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供应的行为-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影响,有决定性。 
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看,对社会为祸最大的垄断是政府以法例或牌照约束竞争而造成的垄断。但这些政府视若无睹。我们因此不能不怀疑政府以反垄断法例来改进社会的意图。以价格管制来约束垄断物价是反垄断法例之外的事,但我们知道价管的得益者历来是政府官员。 
103 
第五章我们提及,因为有潜在的竞争者,只有一个供应商存在不等于垄断。同样,在有多人竞争的市场中,一个优胜者可以单一胜出,淘汰了所有的其他竞争者。这就是我曾经说微软的垄断可能是竞争的结果,只是表面上的「垄断」。当然,除了精于竞争外,微软的产品是受到专利与商业秘密的保障的。 
不严谨的证据,支持反垄断法例对经济发展帮不到忙或帮倒忙的看法。两个例子有说服力。其一是香港的经验。毫无天然资源的香港,在九十年代之前的工商业发展是人类历史的奇迹,但香港从来没有反垄断的法例。其二是八十年代的美国。那时有列根总统执政的八年,是美国经济难得一见的大好转时代。列根执政,反托拉斯的案件大幅度地下降了!反托拉斯法例是那样模糊不清,模棱两可,执行与否历来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老板不喜欢就没有谁大叫大嚷的。 
104 
第七章 觅价与价格分歧 
觅价(price searching)是指一个出售者不愿意以市场或行家之价为依归,或市场没有同样产品之价作指引,而要自己找寻出售的价格。换言之,这出售者面对的市场需求曲线不是平的,而是向右下倾斜。传统的看法,是出售者若面对向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就是个垄断者。我可不那样看。没有错,一个垄断者面对的市场需求曲线是向右下倾斜的。但在一个有很多竞争者的市场,只要讯息费用够高,出售者与购买者都要觅价。觅价当然不会有一条明确而平坦的需求曲线面对出售者。有讯息费用存在,不是垄断也可能面对一条向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而有时出售者不知道需求曲线的大概位置。好些时,因为有讯息费用,一个供应者单对一个购买者要讨价还价。购买者不知市价,或只知大约,出售者面对的需求曲线总会有一部分是向右下倾斜的了。 
在原则上,我们大致可分开觅价是因为产品有垄断性而起,或是因为有讯息费用而起。但通常是垄断市场也有讯息费用,或是一个竞争市场因为有讯息费用而使竞争出售者有点垄断性。这样,要分开觅价是因为垄断,还是因为讯息费用,就不容易了。我们于是只能在原则上把二者分开:垄断的觅价与讯息费用的觅价。这分别是重要的,因为觅价的理由二者不同,觅价行为的解释也跟有别。  
第一节:垄断的觅价行为 
我要以一些简单的数字来示范与批评传统的垄断觅价分析,然后提出芝加哥学派与我自己的观点。数字简单,而事实上整个问题也不湛深,但因为变化不少,说起来相当复杂。读者要细心地体会,跟进。有些浅问题是不容易说清楚的。先看下列的数字吧。 
产品数量是指需求量,这里可看作一个消费者或是整个市场的需求量。边际用值(marginal use value)这里等于平均换值(average exchange value),也即是出售价(price)。这些概念我在卷一的第五章说清楚了。量越大,边际用值越低,代表面对垄断者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倾斜的。 
要注意的是这需求曲线之价,是任顾客选购多少的不限量之价。价7。00,顾客选购三件;价6。00,顾客选购五件;等等。为了简化,我们假设了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相等,二者是同一平线,每件5。00。垄断者要赚取的是最高的总租值(monopoly rent)。以这些数字为例,租值最高是6。00(26。00总收入减20。00总成本)。这是边际收入(marginal revenue)等于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的那一点。那是说,争取最高租值的售价是6。50,顾客买四件。 
以上是传统的结论。这结论的一个要点,是垄断会导致无效率的资源使用,或引起浪费。产量四件,边际用值(出售价)是6。50,而边际成本只是5。00,增加生产会对社会有利:生产第五件社会多赚一元,第六件多赚五毫。我们以总用值减除总成本来求出社会利益,后者最高是10。50。这是产量第六或第七件,边际用值(5。00)与边际成本(5。00)相等。但如果售价5。00而任君选量(5。00选购七件),垄断者的总租值是零。租值最高的6。00是售价6。50,产量四件。 
从垄断租值最高的产量四件到社会利益最高的产量七件,有一个大名鼎鼎的「死三角」(dead weight loss)。那就是生产第五件社会可多赚一元,第六件多赚五毫,加起来是一元半。可赚而不赚,是浪费了。垄断历来被谴责,这就是原因。 
因为垄断有浪费,五、六十年代以戴维德(A。Director)为首的芝加哥经济学者就考虑垄断者以榨取消费者盈余(extraction of consumer's surplus)的办法来增加产量,减少或减除死三角。三个明显的办法我们在卷一第五章分析过的。其一是跟需求曲线收费:第一件卖8。00,第二件7。50??等等。第七件卖5。00,与边际成本相等。消费者盈余是零。其二是收一个会员费或入场费。上述的数字例子,会员费最高可收10。50(最高的消费者盈余),产品售价5。00,顾客选购七件,死三角就消失了。最后一种办法,是全部或零(all…or…nothing):要就一起买七件,平均售价(平均用值)6。50,否则一件也不准买。这样,消费者盈余被垄断者榨取了,死三角不再存在。 
以上三种办法,第一种(每件收不同之价)显然不容易;第二种(收取会员费)要做多一重手续;但全部或零的交易费用并不高于订一价而不限量的安排。 
106 
那是说,与不限量相比,以全部或零的总价或平均价出售,不会有额外的交易费用。困难是一般而言,不同的顾客有不同的需求曲线。订出一个全部或零的安排,一些顾客可能选零而不买,另一些购买的可能还有消费者盈余。如果只有一个顾客,或所有顾客天生一样,有同样的需求曲线,全部或零的安排会很容易地消除那死三角的浪费,而全部或零能赚取的租值(10。50)比不限量的租值(6。00)为高。 
原则上,就算不同的顾客有不同的需求曲线,选取一个全部或零的安排,让一些顾客选零退出,另一些有消费者盈余,垄断者所获取的租值,可能比订一价不限量的租值为高,而那死三角的浪费也可能减少。因此,采用全部或零的安排的困难,不单是因为顾客的需求曲线不同,而是不同得有很大的差距,从而使全部或零的安排所带来的租值,低于订一价不限量所得的租值。 
因为以上的缘故,经济学者认为要清除或减少那死三角的浪费,价格分歧是需要的。那是说,顾客有不同的需求曲线,垄断出售者要以不同的全部或零的安排,或不同的入场费或会员费,才可以达到边际用值近于或等于边际成本的生产量。但价格分歧显然不容易施行,而在一般观察上,全部或零或收入场费的安排并不普及。芝加哥学派的启发,是使我们联想到迪士尼乐园与乡村俱乐部等榨取消费者盈余的个别例子(见卷一第五章),但除了这些垄断的死三角仍在。 
上述的分析有启发,但因为一个失误就对世界看错了。这失误是因为过于重榨取消费者盈余,忽略了全部或零的平均售价可以低于不限量之价而带来较高的租值。所有关于全部或零的分析都有这个失误。以上文的数字为例,不限量之价是6。50,产量是四件,消费者盈余是3。00,垄断租值是6。00。另一方面,全部或零的安排的最高租值是10。50,平均价也是6。50,产量是七件,消费者盈余是零。边际用值等于边际成本,没有死三角。但如果增加需求曲线不同的顾客,则需要用价格分歧的安排才可以减除浪费。 
现在让我们考虑三个低于不限量之价(6。50)的全部或零之价:6。25、6。00、5。75。其他的数字如上文,但如下的数字代表三个固定不变的全部或零的平均价,然后以每个不同的量作为全部或零的全部量。那是说,不同量的总收入不同,但全部或零的平均价都是一样。 
先考虑6。25的全部或零的平均价吧。因为这平均价高于不变的平均成本(5。00),垄断者的租值是产量越大越高。但消费者盈余到了八件(买八件或零)就下降至零,再加量消费者就会选零,一件也不买。在这个约束下,垄断者所能获取的最高租值,不可能高达上文的10。50。另一方面,因为全部或零的平均价(6。25)低于不限量之价(6。50),产量可能高于边际用值等于边际成本的产量,造成产量「过多」的另一个死三角浪费。 
让我们考虑6。25这个全部或零的平均价以六件为「全部」。这里消费者盈余是3。00,与前文不限量的价6。50产量四件相比是相同的(也是3。00)。那是说,消费者不限量买四件与全部或零买六件都是一样,但后者的垄断租值是7。50,比不限量的6。00为高。产量六件,死三角的浪费是零。 
107 
再看以6。00为全部或零的平均价。这里若「全部」是七件,租值(7。00)与消费者盈余(3。50)都比前文的不限量的(6。00与3。00)为高,而浪费也是下降至零。最后看以5。75为全部或零的平均价,「全部」八件的租值是6。00,与不限量的一样,但消费者盈余是4。00,比不限量的多一元,而浪费也较小。 
上面的分析有三个相当重要的含意。第一,量较大而平均价较低的情况,通常被经济学者认为是平均成本较低,是量大折价(quantity discount)的现象。量大折价是可能的,但也可能是全部或零的安排,以榨取少许消费者盈余的办法来减少或减除死三角的浪费。上文可见,全部或零的平均价可以低于不限量的平均价而增加租值。 
第二,因为全部或零的平均价可以低于不限量的,垄断出售者可以不限量与全部或零的两种安排并用,或以多个不同的全部或零的包装一起用,由顾客选择。到市场买啤酒,可以买一瓶、两瓶、三瓶??任君选择,也可以买一盒六瓶。散卖之价高于一盒六瓶的平均价,后者可能是量大折价,可能是全部或零的安排减少垄断的浪费,也可能是二者的合并。 
第三,全部或零的平均价如果低于不限量的,前者的安排可能导致边际用值低于边际成本的产量「过多」的浪费。然而,只要垄断出售者推出多个自己有利可图的不同的全部或零的包装给顾客选择,而不同的顾客各自选消费者盈余较高的,在市场尝试了一段日子,卖得不好的包装被淘汰,余下来受欢迎的加起来,生产的总量会在市场边际用值等于边际成本的邻近。有些顾客散买,其他的各选各的包装,大家的平均价格不同,但不是价格分歧,因为所有顾客都有同样的选择。 
综观市场的一般现象,不同的包装花多眼乱,而讨价还价的行为很多时是以购买量的多少议价的。有垄断性的生产者永远看市场的整体作决策,觅价很少是单觅一价,而是觅多种包装(全部或零)与价格的安排。 
「死三角」的浪费买卖双方都受损,若交易费用容许,双方都要把这三角清除。没有交易费用,死三角不可能存在。有交易费用,市场有数之不尽的包装与价格安排。我认为因为完全漠视了交易费用,传统的垄断觅价(不限量觅一价)分析对解释行为是没有多大用处的。(《经济解释》之五十六) 
108 
第二节:什么是价格分歧? 
价格分歧(price discrimination)是指同样的物品,对不同的顾客或在不同的市场以不同的价格出售。经济学课本通常说价格分歧要在不同的市场才能推行,因为顾客知道有高低不同之价,取低舍高,分歧不能成立。 
以分析价格分歧而知名于世的史德拉(G。J。Stigler)曾经在课堂上对学生说:「你们不可能在一家商店之内,找到同样物品有高低不同之价。」一位坐在后排的学生举手回应:「就在大学邻近的那家电影院,说明成年人收费二元半,学生一元半。电影是一样,座位是先到先选,电影院是同一家。」史德拉听后,在讲台上尴尬地行来行去,行了好一阵,突然大声叫:「我会把那电影院烧掉!」 
同样物品,同一商店,可以有不同之价,但必须能成功地把顾客分开。香港的地铁,老年人与学生都是半价。这是价格分歧,但超过六十五岁的老人要以身分证为凭,学生有学生证,顾客是被分开了的。一九八四年初的农历年宵,我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