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欲望,真的捞上了一把。但是,欲壑难填,其最终结果多半是以身试法,并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甚至包括我们每个个人,只需要把与民同乐的“民”字稍加替换,改成“与人同乐”,对于我们立身处世都是具有非常积极意义的。我们的确看到,有的人通过千辛万苦的拼搏和奋斗,钱倒是挣了不少,可是晚景凄凉,并没有亲人乃至知心的人来与自己分享,结果是了无生趣,并不觉得人生有什麽快乐可言。相反,是穷家小户,“人亲喝口水也甜”,一家人和和美美,其乐也溶容。
说到底,乐的问题本来就不是一个物质的问题,而是一个精神的问题。虽然物质条件和环境的好坏可以影响精神和心理,但它毕竟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如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又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不都是精神超越物质的典型吗?所以,如果精神方面出了问题,像孟子举出夏桀的例子那样,老百姓恨不得与你同归于尽,的确也是:“虽有台池鸟兽,其能独乐哉?”
谁有快乐不愿意与人分享呢?反过来说,只有人与你分享时,你才会真正感到快乐。这恐怕是我们都会有的体验罢。
回到孟子的思想上来,与民同乐实际上是他仁政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这一点,在以后的篇章中还会有所体会。
父母官的职责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①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挺②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③有肥肉,厩④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⑤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⑥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⑦,其无后乎!’为其象⑧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注释】
①安:乐意。 ②梃(ting):木棒。 ③庖(pao):厨房。 ④厩(jiu):马栏。 ⑤且人恶(wu)之:按现在的词序,应是“人且恶之”。且,尚且。 ⑥恶(wu):疑问副词,何,怎么。 ⑦俑(yong):古代陪葬用的土偶、木偶。 在用土偶、木偶陪葬之前,经历了一个用草人陪葬的阶段。草人只是略略像人形,而土偶、木偶却做得非常像活人。所以孔子深恶痛绝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始作俑者”就是指这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后来这句话成为成语,指首开恶例的人。 ⑧象:同“像”。
【译文】
梁惠王说:“我很乐意听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说:“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于是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房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者饿死的人。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吃人啊!野兽自相残杀,人尚且厌恶它;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那又怎么能够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说:‘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该是会断子绝孙吧!’这不过是因为土偶木偶太像活人而用来陪葬罢了。又怎么可以使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读解】
现在已经不是孟子找梁惠王游说了,而是反过来,梁惠王主动向孟子请教。
孟子也就当仁不让,再一次对梁惠王来了一次关于父母官为人民的教育。
在孟子看来,执政者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其基本的职责。相反,如果自己过着丰食足食的生活,而人民群众却在挨饿受冻,那简直就像是率领野兽吃人一样,是极大的犯罪。
孟子的言论并不深奥,道理也是大家都懂得的,不外乎是一种民本主义的思想。问题还是出在实施上。
梁惠王固然是实施得不好,不然怎么会出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而“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现象呢?但是,无论是与梁惠王同时代的其它国家统治者,还是后世若干年的当权执政者,又有多少“父母官”实施得很好呢?
这的确是千古政治的一大课题,或者说一大难题啊!
今天我们树立人民公仆的意识,反腐倡廉,为民办实事等等,不是依然在考虑如何为人民谋利益,真正为人民服务吗?
所以,孟子的言论并不过时,直到今天,仍然对我们各级领导人起到警戒作用。
是啊,“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不也是孟子思想的翻版吗?
仁者无敌
【原文】
梁惠王曰:“晋国①,天下莫强②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③;西丧地于秦七百里④;南辱于楚⑤。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⑥,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⑦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⑧;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注释】
①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天子和各国承认为诸侯国,称三家为三晋,所以,梁(魏)惠王自称魏国也为晋国。 ②莫强:没有比它更强的。 ③东败于齐,长子死焉:公元前341年,魏与齐战于马陵,兵败,主将庞涓被杀,太子申被俘。 ④西丧地于秦七百里:马陵之战后,魏国国势渐衰,秦屡败魏国,迫使魏国献出河西之地和上郡的十五个县,约七百里地。 ⑤南辱于楚:公元前324年,魏又被楚将昭阳击败于襄陵,魏国失去八邑。 ⑥比:替,为;一:全,都;洒:洗刷。全句说,希望为全体死难者报仇雪恨。 ⑦地方百里:方圆百里的土地。 ⑧易耨:及时除草。易,疾,速,快;耨,除草。
【译文】
惠王说:“魏国曾一度在天下称强,这是老先生您知道的。可是到了我这时候,东边被齐国打败,连我的大儿子都死掉了;西边丧失了七百里土地给秦国;南边又受楚国的侮辱。我为这些事感到非常羞耻,希望替所有的死难者报仇雪恨,我要怎样做才行呢?”
孟子回答说:“只要有方圆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使天下归服。大王如果对老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少收赋税,深耕细作,及时除草;让身强力壮的人抽出时间修养孝顺、尊敬、忠诚、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长,出门尊敬长辈上级。这样就是让他们制作木棒也可以打击那些拥有坚实盔甲锐利刀枪的秦楚军队了。
“因为那些秦国、楚国的执政者剥夺了他们老百姓的生产时间,使他们不能够深耕细作来赡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东离西散。他们使老百姓陷入深渊之中,大王去征伐他们,有谁来和您抵抗呢?所以说:‘施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大王请不要疑虑!”
【读解】
从一般的请教到倾诉苦衷,寻求雪耻图强的良方。梁惠王已经对孟子信任有加了。
孟子因此也不再卖关子,而是直截了当的提出了他的仁政主张。其实还是不外乎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的问题。
在物质生产方面,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刑罚,二是薄赋税,三是深耕易耨。虽然省刑罚属于法治,薄赋税属于财政,深耕易耨才属于农业生产。但说穿了,前两项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积极性,发展生产。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主要还是教育问题,不过,在儒家政治的教育中,德育是第一位的,做人是第一位的,而文化知识还是第二位的,所以孟子在这里依然强调的是“孝、悌、忠、信”。
只要这两手都抓住了,国无论大小都可以发展壮大。
小国可以打败大国,弱国可以战胜强国。因为,施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孟子当然也不是随便提虚劲,而是具体分析了敌对国的致命弱点,最后才鼓励惠王,请他不要怀疑自己的治国良方。
其实,莫说梁惠王,就是我们今天听了孟子的一番阐述申说,不也是认为很有道理的吗?
谁能统一天下
【原文】
孟子见梁襄王①。出,语②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③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④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渤然⑤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⑥,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⑦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注释】
①梁襄王:梁惠王的儿子,名嗣,公元前318年至公元前296年在位。 ②语(yu):动词,告诉。 ③卒然:突然。卒同“猝”(cu)。 ④与:从,跟。 七八月:这里指周代的历法,相当于夏历的五六月,正是禾苗需要雨水的时候。 ⑤渤然:兴起的样子。渤然兴之即蓬勃地兴起。⑥人牧:治理人民的人,指国君。“牧”由牧牛、牧羊的意义引申过来。 ⑦由:同“犹”,好像,如同。
【译文】
孟子见了梁惠王,出来以后,告诉人说:“远看不像个国君,到了他跟前也看不出威严的样子。突然问我:‘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
“我回答说:‘要统一才会安定。’
“他又问:‘谁能统一天下呢?’
“我又答:‘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
“他又问:‘有谁愿意跟随不喜欢杀人的国君呢?’
“我又答:‘天下的人没有不愿意跟随他的。大王知道禾苗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天旱的时候,禾苗就干枯了。一旦天上乌云密布,哗啦哗啦下起大雨来,禾苗便会蓬勃生长起来。这样的情况,谁能够阻挡的住呢?如今各国的国君,没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来解救了。真象这样,老百姓归服他,就象雨水向下奔流一样,哗啦哗啦谁能阻挡的住呢?”
【读解】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正当孟子与梁惠王越谈越投机的时候,梁惠王却一命呜呼了。
惠王的儿子襄王继位,还是召见了一次孟子。这里记录的,就是孟子见了梁襄王后的感受和他的自述的谈话内容。
“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这两句著名的话描绘一个人不成器的样子,真是形象生动而入木三分。更为有意思的是,就是这个不成器的公子哥儿,居然一开口就问“天下恶乎定?”给人以小人说大话的感觉:他竟然也想定平定天下!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孟子并没有因为反感这人就拂袖而去或缄口不言,而是照样认真地给他来了一番关于统一天下的开导。这一点,要是换了我们就很难做到了。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喜怒形于色,不能掩饰自己的感情好恶。尤其是遇到自己看不惯的领导人,心里面咒骂“你算什么东西!”面子上也就难看而过不去了,没有孟老夫子那样的涵养。
孟老夫子给梁襄王谈的其实是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天下统一才能够安定。这个道理是非常简单的。天下不统一,四分五裂,战争不断,怎么可能安定呢?用以后各代的历史事实(如三国六朝等)来验证,也可以看到孟子论断的正确性。第二层,谁能统一天下?孟子说得非常简单:不喜欢杀人的人能够统一天下。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谁喜欢杀人呢?除了心理变态的杀人狂而外,谁都不喜欢杀人。那岂不成了谁都可以统一天下了吗?这显然是近乎荒唐的结论。所以,我们要回到孟子谈话的具体环境和时代来理解,才不致于曲解了这位“亚圣”的本来意思。首先,孟子所说的“不嗜杀人者”是指执掌人的生死大权的国君。其次,在当时的时代,七雄纷争,战争不断。战争就要互相残杀。所以,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