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医养生学-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而异,更能起到理想的效果。
应提高文化和鉴赏水平:如果文化素养太差,鉴赏水平会受到影响,有时还会直接破坏旅游兴致。很多古代文化中的奥秘,只有深入其中,才能体会其绝妙。游风景名胜,从某种角度说,是在看一部历史。鉴赏水平提高了,就能深谙风景名胜的内在美,从而使旅游获得最佳的养生效果。
3 要特别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三、花木、垂钓
(一)花木
自古以来,鲜花以其颜色、馨香、风采和风格,赢得了人们的喜爱。鲜花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还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源。
1 养生机理  花木不仅在于其形、色美化环境,使人心情舒畅,其香能令人心醉神往,而且种植花木还能促使人不断学习有关知识,掌握新技术,更可以活动筋骨,丰富生活情趣。调畅情志,活动筋骨,具有神、形兼养之功。
清代养生学家曹慈山,七十五岁以后,仍学而不厌,无书不读,吟诗作赋,写字画画,奏乐鼓琴,著书立说,栽花植木,兴趣十分广泛。据《嘉善县志》载:他在院内累土为山,广植花木,以奉其母。并把他的养生经验写进《养生随笔》:“院中植花木数十本,不求名种异卉,四时不绝便佳”,“阶前大缸贮水,养金鱼数尾”,并要求“事事不妨亲身之”。
科学家研究证明,每日到园林或绿色地带活动,可使耐力增加15%,使消除疲劳的时间缩短80%,在绿色的花园里,皮肤温度可降低1℃~2℃,脉搏每分钟可减少4~8次,呼吸慢而均匀,血流减慢,紧张的神经可以松弛下来,嗅觉、听觉和思维活动的灵敏性得到增强。
据研究发现,树叶可吸收声波,减低噪音;树叶的光合作用又可净化空气;夏天树叶还可蒸发水分,既增加空气湿度,又吸收热量;绿色还可调节神经的疲劳,保护视网膜,同时还有缓和神经紧张、使人安静的效能。现代人的生活,无不受噪音灰尘所染,如若能培养养花的爱好,在庭院或阳台种些树木,养植草坪,盆栽花草,户外的体力劳动,既可调剂生活、美化环境,又能学到一些科学技术知识,提高艺术文化的素养,增添家庭乐趣。
鲜花不仅以它的颜色令人赏心悦目,更主要的是,在花的香味中,含有一种既能净化空气、又能杀菌灭毒的物质——芳香油。当芳香油的气味和人的鼻腔内的嗅觉细胞接触时,立即通过嗅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沁人心脾”的快感。令人气顺意畅,血脉调和。据研究,不同的花朵,能产生不同质芳香油。如萝卜花、南瓜花、百合花的香味,可治疗糖尿病;天竺花香味可镇静神经、促进睡眠,并有良好的健脑作用;豆蔻花的香能治胃病;苏合花香对高血压、冠心病很有疗效。另据研究发现,有些花,如文竹、仙人掌、秋海棠、天竺葵等还可以分泌出植物杀菌素,使某些细菌致死。还有些花草的气味具有驱散苍蝇、蛾子、蚊虫的作用。
2 养花健身的原则  家庭养花,是一件富有情趣的活动。但也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因室养花:室内养花,应根据居室条件,不可培养太多。如果窗台上摆满花草,影响阳光照射,使人得不到必要的室内阳光。
(2)注意观察,随时羹换:有些花草分泌的香精油会使某些人头通,或使患有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发病,会对花粉过敏的人,室内不宜放花,遇有这种情况,应立刻移至户外或更换别种花卉。还有些花如天竺葵、金盏花、报春花等不可用手去摸,以免患过敏性皮炎或湿疹。
(二)垂钓
垂钓作为一种户外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而且修身养性,有益健康。
1 养生机理
(1)锻炼身体:钓鱼往往要远足水边,才能寻到垂钓的好地方。不论是步行,还是骑车前往,这本身就是一种身体锻炼,行至途中,已想到鱼儿上钩,此番情趣,使人周身轻松。
(2)陶冶情趣:垂钓的环境多处于群山环抱、绿林深处或秀水清溪地,这种环境使人摆脱城市的喧闹及空气污染,令人安静,悠然自得。
(3)练意养神:垂钓时身体极度放松,这是形松体静,但另一方面,思想必须集中。若思绪纷杂,即使有鱼也难钓到。钓鱼时应脑、手、眼配合,静、意、动相助,眼、脑专注于浮标,形体虽静,而内气实动,这种动静结合,使一小部分神经活动,而大部分脑神经得到充分休息。对提高视觉力和头脑灵敏性均有好处。
(4)磨炼意志:钓鱼需耐心和细心。稳坐钓鱼船的稳字,就是一个很好的概括。钓鱼不可性急,不求收获,但求意境。若一味追求钓到大鱼,反而心躁性浮,于健康不利。应将钓鱼视为磨炼意志、克服急躁情绪的手段,培养稳重的性格。
2 垂钓的注意事项
(1)风湿症患者应舍此活动,因近水可使病情加重,身体不适。
(2)注意安全,不要坐在潮湿处,以免染病。
(3)时间适度,要注意时间不可过长,不应太专注于此,更不应未钓到鱼而垂头丧气,这样,就破坏了垂钓的良好初衷。最好多人结伴,与野游、野炊等活动结合,更为有趣。





第十三章 浴身保健
浴身,俗指洗澡,雅称沐浴。古时,“沐”指洗头发;“浴”指洗身体,现合为一词,包括洗头洗身在内。
浴身保健系指利用水、日光、空气、泥沙等有形的或无形的天然物理因素,来沐浴锻炼以防病健身的方法。
根据浴身的方式方法不同,通过沐浴,可分别起到发汗解表、祛风除湿、行气活血、舒筋活络、调和阴阳、振奋精神等作用。现代医学认为,沐浴可促进机体体温调节,改善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加速各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



第一节 浴身保健的分类
浴身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如以介质的形态论,可分为有形、无形两类,前者如各种水浴,泥沙浴,其中水浴据其内容成分的不同又可分为淡水浴、海水浴、矿泉浴、药浴等,据水温差异还能分为冷水浴、热水浴、蒸气浴等;后者则指日光浴、空气浴、森林浴和花香浴等有质而无形的沐浴,加以作用于身体下同部位论,可分为全身浴、半身浴和局部浴,如按浴身的作用方式,可分为擦浴、浸治、淋浴、湿敷等。本章根据不同浴身方法的养生保健特点和叙述方便,分为冷水浴、热水浴、蒸气浴、矿泉浴、药浴和其他浴身方法等六类。


第二节 冷 水 浴
让健康锻炼者和某些疾病的患者,浸入水温低于25℃的水中,或施行擦浴、淋浴,使身体接受寒冷水温作用的方法,称为冷水浴。
一、作用机理
冷水浴作用机理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皮肤接触冷水,外周毛细血管收缩,血液流向深层血管,皮肤颜色变白。第二阶段,外周血管扩张,内脏血液返流向体表血管,皮肤发红,此阶段持续的时间长短,与水温、气温、人体对寒冷的耐受能力等因素有关。第三阶段,外周血管再度收缩,皮肤苍白,口唇发紫,身体寒战,出现“(又鸟)皮”现象。冷水浴应在出现第三阶段前结束,这样在冷水浴过程中,周身血管都可受到一缩一张的锻炼。因此,人们又把冷水浴称为“血管体操”,它对增强体质,延年益寿,防治疾病有多方面的良好作用。
(一)能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防止动脉硬化
长期坚持冷水浴锻炼,可增强血管的弹性和韧性,提高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同时,又能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以及高血压,冠心病等症的发生。
(二)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机体一遇冷水刺激,大脑立刻兴奋起来,调动全身各器官组织加强活动抵御寒冷。周身血管的舒缩运动即是靠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因此,长期坚持冷水浴锻炼,通过神经反射和大脑作用,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增强,减缓脑细胞的衰老和死亡。实践证明,冷水浴锻炼对神经衰弱、头痛、失眠都有良好防治作用。
(三)加强呼吸器官的功能,提高抗寒能力
人受到冷水刺激,会不由自主吸一口气,然后呼吸暂停数秒,再深呼气,随后恢复均匀的深长呼吸。这就吸入更多的痒气,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同时,深长呼吸使腹压增大,呼吸肌作用加强,形成呼吸体操。从而加强整个呼吸器官的功能,以及人体对外界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可预防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多种疾病。
(四)增强消化器官功能
冷水刺激可增强胃肠蠕动,提高消化功能。同时,冷水刺激使人体换热增加,身体为适应生理需要,则需多吸收营养,促进产热,从而使整个消化系统功能增强,令人食欲旺盛。
(五)使皮肤保持健美
冷水浴不仅对皮肤起到清洁作用,在擦洗冲淋时,皮肤肌肉受到机械磨擦,可促进皮质分泌,使之变得柔润光滑而富弹性,皱纹减少,保持健美,也不易感染皮肤病。
二、浴身方法
冷水浴包括冷水浴面、擦身、浴足、浸浴、冲淋、冬泳等形式。
(一)浴面
将面部浸入冷水中,用鼻呼气,呼毕抬头吸气,如此反复5~10次;用毛巾蘸冷水摩擦脸、耳和颈项部,洗后用干毛巾擦干;再用手掌擦面、颈部,直至发红发热。
(二)擦身
是冷水浴与按摩配合进行的锻炼。擦身的顺序为:脸→颈→上肢→背→脚→腹→下肢。摩擦四肢时,沿向心方向,即从肢端开始,以助静脉返流。手法由轻到重,时间因人而异,以皮肤发红、温热为度。
(三)淋浴
开始先用冷水淋湿手足,再用湿毛巾摩擦胸背部,然后在喷头下冲淋,同时用毛巾擦洗。时间根据水温、气温及个人身体情况灵活掌握。一般为3~5分钟,在寒战期前结束。淋毕,宜用干浴巾擦干全身,使身体感到清爽、温暖、舒适。
(四)浴足
两脚浸入冷水中,用手或脚相互摩擦,每次1~2分钟,然后用干毛巾按干擦红。还可用手指按摩涌泉穴(在脚心前部)各30次左右。
(五)还治
即把身体浸人冷水中。应严格根据个人的耐受性来调节水温,开始可略高,逐步降低,直至所需温度。水中停留时间一般为0。5~2分钟。出浴后用干浴巾将皮肤擦至微红,以锻炼后感到精神振作、温暖舒适、眠食俱佳为宜。
(六)冬泳
须经系统的室内冷水浴锻炼后,机体防寒冷有较强适应能力,体质强壮者,方可考虑室外冬泳锻炼。泳前要做好难备活动,一般时间不宜过长。
三、应用原则和禁忌
冷水浴锻炼老少皆宜,四季皆可。个人情况不同,应灵活掌握。进行冷水浴的原则是:
(一)从温到凉
从温水开始(34℃~36℃),逐步下降至16℃~18℃,再至自来水自然温度,最后降至不低于4℃。这样循序渐进,以使身体有个逐渐适应过程。
(二)从夏到冬
冷水浴应先从夏天开始,中间不要间断,一直坚持到冬天。
(三)从局部到全身
 可先做面浴,足浴然后再做擦浴,最后到淋浴、浸浴。
(四)宜早不宜晚
冷水浴锻炼应在早上进行,以振奋精神,如睡前冷水浴,会刺激大脑过度兴奋,影响睡眠。
(五)时间宜短
足浴浸泡不超过两分钟;擦浴也不要过重过猛和时间过长;淋浴最初不超过30秒,逐步延长,暖季不超过5分钟,寒季不超过2分钟。如时间过长,反而对健康不利。
(六)浴前准备
擦浴、淋浴前,要先活动肢体各关节,用手擦皮肤使身体发暖不觉寒冷后,再施淋浴。淋浴前,还可用手先捧冷水拍打胸背,适应后再淋冲。
(七)浴后擦干
先用湿毛巾、再用干浴巾迅速把身体擦干,直至皮肤发红、温暖,赶快穿衣,以免受凉。
冷水浴适应范围较广,但有些病患者不宜进行冷水浴,如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癫痫、胃炎等病者;有开放性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或其他严重肝、肺疾患者;患急性、亚急性传染病、尚未康复者。此外,月经期和孕产期妇女;酒后、空腹、饱食、强劳动或剧烈运动后,都不宜进行冷水浴锻炼。


第三节 热水浴(包括冷热交替浴)
热水浴是湿热水浴的统称。根据浴水温度的高低,可再细分为温水浴和热水浴。水温在36℃~38℃之间者称温水浴;38℃以上者叫热水浴。热水浴与冷水浴交替施行则称为冷热水交替浴。
一、作用机理
(一)清洁皮肤
温热水浴可消除皮肤上的油垢,保持汗腺、毛孔通畅,提高皮肤的代谢功能和抗病能力。实验证明,一次热水浴能消除皮肤上数千万亿个微生物,故有人称之为“消毒的温床”。
(二)活血通络
由于水温和冲洗时的水压和机械按摩作用,可调节改善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扩张体表血管,加速血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