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习题-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地球内圈由 地壳 、 地幔 、 地核 三部分组成。其中上地幔70…350 Km为 软流圈 。
5、陆壳具有 双层结构 ,最表层为 风化壳 ,其余则自上而下分为 沉积岩层 , 硅铝层(花岗岩层) 和 硅镁层(玄武岩层) ;洋壳呈 单层结构 ,上部为疏松沉积物,硅镁层(玄武岩层)之上只有很薄或者没有 硅铝层(花岗岩层) 。
6、地球内圈有一些重要不连续面(或间断面),其中地壳与地幔之间的叫 莫霍洛维奇面或M界面 ;地壳硅铝层与硅镁层之间的叫 康拉德面 ;地幔与地核之间的叫 古登堡面 ;内、外地核之间的叫 莱曼面 。
7、自然地理环境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提出的。许多自然地理学家对这个新物质体系,曾使用不同术语来表达。如: 地理壳 、 地理圈 ; 景观壳 、 景观圈 ; 表成地圈 、 生命发生圈 、 地球表层 、 自然地理面 等。
8、地圈的组合形式有 上下成层的组合形式 、 相互交织的组合形式 。
9、客观物体的边界类型有 突变的鲜明边界 、 渐变的模糊边界 。
10、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概括为四大类: 固态的岩石 、 液态的水 、 气态的空气 和 活质有机体 。它们是自然地理环境最 基本 的组成成分。这四类物质成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普遍存在于自然地理环境中,并各以自己为 主体 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四个基本地圈: 对流圈 、 水圈 、 沉积岩石圈 、 生物圈 。
11、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包括 地貌 、 气候 、 水文 、 植物 、 动物 和 土壤 ,是自然地理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概念。它们是自然地理环境四种基本组成成分在 能量 的支配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 自然地理动态 的物质体系。它们既是 物质 的,又是 动态 的。如果说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强调 物质实体 的一面,则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更强调物质的 运动方面 。
12、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具有相对 独立性 、 整体性 和 区域性 的特点。相应于这三个方面,自然地理学可分为 部门自然地理学 、 综合自然地理学 和 区域自然地理学 。
13、恒星质量 巨大 ,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内部不断进行 热核反应 ,外部不断 抛射物质 ,它是宇宙中数量最多和最重要的天体。其成分中 氢 约占70%, 氦 约占28%,其余为碳、氮、氧、铁等元素。每颗恒星,通过 对流 和 辐射 ,向宇宙空间输送着巨大的辐射能。
14、光在真空中一年时间所走过的距离称为 1光年 ,1光年等于 9。4605×1012 Km,太阳光到达地球是 8分18秒 。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是半人马座的 比邻星 ,距离是 4。22 光年,牛郎星约16光年,织女星约26光年,北极星约400光年。
15、 1天文单位 即日地平均距离,可用“a”表示,1976年国际天文学会通过,自1984年起,“a”值统一使用1。49597870亿km(约1。5亿km)。用a这把量天尺来度量太阳系天体的距离十分方便。如日地平均距离为 1a ; 太阳到冥王星的平均距离约 40a 。根据理论计算,太阳系的引力范围可达 15万a 。1光年等于 63240 天文单位,1秒差距等于 3。26 光年等于 206265 天文单位。
16、星等每差一级,亮度差 2。512 倍,星等以等差级数 减小 (增大),亮度以等比级数 增大 (减小)。
17、中子星具有 恒星般 的质量(可达到太阳质量的两倍); 行星般 的体积(直径一般仅l0km左右),故密度 极大 ,中心密度可达1014g/cm3;且具有 极强 的磁场,磁感应强度高达108T(特斯拉)等特征。
18、银河系是一个包括约 1500 亿颗 恒星 和大量 星际物质 组成的庞大星系级的天体系统。直径约 10 万光年,其恒星的分布是 不均匀 的,中心区域恒星 较密集 ,距中心愈远,恒星愈稀疏。银河系的结构分 银盘 、 核球 和 银晕 三部分。俯视银河系的形状,它是一个 旋涡状结构 的星系。它是由于恒星围绕中心旋转形成的。银河系 物质分布不均匀 ,在银盘上由核心向外延伸出  4条旋臂 (恒星密集区),分别为 猎户臂 、 英仙臂 、 人马臂 和 三千秒差距臂 。太阳位于 猎户臂中 。侧视银河系,似 铁饼状 ,中间厚两边薄。由于我们观测者不处在银心位置,故各方恒星投影在天空上呈现 非均匀 的 光带 。
19、天体互相吸引、彼此绕质心旋转而构成了 天体系统 。一般情况下,次一级天体系统又围绕高一级天体系统旋转。目前认识到的天体系统层次是: 地月系 → 太阳系 → 银河系 → 星系群 → 星系团 →超星系团→ 总星系 。
20、关于宇宙的起源有许多假说,其中最有影响的是1948年由美国天体物理学家伽莫夫提出的 大爆炸宇宙学说 。大爆炸宇宙学认为,宇宙早期是一个 超高密、超高温 的“宇宙蛋”。宇宙蛋在某种物理条件下,发生迅猛的 大爆炸 ,于是便开始 不断膨胀 起来,结果物质也随着时空膨胀而 从密到稀、从热到冷 地演化着,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各种 恒星体系 。
21、宇宙起源的大爆炸过程包括: 基本粒子阶段 、 元素形成阶段 、 宇宙形成阶段 。
22、宇宙大爆炸宇宙学说的主要观测事实有: 谱线红移现象 、天体观测年龄与理论年龄相吻合 、 氦丰度证据 、 微波辐射证据 。虽然,大爆炸宇宙学能解释一些观测事实,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 宇宙蛋中无限密度 以及 爆炸机制 等问题。
23、在太阳周围分布着九大行星,它们距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是: 水星 → 金星 → 地球 → 火星 → 木星 → 土星 → 天王星 → 海王星 → 冥王星 →“冥外星”(近年根据观测与理论推算,第10颗大行星很可能存在)。
24、九大行星除 水星 和 金星 外,都带有卫星。一般质量大的行星比质量小的行星拥有 较多 的卫星。大的卫星 近球形 ,小的卫星呈现 不规则状 。除天然卫星外,地球周围还绕转着许多 人造卫星 。行星和卫星都 不发 可见光。另外,还有不少空间探测器和宇宙飞船在太阳系中遂游着。
25、太阳各部分密度的差别很大,其表面的密度 极小 ,仅有l0…7 g/cm3,而中心的密度竟高达90 g/cm3。太阳物质处于高度电离状态,氢和氦原子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离解为带正电荷的质子和带负电荷的电子。因为正、负两种离子所带电荷的总量是相等的,故称 等离子体 。太阳是个炽热的等离子 气态球体 ,其分层 无明显 的界线。为了研究方便,将太阳大致分成内三层: 核反应区 、 辐射区 和 对流区 和外三层: 光球 、 色球 和 日冕 。
26、九大行星有多种分类法:以地球为界,可将行星分为 地内行星 (水、金)和 地外行星 (火、木、土、天王、海王、冥王);以小行星为界,按九大行星距太阳近远的排列,可将行星分为 内行星 (水、金、地、火)和 外行星 (木、土、天王、海王、冥王);根据九大行星(冥王星除外)理化性质的主要差异划分,则可将理化性质相似地球的行星叫 类地行星 (水、金、地、火),将理化性质相似木星的行星叫 类木行星 (木、土、天王、海王);考虑到行星特征的差别与太阳系演化有关,又可把类木行星加上冥王星,分为 巨行星 (木、土)和 远日行星 (天王、海王、冥王)。
27、金星的赤道同其轨道的交角达177。,这意味着金星的自转是 逆转 ,即 自东向西转 ,与公转方向 相反 。在金星的天空中,太阳是从 西方 升起的,它的一昼夜的长度为地球上的117日。因此,金星上的一年,还不到二个昼夜。另一个例外的情形是天王星,它的赤道同其轨道的交角约为98。,这意味着天王星的自转也是 逆转 。如果把金星的自转比喻为 倒转 ,那么,天王星便是 躺着自转 。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自转方向皆与公转方向 相同 。
28、行星的分布规律基本遵循 提丢斯—波得定则 ;行星的运动具有 近圆性 、 同向性和 共面性 特征。
29、小行星带主要分布在 火星 和 木星 轨道之间;小行星质量总和约为地球质量的万分之四,且质量愈小的数量愈 多 ;1801年元旦元夜,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了第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 谷神星 ;现有42颗正式命名的中国小行星,最初的 5 颗是以我国古代科学家命名的;小行星运行轨道较 扁长 ;小行星多数是 碳质 的,少数是 石质 的或 铁质 的。
30、偏心率e1的一些慧星,轨道呈抛物线和双曲线,只过一次近日点,就一去不复返,称为 非周期性慧星 ; 慧星的外貌和亮度,随着它离太阳的远近而发生显著变化:当它 远离 太阳时,呈现为朦胧的星状小暗斑;当它 靠近 太阳时,质量较大的慧星会产生各种形状的慧尾,且亮度增大;慧星主要由 慧头 和 慧尾 组成。
31、特别明亮并伴随闷雷般响声的流星,称 火流星 ;通常所见的流星体是单个的,叫 偶发流星 ,它们是单个天体碎片,像行星一样绕日运行,在接近地球时被吸引落进大气层而形成;另一类流星体成群出现且具有周期性,叫 周期流星 ;成群出现的流星体叫 流星群 ,流星群与 慧星 有关,当慧星破碎后,其碎片散布在它们的轨道上,在地球穿过其轨道时,成群的碎片进入大气层而形成 流星雨 ;流星集中射出的点称为 辐射点 ;流星群以辐射点所在的星座命名,例如狮子座流星群,出现在每年的11月,极盛之时,可形成壮观的 流星暴 。
32、月球质量为地球质量的 1/81。3 ,月球线半径是地球半径 1/4 倍,月球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 1/49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1/6 。月球重力小,是造成它与地球完全不同的自然状况的主要原因。
33、观察所见月表明亮部分称为 月陆 ,因为它的反照率 较高 ,故月陆看起来比较明亮,月陆是月面上的 高地 ,为大面积的熔融结晶的岩石覆盖,是月球 最古老 的岩石,年龄约 41…46亿年 。肉眼所见月面上暗黑的区域称 月海 ,月海是月面上广阔的 低平原 ,滴水均无,已知的月海有22个,绝大部分分布在月球 正面 ,月海比月陆低2…3km,且比月陆 年轻 ,约形成于39—31亿年前;其中最大的 风暴洋 ,面积约500万km2;较大的月海还有雨海、静海、澄海、丰富海、云海、危海、酒海等。                      
34、据月震资料分析表明,月球内部构造与地球相似,可分 月壳、月幔和月核 三个同心圈层。月壳厚约 60km ,月面下 60…1000km 为月幔,1000km以下为月核。月壳和月幔组成 刚性 的岩石圈,月核为 软流圈 ,温度约1000K,可能是由 硅酸盐类 物质组成,不是地球那样的 金属核 ,因此,它的密度比地球小得多。月球 几乎没有 磁场 ,太阳风的粒子和宇宙线可以直接轰击月面。但是,已发现月岩中含有 微弱的 剩余磁性,其原因尚无公认的解释。
35、恒星月约27。3217日,它是月球公转360°所需的时间,是月球公转的 真正周期 ;朔望月约29。5306日,它是日月会合运动的周期,也是 月相变化周期 ;交点月长度约27。2122日;近点月长度约27。5546日;朔望月比恒星月长约2。21日,是因为朔望月要比恒星月 多 转29°的原故;交点月比恒星月短,是因为黄白交点每月 西移 约1。6°的原故;而近点月比恒星月长,是因为近地点每月 东移 约3。3°的原故。
36、由于月球公转轨道是椭圆,近地点时 最快 ,约为15°/日,远地点时 最慢 ,约为11°/日。因为月球的公转方向是 向东 ,而它的周日视运动方向又是 向西 ,所以月球每日出没地平的时刻(太阳时),必然逐日向后 推迟 ;因月球的公转平均速度为13°10’/日,地球公转平均速度为59’/日,则日月会合速度每日为13°10’…59’=12°11’,而地球自转12°11’的时间约50min,因此月球的出没时刻,每日向后推迟约 50min 。因为月球公转速度的不均匀造成的“经度天平动”和月球自转轴83°21’的倾斜造成的“纬度天平动”所致,使我们能多看到9%的月面积,即我们可以看到 59% 的月面积。。
37、日食类型的不同,是取决于地球所处不同 月影区域 。处于 月本影区域 的观察者,看到月球全部遮住了太阳,完全看不见太阳的现象,就叫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