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杭州坊巷录-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道。 
  斗富一、二、三桥 
  东出建国南路,跨东河,在宋东御园(富景园)西。斗富一桥,宋称通利桥,旧名平安第一桥,后“斗富”讹为“豆腐”,俗称豆腐一桥。元至正间,王维贤隐居于此,筑有东里草堂。斗富二桥,宋称米市桥,旧名平安第二桥。《梦梁录》卷十六:“杭州人烟稠密,城内外不下数十万户,百十万口……细民所食,每日城内外不下一二千余石,皆需之铺家……又有新开门外,草桥下南街,亦开米市三四十家。”即斯地也。斗富三桥,宋称五柳园桥,有寿慈宫营,俗称老儿营(今老人弄),旧名平安第三桥。 
  六部桥 
  因桥西正对南宋中央官署六部所在地而得名。桥东有南宋政府接待北方来使的都亭驿馆故 六部桥又名都亭驿桥。元时改名通惠桥,明称云锦桥,清复称六部桥沿袭至今。 
  文星巷 
  东起新华路中段,西至林司后接三角荡。宋名却带岭,清称糖饼园巷、糖饼儿巷、文星巷。巷内原有小石碣,曰却带岭,故名文星巷。 
  石牌楼 
  泛指建国中路、建国南路与清泰待交叉处地域,现为区片名。此地旧名崇新巷,清乾隆年间关槐住此。关槐,为乾隆四十五年(1780)传胪,授编修,以少宗伯典试福建,回家省亲时,地方官投其所好,在关家门左边建石坊牌楼。石牌楼遂代崇新巷名。民国23扣(1934),建东街路时拆石牌楼。 
  石贯子巷 
  西起岳王路,东达中山中路,南宋称十官宅巷,明、清称上酒库巷。十官宅巷,以宋有宗室之子十人居此而得名。明成化间,建按使署,门外东至睦亲坊,建坊曰“弼教”,西至白龟当局,建坊曰“肃政”。故有弼教坊之名。 
  古庆春路 
  原称东青门,又名菜市门,也源出于此。旧时,杭州十大城门有十句民谣,说过庆春门的一句是“庆春门外粪担儿”,描述的是当时农民们清早进城卖菜,卖完之后,挑着粪担,回到城外灌浇菜园的情景。清代康熙皇帝南巡杭州时,曾在这里留下了“东南农事已春深,菜垄花开满地金”的赞美诗句。 
  古三桥址河 
  位于运司河东侧,为清湖河的一段。北接浣纱河,与来自涌金水门相合,顺今定安路而南,折东沿今惠民路至后市街;再东,以暗渠通小河。宋时河至庆余桥(约在今提督弄西段)止,故名断河头。至清代,因康熙帝南巡来杭,遂开通断河头引水南下,沿今惠民路至后市街,以便出行宫(今浙江省商业总公司所在处)即能登御舟游西湖。 
  平升街 
  平升街南出弼教坊,南有福星里,东抵营墙。西对石湖桥。明邵琮素通天文象纬之学,一夕,见五福星照家,因名其地。后琮子经邦、经济同举进士,里人又名其里为双凤坊。 
  东园巷 
  在凤起路北、建国北路东,所巷北有东园巷,南宋时巷为东御园??富景园一隅,极一时之盛。清厉鹗曾居此,所著《东城杂记》:“武林城东,曰东园也,宋御园也。至淮张(张士诚)展城后,迤东十里许,民居甚鲜,多为池塘蛙梭,因概以东园名。”东园居民四时种菜,贩卖远至临平、长安。此地空池乔木,弥望菜圃、桑园,亦为文人学士游赏吟咏之处。清随园老人袁枚生此。 
  瓦子巷 
  在菜市桥东、庆春路南,今瓦子巷,南宋有菜市瓦子。街北为花灯巷,清诗人陈春晓有《花灯弘管》颂其盛况:“街分南北踏灯行,彻夜笙歌沸旧城。楼阁参差花十里,鱼龙变幻月三更。两行火树?山叠,一曲云?凤管鸣。曾是昔年歌舞地,繁华销歇梦难成。” 
  甘泽坊 
  惠民路北,斜对保佑桥弄,有甘泽坊巷。一说宋时为柑子团,甘泽为柑子之讹。据《说杭州》载:宋时,巷内有六井,井水清澈,称甘泽,巷名因此得来。 
  四宜路 
  花牌楼巷内,元代有沙子中居此,其二子同登进士第,郡守为建牌坊,曰联桂坊,花牌楼之名源此。四宜亭是登吴山通道之一,石级多而陡,有亭曰“步步高”,在此亭宜,四宜路就此得名。 
  四牌楼 
  东接城隍牌楼巷,西至元宝心。长200米,宽4米。旧称四贤祠巷,因巷内旧有“忠节祠”,祀伍员(伍子胥,春秋战国时吴国大夫)、褚遂良(唐初大臣、书法家)、岳飞、于谦四位先贤。俗称“十五间楼”,为南宋韩?胄阅古堂遗址。韩?胄(南宋大臣,封平原郡王),南宋庆元年间,他看中这块吴山下的宝地,凿山建园开洞疏泉,建“阅古堂”。将吴建山通下的泉脉名“阅古泉”。邀请当时已79高龄的诗人陆游为之作《阅古泉记》。 
  白莲花寺 
  前东起新华路,西至长庆街。旧名褚上巷、白莲花寺,建于后晋开运元年(944)吴越钱王弘佐所建,名华藏院。宋治平年间,改名妙慧院。咸淳年间,僧祖显诵经持戒,地产白莲,因赐白莲妙慧寺额。 
  白马庙巷 
  在紫阳(瑞石)山麓,南起严官巷,北折东与中山南路相接(邻太庙巷),长256米,宽2。5米。宋称粮料院巷,属寿域坊。南宋时,建白马庙,故名。白马庙祭祀“白马”,当时传说“泥马渡康王”的神话:宋高宗赵构未当皇帝时为康王,被金兵追杀至江边,有白马渡他过江,至此地饮井水化为泥,原来此马乃彼岸庙中泥马(此类神话实质是为封建帝王上台舆论)。现白马庙已不存在,巷名依旧。 
  仙林桥直街 
  在中山北路之东,宋属安国坊,因有仙林寺得名。仙林寺建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隆兴元年(1163),孝宗赐额曰“隆兴万善大乘戒坛”,淳?三年(1243),理宗赐额曰“飞天法轮宝藏”。元至正年间,张士诚尝据为军器局。明洪武四年(1371)重建,置僧纲司治,有司即其钟楼为郡城昏昕之节。明正德年间,徙其钟更铸置朝天门(即鼓楼)。民国18年(1929),寺内办起学校,即今下城二小前身。仙林寺西,清代有梅花禅院。 
  包龙桥巷 
  西出建国北路,在招宝堂东。宋时高宗幸归德寺,闻潮声而回,遂改寺额曰“潮鸣天地”。寺中竹树清幽,荡水澄澈,颇具山林之胜。寺后的小桥名回龙。包龙桥巷称回龙巷,后建庙,曰回龙庙巷。 
  皮市巷 
  以皮肆所聚得名,又名福佑巷。据《西湖游览志》卷十三:“?平巷,今为皮市面上。内有上四眼井、下四眼井、玉阳庵。”宋时为茅山河滨,四眼井为唐邺候李泌所开六井之一。 
  永康巷 
  西出建国北路,东折南接羊千弄。相传宋高宗赵构南渡为金兵追急,曾在此牧羊宿夜,后赐名“永康”,因以为名。 
  西牌楼 
  西出建国南路,东有旌德观。旌德观宋时建在西湖南山第一桥??映波桥堍,名先贤堂,亦名集贤堂,纪念自先秦至北宋1000余年出生或生活在杭城的名人39位,有高士许由、隐士严光、书法家褚遂良、吴越王钱?、诗人罗隐、潘阆、林逋等,后易额曰旌德观。宋末兵燹后,至元时迁于西牌楼。旋废。明成化十一年(1475)道士许道昌复建观,仍用旧额前殿奉东加靖王温琼(杭城俗呼温元帅),后殿为先贤祠,仍祀许由等。先贤祠右为天女祠,祀汉孝女曹娥等人。 
  西府局 
  在旗纛庙西,因织染局(掌供御用袍服的织造)在府西,故名西府局。清末局废,改为民居,而名称沿用至今。 
  百井坊巷 
  凤起路北为百井坊巷,百井坊巷宋时属招贤坊,元改兴贤坊。吴越王钱?在祥符寺北凿井九十九眼,号称百井,巷因此而得名。 
  竹竿巷 
  东起永丰巷南端,西至延安。安宋名纯礼坊,也名后洋街、竹竿巷。相传宋时杭城编篱插花之细竹在此集市,故名。 
  竹椅子巷 
  宋代时称总宁巷。东里,为南宋东城新门所在处,南宋时新瓦(即四通馆瓦)在此。清代时称竹椅子巷。因其巷形如竹椅而得名。 
  竹园山 
  荷花池头巷西侧为竹园山,隐隐隆起,独趋而北,为吴山一脉。南宋安抚赵与■竹山阁于其上。竹园山俗称狗儿山,盖勾山之讹。清雍正进士、通政使陈兆?曾居于此,自号勾山,其屋名“勾山樵舍”。其孙女陈端生是清代卓有成就的女作家,其作品《再生缘》前十七卷就是在此写成的。现院内勾山犹存,小山上那座青砖楼台,已非当年旧物了,今称勾山里。 
  红门局 
  为明永乐年间所建织造局,因局大门用红色油漆漆之,故称。其范围甚大,南宋时的台谏宅、太常寺、敕令所等官署旧址都在内。织造局毁于清中叶,后成为民居。 
  后市街 
  南宋时为太平坊,称新街巷、新街和后市街。宋时多歌馆及平康诸坊。中段原为南宋理宗潜邸(今省商业总公司所在地),理宗即位后改为龙翔宫。元至元年间改为寿宁寺。元未,张士诚占为军器局。明初复为寺。清康熙年间改作行宫,故有“行宫前”之称。后市街北首为凤凰寺后门。 
  羊千弄 
  永康巷东南,南宋时为富景园,皇家牧养处,豢养千头,牧羊者居屋子成弄,曰“羊千弄”。 
  羊坝头巷 
  原东起中山中路中段与平津桥相对,西至定安路中段与涌金路相对,长396米,宽3米,自扩建西湖大道后,仅剩一角。古时,这里是海滨,为防海潮侵袭,在此修建防海大塘,称“洋坝”,故而这一地带称“洋坝头”。今改巷名,讹为羊坝头。宋代称这条巷名坝西巷,属市西坊,为繁华街市一段。《咸淳临安志》记载:“市西坊,俗称坝头,又曰三桥街,今为市曹。” 
  羊血弄 
  保康巷北有羊血弄,在青年路东侧,南通开元路,转北至积善坊巷,东通中山中路,原曾与保康巷相通。羊血弄,《乾道临安志》有记载,称“乐众坊?南棚巷“,俗称虎跑泉巷,清称羊血弄,民国时称玄坛里、玄坛弄,也曾并入保康巷,建国后复称羊血弄。 
  江山弄 
  西出武林路,清代时名蒋纱弄,又名涨沙弄,民国时改江山弄。《北隅掌弄》载明末有蒋昆玉者,织机为业,能织出轻薄如蝉翼的丝绸,名声鹊起,誉震杭城。织造局称为“皓纱”,老百姓则叫“蝉翼纱”,远销日本、印度。 
  安乐桥 
  横跨东河,南宋为拱形石桥,现已改成钢筋混凝土平桥。据《梦梁录》卷七载:安乐桥,宋名福济桥,又名广泽桥。明清时称安乐桥。据《西湖民间故事》记载,南宋时,王佐断臂劝陆文龙归宋,宋帝封之为安乐王,并在菜市河(今东河)边修建王府。王佐为方便河两岸居民往来,用建王府剩下的材料建造此桥,居民怀恩,取名安乐桥。 
  兴忠巷 
  以油局桥为界,分为上、下兴忠巷。下兴忠巷,原有杭州扇子会馆,有扇业祖师殿,供有琢、砂、磨、糊、折等业的先辈艺人462人。重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它可说是杭扇历史发展的见证。 
  贡院 
  为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时举行乡试或会试的场所。南宋时,贡院在贯桥西、新庄桥东。元时设在祥符桥(均在今中山北路以西凤起路段)。明洪武初迁府学西,后再迁登云桥北(今杭州高级中学址)。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科举停办后,浙江巡抚张曾 利用旧贡院改建成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 
  孝子坊 
  与荷花池相对为孝子坊,别名周孝子弄。相传南宋初,理学家周敦颐之孙,奉周之遗像避金兵之乱,来杭居此,他片刻不离祖像,并在清波门外立周敦颐祠,人称孝子,坊以此得名。 
  孝女井 
  庆春路北、延安北路东有孝女井古迹。孝女井即孝娥井,又称银瓶井。据《金陀续编》载:“岳飞有一女孝娥。孝娥自幼聪颖,通书史知大义。父先死于冤狱,他恸哭欲绝。含愤叩阙上书,被逻卒所阻,怨恨之下,抱着父亲生前留给她的银瓶投井。明正德十四年(1519),按察使梁材筑亭覆之,榜曰“孝娥井”,俗称孝女井。后亭废井湮。 
  严官巷 
  高士坊巷北是严官巷,据钟毓龙《说杭州》记载,巷内南宋有严姓医士,尝为孝宗治愈痢疾,孝宗赐以金杵臼,并给以官职,巷由此得名。 
  戒坛寺巷 
  西出武林路,又名南庵弄,巷内旧有戒坛寺,据《龙兴祥符戒坛寺志》载:“龙兴、祥符、戒坛、古一寺也。……吴越时,于此立戒坛院,乃有戒坛之名。 
  助圣庙巷 
  助圣庙前,东起助圣庙巷北端,西至新华路北段。宋时就有助圣庙前地名,有助圣庙,祀前贤褚遂良。后东端南延伸,谓助圣庙巷,明称冯道巷,南起威乙巷,北至助圣庙前。姚靖《西湖志》:“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