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津—808000011300
汉族占少数的地区
(自治区)1957年1986年面积
内蒙古9200000200700001177500
新疆(维吾尔)5640000136100001646900
西藏127400019900001221600
宁夏(回族)2050000415000066400续表
密度(每平方公里人数)省份密度欧洲国家密度
黑龙江32
甘肃35
云南44
爱尔兰41
吉林67
西班牙64
广西88
奥地利87
陕西93
法国91
贵州97
山西102
波兰102
江西113
捷克斯洛伐克112
福建119
四川127
民主德国159
辽宁159
湖北164
广东164
湖南172
意大利177
河北221
英国226
安徽240
浙江248
联邦德国233
河南291
台湾346
比利时315
山东352
荷兰376
江苏443
第一部分 5。汉语方言及使用的人口
1953年统计,单位:百万
北方方言(四大系)387吴方言(四大系)46广东方言(五大系)27续表
湖南与江西方言26客家方言20闽南方言15闽北方言7共计528以上数字未算台湾汉族(现下有1300万人,大部分说闽南话),也未算东南亚华人地区(大约有1100万人,按其原籍不同分别说广州话、客家话或闽南话)。序言中国社会史
非汉族之少数民族
虽然汉族人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的大多数,但属其他民族的中国公民1957年时也有4200万至4500万之数。这些民族有50多个,均已获得正式承认并享有相对的自治权。
因此,显而易见:非但汉族人口构成不了划一整体(有人可能如此臆测),而且若干省份的种族差别还十分明显。台湾岛北部与东部仍然存在着操“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的种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非汉人民族(1957年统计)
族名种族语言组地域人数(万)壮泰云南、广东⑥78维吾尔突厥新疆、甘肃西部39彝藏缅云南、贵州、湖南32。6藏藏西藏、青海、四川27。7苗苗瑶西南各省26。8满洲通古斯东北、蒙古、北京地区24。3蒙古蒙古蒙古、东北、甘肃、青海16。4布依泰云南13。2朝鲜朝鲜东北12。5历史上华夏语言文化的居民不断发展,汉人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居于优胜地位,其文化随着自身进展以及与远方文明接触而改变自己,丰富自己,并显出其多样性。上述非汉族居民便是以汉族扩展、华夏语言文化得势为标志之历史的最后遗迹。种族融合、不同居民之间互相借鉴,出现文化同化现象(例如,汉族人接受游牧居民生活方式或华南土著居民生活方式,南方省份某些种族今天与汉人已没有多大差别)。种种情况表明:从历史角度而言,生活方式与文化至关重要。
第一部分 6。生活方式与文化
东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该地区的所有语族均在其中有所反映),其语言状况已显示出人口的复杂性,但尚有其他因素可将远东居民的生活状况鲜明地显露出来。采摘、狩猎、捕鱼、牧养、农业,形式不一,都是人类的基本活动,因为民以食为天。此类生活手段,加上掠夺活动(行劫、抢掠、海盗劫掠)及商业活动,均与文化密切相关,生活手段又作为文化的基础。因此,生活方式是对历史作任何综合解释之根据。
首先依据的是地域。地域导致采纳某种生活方式,并对其有所限定。在某一海拔高度之上,超乎某种气候条件,小麦便无法生长而要让位于大麦与小米。蒙古的广阔草原地带更有利于畜牧业而不宜于农业。水稻种植最适宜之处是热带与亚热带地区的灌溉平原……不过,也不应受某种地理决定论所支配:因为凭借梯田,水稻也可以上山,而且依靠灌溉手段,水田亦能直达干旱地带。华北与蒙古南部不但适宜于农业而且亦宜于放牧马牛羊。地域规定着各种生活方式,反映出其发展、消退以及共存状态。此类现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而且能部分说明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与相互借鉴。但是人类社会总是趋向于将其依附之生活方式推到自然限度之外,而且地域条件也容许人类活动有相对的自由。上述根深蒂固的倾向及相对自由,与各种生活方式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文化及文明模式的总体分布亦无抵触之处。在东亚这片广阔地域上可以识别出与特定生活方式相联系的四大文化群:
1.以从事发达农业为主的定居人群。具有华夏文明的居民以及所有深受其影响的居民均属此种文化模式。
2.草原与沙漠地区的游牧人群。这片地区从西伯利亚泰加森林延伸至华北农业地带,自满洲伸展至伏尔加河下游流域。
3.喜马拉雅广阔山系及其附近地区半畜牧半农耕的山居人群。
4.将狩猎、畜牧与多少带点原始形式的农业结合起来的热带地区混合文化群。这种文化从前十分发达,现已日趋消失。
为完整起见,除上述四大文化群之外,尚应加上中亚绿洲的定居居民与商人之群体。
第一部分 7。以从事发达农业为主的定居居民
人口之增长,庞大储备库之建立,有组织的国家之形成,均有赖于发达的农业形式,世界其他地方,莫不如此。伟大文明便由此而发端。这部分居民散布于东亚所有平原、河谷以及富庶的高原,其生活方式还影响地理条件相类似的居民,而其农业模式则可分为两类:
1.旱作物农业,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其谷物产品为大麦、小麦以及各种粟类。华北地区便是旱作物地带,此处灌溉不过偶一为之,实行灌溉则可以提高产量,获得稳定收成。这片地区虽则以农业为主,但在远古时代(公元前2000—前1000年),畜牧(牛、羊、马)仍然相当重要,而且长时期维持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不过,农业定居居民与游牧居民及山地居民不同,他们不喜欢饮用奶类,而且逐渐缩减肉类在饮食中的分量。
2.水稻种植,公元1000年以前的十个世纪期间其增长仍非常缓慢,到此时期末期,才达到充分发展。农业技术极可能发源于多处(主要为印度北部与长江下游),但都获得巨大成功,推广到凡灌溉可及的温热潮湿地区(中国热带、亚热带之平原、河谷,印度支那半岛各地,印度尼西亚,朝鲜,日本)。在东亚居民的历史中,水稻种植的发展标志着一个新阶段。它从8—10世纪开始,便为此地区的文明带来新活力。
再者,东亚发达农业形态的历史异常丰富,也十分复杂。这段历史中以一系列的进展与变化为其标志。不唯水稻种植技术完善,而且由于品种精选,13世纪高粱引进以及美洲品种(红薯、花生、玉米、烟草、马铃薯)自16世纪起移入,遂引起已延续千余年的农业形态的根本变化。
第一部分 8。草原地带的游牧居民
此处属“原始阿尔泰”与“阿尔泰”语系的居民在华夏世界历史中曾起过重要作用,而且对其文明产生过深刻影响。彼等之主要特点为:
1.住所(蒙古包)、畜群(牛、羊、马、骆驼、牦牛)以及其他财产的迁移(妇女首饰是游牧居民的动产之一)。在夏季平原牧场之间以及在冬季避风牧场之间的流动往往不超过150公里。但必要时牧人部落亦可作长途迁徙。一般来说,受到更强大部落威胁之时便有此举。
2.作为经常备战训练的生活方式(驯马、狩猎、马上弓箭或射击操练)。
3.畜产品满足基本需要的经济(奶、奶酒、奶酪、羊毛及其他动物毛料、毛皮、燃料用干粪)。劫掠活动(窜犯定居居民或邻近部落,抢劫商队)、定居居民赠物、交易活动等可给予此种经济以若干补充:自10世纪起便带来金属、谷物、丝织品、奢侈品、茶叶。劫掠的目标是补充些谷物过冬,但往往也为了迫使定居居民开放市场。不过游牧居民也并非对大麦、小麦、小米等作物种植完全无知。某些时候他们还从事冶金工艺。此外,定居居民(农民和手工业者)生活于游牧居民当中,也是历史上一向存在的事实。
4.草原人口在如下几部分人当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西伯利亚森林地带捕毛皮兽类的猎人,生产织物与金属的定居居民,喜马拉雅山系的山地居民,从华北(甘肃省)延伸至外奥克散⑦绿洲地带的固定商人;中东与东欧的居民。
5.基于强部落控制弱部落以及基于牧畜主贵族与奴隶或农奴阶层对立的部族社会。
6.部落结盟与政治单位的不稳定性。此处尚须指出:当选首领的权力受到骑士或武士议会节制。与定居居民的接触及商业往来促进借鉴,导致经济变革与社会变革。最初倒可以使政治组织获得加强,使草原社会富庶起来,后来由于一部分部族或其贵族人士定居下来,久而久之便引起关系紧张与内部分裂。
第一部分 10。华南与东南亚之混合文化
目下这类文化正在衰退之中,但从前却十分发达,一直推进到长江流域乃至东南亚。它将采摘、狩猎、饲养、次于汉族农业的耕作形式、沿海捕鱼与江河捕鱼等结合起来。由于平原水稻种植者的扩张,它便向山区后撤,而且普遍往南方退缩,因而要重现其古代状况并非易事。为了适应更困难的自然条件,若干部族便不得不改变生活方式,转而采取流动的农业形式。这类农业远古时代已见于东亚,当前华南与印支半岛的少数民族仍从事于此,例如: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的苗族、瑶族,北越的苗人或蒙人,海南岛山区的黎族,等等。此种简陋农业要火烧灌木或森林,而且随着地力衰竭(四五年后即出现)便导致村庄迁徙。作物为块根植物(芋头、山药),用棍棒挖地下种,还有旱作谷物、山区稻米,最近几百年还种植玉米。这种古老居民(尤其是住于沿海,以渔业为主要活动者)其中一部分目下已经消失或者说已与从事发达农业的定居居民融合起来,后者则采纳其海上技术。某些种族改而从事水稻种植——如西南的重要少数民族傣族、1957年已有780万人口的壮族、缅甸的掸人、越南的泰人(土人、黑白泰人、侬人)便都是这种情况。他们在印支半岛长江大河的三角洲建立起有组织的国家。这些民族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较为众人所知,而且凭此可以追溯其从华藏接壤地带、中国南部再往南方地区迁移的踪迹(缅甸人经伊洛瓦底河谷,泰人经湄南河流域,高棉人经湄公河流域,越南人经红河流域)。
虽然历史进程已将水稻种植从长江流域推至爪哇,因而使原先的格局大大改变,但中国华南地区无论从人口、语言、古老文化来说,仍然与东南亚息息相关。藏缅、傣、苗、瑶、孟高棉等少数民族既存在于中国南方,亦定居于印支半岛山区。
这类具有多样文化的居民,其中一些特点我们从文字材料与考古发现中已有所知。某些特点至今依然存在:流动式农业,吊脚居屋,水牛饲养,腌制鲜鱼,咀嚼蒌叶、槟榔,应用背筐,吹奏管乐器(老挝语称Knène,中国称“笙”),敲击铜鼓,流传关于种族开创与大洪水的神话,崇拜龙、蛇、虎、狗,信奉萨满教,等等。其中好几方面的文化特点甚而在中国南部与印支半岛发展程度最高的居民当中广为流传。
第一部分 11。定居居民文化与中亚绿洲商人
有一道绿洲地带将甘肃西部与锡尔河及阿姆河(即希腊人所称的奥克苏斯河)流域联结起来,两侧均为塔克拉玛干沙漠,一直伸展至帕米尔之外:酒泉、安西(北边是哈密、吐鲁番、库车、阿克苏,南边为敦煌、鄯善、尼雅、于阗、莎车)、疏勒、浩罕、塔什干、撒马尔罕、布哈拉。这一带绿洲乃定居农人与商人的地域,曾是亚洲所有民族交会之处,计有:操印欧语的居民(库车人、于阗人、粟特人)、“阿尔泰”语居民(匈奴人、突厥人、维吾尔人、蒙古人、萨尔特人等)、汉藏居民(汉人、西藏人、唐古特人等)。1900年在甘肃西部敦煌城附近曾发现5—10世纪的各种手稿,手稿表明这一带绿洲居民有其国际性。汉人、草原牧民、喜马拉雅山系山地居民,以及建于帕米尔之外的各国在历史上为掌握此地的控制权,连年征战,从未停止过。除大量汉语手稿之外,尚有许多藏语文本,此外还有以下几种文字资料:维吾尔突厥文、粟特文(即东伊朗文)、唐古特文、于阗文、库车文、梵文、古印度文等。
这些绿洲从前十分活跃,曾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伊朗、印度、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