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有近亿的资金,手续费一年竟然有千万以上,而员工只有几个人。在这巨大的利益面前,很少人能挺的住的。
第二次去一家期货公司应聘,对方没有见我,我在他们办公室里呆了近2个小时,唯一可欣赏的就是办公室里的文秘很漂亮,看着背影打发时间。大概8个月之后,这家期货公司老总希望我能去他那里的时候,我不置可否。
第三次我是直接跑到一家期货公司的市场部,那个经理人有点胖胖的,坐在一个角落里,奇怪地看着我。我直接跟他说,第一个月我工资不要,第二个月看我表现再说。我想我如果没有这种说法,我可能根本就进不了这个行业的。这种表态也许是向对方强有力地表达了“我能!”。这个经理把我引到了总经理那里,总经理很年轻,那时候大概只有30岁,很强硬,但不是那种很有力量的。后来我听说他以前是幕后老板的经纪人,也许是太年轻了,2年后,他出了点事。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幕后老板,现在身价可能过百亿了,46岁,不为外人所知,手上拥有两家集团公司,控股三家上市公司,有46家项目公司,有杭州信用联社和温州信用联社的10%的股份,而除了业内人知道他之外,外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个人。也许,这就是将来这个社会上的所谓洛克菲勒。那确实是一种所谓象山一样的力量。“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那种,可能是我们这类人所想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吧,在后来中,可能我们仍要提到这个人。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如果可能,也许我会去投奔到他的事业下。因为我的路还很长。
再到公司董事长那里,他要我当天写一篇期货上的文章,我写了两天。这个人对我来说,有着一种知遇之恩。
就这样,我进了这家期货公司,第一个工资500。
现在回想起来,人的命运在于你是不是把自己放在历史潮流的车轮之上而不是车轮之下。很多人,作为刚刚从业者来说我们确实很少去思考从事什么是顺应历史潮流或者是历史潮流的前沿者,我们没这个能力去思考这个问题,或者说我们也缺少客观评价自身适应性的能力,我们哪怕看准了,也许可能不知道该怎么去动手执行。
所以我们把很多东西归结于时运,也就是你在某一个时候,幸运地遇到了你能做的很好又是很有前途的事。
期货市场在90年代初就有了,甚至比股票市场还要早一些。在93…95年间迅速发展,那时被认为是最容易赚钱的东西,也是身份的象征,很多人动辄几百万几百万地挤进这个市场里。96…98年里迎来了疯狂,后来期货就差不多名存实亡了。
在这1990年…2000年的10年里,这个市场涌现象李经谋这样的中国期货之父,也出现了象管金生这样的悲剧人物。我们那个幕后老板,也是在短短的时间里赚取了8亿,从而奠定了日后的事业基础。
2001年开始,期货市场的8年整顿宣告结束。在入世的大前提下,决策层意识到期货市场的重要功能。在2003年到2004年的大牛市行情中,因为没有意识到大宗品种境外期货的套期保值,我们在石油、有色金属、农产品上陷入了被国外势力的围剿处境,贸易从顺差变成逆差,也导致了现在的宏观调控和抑制经济过热。
我是在一个很合适的时间进入了期货行业,也是从事了一个很合适的工作——期货评论。成为浙江省内最早一批通过新闻媒体推荐自己的人。那时候省内的每一家大的报纸上都开始再次出现了和期货相关的信息,而后面的作者的署名经常是我。
较好的文字处理能力、稍具一些的经济知识(在那个时候,我身边的竞争者很多只有高中学历)让我在这方面如鱼得水。再加上努力(每周大概会有3天时间在办公室里睡,每周大概发7、8千字。有一次,大概晚上9点左右,在办公室里,开车经过的董事长和夫人很诧异地发现办公室里的灯亮着,走来看情况,发现了我在写文章。那个时候支撑我这样做的,不是我要博取什么好感好处,而是自己真的希望能成功。人的精神力量是巨大的,它支撑我们可以走多远走多快。)
我不知道人是不是应该多一些锐气好。
最初那个经理让我的名片上印“投资顾问”,我坚持要用分析师的头衔,很多人都在笑,分析师的要求很高的,象你刚进来怎么可能印分析师哪?我也记不清楚最后到底印的是什么头衔,但不会是投资顾问,因为我清楚,分析师的头衔,它会让客户更相信我。这个社会是一个专业人士的社会。
我同样坚持了两件事。在最开始写文章时,公司要求我起一个笔名,我拒绝了,用了真名,这是我的财富,别人能不能记住我的名字,也就是知名度;还有一件事,公司要写一篇连载,因为我的文笔好,要求我写,但要挂另外一个人的名字,意思是他来指导我写些什么东西,我来做文字处理,我同样拒绝了,我认为我有能力独立完成,这件事使那个人非常怨恨我,一开始有点阻碍,但后来我的出色表现及职务上的迅速超过他,暂时并没有看出有什么大的后遗问题。但我这样的做事,给其他一些人留下不能处理好集体关系的印象。
我发现什么时候我们可以非常平静。当你非常认真而且充满信心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时,你可以非常地平静。由于有大量的文章需要自己去写,而所写的内容对我来说,都是才刚刚接触的。所以我需要去阅读大量的书籍,而这些书籍要么到浙图去借,要么去买。但我甚至连买这些书的钱都没有,我是直接象那个经理和董事长要求弄点钱我去买书的,大概区区1、2百元。特别是那篇连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很多老期货通过网站向我表达赞许,后来被期货日报转载,有一些人开始知道了我这个名字。
董事长自从在那个夜晚看到我在办公室里之后,对我的认可开始加深。这样,我不仅需要写行情分析方面的文章,我还要代他写一些他的东西,相当是他的秘书了。他是从宣传工作的岗位下来的,曾经是一个处级干部,是幕后老板的旧时同学,做事风格非常原则,为了几个字的修改,需要我修改几次到他满意为止。但他对宣传舆论的重视性和敏感性,对我应该怎样在期货里树立舆论是很有帮助的。
大概在第一个月的什么时候,也就是2001年12月底左右,一篇较有质量的金融理论前沿问题的文章在期货日报全版发表,以他的名义(这篇文章我只是投了稿,在2003年里,竟然可以给我得到全国首届分析师大奖赛第三名的殊荣;还有那时遗漏的一篇文章在2003以我的名字在期货日报上全版刊登可能最终决定我现在老板在那天上午最终和我签约;甚至后来,因为实际我写的一系列的文章,被他的竞争者作为攻击他的理由),还有我的努力认真程度,一个月后,我开始转正,原来约定的是3个月,我的工资加到了1000。
2001年底前那段时间已经有点混乱了。
很多事情交叉起来了。
我主要的精力花在寻找客户的工作上,一方面,董事长给了我一份名单,是什么时候培训课上潜在客户的花名册,我一个一个电话地打给他们,进行游说。后来一个都没成功过。
有一次参加都市快报举办的股票和期货联合的实战大赛,当时那个股票上的操盘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头上剃着日本浪人似的发型。不知道那种霸气,是一种装出来的酷,还是真的一种力量。3年过去了,不知道现在是怎么样的情况,还有没有当年那种傲视一切的气概。
第一个客户的获得,是争的一种结果,也是被别人认可(一个保安的认可)的结果。我们经常会在办公室里抢接客户的电话,有一天客户打电话被我接了,我告诉了他我的名字,他也是因为在报纸上看过我的名字的。等他来找我的时候,可能也不一定记得很清楚我了,保安把他带到我这里(他也可以把他带到别人那里),原因可能是我经常在办公室里睡觉,后来我送了他们两瓶酒。
这个客户一开始还不大相信我,我用了一种简单的办法,就是给他做模拟交易。跟实盘一样的时间,打电话告诉他我的买卖计划,然后看效果。在那一个星期里,我的模拟交易都很不错,大概有30%的收益。
有一天,他正式过来了,问我要多少钱可以开户,我说5万,他问4万可以吗。我心里是明白4万可以的,但我回答他要先问经理。之后他开了户,打入了4万,由我全权操作。
这是我的第一个客户,大概是2002年1月10几号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