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孩子成长的保证:怎样提高记忆力_-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还要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方式主要有问卷式和访问式。问卷设计应该严谨、明确。访问时要注意把握好提问的分寸和方式,态度要真诚,如果是电话访问,还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和控制。

  (18)〃破案〃的乐趣归纳推理法

  有一次,瓦特看到暖瓶塞被顶开掉到地上了,他想,暖瓶塞子为什么会被冲开?是什么把它冲开的?它究竟有多大的冲力?带着这些问题,他进一步观察、分析和实验,受此启发,瓦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气机。

  〃一个逻辑性强的人不需要亲眼见到或者听说过大西洋和尼亚加拉瀑布,他能从一滴水上推测出它有可能存在。整个生活就是一条巨大的链条,只要见到其中的一环,整个链条的情况就可以推想出来了……比如遇到一个人,一瞥之间就要辨识出这个人的历史和职业。这样的锻炼看起来好像幼稚无知,但是,他却能使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变得敏锐起来,并且教导人们:应从哪里观察,应该观察些什么。一个人的手指甲、衣袖、靴子和裤子的膝盖部分,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茧子、表情、衬衣袖口等等,不论从以上所说的哪一点,都能明白地显露出他的职业来。如果把这些情形联系起来,还不能使案件的调查人恍然大悟,那几乎是难以想像的了。〃福尔摩斯的这段话,再次说明,归纳推理在观察活动中的重要性。

  运用归纳推理的方法,像〃破案〃一样,从某一观察的现象、线索中的疑问之处入手,进行探索性的观察,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能有效提高观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其乐无穷。

  (19)找出守门人个体差异法

  相传,大文豪福楼拜在向契诃夫介绍自己的写作经验时,曾要求契诃夫走过每一个大门时,观察每一个守门人,并把他们记录下来,福楼拜说:〃我要你写每一个守门人,不是让你找出这个守门人和其他所有守门人的不同点,他的面貌、他的眼神、他的动作都是他所独有的。我让你记录每一个守门人,要让别人能从所有守门人中一下子找出他来。〃福楼拜的话道出了观察中〃个体差异法〃的实质内容。

  所谓个体差异法,就是在对同类事物进行观察时,抓住其个体特征。例如,同样是军官,同样是被逼上梁山,林冲和杨志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心态和两种性格,这就是他们的个体差异。

  在实际观察中,我们面对的更多是一个个体,这一个体除了具有同类事物的类别特征外,更重要的是具有其个体特征。因而,要使观察进一步深入、细致,具体事物要具体分析,必须抓住事物的个体差异。

  (20)看云识天气同类观察法

  《看云识天气》在说明云的形态变化与天气变化的关系时,依次写了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同层云、雨层云、积雨云,并对它们的形态、色彩、变化一一作了生动而又准确的介绍,既照应了文章的第一句话:〃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又说明了这些云与天气的关系。

  这些云态的名称都属气象学的专门名词,显然,这种分类观察是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的。尽管它们类别不同,变化各异,但作为〃云〃,都有相似的共性。

  需要注意的是,分类时必须按自然的次序来区分,不能生硬地分割,分类的标准一般取决于观察对象的自身,但必须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事物分成类别后,应注意各类事物的特征,注意寻找能引起自己重视的该类事物与相关事物的共性方面,也要注意寻找该类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个性的方面。

  完成分类之后,要认真观察和研究观察对象,找出同类事物之间的异同,并分析其间的关系。例如对蜜蜂进行观察,必须要注意到蜜蜂那神奇的触角和善于舞蹈的多条脚,由此,引发出观察蚂蚁、蜗牛、蜘蛛、蜻蜓等动物的兴趣。在观察这些昆虫家族的秘密时,自会发现这些昆虫有的有触角,有的短而小,有的没有触角,有的昆虫有翅膀,有的有甲壳(如瓢虫),有的没有。通过这种方法,能迅速抓住事物间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找到事物的本质,获得清晰的印象,对提高观察者的观察分析、思考、概括、归纳能力很有帮助。 
 
第46节:异类观察法

 
  (21)巧妙组合异类观察法

  方纪的《桂林山水》同时写了桂林〃丰富多彩〃的远近山峰和〃出奇的清〃的漓江之水。〃山〃与〃水〃虽都是景致的组成部分,但它们毕竟属于异类事物,然而,由于作者的巧妙组合,把山水相映的桂林奇景写得格外富有诗意。

  这种观察方法就是异类观察法,异类观察法与同类观察法是相对应的,都属于分类观察的范畴。异类观察就是将两种差异较大的事物分头观察,然后加以巧妙地组合。

  异类观察法同样要注意分类时的选择,虽然异类观察法观察的事物间的差异较大,但并不是说可以随意搭配,任意选择。选择的事物之间,要能自然巧妙地产生某种联系,而不是胡乱搭配。

  (22)无心插柳柳成荫目标转移法

  1928年的一天,本来是在专心致志地研究葡萄球菌的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忽然发现在一只培养葡萄球菌的器皿中,原本生长得很好的葡萄球菌消失了。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是一些偶然落在培养基上的青霉菌在繁殖,而且这些青霉菌的周围没有葡萄球菌了。这显示青霉菌能分泌一种杀灭葡萄球菌或防止其生长的物质。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弗莱明突发奇想,能否将青霉素用于人体杀死致病的葡萄球菌呢?于是他改变研究目标,开始了对青霉素的实验研究并且取得成功。

  像这种改变预定目标而有所发现、发明和创造的方法,就叫做目标转移法。

  观察作为科学实验和创造发明的手段,一般都是有很强的目的性的,但是,如果在观察过程中发现了意外的与计划目标不一致的异常现象,是不是就让它白白溜走呢?

  当然不是。这个时候,应该主动提出疑问,考虑是否转移目标,如果能够有所发现和创造,即使原来〃有心栽花花不开〃,也能〃无心插柳柳成荫〃,说不定,还会因无心而得的〃柳荫〃激发灵感,使原来不开的花开出片片妖娆呢。

  (23)感觉的误差透过现象看本质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百发百中的神枪手跟朋友一起去钓鱼,钓了半天也没有钓上来一条鱼。神枪手觉得钓鱼太费事了,还不如用枪打,就瞄准水中的鱼扣动了扳机。他连发数枪,却连一条鱼也没有打中。

  神枪手之所以大失水准,并不是因为他枪法退步,而是因为他不知道,光线穿过空气进入水中时发生了折射,使得神枪手眼中的鱼偏离了原来的方向,所以打不中了。

  人的感觉经常会产生误差。比如,将一只脚放在冷水中,一只脚放在热水中,然后同时再放入热水中,这时候,前一只脚会感觉比另一只脚热得多。这就是因为前后的〃对比〃造成了感觉的不准确性。

  观察时一定要开动脑筋,看看现象背后是否隐藏着自己没有认识到的东西。跟着感觉走,往往会让人们的观察走向歧路。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事物的本质规律,才能掌握可靠的知识,使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认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24)〃孤立波〃捕捉时机法

  1834年8月的某一天,英国物理学家斯科特·罗素正骑着马在河边散步。骤然间,有两匹马拉着一只小木船,以每小时13公里的速度从他的身旁驰过去。罗素侧目小船,发现一股激浪从那小船的船头上卷起,顷刻间便离开船头向前流去。这种波不像平常见到的波浪那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却有着明显的波峰波谷。为了找到这种特殊波的运动规律,罗素扬鞭催马,一步不舍地紧追这只小船,仔细地观察1尺多高3尺来长的激浪。追了四五公里,直到小船在运河转弯处拐弯,激浪消失时,他才掉转马头停下来。不久,罗素在这次观察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的研究,提出了有名的〃孤立波〃理论。

  捕捉时机,是观察的一种手段。因此说,观察趋势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机会,随着主动地去观察趋势变化,就会善于区别趋势,就可以发现要解决的问题和创造的机会。

  在开展具体的观察活动时,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为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观察,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绝不因此而忘记那些急于带给我们的新现象,更不能随便舍去〃微不足道〃的新现象。某些时候,由于偶然机遇,某一〃细小〃新现象突然呈现在我们面前,有显露的,有弱暗的,更多的是瞬息即逝,如果一旦抓住了它,很可能成为我们概括事物规律、揭示事物本质的根据。

  (25)感觉经验不可靠理性判断法

  人的观察活动常常受到感觉经验的干扰。而感觉经验往往是不可靠的。《荀子·解蔽》中讨论了人的感觉经验的不可靠性:〃走夜路的人容易把卧着的石头看成卧着的老虎,把直立的树木看成站着的人,这是因为黑夜蒙蔽了人的眼睛;用手掩住耳朵,会把很大的声音听成很小的声音;人们站在山脚下看山上的牛,会感到牛比羊还要小;站在山下看山上的大树,会感到大树比小草还要小。〃而〃不集中精力去用心考虑,把黑白摆在面前,眼睛也会分不清;在耳朵边上擂响雷鸣一样的鼓声,耳朵也会听不见。〃

  在人类的观察和认识活动中,往往还伴随着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比如,蝉的鸣叫声在一般条件下都是相同的,但在情绪感受不同的两个人听来,感受却有天壤之别。

  虞世南是唐代初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是初唐书法四大家之一。他出身世家大族,官运亨通,唐太宗十分赏识他。虞世南写过一首咏蝉诗,诗中所描述的蝉声高洁、悠扬,这正形象地反映了虞世南的心态。 
 
第47节:告别成见法

 
  骆宾王也是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但是骆宾王经历坎坷,在武则天当政时,曾因上书建言而入狱。他曾经在狱中写下了《在狱咏蝉》一诗,诗中的蝉声是忧郁、消沉的,实际上是他愁苦郁闷心境的投射。与虞世南诗中的蝉声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蝉声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在不同的人听来,便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要想知道蝉声的真实状态,必须破除自己心中情感的遮蔽,以理性的思考来加以判断,才能对所观察的事物形成客观认识。

  (26)去除〃有色眼镜〃告别成见法

  《列子·说符》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乡下老人不慎丢失了一把斧头,怎么找也找不到。他想,一定是被邻居的儿子偷去了。为此他偷偷去察看那个孩子的神情、态度,果然发觉大有可疑:孩子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像是偷过斧头的样子。于是断定:准是那孩子偷的,我早就料到他不怀好心。后来,老人去打柴,却发现自己丢失的斧头就在山谷,他这才想起打柴时忘了把它带回家里。回家后,他又留心观察那孩子,果然,孩子的行动和语言不像偷过斧头的样子。于是老人又说:〃是啊,小小的斧头,哪家没有?他决不会干那种事的。〃

  最初,失斧者为什么一口断定〃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像是偷过斧头的样子〃呢?主要是因为他对邻居孩子进行暗地观察之前,就在头脑中形成了不应有的看法。这种看法在头脑中占有主要地位,使失斧者的观察力受到很大的影响,以致产生错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对事物未进行观察之前,不得在思想上产生先入之见,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观察中的错觉。这样才有助于我们接受新信息、研究新问题、认识新事物。

  观察者无论何时、何地和在任何情况下,观察事物不能预先带有成见。因为,凡是怀有预先成见的人遇事往往固执己见,其结果是符合自己〃口味〃的就吸收,反之就不吸收了。

  (27)《医林改错》摒弃偏见法

  我国清代杰出的医学家王清任,曾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冒着风险对人体进行了观察。1797年,河北滦县(今唐山一带)流行小儿传染病,死亡率极高,贫穷人家多用草席包着尸体埋在乱坟岗上。尸体每日被野狗扒出、撕吃、破腹露脏。王清任充分利用了这个机会,不畏艰苦,不避腥臭,一连10多天仔细观察了100多个小儿尸体,获得了对人体内脏的实际知识。此外,他又到刑场观察尸体,还进行动物解剖。经过40多年的观察研究,王清任写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