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差距在哪里-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工党,揭开了他政治生涯的序幕。
  《差距在哪里》 三勇于改革的工党之星
  布莱尔的政治生活必须在他的法律生活之后,因为在英国,律师必须到一家正式的律师行工作。布莱尔申请的东家是英国最顶尖的著名律师之一亚历山大·德里·欧文。1976年,他怀揣一张履历表,走进欧文的办公室,要拜他为师。当时,只收一名学生的欧文已接收了伦敦经济学院毕业的高才生切丽·布斯,但热情、执著的布莱尔却成功地说服了他破例同时收下他们两个。“他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欧文回忆说,“热忱无比,坚定不移,魅力迷人。”欧文交游广泛,结识许多工党高层的政治家,他为布莱尔谋得了一个为政府和工会工作的职位空缺,后来布莱尔被称为“工党律师”,这可谓布莱尔政治生涯中的一次飞跃。
  1982年,布莱尔在恩师欧文的引导下首次在保守党选区比肯斯菲尔德参加议员席位的竞选。当时,英国保守党的地位牢不可破,工党势单力薄。比肯斯菲尔德又是保守党的据点,布莱尔拼尽了全力仍然遭到了惨败,只获得了可怜的10%的选票。但他非凡的交际才能仍然得到了民众的认可。一篇媒体文章调侃道:“在整个比肯斯菲尔德,没有一位身为保守党的母亲会不愿意那位工党候选人邀请她的女儿出去吃晚饭。”
  布莱尔在度过30岁生日后,终于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工党占优势的萨格菲尔德选区新增一个议员席位。结果,布莱尔顺利当选,成为最年轻的工党议员。布莱尔恰似一颗新星在政坛冉冉升起。之后,布莱尔在党内青云直上。1985年,他正式担任工党的财政发言人。1988年到1994年期间,布莱尔先后担任工党影子内阁能源国务大臣、就业大臣和内务大臣等职。就任影子内阁大臣期间,他参与制定和贯彻工党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协助制订工党关于工会的政策,大胆取消了“强迫入会制”。在主管内政事务期间,他呼吁“革新和重建国家,建立一个团结、肯定家庭生活的强而有活力的社会”,并提出“严厉打击犯罪,减少犯罪诱因”及“充分就业,人人机会平等”等深得人心的主张,使工党在有关法律和秩序的民意测验中获得的支持率首次超过执政的保守党。布莱尔因此被誉为工党“革新派”的代表人物,并在党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994年5月12日,55岁的前任工党领袖约翰·史密斯因心脏病突发而逝世。当时身为工党影子内政大臣的布莱尔,敏锐地断定这将是他政治生涯中最大的机会,于是即刻决定角逐遗缺的工党领袖的位置。这意味着要向他的好朋友戈登挑战,因为戈登是史密斯挑选的继任人。但是,这场英国政坛的“兄弟之争”很快便以戈登的退出而偃旗息鼓。两个月后,41岁的布莱尔顺利地当选为工党领袖。
  布莱尔的当选大大鼓舞了工党的士气。舆论界认为,以布莱尔为首的工党新一代领导集团有可能开辟英国政治的新时代。据称,布莱尔还得到前保守党领导人撒切尔夫人的“青睐”,被其视为工党“最杰出”的领袖。布莱尔也表示要继承撒切尔夫人行之有效的政策,声称只有新工党才能完成她未竟的“经济和政治改革”。
  工党作为英国两大政党之一有着近百年的历史,曾先后五次组阁执政。但自1979年以后,连续4次输掉了大选,持续18年在野。党内矛盾重重,四分五裂。面对着新上任的工党领袖,保守党讽刺布莱尔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又称他为“野心勃勃的雅皮士”。但布莱尔却在为工党描绘着一幅蓝图。1994年10月,在工党代表大会的主席台上,一条崭新的横幅格外引人注目,上面写着:“新工党,新英国”。这标志着布莱尔酝酿已久的工党改革拉开了帷幕。 布莱尔主张修改党章,树立新工党形象;主张按“现代民主方式”改造工会及其同工党的关系,争取中产阶级选民的支持。他促使工党疏远工会,拉开与工会的距离,摆脱工会制约,以改变工党历来依靠工会的传统做法;他还统一全党认识,维护党的团结,加强党的队伍建设。他得到党内大多数人的支持,在党内威信逐步上升,其领袖地位趋于稳固,党员人数增加数十万人,成为欧洲国家中发展最快的政党。但从一开始,媒体就给他起外号,叫他“斑比小鹿”,意指他是个闯入政坛的淘气包。还叫他斯大林,意指他过分热心地追求权力。而那些外号没有多少损害,布莱尔当权一年之后,工党在民意调查中的人气急升,但竞选首相才是布莱尔真正的重头戏。
  《差距在哪里》 三入主唐宁街
  富于魅力的布莱尔成了再造工党运动的推动者。他彻底改变了工党,使工党变成了亲资本主义,同时也关心个体,关心公共医疗等实际问题的政党。但布莱尔的最初努力并未创造奇迹,保守党仍然在大选中连续获胜,布莱尔亲眼目睹工党遭遇了四连败。正在此时,1992年的美国,克林顿却在大选中击败布什,使民主党人在卡特竞选连任失利12年之后,重新入主白宫,并于1996年连任成功。这对布莱尔启发很大。1992年和1996年,布莱尔先后两次派人飞往华盛顿学习克林顿的竞选战术、竞选风格和组织工作等。布莱尔也飞往华盛顿,与克林顿会面。有人说布莱尔和克林顿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二人年纪相仿,同属于二战后的“baby boom〃(出生潮)一代;他们都很聪明,喜欢深入思考,注重细节;他们的政见也很相同;他们都娶了女强人,妻子都是专业律师;他们还有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相同性格。克林顿在美国当选的条件布莱尔也都具备:个人魅力,他们所代表的时代特征,还有对手在位时间太长、人心思变的难得机遇。
  布莱尔英俊潇洒,朝气蓬勃。他思维敏锐,口才极佳,演讲颇具煽动性,加上脸上经常浮现动人的微笑,他的形象要比满头灰发,大他10岁的竞争对手梅杰的吸引力大得多。当年布莱尔成为工党领袖时,保守党副主席马普雷斯就曾发出警告:“如果布莱尔的能力和他的长相一样好的话,那么我们将遇到麻烦。”果然,他言中了。1997年5月1日,布莱尔击败了梅杰,成为英国近200年来最年轻的首相,并且让保守党遭遇了150年来最惨重的失败。工党赢得下院659席中的419席,而执政的保守党只获得165席,两党在下院中所占有席位的差距如此之大,本世纪从未有过。步入政坛后,布莱尔只花了14年就走上了政治巅峰。1997年大选的胜利,不仅结束了工党22年来连续败给保守党的历史,而且使布莱尔终于实现了他心中最大的梦想。大选获胜之际,布莱尔眼含热泪,与他的家人一起分享着喜悦和欢乐。他十分动情地想起自己病逝的母亲。他说,他生活中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母亲从未见过她的儿媳妇和孙子、孙女,若此时老人家仍健在,亲眼目睹儿子的胜利,“那将是最为完美的时刻”。
  布莱尔入主唐宁街后,按照竞选时提出的“新工党,新英国”的目标,相继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
  首先布莱尔主张“第三条道路”的经济改革。他认为政府应摆脱老工党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政策,实行“有活力的社会市场经济”。1997年,布莱尔上台伊始,就把调整利率的权利从财政部转移到中央银行,使中央银行独立地操纵货币政策,更快地反映市场变化,引导健康的经济发展。布莱尔政府还优先扶持教育和医疗事业,力争把英国建成一个“世界技能超级大国”。布莱尔认为强调国民的就业能力比关注失业率更为紧迫,培训年轻人的就业技能的“新工程”脱颖而出。在外交上,布莱尔强调英国“将永远坚持独立的外交立场”,以确保英国的国际利益,发挥其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在北爱尔兰问题上,他表示工党将致力于民族和解和与爱尔兰人民的团结。布莱尔主张加强英美交往,借以提高英国的地位。
  布莱尔重视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保守党执政期间,在香港问题上采取与中国对抗或不合作的态度,严重损害了中英关系。布莱尔上台后,认为与华对抗政策不符合英国国家利益,并明确提出英中之间应建立起“建设性的牢固关系”。2003年7月,布莱尔以首相身份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在与清华大学学生座谈和出席上海“中国企业家峰会”时,布莱尔都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中英两国间的经济合作大有可为。
  在其他事务上,布莱尔一贯坚持自己的信念和主张。他刚刚上任几个月后,就给了世界一次深刻的印象。1997年8月31日,戴安娜王妃去世。“她是人民的王妃,不仅过去是,今后这个形象也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对于那场悲剧事件,布莱尔伤感的讲话把准了基调,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布莱尔以他的同情心抚慰了他的国民。2001年9月11日,在前所未有的美国恐怖袭击发生后,布莱尔迅速地冲到了美国总统布什的身边。他说此时此刻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坚定地反抗恐怖主义。他从一个谨慎小心的国内政治家变成了世界级的政治家。他组织反恐联盟,他前往巴基斯坦、叙利亚等国家进行考察。在世界备战的舞台中心,他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自1997年工党执政以来,布莱尔致力把“只会花钱不会赚钱”的工党演变成“会花钱也会赚钱”的新工党。工党在经济治理上取得一定成效:经济连续多年稳定增长,在教育和医疗保健方面的投资也有所增加,失业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英国现在的人均GDP增长率高于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欧盟主要国家。2001年6月,布莱尔在大选中再次获胜,连任首相,成为英国历史上首位连任的工党首相。接着,布莱尔再接再厉,在2005年5月的英国大选中再次获得胜利,成为工党历史上第一位三次蝉联首相职务的领导人。
  《差距在哪里》 三第一家庭
  布莱尔一当上首相,立刻对英国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影响。他非常大众化,年轻英俊,穿牛仔裤,轻松随意,不拘礼节,注重家庭,而且他知道英国的症结所在,那就是抛弃僵化的绅士淑女,迎来大众文化的偶像。布莱尔政府成了泰晤士河畔的好莱坞,他和切丽举办晚会,招待各界名流,突然间,英国政坛充满了生气,而且“辣”劲十足。2000年5月20日,布莱尔47岁时,切丽生下了他们的第四个孩子——儿子利奥,这又一次证明了布莱尔的年轻。小利奥是152年来英国在任首相生下的第一个孩子。
  首相夫人切丽毕业于伦敦经济学院,富有才能与实力。最初,布莱尔与切丽在同一家律师行工作。1976年的一次办公室圣诞聚会上,托尼和切丽分到一组,玩一种大胆的游戏,在双腿之间传递气球,他们立刻感受到对方强烈的吸引力,不久便成了一对恋人。切丽来自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工人家庭,布莱尔是圣公会教徒,他们都信仰基督教。共同的抱负和对事业的追求,使这对恋人在1980年缔结姻缘。像布莱尔一样,切丽也胸怀大志。她是英国最好的辩护律师之一,对政治也很感兴趣,并曾几次参加竞选,可惜都未能如愿。后来,才学出众的她成为英国女王钦定的法律顾问,年薪37万英镑,挣得比丈夫布莱尔还多。她曾被评为英国司法界“1997年度风云人物”。
  布莱尔和切丽共有四个孩子——尤安、尼基、凯瑟琳和利奥。布莱尔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在家中还是一位好父亲、好丈夫。他善于处理工作与家庭的关系,与家人相处和睦、融洽。他还能主动承担家务,与妻子共同照看子女。甚至在访美期间,他还忙里偷闲去商场为孩子们购买玩具。布莱尔说:“家庭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 而第一夫人切丽则表示,她不会像前任首相夫人诺玛那样,只是呆在家里相夫教子,她不会放弃自己的事业。于是,切丽成为唐宁街10号的第一个全日制职业母亲。但她同时又表示“要和丈夫一起,与他同甘共苦……最重要的是维护我们的家庭,我们要尽可能地过着普通、正常的生活。”
  布莱尔和切丽都喜欢电影、戏剧和艺术。布莱尔还喜爱收集各种各样的CD,但只要有空回到家,他最喜欢的还是脱掉身上笔挺的西服,拿起他心爱的吉他弹上一曲过把瘾。
  《差距在哪里》 三布莱尔的未来
  昔日不愿意参与政治的布莱尔虽然起初在人们眼中只是莽撞、不计后果的初生“牛犊”,但自1994年接掌工党帅印特别是入主唐宁街10号以来,其“战绩”基本保持着不败的纪录。他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三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