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世纪军事-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往漠北,则很难追歼;今颉利懈而不备,如选精骑袭之,可不战而擒。2月初,李靖挑选精骑1 
                  万,携带20 日干粮,于夜间进发,李勣军随后跟进,军至阴山,俘突厥千余帐。然后督师疾进,前锋部队乘雾而行,直到距其牙帐7 
                  里,颉利才发觉唐军前来,仓皇逃走。李靖率主力军至,突厥军溃散。唐军大获全胜,斩首万余,俘众10 
                  余万,牲畜数十万头。颉利率万余人欲逃过碛口,遭李勣堵截,只得调转马头,西逃吐谷浑,途中众叛亲离,部众纷纷投降,终被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俘获。唐军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一举征服曾骄横不可一世的东突厥,把西起阴山、北至大漠的广阔地带纳入了唐版图,此后,唐朝北边数十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事。 


                  (3)平定吐谷浑 
                  吐谷浑,是中国境内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唐初,占据今青海等地。东突厥败后,吐谷浑渐趋强大。634 
                  年,吐谷浑可汗伏允依其臣天柱王之谋,进袭唐廓州(今青海化隆西南)、兰州,使通往西域的咽喉河西走廊受到威胁。并拘留唐朝使节。同年6 
                  月,唐派段志玄率军出击,吐谷浑携众远遁。11 月,吐谷浑复掠凉州(今甘肃武威),唐太宗于是决定大举进击。12 
                  月,起用已退休的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辖兵部尚书侯君集、刑部尚书李道宗、凉州都督李大亮、岷州都督李道彦、利州刺史高甑生等诸道行军总管和归唐的东突厥及契苾何力等军进击吐谷浑。 


                  次年闰4 月8 
                  日,李道宗部在库山(今青海湖东南)击败吐谷浑军,伏允为阻追兵,沿途烧尽野草,轻骑逃往沙漠,为唐军追击制造了不少困难。多数将领认为,途无野草,马易饥疲,骑兵难以深入,不如撤军,以待马肥时再相机进攻。侯君集等人认为,吐谷浑败于库山,如“鼠逃鸟散,取之易于拾芥”,应该乘

               

                  中世纪军事
                  胜追击,“此而不乘,后必悔之”。李靖采纳了他的意见,兵分两路,分进合击吐谷浑。李靖亲率李大亮等部由北道切断吐谷浑通往祁连山的退路,并迂回至其首府伏俟城(今青海湖西);以侯君集、李道宗等部由南道追截南逃的吐谷浑军。 


                  5 
                  月,北道唐军先后在曼头山、牛心堆(今青海湖沿岸)、赤水源,蜀浑山等地连败吐谷浑军,俘斩其名王数十人。南道唐军历经无人之境2000 
                  余里,在乌海(今青海苦海)大破伏允部,俘其名王,余众西逃。李靖督率诸军,经积石山(今青海阿尼玛卿山)河源(黄河源)穷追至且末(今新疆东南部)。伏允逃至图伦碛(且末西),打算逃往于阗,契苾何力闻讯,率精骑千余直趋图伦碛,袭击伏允牙帐,歼数千人。伏允狼狈逃窜,众叛亲离,为手下所杀。其子慕容顺被部众立为可汗,斩天柱王,率部归唐。至此,唐击败吐谷浑,保障了唐陇右道的安全,解除了吐谷浑对河西走廊的威胁。 


                  (4)统一西域 
                  唐太宗平定吐谷浑,确保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取得了统一西域的前哨阵地;于是,又把矛头指向了西域高昌、焉耆、龟兹等割据政权。 

                  高昌处于天山南路的东部,辖境相当于今新疆吐鲁番地区,是通向天山南路、北路的出口,古代中西交通的孔道“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630 
                  年,唐败东突厥,伊吾(今哈密)归附,高昌王麴文泰亲至长安,打开了唐与西域的通道。随后,吐谷浑与西突厥的崛起,使通道受阻,于是臣服于西突厥的高昌垄断了西域的商路,阻隔西域诸国与唐通商,对途径高昌使唐的西域贡使,任意加以拘留,抢夺贡品,还侵扰唐的伊州和属国焉耆,致与唐的关系越来越紧张。639 
                  年,唐太宗为打击麴文泰的分裂割据活动,决定出兵高昌,统一西域。任命大将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契苾何力为葱山道副大总管。麴文泰闻讯,不以为然,认为高昌距唐7000 
                  里,其间2000 
                  里尽为流沙覆盖,地无水草,寒风如割,热浪似火,大军很难安全抵城下。即使顿兵城下,粮运不继,“食尽当溃,吾且俘而虏之”。但是,次年夏,侯君集大军出其不意神奇般地达到碛口,麴文泰得悉,惊惧而死。其子麴智盛继位为王,加强城防,力图固守。唐军包围其都城,发起猛攻,麴智盛被迫投降,唐军仅用半年时间就平定了高昌。唐太宗在高昌置州,号西昌州。后“改西昌州为西州,更置安西都护”,任命郭孝恪为安西都护、西州刺史。 


                  收复高昌,为唐恢复在西域的统治建立

                

                  中世纪军事
                  了据点,也为此后打击西突厥在焉耆、龟兹的势力奠定了基础。焉耆位居高昌之西,贞观初年曾遣使入唐。西突厥崛起后联合高昌,共攻焉耆,焉耆为求自保,声援唐军攻击高昌。高昌灭后,西突厥势单力孤,极力拉扰焉耆,共拒唐军。644年,焉耆王突骑支叛唐归附西突厥欲谷设可汗,安西都督郭孝恪奏请太宗同意,以西州道行军总管的身份,率步骑3000 
                  绕出银山道,夜袭王庭,生俘突骑支,平定焉耆,设置焉耆都督府。 

                  龟兹在焉耆之西,贞观初与唐时有使节往来。不久,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勾结龟兹诃黎布失毕与唐为敌。644 
                  年郭孝恪出兵焉耆,龟兹派兵援助突骑支。648 
                  年唐太宗任命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郭孝恪等率军讨伐龟兹。次年,阿史那社尔攻破龟兹都城,龟兹王逃走,据大拔换城固守,阿史那社尔围攻40 
                  天才攻克,生擒龟兹王,平定龟兹。 

                  唐军平定龟兹后,西突厥慑于唐军威力,亦“争犒师”。西域各族首领乘机摆脱了西突厥的统治,服属唐朝。唐太宗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统治,设置龟兹(今新疆库车)、疏勒(今新疆喀什)、于阗(今新疆和田)、碎叶(今吉尔吉斯北部托马克城附近)4 
                  镇,合称“安西四镇”。并将安西都护移至龟兹。至此,唐基本上完成了西域的统一。 

                  (5)平定西突厥 
                  唐太宗在统一西域的过程中,平定了高昌、焉耆、龟兹,斩断了西突厥的双臂,初步将其制服。加上此时西突厥内讧,互相攻战,势力衰落。阿史那贺鲁叶护兵败后归附唐朝,奉唐命招讨尚未服唐的西突厥各部。651 
                  年,他击败宿敌乙毗射匮可汗,西突厥10 
                  姓诸部皆来归附,遂拥兵数十万,自号沙钵罗可汗,建牙帐于双河(今新疆温泉境内)、千泉(今托克马克西)。他与乙毗咄陆可汗连兵,征服西域许多小国。7月,进攻唐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陷金岭城与蒲类县(今新疆奇台东南)。唐曾数次派兵进击,均未获全胜。 


                  657 年闰1 月21 
                  日,唐以右屯卫将军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总管,率燕然都护任雅相、副都护萧嗣业,发唐兵与回纥骑兵万余人,自北道攻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又遣右卫大将军阿史那弥射及左屯卫大将军阿史那步真为流沙安抚大使,自南道招集西突厥部众。12 
                  月1 
                  日,苏定方率军在金山(今阿尔泰山)北击败处木昆部,其俟斤嫩独禄等率万余帐投降。唐采纳右领军郎将薛仁贵建议,争取泥孰部共袭沙钵罗,至曳咥河(今新疆额尔齐斯河)西,苏定方被沙钵

                 

                  中世纪军事
                  罗10 万众包围。苏定方命步兵持矛环据南原,自率骑兵列阵于北原。沙钵罗军3 
                  次冲击南原未能得逞,苏定方率骑兵乘势反击,大败沙钵罗军,追击30 
                  里,斩获数万人。次日,唐军继续,追击,沙钵罗率数百骑西遁。10 姓部落相继归降唐军。 

                  苏定方命萧嗣业率骑兵向邪罗斯川(曳咥河南)方向追击,自与任雅相率新附之众继后。时遇大雪,深约2 
                  尺,诸将建议待天晴再行动。苏定方说服部众,利用沙钵罗以为唐必然休兵的侥幸心理,昼夜兼程,继续追歼。进至双河与南路军会师,又长驱200 
                  里,直抵金牙山(今塔什干东北)沙钵罗牙帐,乘其无备之机,突然发起攻击,斩获数万人,沙钵罗逃往石国(今塔什干一带)西北的苏咄城。苏定方命萧嗣业率军继续追击,自引军还。不久,石国人擒获沙钵罗,送交萧嗣业,西突厥被平定。唐朝分置昆陵、濛池2 
                  都护府于西突厥故地(今中亚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我国新疆一带),分统其10 姓各部。 

                  唐王朝经过东征西讨,其版图“东极于海,西至焉耆,南尽林邑,北抵大漠皆为州县,凡东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一万九百一十八里”,成为一个疆域空前辽阔、国力十分强盛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庞大封建帝国。 


                  3。唐朝的对外扩张 
                  唐朝的对外扩张主要是征服朝鲜半岛。唐初,朝鲜半岛上乃是高丽、百济、新罗三权鼎立。唐初期曾5 
                  次大举东征,先后平定了百济、高丽。 

                  (1)太宗时的东征 
                  高丽位于朝鲜半岛北部,百济位于西南部,新罗位于东北部。西晋时期,高丽侵占了辽东地区。隋炀帝曾3 
                  次进军高丽,企图收复辽东失地,并进而兼并高丽,均未成功。唐初与高丽互派使者通好。624 
                  年,唐册封高建武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642 年11 
                  月,高丽国内发生政变,大将盖苏文杀建武,立藏为王,自任莫离支(相当于唐兵部尚书),专擅国政,并且频频发兵攻打新罗。新罗向唐求援,唐太宗诏谕高丽罢兵,盖苏文置之不理。于是唐太宗决定亲征高丽,收复辽东故土。 


                  644 年7 月唐开始进行准备。令将作大匠阎立德在洪(今江西南昌)、饶(今江西鄱阳)、江(今江西九江)3 州造船400 
                  艘,以运载军粮。太常卿韦挺为馈运使,节度河北诸州,以供陆军之需。太仆少卿萧锐督运河南诸州粮入海,以供水军之需。行军总管姜行本在安萝山打造武器。同时加固北方国防线,派亲信重臣留守长安、洛阳。然后遣营


                  中世纪军事
                  州都督张俭等率幽、营两都督兵及契丹、奚、靺鞨先击辽东作为试探。唐进攻高丽的基地与隋朝大致相同,以幽州(今北京大兴西南)、营州(今辽宁朝阳)为陆军基地,莱州为水军基地,在乌湖岛(今山东蓬莱东北250里海中)储粮以供军需。11 
                  月,唐军开始行动,以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兵4。3 万,战船500 
                  艘,自莱州泛海趋平壤;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步骑6 
                  万趋辽东,拟从水陆两路合击高丽。太宗同时发布手诏,历数盖苏文罪过,以鼓励士气。12 
                  月,诏诸军及新罗、百济、奚、契丹分道进攻。 

                  645 年2 月,唐太宗从洛阳出发,3 月抵达定州(今河北省定州)。4 
                  月,李勣声称由怀远镇出兵,而暗地里悄悄渡过辽水。高丽大骇,城邑皆闭门拒守。李勣攻拔盖牟城(今辽宁沈阳市南50 
                  里的陈相屯塔山),进逼辽东城(今辽宁辽阳)。与此同时,由张亮率领的水军渡渤海海峡,在今旅顺口登陆,攻克卑沙城(今辽宁金县东)。接着张亮水军又与陆军张俭部合破高丽军于建安城(今辽宁盖县东北)。随着,张亮派总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