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东街传奇-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俊罚ǚ瞨6e5),在1993年2月15日出刊的那一期刊物里头,还这么说,“连巴菲特这么高竿的投资专家,都没办法在那10年当中,让自己的钱能够成长3900倍,而且离这个水准还差得远。”李博的发行人也公开表示。如果投资人在这段期间一直跟着李博的建议来操作的话,那么在短短的11年当中,就会变成巨富。
  头一个对李博所宣称的业绩仔细检查的人,就是郝伯特。他细心调查的结果,马上就把李博的气球给戳破了。他首先指出,李博在这几年当中,曾经数次修正他的计量经济模型。因此,他在大肆吹嘘操作业绩时所说的模型,和他早先提出投资建议时所用的模型,根本就是两码事,完全不一样。同时,李博为了达到惊人的操作业绩,还回过头来重新测试那套模型,看看如果从1981年开始就用后来修正过的模型,那么操作的结果会是如何,郝伯特看破了李博手脚之后,大叫犯规。
  李博真正提出过的投资建议,郝伯特一直都有追踪纪录。事实上,李博的建议和后来在广告宣传上所说的,根本就不相符。更糟糕的是,如果投资人真的想让自己的投资组合能够成长3900倍的话,就得在这段期间一直都作多500%。事实上,在过去这些年当中,李博真正提出过的建议,有一些和他在修正过的模型里所说的,根本就完全相反。更奇怪的是,李博真正的操作业绩其实一直都很好,并不真的需要用这些骗人的招术来加以粉饰,因为,就算是以他真正的投资建议来操作,他的投资回报率在整个华尔街也是属一属二的。根据郝伯特的说法,从1988年到1993年之间,李博的投资组合模型就增值了160%。李博可以炫耀的成绩,和差不多同时间进入这一行的人比起来,几乎可以说是没人比得上的。
  李博自己的说法是,他并没有事先看过帮他发行短讯的公司所作的宣传广告。他说,他只负责编辑行情分析稿,根本就不怎么管公司其他的事情(李博和他的投资集团被控刊登不实广告,后来他们既不承认犯错,但也没加以否认,而在1996年1月的时候于庭外和解,付了30万美元给证券管理委员会)。
  对投资人来讲,倒是可以从这件事得到一个教训:过去的表现如何(特别当这些表现是捏造出来的),并不表示未来的结果就会如何!至少,金融商品的广告都是这么说的。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大致说起来,华尔街的运作是诚实可信的。市场的状况都还算公平,而股票和债券价格的变动,通常也都很有效率地把各种因素反映出来。不过,倒不能说完全没有例外。有时候,还是会有人想在股票市场里动点手脚,就像古时候的情况一样,有些人毫不留情地靠着剥削他人而致富。有些人在股市投机,还有些则是没有领牌的经纪商搞些短线的投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听到哪个交易商因为违规交易而被逮个正着。其中,有的人是想非法哄抬股价,有的则打算故意打压行情,而目的无非都是想得到一点好处。除此以外,内线交易仍然是经常发生的事,而主管机关也还是无法完全根绝这些诈骗勾当、操纵及垄断市场的行为,还有些老江湖则根本就是耍些诡计,在市场上诈骗社会大众的钱。而这些案子的主管机关有时候也是束手无策,老实说,无论主管机关多么想规范市场,也不管市场参与者如何自我约束,只要市场存在一天,这些非法的行为就会存在一天,这就是华尔街。简单来讲,人的贪念和恐惧的心理实在是太普遍,非法行为就是根除不了。
  在不算很久以前,那时候的状况比现在还糟。本世纪初,没有合法执照的市场掮客,就经常把民众辛苦赚来的钱硬生生地骗到自己的口袋里。这些人可以说是目前经纪商的雏形,但他们刺激的是市场的赌博心理,而不是正当的投资。那时候,这些非法的捐客会先把某档股票的价格拉高,故意吸引不知情的股民进场,然后在高价把持股脱手,让价值快速回挫,而当初盲目跟进的人,也就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手里的钱消失无踪了。这些捐客一手操纵股价,另一手还没收投资人当初为了“买”这些股票而缴付的保证金。这些人光凭这些小把戏,就够他们赚得饱饱的。
  在1993年6月,市场的主力回过头来取得了操控权,他们当时的作风并不像是90年代,反倒让人想起了20年代。这事是在那个月的第三个星期五发生的。当天,华尔街有好几家大型的证券商联手进场,刻意把股价炒高,而目的就是要把数百万张股票抛给不知所以然的股民,让他们没有时间参与当天的交投。
  在讲当时的状况之前,我们先回顾一小段历史。对股票、期权,以及期货市场来说,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五是很重要的一天,那是股票期权到期的日子。股票期权是一种根据股价或股份指数所衍生出来的交易契约,如果买进了期权的买权(cdl叩tlons),就表示交易商有权在未来某一天以前,以事先决定的价格买进100张像IBM的股票,或是包含很多股票在内的标准—普尔100指数(Stan此rd&Pbor’s 1001ndex)。相对地,期权的卖权(putoptions)则可以让交易商在未来的某一天之前,以事先决定好的价格卖出某些股票或是股价指数。
  期权的买卖可以让投资人或交易商只缴付一点保证金,就得以控制相当多的股票。保证金的额度,通常都只要合约价格的5%。但如果投资人是以融资方式来买股票,那么保证金的额度就是股票价格的一半。由于买期权的成本相对较低,因此投资人往往把它拿来当成投资股票的避险工具。买卖期权的地方在期权交易所,而期权合约每个月都会到期一次。除了个别股票有期权,股价指数也有期权。期货和期权的情况类似,但期货只能用在标准—普尔500等股价指数上面,如果交易商或投资人买进期货,同样的也可以控制指数所包含的股票,而且买进的成本低得多,只需要用到这些股票价格的一部分就成。
  随着股票期权和期货的不断发展,有些复杂而又难懂的交易手法,也跟着应运而生。其中,包括以套利为主的电脑程序交易,以及所谓的投资组合保险。这些投资策略被认为是导致1987年股市发生崩盘的两大主凶。80年代,由于股票期权、股价指数期权,以及股价指数期货的交易相当盛行,因而使得期权和期货市场出现大量的套期保值和投机交易。这些交易形式的产生,使得投资变得远比过去来得复杂得多,自此以后,市场就再也不是原来的面貌了。
  现在,把股票、期权、以及股价指数期货等拿来一起运用的策略,不仅非常复杂,而且还经常会让股市的震荡幅度扩大。刚刚说到投资组合保险,现在大家都知道这套东西是行不通的,但在1987年的时候,那东西的确对股市崩盘造成催化和加速的作用。这种操作手法在观念上其实很简单,也就是投资人可以毫无限制地在市场卖出股价指数期货,以这种方法来保障自己在股市的投资。当时有人认为,这种作法既可以让自己不致蒙受亏损,也不会对股市造成任何影响,但现在想起来,这种观念实在是颇为愚蠢。投资人在1987年10月19日那天,终于亲身体会到这种想法是错的。那一天的情况真是要命,股市如水银泄地般重挫,股价大幅缩水,投资人个个惊慌失措,只想到反手大卖指数期货,希望在这里放空能赚到一笔钱。然而,这种手法不但发挥不了作用,反而还让情况变得更糟。当天收盘时,道·琼斯工业股价指数整整跌了508点,跌幅高达22%,这是市场有史以来单日最大的跌幅。这个事件显示,当时很多投资人并不了解衍生性金融产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因为那实在太复杂了。同时,他们也没想到这些玩意儿对股市的流动性竟然有那么大的震撼力。不过,有些交易商和投资人还是很懂得运用这些威力强大的工具,我们待会儿就知道。
  股市崩盘以后,证券交易委员会、纽约证券交易所、芝加哥商业期货交易所,以及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hicagoBoardOpt沁ns Exchange),都对很多涉及股票、期权,以及股价指数期货等复杂的交易方式,设下了层层的限制。这种作法迫使市场主力必须更清楚地把他们的进出状况说出来。而且,期权及期货在每个月或每一季结束前都会到期,而这些市场大户也得让别人知道打算如何回补手里的头寸。
  股票及股价指数期权在每个月都会到期一次,这算是蛮平常的事,即使是在80年代电脑程式交易和投资组合保险还很盛行的时候,情况
也是如此。不过,在每一季的第三个星期五,盘中的交投几乎都会比平常热络,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型的机构投资人原来对这三种投资工具所进行的交易金额都很大,而且又复杂,其中就有一些必须在当天进场回补,把手里的头寸结清。而这些交易,有的是在市场临收盘之前才完成的,也就是收盘前的最后那个小时,在80年代,最后的这一个小时被称为“三重压力时段”(Tyiple Witchi吧!—Iour)
  很多投资人操作的期权电脑程序交易,金额都相当庞大,因此,在最后的这一个小时里,他们必须把这些复杂的头寸结清掉,但也往往会让市场行情出现极大的波动。同时,由于有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美元的交易必须在这个时候平仓,因此,股票、期权、以及期货的成交量在收盘前会明显地暴增。市场主力是利用这三种投资工具之间的价差来攫取利润,而在他们把手里的部位轧平之后,就可以把这一季所赚来的大笔利润放到口袋里了。在最后的这一个小时,这些人会像疯了似的把头寸轧平,赶快获利出场。这种狂热的气氛,有时候连华尔街经验最老道的交易商也会觉得恐怖。最后,市场在一阵狂乱之后,这三种工具的价格才逐渐趋于一致。
  1987年股市崩盘以后,负责监督市场的主管机关想尽法子要缓和这类交易活动。他们后来想出来的办法是,由于市场大户为了在收盘前平仓而挂出的买卖金额往往非常庞大,为了不让市场参与者被这么大的交易单给吓到了,于是大户们得先让别人知道他们在收盘前必须买卖哪些股票,以及买卖单的额度有多大。
  在公布打算买卖哪些股票的资讯以后,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专业会员就可以替这些数量庞大,整批丢出来的买卖单找到交易对象。交易所专业会员的工作,就是负责撮合股票的买方和卖方,而在碰到每一季第三个礼拜五的时候,由于大笔大笔的买卖单一下子全跑了出来,抢着快点成交,于是工作的困难度也就相对增加了。因此,主管机关之所以要求市场大户公布买卖股票的讯息,目的就是希望在期权到期和碰到三重压内的时候,市场的交易状况能变得有秩序一点。
  从1988年到1993年的9月,市场大户们曾经好几次在最后一小时内交易当中,把他们当天的计划公布出来,让市场知道他们必须买多少股票,或者卖多少股票。同时,纽约证交所也会把每笔超过5万股的买卖单列在一张单子上。有时候,某些券商在收盘时还会有几百万股的威名商场(Wal—Mart)、或是通用电器(GerlelralElectric)和埃克森石油(Ex朋n)等公司的股票要买进或卖出。在收盘前一个小时里,交易所的专业会员就必须用到那张名单,来撮合这些大批的买卖单,并缓和市场的波动。否则,那么大笔的交易通常都会让行情出现大幅震荡。
  在这么做了几年以后,有些交易商发现他们可以利用收盘前大家急着完成交易的机会,好好地发一笔横财。他们的做法是,假定某个交易商知道有很多机构投资人在当天收盘前必须买进100万股威名商场的股票,那么他就可以先买入这家公司的股票,然后在后来买盘将股价明显推高以后,再趁机逢高出货。有些股票价格就因为收盘前的买盘涌现,而在最后1分钟跳升1美元。相对地,假如某家公司的股票在收盘前还有好几百万股要抛售的话,那么最后1分钟跌个1美元也不令人奇怪。
  基本上,在市场里跟着别人鼻子走的人,往往都是看市场主力买什么就跟着买什么,主力卖什么就跟着卖什么。在90年代初期,有些散户投资人还会在收盘前一个小时看看主力有什么动向(先是透过金融电视新闻台,后来则透过CNBC来了解状况),然后就跟着主力做,这样还是可以赚点小钱。
  不过,这么轻松就可以赚钱的事,并不会永远持续下去。1993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五,市场主力们就决定要从这些小人物的口袋里捞回一点钱,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交易商一直在利用期权到期的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