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刀锋上的文明:宋辽夏金的另类史-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攻淮西,(岳)飞暂至舒、蕲而不进,比与(张)俊接兵淮上,又欲弃山阳而不守。”得悉弹章,岳飞知道祸事要来,连忙想朝廷归还两镇节度使权节,完全交出一切军政虚实之权,仅获个“充万寿观使”的虚而又虚的衔号,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宋朝,就是官员“双规”前的一个步骤。
  秦桧当然不会就此罢手,高宗与秦桧想要的不是岳飞的官,而是岳飞的命。
  于是,秦桧指使张俊,让这位军头胁迫岳飞的部将王贵(都统制),让他首先告发岳飞。王贵先前在军中有过受过岳飞鞭打,开始时不想出卖旧上司,最终被张俊以宗族性命要胁,终于服从。光有王贵不行,张俊又买通岳飞手下副统制王俊,让他先上书告变,声称岳飞的部将张宪与岳飞养子岳云二人暗中阴谋,准备军事行动,最终使岳飞能重掌旧军。军将为了主师能重掌旧部在军队内“串通”,这种事几乎相当于“谋反”,于是“岳飞案”浮出水面。
  秦桧立即派人逮捕岳飞父子,见朝廷使者来门,岳飞预感不妙,大英雄笑道:“皇天后土,可表此心!”这一笑,是无奈的笑,是凄凉的笑,是英雄末路的笑。明知自投罗网,岳飞仍随使臣赶往杭州。其实,削职闲住时,岳飞已有不祥预感,并做小词《小重山》:
  昨夜惊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将欲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一开始,朝廷的御史中丞何铸主审岳飞。进入庭堂,岳飞见四座官员、满院衙役,也不说话,撕开身上衣裳,露出后背,上有深入肤理的四个刺字:尽忠报国(非是“精忠报国”,此四字也非岳母所刻,岳母乃一寻常农妇,刺字在宋朝是一项专门“技术”)。
  审了几日,无证无据,根本没有任何依由,何铸知道岳飞无辜,就向秦桧汇报。老秦大怒,又不好直说,顿了半晌,说出实情:“此上意也(高宗本人的意思)。”何铸为人正直,回辩道:“我岂为区区一岳飞请命(宋代文臣一直看不起武将),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秦桧语塞,知道何铸主审岳飞案达不到目的,就把万俟禼推上前台。
  万俟禼很会找案件“锲入点”,诬称岳飞与其养子岳云致书张宪,让张宪虚称金人来侵惊吓朝廷,依此达到岳飞还军的目的。但是,这一指摘不成,因为所谓的来往书信皆无实证,万俟禼就称岳飞父子及张宪“焚书灭迹”。接着,他又以岳飞在淮西大战中“逗留观望”为辞,非要致岳飞死地不可。文人就是心眼窄,岳飞与万俟禼并非有什么杀父污母的深仇大恨,只是当时对他这个基层小官不待见而已,万俟禼因此就挟怨在心,对岳大英雄非杀之而后快,成为秦桧和高宗赵构的最得力打手。
  

天日昭昭毁长城(2)
宋人王明清的历史笔记《挥麈录余话》中,详细保留了岳飞一案的南宋判决省札,兹录于下: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刑部、大理寺状:准尚书省札子,张俊奏:张宪供通,为收岳飞处文字后谋反,行府(枢密行府)已有供到文状。奉圣旨,就大理寺置司根勘闻奏。 今勘到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阆州观察使、高阳关路马、步军副都总管、御前 前军统制、权副都统、节制鄂州军马张宪,僧泽一,右朝议大夫、直秘阁、添差广南东路安抚司参议官于鹏,右朝散郎、添差通判兴化军孙革,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提举醴泉观岳云,有荫人智浃,承节郎、进奏官王处仁,从义郎、新授福州专管巡捉私盐蒋世雄,及勘证得前少保、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充万寿观使岳飞所犯。
  内岳飞为因探报得金人侵犯淮南,前後一十五次受亲自指挥,令策应措置战事, 而坐观胜负,逗遛不进。及因董先、张宪问张俊军马怎生的?言道都败了回去也,便乃指斥乘舆(皇帝赵构)。(岳飞)及向张宪、董先道,张家、韩家人马,你只将一万人,已蹉踏了。及因(岳飞)罢兵权後,又令孙革写书与张宪,令措置别作擘画,又令看讫焚之。(岳飞)及令张宪虚申,探得四太子(金兀术)大兵前来侵犯上流。自是之後,张宪商议待反背,而据守襄阳,及把截江岸两头,尽劫官、私舟船。又累次令孙革奏报不实,及制勘虚妄等罪。
  除罪轻外,法 寺称:‘律有临军征讨,稽期三日者,斩,及指斥乘舆,情理切害者,斩,因罪重。其岳飞合依斩刑私罪上定断,合决重杖处死。
  看详岳飞坐拥重兵於两军未解之间,十五次被受御笔,并遣中使督兵,逗遛不进。及於此时辄对张宪、董先指斥乘舆,情理切害者。又说与张宪、董先,要蹉踏张俊、韩世忠人马。及移书与张宪,令措置别作擘画,致张宪意待谋反,据守襄阳等处作过。委是情理深重,敕:‘罪人情重法轻,奏裁。
  张宪为收岳飞书,令宪别作擘画,因此张宪谋反,要提兵占据襄阳,投拜金人。因王俊不允顺,方有无意作过之言。并知岳飞指斥切害,不告。并依随岳飞虚申无粮,进兵不得。及依于鹏书申岳飞之意,令妄申探报不实,及制勘虚妄。除罪轻外,法寺称:‘律:谋叛,绞。其张宪合依绞刑私罪上定断,合决重杖处死。仍合依例追毁出身以来告敕文字,除名。
  岳云为写谘目与张宪,称可与得心腹兵官商议擘画,因此致张宪谋叛。除罪轻及等外,法寺称:‘敕:传报朝廷机密事,流三千里,配千里,不以荫论。敕:刺配比徒三年,本罪徒以上通比,满六年,比加役流。律:官五品犯流以下减一等。其岳云合比加役流私罪断,官减外,徒三年。追一官,罚铜二十斤入官,勒停。
  看详岳云因父罢兵权,辄敢交通主兵官张宪,节次催令得与心腹兵官擘画,因此致张宪要提兵谋叛。及传报朝廷机密,惑乱军心。情重,奏裁。岳云犯私罪徒,举官见行取会,候到,别具施行。
  。。。。。。
  看详岳飞等所犯,内岳飞私罪斩,张宪私罪绞,情理深重。岳云私罪徒,情理深重。蒋世雄、孙革、于鹏私罪徒,情理稍重。无一般例,今奉圣旨根勘,合取旨裁断。
  以上是南宋官府的裁决,还需请宋高宗最后定夺。最后,高宗赵构下旨:
  “有旨: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仍多差兵将防护。馀皆依断,于鹏、孙革、王处仁、蒋世雄除名,内于鹏、孙革永不收叙。……岳飞、张宪家属分送广南、福建路州军拘管,月具存亡奏闻。编配人并岳飞家属,令杨沂中看管,其张宪家属令王贵、汪叔詹多差得力人兵,防送前去,不得一并上路。岳飞、张宪家业籍没入官,委俞俟、汪叔詹逐一抄查,具数申尚书省。……”
  所以,即使是依承秦桧等人意思对岳飞案进行推审的大理寺各级官吏,仍在拟案上只有斩岳飞、张宪,至于岳云等其余被卷入的“从犯”,只是流刑和罚铜等较轻的刑罚。高宗赵构心毒,他御笔亲题,为除后患,把岳云也改为斩刑,并加重涉案其余人的处罚。后来,由于民间戏曲、评书以及不谙史实的“读书人”渲染,以及“皇帝无错”的愚民心理,许多人认为岳飞之死皆是秦桧一人作恶,高宗皇帝受蒙弊而已。其实,秦桧情急之下对何铸说的一句话已经泄露天机:“此上意也!”高宗赵构,实际才是杀岳飞的最大幕后指使人。
  岳飞被逮捕入狱两个多月,案件仍然不能成立。张宪、岳云经受严刑拷掠,铁骨铮铮,终不诬岳飞有任何对不起朝廷之事。
  “秦桧妻王氏,素阴险,出其夫上。方岳飞狱具,一日(秦)桧独居书室,食柑玩皮,以抓划之,若有思者。王氏窥见笑曰:‘老汉何一无决耶?抓虎易,放虎难也!’(秦)桧梨然当心,致片纸付入狱。是日岳王(岳飞)薨于棘寺。”(《朝野遗记》)
  狱方得令,遣大力军士入囚室,佯称请岳飞沐浴,拥入密室之中,猛击大英雄双肋,害死了这位南宋最大的功臣(也有赐毒酒之说,但“拉肋”即折肋的处死更为可能,并非予岳飞斩首之刑)。岳飞死年三十九岁。其时为绍兴十一年,阴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岳飞死后,经与高宗赵构商议,秦桧等人才向天下宣示岳飞“罪行”,下发“判决书”。也就是说,先杀人,后出判决书。
  

天日昭昭毁长城(3)
今天,我们难以想象岳飞大英雄被自己人猛击肋部时是何种心情、何种表情,在他临终的充满血幕的目光中,我宁可相信溢迸的不是对王朝的怒火,不是对高宗的怨恨,而是“饥餐胡虏肉”壮志未酬的苦痛和国土未复的遗憾。岳飞,是中华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其实,他所拥有的人格魅力和质朴的忠君爱国思想,也要感谢北宋王朝百余年来对文化的浇灌和对道德伦理的培育,一个佃农最终成为方面大帅、民族英雄,时代成就了岳飞,岳飞也成就了时代。福兮祸兮,赵构的阴险和秦桧的卑鄙实际上是成全了岳飞,“人生别久不成悲”,千载万世之名,恰恰是在英雄生命嘎然而止的那一刻跃至巅峰。多少个世代过去后,秦桧成为一种奸叛的符号,高宗赵构只是一个笑料一样的阳萎患者,林林总总的大将军们都黯淡地成为时间的碎屑,惟独岳飞,成为一种民族的精神象征,成为一种骄傲,在无数个世代灼灼闪光,且愈来愈受后人敬崇!
  岳飞在囚时,大理寺丞李若朴等人皆言岳飞无罪,都被万俟禼劾去。有宗正寺官员及布衣上书替岳飞呼冤,也被秦桧等人整治死。韩世忠不平,亲往秦桧府质问,秦桧答:“(岳)飞子(岳)云与张宪书莫须有。”韩世忠愤言:“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莫须有,乃宋人口语,可能是“不一定没有”之意,也可能是“或许有”,皆是秦桧不把韩世忠当盘菜信口搪塞之意。后人凭空想象,以为韩大帅怒冲冲质问秦桧,老秦心虚,低头嗫嘘“莫须有”,当时情况全然相反,首先,秦桧有高宗赵构撑腰,理直气壮;其次,宋朝宰相根本不拿军将当回事,何况韩世忠又是一个被削兵柄的将帅,无能为也。秦桧言中轻蔑不屑之意,在当时其实是溢于言表。
  “岳少保既死狱,籍其家,仅金玉犀带数条,及锁铠兜鍪南蛮铜弩镔刀弓剑鞍辔,布绢三千余匹,粟麦五千余斛,钱十余万,书数千卷而已。视同时诸将如某某(张俊)等,莫不宝玩充堂寝,田园占几县,享乐寿考,妻儿满前。福祸顿悬,天道亦自有不可知者!”(《宋稗类抄》)岳飞的品德,自不待言。其行军打仗,口号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士卒取民麻一丝缚柴即斩之以徇,严法出虎卒,金兀术也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发军粮,岳飞自己皆会愧叹“东南民力竭矣”,其德仁智勇,皆与此类。
  金人破辽灭北宋,兵势甚锐,其所首遇的最大失败,当属绍兴十年的顺昌大败,他们被刘锜宋军在对于金人来讲适于作战的平原杀掉几万强兵。但是,当时正值酷暑,金兵远来疲兵,失败后还有借口。而后,郾城和颖昌大战,岳家军在秋天金军力量最强的时候大败敌人,可以说显示了宋军真正的战斗力。正是有了岳飞的一系列大胜,南宋高宗赵构才真正拥有了与金人议和偏安的本钱。
  岳飞死后,由于高宗和秦桧的意旨,销毁大量史实记载,抹煞了不少岳飞的功劳(林帅也是如此之哀),所以,岳飞的功绩,不仅不是后人夸大渲染,而是宣传、挖掘得还不够透彻。
  当然,基于民族立场不同,清帝康熙发过一番奇谈怪论,表示他不相信岳飞能在朱仙镇得胜后恢复旧土:
  金兵破辽之后,兵已满万,人强将猛,非宋之所敌,明矣。备责不能卧薪尝胆,以雪父兄母后之雠,则高宗何辞?若论李纲之忠言不听,岳飞之丹诚不用,设使谏行言听,则必胜金兵于朱仙,生还二帝于汴京,朕实不信也。何也?根本已久不固,人心已久不一,上无惯战之良将,下无用命之士卒,天下虽有勤王之名,真伪莫测,虚实难分。高宗久在金营,孰强孰弱,自有切见,若使复雠雪耻,再整江山,实不能也,势使之也。孟子曰:“寡众弱强不敌也。”若论讲和之非,我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因祖之雠,戊午起兵,战必胜,克必取,所向无敌,有往必成。神威圣武,深仁厚泽,犹念中国涂炭,数次议和。明朝引南宋讲和之非,始终不悟,归罪兵部尚书陈新甲为秦桧,弃市示众。发天下兵迎战,如袁崇焕、毛文龙、洪承畴、祖大寿、唐通、吴三桂,前后千余员,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