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世纪军事-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率军从壹岐出发,驶向博多湾。日本北九州镇西守护所辖部队,得知元军占领对马、壹岐后,在藤原经资率领下,立即进入沿海石坝阵地,严阵以待,6 
                  月6 日,元军进入博多湾后,发现沿海滩头筑有石坝,难以登陆,又得知志贺岛和能古岛防御薄弱,忽敦遂令舰船靠近志贺岛锚泊。

               

                  中世纪军事
                  当夜,日军小部队乘小舟偷袭元军纵火烧船,给元军造成一些损失。7 
                  日晨,洪茶丘率军占领志贺岛。志贺岛狭长,退潮时露出的海滩可直通陆地。元军力图夺占海滩,以便从侧后进攻博多的守军。于是双方对海滩展开了激烈争夺。元军善于集团进攻,在狭长地带作战难以发挥这一特长,因此元军损失颇大,被杀千余人。由于日军顽强抵抗,战斗持续到6 
                  月13日,元军未能前进一步。时值盛夏,疏菜饮水供应困难,士兵长期在海上生活和战斗,疲惫不堪,疫病流行,病死者多达3000 
                  余人。在这种情况下,抢占博多湾的计划已难以实现。忽敦军遂决定于6 月15 日从志贺岛撤退,驶向壹岐岛,与江南军会师。 

                  但江南军并未按事先计划如期抵达壹岐岛,这是因为阿剌罕侦知日本平户岛守军均被调至大宰府,遂决定将两军会师地点改为平户岛。6月初,阿剌罕病死,接替指挥的阿塔海尚未到任,无人负责。早在6 
                  月初江南军曾派出先遣舰队前往壹岐岛与东路军联系。范文虎鉴于先遣队早已出发,不宜久等,遂在阿塔海尚未到职的情况下,令江南军于6 
                  月18 日分批开航。7 
                  月,“范文虎、李庭以船三千五百艘,兵十万余至次能、志贺二岛,忻都(忽敦)、洪茶丘率所部会之。舳舻相衔而进,屡为日本人所却,招讨使忽都哈思等战没,诸将以略失利,乃移于肥前鹰岛”。7 
                  月27 日,元军在开往鹰岛途中,先头部队受到日本水军攻击。范文虎与忽敦“欲先攻大宰府,迟疑不发”,在海上停留了一天。 

                  8 月1 
                  日,台风袭来,元军船毁人溺,丧师大半。江南军张禧所部和也速儿所部见天气恶劣,将战船疏开锚泊,避免了台风袭来时互相碰撞,所以损失不大。台风过后,他们命部属立即救援遇难的元军将士,落水的范文虎也被救起。张禧向范文虎建议,江南军士卒未溺死的尚有半数,且都年轻力壮,如果将他们组织起来,强行登陆,背水一战,或可取胜。但范文虎置士兵生命于不顾,率先乘船逃跑。其他“诸将各择坚好船乘之,弃军士十余万人于山下”,大部分战死,“余二、三万人为其所虏,至八角岛悉杀之”。元军第二次东征日本,以惨败而告终。 


                  忽必烈没有从两次东征日本失败中吸取教训,而是一意孤行,准备第三次征日。从1283 年至1290 
                  年曾一再下令征日,但因大臣谏阻或忙于镇压人民的反抗,未能实行。1294 年1 月,忽必烈去世,征日计划也随之中止了。 

                  (2)进攻占城 
                  占城

                 

                  中世纪军事
                  ,宋以前称林邑、占婆或环王国,即今天越南的中南部地区,汉、唐以来即为中国友好邻邦,忽必烈时,占城国王“岁遣使来朝,称臣内属”,“屡贡方物”。补的继承王位后,不甘受制于元朝,扣押元朝派往马八儿国途经占城的使者。1282 
                  年,忽必烈调江浙、福建、湖广兵5000 人,海船100 艘、战船2500 艘,由唆都率领,循海道进攻占城。 

                  11 月,唆都率水军自广州浮海至占城港,依岸驻屯。占城沿木城四面约20 里处起楼栅,立炮台百余座防御,占城国王于木城西10 
                  里设行宫,率重兵屯守。唆都在多次招降失败后,于1283 年1 月15 日半夜发船攻城,以1600 人攻城北,300 
                  人攻城东吵咀,3000 
                  人攻城南。攻城北的部队,在进攻途中遇到风涛,损失不少战船,至天明始泊海岸登陆。占城打开木城城门,以象队为前锋,出动万余兵力,抵抗元军的进攻。经过苦战,最终失败,木城为元军所破,占城军伤亡数千人,数万人溃散。补的弃行宫,率余部退入大州西北的鸦侯山。17 
                  日,元军进入大州。补的一面遣使求和,作为缓兵之计;一面派人去交趾、真腊、阇婆等国借兵,并征集宾多龙旧州兵马,准备与元军决战。但交趾等国慑于元朝声威,为求自保,拒绝了占城的请求。 


                  2 月16 日,元军进攻占城国王所在地境,占城军奋勇抵抗,并抄袭元军归路。双方相持到6 
                  月,唆都在大朗湖大败占城水师。占城国王避居深山,指挥军队继续抵抗。次年2 月,忽必烈再派江淮兵1。5 万人,船200 
                  艘循海路增援,但仍然没有取得预期战果。唆都只得于3 月6 日引军回国。同年7 月和11 
                  月,占城国遣使入贡元朝,双方又恢复了正常的外交关系和贸易往来。 


                  (3)进军安南 
                  1253 年,兀良哈台率蒙军平定云南,1257 
                  年出兵安南,攻破其王都,安南国王逃亡海岛。因天气炎热,蒙古兵不能久留,遂还师。后来,安南国王陈光昺被迫称臣入贡,接受忽必烈的册封。1267 
                  年,忽必烈宣诏,以“君长亲朝”、“子弟入贡”、“编民数”、“出军役”、“输纳税赋”、“置达鲁花赤”等条款相约束,企图进一步控制安南。陈光昺不愿接受这些苛刻条件,上书请免。1277 
                  年,光昺死,子日烜继位。忽必烈曾多次召陈日昺入朝,日昺托致不至。1282 
                  年,元军征占城,要求假道安南,又遭拒绝。忽必烈于是决定进军安南。 

                  为了防御

               

                  中世纪军事
                  元军进攻,陈日烜从兄兴道王陈峻屯兵边境拒守。1285 年,元军在脱欢率领下,分6 
                  路进攻,击败陈峻军,渡过富良江。陈日烜亲率10 
                  万人来援。沿江部署兵船,立木栅拒守。元军进攻,日烜退守天长、长安。这时,唆都率领远征占城的元军北返,与脱欢军会合,分水陆两路追击,日烜屡败,退至安邦海口。但这时安南援军渐集,而元军师老兵疲,加上暑雨疾疫,死伤甚众,只好放弃京城,撤兵回国。在撤退途中,屡遭安南军追击和伏击,将领李恒中毒箭死,唆都部在乾满江被歼,脱欢逃回思明州(今广西境内)。 


                  1286 年,忽必烈下诏罢征日本,集中力量进攻安南。次年,忽必烈发江淮、江西、湖广3 省7 万兵、船500 
                  艘;云南兵6000 人以及海外四州黎兵1。5 万人共计9 万余人分道进攻安南,所有部队均受脱欢节制。11 
                  月,脱欢率军到达思明州,然后命程鹏飞、孛罗、合答儿率万人由西道水平出击;命孛罗齐率万人随脱欢由东道女儿关北进;阿巴齐率万人为前锋,乌讷尔、樊楫率水军由玉山、双门、安邦口进攻。途中,与安南战船400 
                  余艘遭遇,元军歼安南军4000 余人,获战船100 艘。元水军乘胜直逼安南。程鹏飞、孛罗、合答儿经老鼠、陷沙、茨竹3 
                  关,连战17 次,均获胜利。12 
                  月,脱欢进抵茅罗港。接着,乌讷尔率水军,阿巴齐率陆军,水陆并进,攻破安南城,陈日烜逃至敢喃堡。1288 年1 
                  月,陈日烜败退入海,脱欢命诸军追击,不及而返。元军此次远征,虽连连获胜,但由于劳师远征,士卒疲惫,又不服水土,多染疾疫,加之安南军民奋勇抵抗,已夺取的险隘纷纷失守,元军损兵折将,只得撤退回国。1290 
                  年,陈日烜死,子日燇立。1293 年7 月,忽必烈又令刘国杰等第三次远征安南。次年3 月,忽必烈病逝,元朝才罢征安南。 

                  (4)南击爪哇 
                  爪哇国即今天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古称阇婆国。元建立后,与爪哇互派使节,保持着友好的关系。1280 年和1286 
                  年,爪哇杜马班国王哈只葛达那加剌先后两次遣使入元,忽必烈对爪哇王室成员未能亲至深为不满。1292 年2 
                  月元派使出使爪哇,被爪哇王黥面,忽必烈认为这是对“抚有四夷”的大元帝国的莫大侮辱,遂决定出征爪哇。 

                  同月,忽必烈任命史弼为统帅,亦黑迷失和高兴为副帅,率兵2 万人,战船千艘,渡海进攻爪哇。11 月,军队在泉州集结。12 
                  月,船队由后渚港启

                 

                  中世纪军事
                  航,经七州洋(南海北部)、万里石塘(今西沙群岛)、高趾、占城,于次年正月至东董山、西董山(今纳士纳群岛),入混沌大洋(今南海南部),再经橄榄屿(今加里曼丹岛坤甸西面海中)、假里马答(今加里曼丹),到达勾栏山(今加里曼丹岛西南端附近)。然后驻兵伐木,造小舟,准备用于登陆。2 
                  月元军进抵吉利门(今马威安岛),并在爪哇中部北岸的杜并足(今爪哇锦石西北)登陆成功。然后兵分两路,史弼等率水路由戎牙路(今苏腊巴亚)港口顺泗水航行至八节涧(在泗水南),高兴、亦黑迷失则率马步军循陆路前往八节涧会师。 


                  当时,爪哇与邻国葛郎关系恶化,爪哇国王被葛郎国王哈只葛当所杀。爪哇国王女婿土罕必阇耶攻打哈只葛当失败,退保麻诺八歇,得知元军到来,遂遣使迎降并求救。史弼允其所求,领军进击葛郎兵,哈只葛当失败回国。3 
                  月15 日,史弼分3 路进军,东西两路分别由高兴、亦黑迷失指挥;另一路为水军,溯流而上;土罕必阇那所部为后续部队,预定19 
                  日进攻葛郎国首都答哈。19 日,元军到达答哈,哈只葛当指挥10 
                  余万人迎战,结果葛郎军大败溃入河中,被死者数万人,被杀死者5000余人。哈只葛当退至城内据守,元军一面围攻,一面招降。当夜,葛当国王出城投降。 


                  4 月2 
                  日,土罕必阇耶要求回国,以便更换正式降表。史弼同意所求,派兵护送他回国。途中,土罕必阇耶背叛,杀害护送的元兵,并率部突然向元军发动进攻。元军毫无准备,边抗击,边退却,步行300 
                  里,于24 日到达海边,登舟返航。经68 昼夜航行,回到泉州。元军远征爪哇,以失败而告终。 1294 
                  年忽必烈去世,随后中国和爪哇恢复了传统的友好交往。 


                 

                  中世纪军事
                  世界中世纪军事思想与军事学术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在欧洲,受封建割据、经济发展缓慢、神学和经院哲学盛行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军事思想和军事学术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这一时期军事理论的代表作仅有《将略》、《战术》等寥寥几部,而它们又主要是继承和发展古罗马军队建设和作战思想的产物。在中国,兵学发展出现第二次高潮,不仅撰写了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军事著作,出现了系统教授军事理论的武学,填补了许多军事理论的空白;同时在发明火药、火器并将其应用于战争之后,对火器时代的战术也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可贵的实践。中世纪还是中国兵学迅速向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向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国迅速扩展的时期。由遣唐学生带回国的中国兵书在日本兵学界引起很大反响,成为日本兵学家学习和借鉴的重要参考读物。 


                  1。拜占庭及欧洲军事思想与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