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功的背后是信念的支持。马娅说:“其实信念的形成是一个过程,从小父母就教育我要做一个对人类有贡献的人。父亲是经过多次战争洗礼与考验的人,教育我的话语也很朴实——从前为了革命、为了战争的胜利,多少烈士都牺牲了生命,现在不用牺牲生命,有人给你们铺好了路,你们当然要尽量学,学以致用,为社会做贡献。父辈们坚持了几十年,革命终于成功了,我们一生只要努力,坚持做好一件对社会有用的事就好了。”
坚持,就是这么简单!
马娅带给我们的经验和启示
1。立志是要从小开始的,从第一次有了明确的意识到最后走向成功,其实这都是一个坚持的过程。人生没有失败者,那些所谓的不成功者,都是不能坚持到最后者。
2。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但却要找到一个自己喜欢并适合自己做的,你热爱它并能比他人做得更好。做好了这一件事情,你也便拥有了所有想拥有的东西。
3。女人的成长是伴随着不断学习的。有人阻挠你、有事情牵制你,这也是一种成长、一种学习。所有带给你困难的人与事,都是你应该感谢的!
臧健和
开始时,她遭遇婚变,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流落香港,孤苦无靠;而今,她已堂堂正正抚养两个女儿成人,且成为叱咤商界的女强人。
开始时,她不过是一辆木推车,在香港湾仔码头附近游走街头,出售自制水饺;而今,她不单在香港自设生产厂房,还在上海浦东买了地皮建厂。
她就是臧健和,一位地地道道的山东妹子。如今,她的湾仔码头北京水饺在香港已是家喻户晓,她也因此被喻为“水饺皇后”,并被一家香港媒体评选为香港25名杰出女性之一。
臧健和是怎样从一位普通的山东妹子变成知名的香港女企业家,又是什么动力促使她一步步走过艰难、走向成功的呢?
她的经历
1977年,辞去稳定的护士工作,带着两个不满10岁的女儿去往泰国投奔丈夫,却因丈夫又娶妻室而无奈地带着女儿来到香港,为了糊口而经营水饺摊。
1978年,香港政府拆迁她所居住的小木屋,臧健和用拆迁获得的补偿金,开始扩大经营。
1978年,与日本超市合作,把水饺产品推广到全香港。
1985~1989年,先后开办了3家工厂并走上了正轨,固定资产达4亿多港币。
1997年,成为湾仔码头北京水饺公司的董事及顾问。
2000年,获得美国STAR国际企业顾问公司评选的“世界杰出女企业家”称号。
2001年9月,重新推出改良后的湾仔码头馄钝
……
一个决定,改变了三个人的命运
出生青岛的臧健和并不是那种只追求事业成功、经济独立,却不顾及婚姻幸福的女人,相反,她说:“一个女人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可靠的丈夫和孝顺的孩子。”
还在青岛时,身为护士的臧健和与一位泰国华侨医生结婚,婚后生有两个活泼可爱的女儿。后来丈夫的父母把儿子接回泰国定居,走时说好一有机会就把臧健和与两个女儿接过去。1977年,31岁的臧建和辞去了护士工作,带着8岁的女儿蓓蓓和4岁的女儿篷篷,满心欢喜地踏上了赴泰国与丈夫团聚的路途。
可到了泰国,臧健和做梦也没想到丈夫又有了妻室并生了儿子。原来因为婆家重男轻女,故一直对她不甚满意。并且,泰国的法律是允许一夫多妻的。
同时,婆家也把臧健和以后的生活安排得十分明白,让她接受眼前的现实,心安理得地做正房,安分守己地过日子。
可性格一向独立刚强的臧健和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她认为,有吃有穿不是一个女人的全部生活,她需要一个女人的尊严,而且她深知,在这样的家庭里忍气吞声地生活,受委屈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自己两个未成年的女儿。
于是,臧健和毅然带着两个女儿离开了泰国,她要靠自己的双手开拓自己的事业,抚养女儿健康成长。
离开泰国,离开丈夫,去哪呢?显然青岛已经不能回去,家人、亲戚、同事、朋友都知道她已经辞职投奔丈夫,这样回去怎么见父老乡亲呢?
无奈之下,臧健和只好带着两个女儿来到了举目无亲的香港,那时候,她身上仅有几百港币和几百元人民币。
就是这样一个决定,改变了她自己日后的整个生活,也改变了紧随着她的两个女儿的命运。
母女3人先在香港铜锣湾附近一幢旧楼仅4平方米的房间里安下身来。一家人要吃饭,要付房租,两个孩子还要念书……面对生存的压力,一个柔弱的母亲坚强地挑起了这付生活重担。
由于不会讲广东话,只能从事一些“不用说话,不用交流”的简单的体力劳动。那时,她一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吃的苦、受的累数也数不清。
她一天干3份工:早上6点半,给一位糖尿病患者打针;8点多,便到一家酒楼去当洗碗女工;晚上则到电车厂去洗车,回家合上眼时,往往已是凌晨1点多。在青岛时工作悠闲的她,从未受过这样的苦,但为了生存,为了女儿,这一切,她都勇敢地承担了下来。
命运此刻仿佛在有意和她做对。一次她在酒楼干活,被人不小心撞倒,到医院一查才发现是腰骨裂伤,同时还查出了隐伏多年的糖尿病!
腰骨裂伤导致她无法工作。臧健和无可奈何地躺在床上,床前是两个哭泣的女儿。以后不能出去打工,靠什么维持生活?靠什么来养活两个女儿?她此刻才深深感受到了无助的滋味……
香港劳工署获悉情况后告诉她,根据香港法律规定,在工作中受伤,可向老板提出经济赔偿。当她同那家酒楼老板交涉时,更令她意想不到的是,酒楼老板一口咬定臧健和不是工伤,反诬她这个连广东话都听不懂的新移民想耍赖要钱。
臧健和无奈之下,只能诉诸法律。经过劳工署和法院的裁决,臧健和胜诉,老板支付3万元赔偿费和4500元工资。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臧健和只收下了4500元的工资,却将3万元赔偿费退给了老板。律师对她的举动十分不解,而她解释说:“我打官司是要向社会讨一个公道和正义,而绝不是为了钱。”
更有甚者,此后不久,她竟又拒绝了香港社会福利署给她的救济。20年后,她向记者解释:“当时我还年轻,有能力工作却吃救济,我觉得我辜负了我自己,孩子也会因是救济家庭而自卑,无法与其他孩子一样成长。”
也许她的这种做法有点极端,但正是这种极端的独立和坚强才造就了她日后的成功。
腰骨撞坏后,臧健和不能出去打工了,无奈之下,她想到了在青岛家中常吃的北方水饺。于是,在1978年她购置了必要的工具,推起承载母女3人全部生活希望的小木车,在香港繁华的湾仔码头边摆起了水饺摊。
买馅料,熬靓汤,在码头上边包边卖,臧健和每天天不亮就得起身,忙到晚上11点钟最后一班渡轮离去。两个女儿早上一块上学,下课后便换下校服到码头帮助妈妈洗碗、包水饺。虽说是自己给自己当老板,没有人吆三喝四,但其中的甘苦,只有母女3人清楚。“冬天时,一双手冻得通红,海风一吹伤口就爆裂,但两个孩子很懂事,没有怨过一声”。臧健和后来回忆说。
日子就在艰难中一天一天过着,值得欣慰的是臧健和的水饺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水饺销路日益看好,“湾仔码头臧姑娘水饺”的名声渐渐地传了开来,臧健和把自己的水饺叫作北京水饺,以表明这是地道的中国水饺。
1978年,臧健和遇到了事业发展的转折点。
湾仔码头进行改建时,臧健和想改变生意策略扩大经营,但那时她没有太多的资金开铺子,又觉得不抓住机会实在太可惜。刚巧香港特区政府要拆迁她居住的木屋,补偿了她3万多元钱。这笔资金对臧健和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使她有了扩大经营的条件。从此之后,她的水饺一路畅销,势不可挡。
1991年,香港贸发局将她主理的北京水饺评为香港名牌产品,并邀请她在当年的国际美食博览会上向贵宾表演包水饺。“湾仔码头北京水饺”受到了中外嘉宾的一致好评,称它是一种具有国际流行口味的食品。臧健和也被誉为“水饺皇后”。
她的水饺一步步得到市场认可,开始进入香港多家著名超市。在以后的不到10年间,她相继开办了3家水饺厂或前铺后厂,成为名副其实的“水饺皇后”。
臧健和的理想很远大,她要把事业发展得更加壮大,延续得更加久远,让中国的水饺向汉堡包一样普及到全世界。
时至今日,臧健和的“湾仔码头北京水饺”占领了香港10%的新鲜水饺市场、30%的冷冻水饺市场。并且,她已投资2亿多元人民币在上海、广州建厂生产,正式进军内地市场。
臧健和赚钱智慧之一:做自己擅长的事
“创业时一定要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好产品,一个能够赢得顾客口碑的产品,一个让顾客在你的小店里排队的产品。有了这样的‘拳头’产品,你才有可能闯出更大的天空。”臧健和说。
20世纪的最后20年,可谓是香港的黄金时期,炒楼炒股,沸沸腾腾,就是想不发财都难。而这20年,也是臧健和从创业到成功的20年,可为什么在到处都是商机的香港,臧健和却一直紧抱着几元钱一袋饺子的小生意不肯放手呢?
这正是臧健和的赚钱智慧之一——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这并非一种倔强的固执,而是她自己在经验中的感悟。当房产股市风起云涌,一夜暴富者层出不穷时,臧健和也不是没想过在金融地产的财富之海中打捞一笔,满载而归。
那些年里,她也买过股票,但并没有赚到什么。她买进的时候是80多港元,后来涨到100多港元,经纪人建议她抛,可她却觉得还是等一下再说,结果这一等,反而跌得惨不忍睹。
炒房她也尝试过,但似乎比炒股更不在行。臧健和第一次买楼是1983年,住了11年,30万港元买进300万港元卖出,算是赚了一笔。现在她买的这个房子比较豪华,花了1500万港元,1994年底的时候买进,到1997年的时候它已经升到2500万港元了,但她因为种种原因没卖,因此错过了好时机。
经过无数次尝试,臧健和渐渐地明白了,既然她会包饺子,就要把包饺子当成自己的终身事业,把它做好,并且自己也有信心、有能力把它做好。别的呢,既然不是办不好就是不明白,而且还会因分心而影响到自己的生意,那就干脆不做,专心专意地包饺子。“渐渐地我就明白了,既然会包饺子,我就要把它当成我的终身事业……好多人都劝过我做其他生意,我说我就会包饺子。”
包饺子的确是臧健和最擅长的事。
臧健和最初的水饺是典型的北方包法,皮厚、味浓、馅咸、肥腻,后来她针对香港人的口味,不断地加以改进。
第一天卖饺子,臧健和的心情忐忑不安。当时有几个打网球的年轻人,循着热气四溢的香味走了过来。他们说,从来没有见过“北京水饺”,想尝一尝。
臧健和恭恭敬敬地把水饺端给他们,然后盯着他们的表情。没想到几个年轻人异口同声地说好吃,每个人又都吃了第二碗。臧健和激动得当场流下了热泪。
还有一次,她在码头卖水饺,发现一位顾客吃完水饺后,把饺子皮留在了碗里,她忍不住上前询问。那个顾客毫不客气地告诉她说:“你的饺子皮厚得像棉被一样,让人怎么下得了口!”这一句话,让她难受了几天,也忙碌了几天,终于找到了擀出薄而透亮的饺子皮的窍门。
薄皮大馅、鲜美多汁的水饺终于得到了顾客的认同,有一段时间,每天都会有数十位顾客排队等在湾仔码头她的摊档前吃水饺。
从此,臧健和使足了劲卖水饺,早晨五六点开始一直干到晚上12点。当最后一班渡船停下来后,她的生意才停止。接着她就开始收拾卫生、洗刷码头,虽然没有人要求她这样做,但她觉得环境弄脏了会对不起社会和别人。
明白了自己的选择后,臧健和就不再有任何其它的想法,而这也让她在金融风暴时得到了自己意想不到的收获。
因此,后来臧健和在给香港大学生讲课的时候告诉他们:“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不要做自己不熟悉的东西。要做比较有把握的事情,但要敢担风险,因为这样的风险是你能承担的。”
从推着一辆木制手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