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写得极有气势,把自然界的草木荣枯与人生的离合悲欢联系起来,特别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二句,表现出一种饱受摧残,而仍然不屈不挠、奋发豪迈的精神。见此,顾况不由得击节赞叹,改口称赞说:“有才如此,居亦易矣!”顾况认为白居易是个值得自己帮助的青年,于是答应了白居易的求助,帮助白居易广交长安名人雅士,并在仕途上助他一臂之力。
白居易以不卑不亢的态度,用过人的才华为自己赢得成功的机会。求人时,不妨想想你有什么地方值得让人帮助你:向人借钱,是不是该让人知道你有多少还钱的实力;向人求工作,是不是该让她知道你的工作能力能为他带来多少利润;向人求爱,是不是该让他晓得你值得对方爱的优点?
求人不必总是低声下气,但也用不着狂妄自大。如果你是求人时的强者,则完全没有必要摆出居高临下的样子,而应该表现出自己平易近人,开朗、热情、主动,目中有人,尊重对方,再配上微微一笑,使对方感到亲切而温暖;这样,就会给求人与被求双方创造一种友好亲切的气氛,解除那种由于你的身分、你的背后的权力与经济实力加在对方头上的沉重压力。总之,身为强者的你应该放下架子,以缩短双方的距离,激发双方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以谦和的态度赢得对方信任并达到自己求人成事的目的。
而作为地位比对方低的求人成事者,则应该不为对方的权势所动,不为对方的身分、地位所左右,克服畏惧、紧张、羞怯、遮掩的不良心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来意。应使自己振作起来,以一种“人对人”的不卑不亢态度来与对方会谈,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样才能在求人成事时获得成功。
你有多少本钱求人朋友是最好的救火队
一个人有多少朋友就有多少贵人。
有一个故事叫《石头过江》——
一天,佛陀带领弟子们来到大江边,江水汹涌澎湃。佛陀俯身拾起一块石头,问弟子们:“我把这块石头扔在江中,你们说,它是浮着,还是沉没?”弟子们不知佛陀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都不作声。心想:“这么简单的道理还用问吗?”只见佛陀一扬手,将石头掷了出去,石头落人江中。弟子们只好如实回答:“石头沉没了。”
佛陀叹息了一声,说:“是啊,这块石头没有缘分啊!”经佛陀这一说,弟子们更加莫名其妙了。
接着佛陀又说:“有一块石头,三尺见方,将它放在江中,不但没有沉没,而且还过江而去,大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弟子们搜索枯肠、冥思苦想也不得其解。
佛陀说:“其实很简单,因为那石头有善缘。”
那么,什么是石头的善缘呢?原来是船。石头放在船里过江,自然不会沉没。人生也是如此,只有遇上善缘,获得人与人之间的相助就能“过江”,获得成功。
著名的钢琴家肖邦以他的音乐天才令世界为之振奋。可是在他成名之前,由于他的作品不为人们所知,导致肖邦一贫如洗,常常陷入失望之中。最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相助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在一些场合结识了一批音乐名流,如意大利歌剧宠儿罗西尼、巴黎音乐院院长凯罗比尼以及拉兹维尔王子……等。某日,他们邀请肖邦去参加罗斯恰尔男爵家中举办的社交晚会。正是在这个晚会上,肖邦获得了一生中极难遇上的机会,从而彻底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一夜之间萧邦的音乐天赋得以充分展示,并一举成为名人。上流社会将他推上音乐的巅峰,还有许多贵妇人都为他倾倒,争相要求当他的学生。
世界著名的指挥家洛林·马泽尔,30年来指挥过125个交响乐团。这位吸引众人目光的音乐奇才将自己的名声与成就归功于朋友。他说:“我是一个非常热情的人,我有好多朋友,因为我天生就爱与人交往、就爱帮助别人!”
“天生就爱与人交往,就爱帮助别人!”马泽尔的这句话说明了人生的成功离不开互求互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互助是成就事业与幸福人生不可缺少的基础,肖邦的音乐成就来自朋友适时的帮助,这也是过江石头的善缘。
我们即使天生不会交往,也要学会与人交往,这是自我发展的需求。按狄德罗的说法:“人是一种坚强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在不同的朋友身上可以看到各种自己没有的优点,看到的越多越是了解到自己的渺小,然而透过友谊却能将不同的优点集合在一起。有钱又慷慨的朋友可以向他借钱;头脑好反应快的朋友可以请他提供点子;身强体壮的朋友可以请他帮忙搬家,就像孟尝君门下各有所长的食客总能在适当的时候为他解决难题,不论学业、工作还是婚姻,你的朋友也能帮你度过人生各种不同的关卡。
所以让自己变成一个广结善缘的过江石,多结交朋友,让他们成为你人生中的贵人吧!
你有多少本钱求人收揽人心让人无法拒绝
收揽人心是一种无言的说服,更是求人成事的极致。
《史记》中有句名言叫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李虽然默默不语,但由于会开美丽的花、结可口的果,所以人们自然喜欢接近它们,而在树下形成小径。这是比喻一个人若能诚信待人,无须开口,就会获得人们的帮助和支援。这句话是《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用来歌颂李广这位将军的。李广将军究竟是何许人物,能够使得司马迁如此看重呢?
李广是西汉名将,勇猛善射,伐匈奴有功,武帝时任卫尉,后任右北平太守,使匈奴数年不敢南侵,因而被誉为“飞将军”。但李广似乎也时乖命舛,由于受武帝及外戚军人卫青等的嫉视,虽然屡建奇功,却始终未封侯。李广的死也很悲惨。已近年迈,李广仍鞭策衰躯,自愿随大将军卫青远征匈奴,在行军中却因受卫青排挤而迷了路,以致影响作战计划,最后引咎自刎而死。
李广虽是个以悲剧收场的将军,但就其对人心的收揽而言可说是非常成功的,部下对他无不心服。李广自刎而死的消息一传开,根据记载:“广之军士大夫,一军皆哭。”也就是说,非但其属下部将,连士卒都为李广的死而恸哭。不仅这样,连全国人民,不管是否直接认识他,也都为李广的死而流泪悲痛。
李广所以如此广受全国人民的仰慕,固然是因其具有与匈奴70余载皆胜的辉煌战果,但其所以受部下爱戴,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李广平时对待部下的态度。
李广一生淡泊名利,若有恩赏必将之悉数分配与部下,每天都与士兵吃相同的饭食,一生当中,虽有四十年以上期间两千石的俸禄,但李广家中从无恒产,也从未有人听他发过一句牢骚。
行军中,全军兵马饥渴交迫时,好不容易发现可供饮用的水,李广从未抢先饮用,必定等到全军兵马喝足才饮;食物也一样,在部下还没有全部分配妥当以前,自己也从未先吃过。
有位同僚将军曾这样评价李广的军队:“李广的军律未免太松懈了,若遭突袭则必然不堪一击。但是,士兵行动虽然松散,却都是随时乐意为李广效命的勇士!”由此可见部下们都衷心仰慕李广,对李广的命令也都乐意服从。
司马迁在记述李广事迹以后,还引用《论语》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评说李广。而关于李广平时的为人则说成是:憨厚如乡巴佬,口讷如结巴样。
可见李广看起来就像憨厚的乡下人,而且又是个拙口笨舌的人,居然不用提出什么口头的要求,就能够使其部下心服口服,心甘情愿为他而死。
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吴起也发生过一个类似的故事。当时吴起担任魏国的将军,领兵攻打中山国。有个士兵长了疮,吴起就跪着替他吸吮脓血。这番情景恰好被这个士兵的母亲见到了,站在那里就哭了。人们问她:“吴将军待你儿子这么好,你为什么还要哭?”
她回答说:“当年吴将军也曾为我儿子的父亲吸过伤口的脓血,后来他为此而拼命报效吴将军,结果战死了。如今我儿子看来又要送命了,我怎么能不伤心呢?”
爱兵如子是中国人推崇的带兵之道,不少文人墨客都曾宣扬这种“将军的仁慈”。但在母亲看来,这种仁慈则是赶着士兵去送死的一道催命符。那身受将军如此厚爱而又拿不出什么东西回报的小兵,自然只有以死相报了。
李广和吴起的故事就是所谓用行动表现的“无言说服术”,也是收揽人心的极致。收揽人心靠的不是花言巧语、钻石珠宝,而是以自然毫无做作的行动取得对方的信赖、抓住对方的心,获得对方的支援和帮助。也就是说,在求人之前,不妨先给予别人一点什么,让对方能记住你,想着有一天能有机会回报你对他的好。而当你有求于他时,便是他回报你的时候。
你有多少本钱求人看见别人眼中的世界
让别人了解你,首先要学会看见别人眼中的世界。
战国时代齐国有名的说客淳于髡有一年游历魏国,有人劝他去参见魏惠王。这时淳于髡的博学和善辩才能已经是众人皆知的,惠王也早有所闻,所以淳于髡便充满希望地来见魏惠王。
淳于髡到了惠王面前,一直默默无语,一句话也不说。这时,惠王心想,也许淳于髡对左右的近臣有所顾虑,所以他决定明天再设宴请淳于髡,并让左右近臣退了,以便有—个单独谈话的机会。
不料第二次会面时,淳于髡仍然沉默不语。惠王心中非常失望,心想:“这个家伙哪算得上什么辩士,只不过是个傻瓜而已。”
于是,惠王就责难推荐的人:“你不是称赞那家伙才能比得上管仲、晏婴吗?可是当我召见他时,他却一言不发。是蔑视我呢?还是有别的什么理由?若查不出原因,我就要重重地处罚你!”
淳于髡听到了,这才辩解说:“我第一次参见惠王时,他一心想着‘马’的事情;第二次参见时,他心里又一直被音乐萦绕着,所以我故意一句话也不说。”
当这位推荐人把淳于髡这番话转禀惠王时,惠王大为吃惊,说:“哦!淳于髡果然名不虚传。我第一次召见他时,刚好有人送上名马来;第二次,当我正想去听歌妓唱歌时,淳于髡刚好又到了,我表面上退下左右想和淳于髡单独见面,可是我的心却已在骏马和歌妓上了。”
由于魏王的心不在焉,使得淳于髡无法得到一种有助于交谈的有利气氛。所以两次接见,淳于髡只能以沉默相待。
不久,惠王第三次召见淳于髡,这次当然是倾心以听了。于是淳于髡便使出浑身解数,陪着惠王谈了三天三夜,讲的人滔滔不绝,听的人也津津有味。结果惠王对淳于髡非常倾倒,以宰相的高位重用他,但淳于髡婉言谢绝了,只是收下礼品又回到齐国去了。
《史记》中描写淳于髡是“承意观色为务”,指的是他很善于透过观察对方的表情和态度来揣摩对方的心理状态,既然他有这种特长,便不难看出惠王心不在焉了。
谈话的对象往往是敏感的。他们希望被人了解,而不希望受到支配或催促,因此求人时你必须从容行事并设法了解对方。每个人都具有其独特性,他们的情绪可能早晚不同,所以你对对方的情绪应该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每一个人都可能拥有某些嗜好(例如洁癖),你应避免侵犯他们。只要你稍微细心观察对方的穿着打扮、他办公室的陈列摆设,你便可知一二。譬如当你在求人、找人时踏入对方的办公室,看遍每一角落也见不到烟灰缸,你应警觉到抽烟是不受欢迎的。
了解对方的真正需要有助于调整自己的策略。求人成事时,无论对方是个人或团体,都应弄清楚对方的来龙去脉。要达到最终目的,第一步应做的是认识对方的观点及所处的立场,进行客观的分析与研究。
我们经常以自己的立场去观察事物,忽略了实际情况。这是因为我们无法超越自己的经验,我们认定自己所走的生活轨迹是世上惟一的。因此如要了解对手的思想、立场、需要,从而判断出对方会采取的行动,就必须“进入”对方的世界中,设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