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考察了三峡库区及移民试点单位后,省长们对“最头疼的问题”释然了,他们认为:三峡库区移民采取开发性方案,5年来的试点经验表明是成功的,受到了库区人民欢迎。他们认定:只要坚持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通过努力,移民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通过实地考察,使省长们形成共识:三峡工程是国家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关系全国造福当代惠及子孙,建议国家尽早决策兴建。
黑龙江省省长邵奇惠,海南省副省长鲍克明,一个地北,一个天南,考察后感慨地说:不管受益不受益,修三峡工程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支持!
什么叫凝聚力?
省长们的话,代表着亿万人民的共同心声!
●解惑释疑:专家名流话三峡
自1991年下半年开始,我国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名流,张光斗、严恺、马宾、沈鸿、陶述曾、潘家铮、林秉南、洪庆余……先后在报刊、电台、电视台发表文章和接受记者采访。从三峡工程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分析兴建三峡工程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明确回答了多年来人们关心的一些问题。他们共同的看法是:兴建三峡工程是合理的,应尽早作出决案,早上早受益。
与众多专家学者们形成共识的各级领导干部,象国务院“三经办”主任李伯宁、湖北省长郭树言、湖南省长陈那柱、江西副省长张逢雨、安徽副省长汪涉云、江苏副省长凌启鸿、上海市副市长倪天增、县委会主任魏廷铮、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筹建处主任陈赓仪……分别撰文或向中央写报告,纷纷要求尽早作出兴建三峡工程的决策,指出:早上比晚上有利。
1992年初,国务委员、财政部长王丙乾带领国务院三峡考察团实地考察后,就库区移民发表了意见。他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要加快步伐,开发型移民包括城市迁建、工厂搬迁、农村移民几个问题,早搞可减少损失,减少投资,移民工程需上下左右配合支持;这不仅是库区的事情,长江中下游受益地区也要支持移民工作。
全国人大委员长万里早几年前就曾视察过三峡,他的认识尤深:“三峡工程关系亿万人民切身利益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应当列入国家十年规划。”
●自发捐款:人民掏出的仅仅是钱么?
1991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的紧迫现实,警醒了人们“侥天之幸”的美梦。当三峡工程再度被党中央和政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的消息发表后,老百姓的反响异乎寻常。尽管没谁号召,没人组织,但为三峡工程早日上马,全国各地发生了自发捐款的新鲜事——
最早为三峡捐资的是中国社科院的王勇跃,他于1990年7月将100元汇至李伯宁的“三经办”,“勇跃”名符其实。他在附言说:“这是一名普通干部的心愿。”
从1991年9月开始,先后捐款的有:
福建省平和县陆溪供销社叶清士,捐国库券10元;
河南太康县朱培行,捐了一个月的工资;
江苏仪征化纤公司胡雪松,捐献20元;
湖北黄州杜皮乡67岁老人刘汉文,捐款100元;
江西吉水县农民捐献10元,“算是我投入的一锹混凝土”;江苏江阴职工李不银捐助100元,“献上我10亿分之一的心愿”;
湖北宜昌师专张永红,捐献100元;
退休工人张满业、黄格明,捐款200元……
三峡工程同样牵动着新一代的心。福州大学电力专业学生夏刚军致信钱正英副主席,盼望三峡工程早动工,并寄去余下的50元生活费。他在信中表示:盼望毕业后为三峡工程奉献自已的表春。
四川万县高中生罗澍,捐献了他平时积下的16元零用钱,并表示将来报考水电学校,为三峡工程作贡献。
紧步罗澍之后捐“小钱”的,还有湖北秭归县小学生王雨。全国各地许许多多的“罗澍”、“王雨”,都争先恐后向祖国的建设事业,献上了一份童贞……
这里,尤其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普通的女工,她叫胡炎芬,今年34岁。说起她,还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34年前(即1958年)农历正月12,周恩来总理一行视察三峡大坝坝址中堡岛。路过居民望作秀家时,听见了婴儿哭声。一打听这家3天前添了个小宝宝,便留下了一份“喜钱”道贺。咛嘱望
作秀好好把孩子哺养大,好好读书,将来为三峡工程服务,为国家建设出力。
这个幸运儿就是宜昌印铁制罐厂的胡炎芬。
在听到三峡工程的消息后,这位普通女工显得十分活动。她说:“自我懂事起就盼大坝,盼了好久好久哇……我捐50元钱,表示我微不足道的心愿。”
50元钱的确“微不足道”,可心愿,却比金钱珍贵得多!此外,全国各地数以千计、万计……亿计的“微不足道”的5元、10元、100元……汇成了一条溪、一条河!
人心似秤,三峡工程的天平将向哪边倾斜,还用得着细说么?
——我为我的同胞而骄傲!
——我更为我们的国家自豪!
●4月3日: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
公元1992年4月3日,2633名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在人民大会堂聚会,行使他们的权力。
“现在请表决,请按表决器。”万里委员长发布命令:
“赞成,1767票;反对,177票;弃权,664票;25人,未按表决器。”播音员话音未落,大会堂掌声一片……
“梦想70余载,调查50多年,论证40个春秋,争论30个冬夏”的三峡工程议案,终于以压倒优势通过!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天——
这一天,长委会大院象过节,数千名干群点着鞭炮,敲锣打鼓、喜气洋洋扭秧歌;
这一天,“老水电”李伯宁老泪纵横:“我能说什么呢?睁着眼睛做了这么多年的”三峡梦“,一刻也没有忘记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遭受洪灾威胁的人民,一刻也没忘记川东地区和鄂西山区贫困的人民。人代会通过了,在举手的那个场面,我多想是一个计数者,穿行在千百只手中,多么想,多么想对每一位举手者鞠躬呵……”
这一天,以代表身份参加投票的四川万县地区负责人、三峡工程移民专家唐章锦说:“我举起了庄严的手,多么重要的一票!这只手,是被千百万人抬举起来的啊!”
这一天,长委会主任魏廷铮异常激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只能向前,不能倒退。三峡工程标志中国信心铸成的形象,终于耸立于亚细亚,我们自已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有了施展的地方!”
这一天,涪陵人说:“我的第一个感觉是——有救了!”
这一天,云阳县双江区委书记说:“我们的汗水将不会白流!”
这一天,宜昌市市长说:“三峡大坝距宜昌40公里,宜昌市责无旁贷地成为建设三峡工程的后方基地。我们将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市人力、物力和财力,努力为三峡服务!”
这一天,数万枕戈待旦的葛洲坝建设大军,以特殊的感情、特殊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欢愉:自发组成的摩托车队,一路放鞭炮,
一路高呼——“通过啦,三峡议案通过啦”。得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欢呼雀跃……
这一天呵,在湘鄂赣、在苏豫皖、在长江上下,在天涯海角……到处都有欢呼的人群,到处都涌动着三峡的热浪!千言万语,一种情怀,凝成一个震憾世界的伟大声音:
三峡不是梦!
三峡不是梦不是梦!
●千人誓师,葛洲坝人抢滩大三峡
1992年11月28日,长久的鞭炮声和马达轰鸣声响彻西陵峡畔,一支由推土机、挖掘机、巨型载重大卡车组成的威武之师,长龙般涌入峡江古镇三斗坪。
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进军,英雄的葛洲坝人最先正式领到圆梦的“入场券”!
早在7年前,葛洲坝工程局就曾在这里进行过一场入主三峡的“预演”。那时,葛洲坝一期工程竣工验收,二期工程亦接近尾声,国务院已原则批准三峡工程150方案,就在他们满腔热情忙乎着平整场地,正准备大规模调动人马大干一场的时候,风云突变,“150方案”在一片反对声中“夭折”……
众所周知,拥有数千台先进设备,职工人数五万的葛洲坝工程局,是为兴建葛洲坝工程从全国各地抽调的精兵强将组建的。葛洲坝的成功建设,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亦因葛洲坝工程的艰苦实践,使他们功成名就,裴声中外。
然而,1984年以后,葛洲坝工程局被取消指令性计划,中断“皇粮”。处境艰难:三峡工程魂牵梦萦,近期不能上,前进无路;国家不给饭吃,各省的水电施工项目有限,要想在别人嘴里抢饭吃,谈何容易?可这是一支专门为三峡工程集蓄的生力军呵,难道有谁甘愿散伙么?
改革的阵痛煎熬着5万葛洲坝职工。
“转轨变型,关键是更新观念,寻找契机,迎接挑战,破釜沉舟,在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由局长变成总经理的乔生祥近日接受我的采访,脸上的表情仍不轻松。
他介绍说:“为了求生存,保住上三峡工程这支队伍,我们拟定了”人心不迁,队伍不散,卧薪尝胆,四面出击“的”二二一“战略方针:即两万人外出找活干,两万人从事第三产业,一万人守滩子培训。
从此,葛洲坝人的足迹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
参与招标夺标,他们主建了清江隔河岩水利工程,河南板桥水库、广西岩滩和桂平、云南漫湾和海南大广坝等国家重点工程以及粤、桂、湘、鄂、赣诸省区的一大批中型水电站。此外,他们还跻身机场、港口、桥梁、道路、矿山等其它建筑行业,获得良好信誉和显著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还跨出国门,参与了阿尔及利亚贝龙-哈尼、尼泊尔的巴格曼迪和叙利亚的迪什林等电站施工。
乔生祥不无感慨地告诉我:为了竞标三峡,我们工程局把92年定为培训年,开展了扎扎实实的岗位大练兵,近30000人参加了技术大比武。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干好三峡工程,我们决心凭实力与所有三峡投标者一较高低!
正是出于对这支队伍的充分信赖,中国三峡开发总公司筹建处把前期准备工程的重任交给了葛洲坝工程局。
1992年11月28日,葛洲坝工程局在三斗坪召开千人誓师大会,炸响了三峡工程第一炮!
12月17日,三峡前期准备首项工程高家溪改道进口段延长工程由葛洲坝二公司实施开工;随后,许覃路、西陵大道、茅坪溪防护泄水工程以及鸟枪山、田秋渔场地平整相继破土。从此,沉寂了亿万年的三峡坝区喧腾起来……
●进军三峡,“总指挥部”诞生
1993年1月3日,国务院国发'1993'1号文件下发各省、市、自治区,宣告“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成立。
委员会是三峡工程高层次的决策机构,由李鹏总理任主任委员、邹家华副总理、陈俊生国务委员及郭树言、肖秧、李伯宁任副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担任顾问。成员由中央各有关部委负责人组成。考虑到工作需要,魏廷铮、陆佑楣任委员会成员。
1号文件规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三峡工程建设
的日常工作。为了加强三峡工程建设中的移民工作,委员会下设三峡工程移民开发局,负责三峡工程移民工作规划,计划的制定和监督实施。办公室和移民开发局均设在国家计委,编制和户头单列。移民开发局在国务院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的基础上组建。三峡工程建设和移民开发的日常工作由郭树言负责。
1号文件同时宣布:成立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调能源部副部长陆佑楣任总经理。关于总公司性质,文件十分明确规定:这是一个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是三峡工程项目的业主,全负责三峡工程建设和经营。
“总指挥部”成立,三峡工程的“战车”高速运转起来:
1993年4月2日,李鹏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首次会议,对三峡工程前期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