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货币战争txt全集下载(第一部,第二部全)-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键词:内需市场 把握这个最大的战略机会

 

有危就有机。虽然全球金融危机的第一波已重创了多个国家的经济,但宋鸿兵对于中国经济仍有十足信心。他表示:“在这场危机中,中国经济虽然不能做到独善其身,但至少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复苏起来。”而且,在危机后,世界货币体系、全球汇率、世界金融机构、全球金融监管等方面都将发生变革。“在这样的变革背景下,中国需要做的就是把握其中机遇。”

 

在演讲中,宋鸿兵出示了三幅美国自婴儿潮以来的人口、消费、经济三大指数的图表数据。在这几张图表中,美国的人口指数与消费指数几乎一致,而消费指数又与经济周期惊人的一致。对此,宋鸿兵解释道,诞生自美国婴儿潮的这批人,人口数量占比超过美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创造财富占比超过美国财富的一半,而他们创造财富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消费刺激经济增长,因此三条数据线达到了惊人的一致。

 

从目前来看2009年正是这批诞生自婴儿潮的美国人步入老龄化的临界点。根据消费习惯,2009年后的美国消费市场可能大幅萎靡,经济指数亦将随之低迷。“从人口出生指数来看,这个时间或将持续14年至2023年。”

 

宋鸿兵表示,除美国外,目前欧洲的一些国家也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不过,从2015年至2035年这段时间正是中国人口结构中,青壮年人口的最大值。这里面蕴含着可以推动经济增长的巨大消费力。在全球经济格局发生巨变的背景下,中国应从现在开始配套长期政策,培育内需市场,把握这个最大的战略机会。”

 

关键词:中小企业 积极过冬保持足够现金流

 

在25日的演讲中,宋鸿兵也特别谈到了金融危机对四川经济的影响和机遇。

 

宋鸿兵表示,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主要集中在对外出口业,东南沿海地区所受的经济较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东部经济对西部经济的带动性将大大减弱。“四川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很低,从其受影响程度来看,怎么都要比东部轻。”

 

面对现场众多的企业家和公司高管,宋鸿兵建议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挑战,四川中小企业要保持足够的现金流,积极过冬。而对于优质的大型企业,金融危机则是进行企业并购的“好时候”,“打好根基,才能在经济回暖的时候做大做强。”

 

对于普通投资者,宋鸿兵也有自己的建议。他预计,美国将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以此来抵消消费下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如果石油的价格在一桶70美元以下,那么美国的低碳行业将无法生存,所以他个人未来看涨石油价格,“我估计两年内国际油价可能突破100美元一桶,投资可重点关注与石油相关的理财产品。”

 
《货币战争2》第七章:为什么要买黄金? 2

警世危言:金融海啸第二波更猛烈
 

 

按照宋鸿兵的预测,第二波金融危机就可能在最近爆发,区间为2009年4月到9月。

 

在第三波风暴中,一些国家或地方政府将会破产或倒台。

 

国家开发银行经济学家吴志锋也表示,在第二波金融风暴中,美国现有的8000家银行之中可能会有近50%的银行倒闭,即4000家银行可能倒闭。

 

在利率火山阶段之后,将进入金融风暴的第四阶段—美元冰河期,不过这个阶段宋鸿兵现在还没有时间表。

 

《货币战争》的作者宋鸿兵,这位曾经在美国房利美和房地美工作过的中国四川人,因预言的大胆和部分准确性备受媒体关注。

 

枯燥的数据和图表只是他分析的工具之一,金融世界中能够提供独有信息的人脉关系,似乎更是其判断来源。

 

2009年2月22日,在环球财经研究院成立当天,该院院长宋鸿兵表示,将通过对西方金融界人脉关系的分析,预测未来的经济发展。

 

他说:“我们将对统治世界的17人俱乐部展开研究,这些世界核心金融人士,是大多数中国金融人士之前没有关注到的。” 在宋鸿兵看来,这些“统治世界命运的人”将与接下来金融风暴的延伸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4000家银行或倒闭

 

宋鸿兵与该研究院的国内研究成员、国家开发银行经济学家吴志锋等,都认为金融危机将在接下来的不久,产生第二波更为剧烈的风暴。出语惊人的宋鸿兵认为,这一波冲击的标志,将可能是位于美国的银行业翘楚花旗银行和美国银行的破产倒闭。

 

“现在花旗银行的股价只有不到2美元,美国银行的股价只有3美元多,之前,他们的股价都在20美元和30美元左右。”宋鸿兵说。

 

已经跌掉90%市值的两家银行,最近的股价走势与此前两房出问题前的股价走势非常相似,都是几波下跌后来一次最大的跌幅,而这也可能就是其破产的前夜。

 

宋鸿兵表示,第二波金融危机就可能在最近爆发,区间为2009年4月到9月。

 

宋鸿兵阐释了自己说这些话的依据。他认为,资产价格是金融危机中衡量银行系统的重要标准。如果是20倍的杠杆,现有的资产价格下跌,可能导致银行资产归零,但是,美国和欧洲的银行平均杠杆率都在30倍左右,而现在的测算是资产下跌幅度已经达到了8。68%。

 

这实际上表明,美国的商业银行体系已经资不抵债,而包括欧洲在内的银行,与美国一样,也将出现重大的危机,花旗银行和美国银行也处在这个危险的边缘。

 

宋鸿兵分析说,资产价格的下跌,将导致商业银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面临着两个残酷的选择,要么申请破产保护,要么被全面国有化。

 

最近格林斯潘已经提出来,说美国银行系统的国有化可能是个不错的主意。宋鸿兵对此的解释是,这已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经济学家吴志锋也表示,根据他们对美国市场的观察,在第二波金融风暴中,美国现有的8000家银行之中可能会有近50%的银行倒闭,即4000家银行可能倒闭。当然,美国与中国不同,他们的银行虽然数量庞大,但资产规模都较小。在这些即将倒闭的银行中,会有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倒闭,这将构成第二波金融风暴的标志性事件。

 

吴志锋认为,第二波风暴中,大型商业银行的倒闭对市场的冲击,将远大于第一波中雷曼兄弟等几大投行的倒闭,因为,他们承担着支付功能。

 

政府面临破产危机

 

吴志锋认为,由于商业银行倒闭而导致的支付危机的影响力会更大,并将由此产生第二波风暴后的第三波金融风暴。

 

宋鸿兵表示,在第三波金融风暴中,商业银行一旦国有化,商业银行此前发行的16。7万亿美元金融债将会被调价,这些金融债,现在被美国的养老基金、社保基金和各个国家的金融机构持有,他们将面临巨大损失。

 

除了金融债将可能出现问题,地方政府债、企业债、信用卡债务等也将出现问题,这些债务的总额是25万亿美元。

 

此间,问题的另一个核心是企业债中的垃圾债券。这些债券最没有信用,担保能力最差,规模达到了3万亿美元。宋鸿兵预测,在接下来的4月到9月期间,这些垃圾债券的违约率会由现在的4。5%提升到20%以上。

 

而在宋鸿兵看来,保尔森奥巴马采取的目前的救市方法也都不能奏效,因为方法是错误的。

 

目前的情况,第一个办法,政府出钱购买银行的烂资产以图恢复流动性,好比在洪水爆发的下游去抽水,但是洪水源头的问题没有解决,洪水会越来越多。

 

第二个办法是向银行注资,如同在加固堤坝,但上游还在下暴雨,洪水上涨速度太快。第三个办法是让银行破产,采取炸坝措施,但是奥巴马目前没有更多的财政力量做这件事。

 

唯一的选择是大规模增发国债,但是,这个窟窿也是惊人的。其中商业银行3万亿美元、财政赤字1。2万亿美元等,总救市资金总额需要5万亿美元。这样的发债规模是往年的4到5倍,往年的发行量只有8千亿,今年可能达到5万亿美元。

 

问题是市场上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美国国债。目前全世界外汇储备共有7。6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已经是各种票据,可动用的现金为2万亿到3万亿美元,如果采取发行国债的方式,将会造成美国国债供应量过剩,没有人买得起这些国债,相应的国债价格将下跌,也造成危机进入第三波金融风暴。

 

在第三波风暴中,一些国家或地方政府将会破产或倒台。

 

实际上,美国加州政府可能将是美国第一个出现大规模地方政府违约的地区。一些东欧国家也已经处于非常艰难的地步,最近它们引入了战略投资者,迹象有所改善,但国家银行的控股权旁落,交给了投资人,控股方占到了东欧国家75%以上的股份。

 

此前,一些外资银行控股了东欧国家的银行,又向东欧国家进行大量借贷,而一旦去杠杆化的过程发生,外资银行将会抽取资金回避风险,必然造成本国货币的急剧贬值,形成货币危机,随之也产生第三波金融危机的演变。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的地方州政府可能倒闭,东欧国家可能会发生较大的社会动荡。10年之前,印尼政府倒台和社会的动荡就与亚洲金融(2;…0。08;…3。85%)危机密切相关。

 

宋鸿兵表示,在第三波的冲击中,美国将产生大量美国国债,这将导致长期收益率狂涨,融资成本同步上涨,形成利率火山,严重打击美国现在的实体经济,债务成本进一步上升,最后导致越来越多的资产脱离美元计价,美元将会贬值。

 

在利率火山阶段之后,将进入金融风暴的第四阶段—美元冰河期,不过这个阶段宋鸿兵现在还没有时间表。

 

宋鸿兵认为,最后的结论是无论美国如何做,全世界包括美国在内,必然面临着长期衰退,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唯一的悬念是衰退将会在通缩还是通胀下进行。如果是在通胀下,衰退会类似上世纪70年代美国长达10年的滞胀—经济衰退,但是通货膨胀在两位数以上。

 

 

警惕美国的“人造牛市”
 

 

最近几天美国股市连续大涨,华尔街的上空似乎出现了久违的牛市祥云,交易员欢声雷动,投资人额手相庆,市场在窃窃私语危机已见底,华盛顿在高唱经济即将反弹。花旗银行、美国银行纷纷报出一二月的盈利,巴菲特在抄底,伯南克在打气。

 

事情果真如此吗?恐怕只有头脑“简单”的人才会相信这样的“G20”政治行情。没有美国政府两次数百亿美元的注资,何来花旗和美国银行的盈利?这样的“盈利”如何让人心里踏实?更何况这些“盈利”中均未将未来潜在损失估计到位,它们假设经济将会迅速繁荣。这样的“盈利”同样不包括美国政府以拯救AIG为名,而实际上将高达千亿美元的巨额纳税人的资金变相打入各大银行的账户所显现出来银行体系“人造健康色”所产生的“收入”。

 

美联储刚刚公布将直接动用3000亿美元购买美国长期国债,这是近50年以来的头一回。实情是,各国中央银行纷纷抛售美国长期国债,离岸对冲基金在狂抛两房债券,美联储已成为美国长期债券的最后买主。对于马上面临靠至少两万亿美元国债增发才能挽救银行系统的奥巴马来说,这个时机真是糟透了。

 

许多人没有意识到美国的长期债券是美国金融体系的生命线,长债被抛弃导致美联储直接介入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通货膨胀和长期萧条。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要在G20会议之前要搞出一个“人造牛市”来为奥巴马拉抬气势,在一片牛市大吉的迷幻气氛中,希拉里才可能给头晕眼花的各国代表的口袋里塞进一些美国长期国债。即将召开的G20大会,不过是美国搞的一场美国债券的超级路演而已。

 

伯南克的话可信度有多少呢?2007年初当次贷问题刚露头时,此公信誓旦旦地保证这仅仅是个小问题。2007年8月次贷危机正式爆发,此公认定这是一场“孤立的”、“短暂的”、“小规模的”危机,结果危机演变成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结果此公仍不认错,断定金融危机不可能影响美国的实体经济,结果我们看到的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房屋没收率、失业率、各种违约率、企业破产规模。今天此公又说“美国经济年底走出衰退”,听众还是自己掂量吧。

 

最近几日,国内和国际的部分经济学家又在联手配合这一“人造牛市”,大唱“赞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