种默契?
  九二年五月二十二日,邓小平在陈希同陪同下去首钢视察,当着首钢党委书记周冠五及许多首钢干部工作的面发牢骚,说自己说话中央没有人要听。并表示:对朱熔基的问题是使用不够。
  在召见江泽民、乔石、宋平时,邓小平说:「党内在选拔干部方面,有股不正之风和习惯势力,对敢干、肯干、实干、干出成绩的人才,总是要评头品足,爱翻旧帐。旧帐也不一定是见不得阳光,不一定是错误的。有的旧帐是过去路线错误搞错的、整错了人的。」
  邓小平还说:「朱熔基的情况我了解过,那是个错案。他到国务院一年多,总有些人看不惯。对各种意见要有分析,要看实质的东西,党的「十四大」,政治局领导班子是个焦点,要解决好,宣传、解释工作要上去。今年以来,国务院工作搞得有新的起色,朱熔基、邹家华充实到国务院领导层,起到了预期的作用。」
  邓小平又说:「我们讲了几十年了,干部要能上能下,不要等犯了错误才能下。现在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搞经济建设,对干部鉴定、提升,就是首要条件。我并不是说不廉洁的、思想作风差的也可以上,要掌握的原则是能有所作为应当上,长期平平无政绩的应当让,无所作为甚至起了阻碍作用的应当下,应当下而自己不下的,就要敢于把他撤下来。」
  既然邓小平已经在公开场合如此抬举朱熔基,他也就更没有顾忌了。在一次谈到学习邓小平南巡讲话体会时,朱熔基说:「什么杜会主义,资本主义,我看只要是共产党干的,就是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