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蒙牛内幕-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立学习型组织是所有企业的共同目标之一。从创立之日起,蒙牛便规定了一个每周“学习日”(2003年之后固定在星期二下午,2~3小时的集中学习),雷打不动,让“培训是最大的福利”实至名归。

  为了实现“团队学习”的目的,牛根生前后5次向参加学习的干部赠送书籍。2003年春节,老牛向中层以上干部每人赠送1套《大染坊》光碟。2004年春节,牛根生个人再次拿出60多万元,为团队400多名干部每人赠送一个“三件套”:一套余世维主讲的《领导商数》光碟,一套《汉武大帝》光碟,一部DVD影碟机。

  学习型组织的创始人彼得·圣吉来中国讲学时,蒙牛高层曾亲赴北京,封闭受训,聆听大师教诲。

  随着蒙牛事业的迅速发展,人本经济的内在张力进一步增大。2003年4月2日,蒙牛商学院正式成立。

  在商学院开学典礼上,有一颗郁郁葱葱的“愿景树”,上面挂满了首届学员的“愿景卡”。公司总裁的“愿景卡”上写道:“为员工搭建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增进健康的绿色产品,为民族创建一个绵延百年的世界品牌,为国家创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卓越企业。”

  从此,国内的大家、名流,走马灯似的被邀请到这里讲学。

  2003年7月19日,蒙牛举办首届学习节,并将每年的这一天确定为“蒙牛学习节”。

  蒙牛团队学习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看上去就像信手拈来。例如,他们曾从联想拿回“一面普通的镜子”,而赋予它一个更加意味深长的主题:“把镜子转向自己。”

  液体奶事业本部员工的办公桌前,每人都摆着一面镜子,镜子的下方写着:“你的表情决定你的工作态度”。这面朝向自己的镜子,代表着蒙牛人良好的工作态度与健康积极的心态。杨文俊副总裁说:“我去联想集团参观的时候,看到他们客服中心的每位员工面前都有一面小镜子,刚开始以为是化妆镜,后来才发现,这面镜子不仅可以帮助员工看到自己的整体形象,保持仪容整洁,更可以使员工时时都能够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表情,从而能知道自己对待客户的态度。于是我将这种虽然细小,但却有效的管理方式学了过来,让我们的员工能从这面镜子中认识自我,端正工作态度,保持积极心态,使每一项工作都畅通无阻。”

  蒙牛团队共同学习过的一个寓言故事:

  猎狗追野兔——“尽力而为”还是“全力以赴”?

  很久以前,有一位猎人带着猎狗在树林里打猎。有一天,猎人发现了一只野兔,举枪射击,打中了兔子的一条腿,受伤的兔子慌忙而逃。猎人命令猎狗追击,猎狗追了很久却空手而归。猎人问猎狗:“你怎么空手回来了呢?”猎狗说:“我已经尽力而为了。”兔子拖着受伤的腿跑回家,全家欢欣鼓舞,问小兔子,你拖着受伤的腿,是怎么逃过猎狗追捕的呢?兔子回答:“我全力以赴地跑,猎狗尽力而为地追,所以我赢了。” 

 

 
 

 

第十五章 大牌靠创:牛根生的“共产实验”
 
  舆论界说,181年前罗伯特·欧文在资本主义环境下做了一次“共产实验”,2005年牛根生在社会主义环境下也做了一次“共产实验”……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牛根生无疑是一位试图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创新,以推动中华民族站上这个最高峰的身体力行者……

  一、全球捐股第一人

  2004年末~2005年初,一个爆炸性消息在会上、报上、网上以惊人的速度传播:作为蒙牛最大的自然人股东,牛根生将自己接近10%的股份全部捐出,创立了保障蒙牛百年发展的“老牛专项基金”,成为全球捐股第一人!

  具体操作分两步走:第一步,在老牛有生之年,将股份红利的51%赠予“老牛专项基金”,49%留作个人支配,股份话语权不变,但当牛根生卸任董事长后,表决权将授予继任者;第二步,在老牛天年之后,股份全部捐给“老牛专项基金”,家人不能继承,妻子、一儿、一女每人只可领取不低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平均工资的月生活费。

  我国古人称颂墨子时说过一句话:“摩顶放踵利天下。”

  呆在牛根生身边,让你时不时想到这句话。别看他几十万、几百万地给别人,最后连市值数亿的股份(按照《福布斯》的排名,上市时牛根生身价135亿美元)也捐了,但他对自己、对家庭绝对“抠门儿”。

  在蒙牛餐厅,牛根生常常淹没在浩浩荡荡的员工大潮中,一样地端着不锈钢饭盆,一样地排队,一样地刷卡,一样地找位子……一碟咸菜一碗面,是他在这个餐厅里最经常的“盛宴”。

  连那些接受过他几十万赠与的人,也未必知道,他的妻子儿女花钱时执行的是严格的“预算制”,而且从俭从紧,一“钱”不茍。他给牛嫂维持家庭用度的预算是3000元/月。如果超过“预算”,就要一项项“对账”,只有确属合理,才会报销3000元以外的支出。

  说他心中没有自己,也不对,打乒乓球赢了,他高兴;打台球输了,他心里也不爽。说他心中没有家人,更不对,百里千里地开着车到学校看儿望女……

  儒家讲入世,道家讲出世,佛家讲遁世……老牛到底属于哪一家?

  慢慢地观察,细细地琢磨,笔者似乎终于悟到了:填满老牛“生命地图”的实际就是一个字——赢!不是一个人的小赢,也不是一个队的中赢,而是一个“生态圈”的大赢!

  这个“生态圈”,就是他所说的“蒙牛企业生态圈”。以前,副手挣的钱可以比他多,坐的车可以比他好,住的房可以比他阔,吃的饭可以比他香;现在,经营者、劳动者、经销商、供应商、农牧民、消费者,都可以从他所捐的股份中受益。为了这个“生态圈”,对自己可以放弃一切,对企业一切都不放弃!

  老牛是个企业家,也绝对是个心理学家。做乳业是他的最大本领,经营人心是他的第二本领。一般人想着自己怎么赢;他除了想自己怎么赢,还费神想着怎么让你赢!这实际上正是一个卓越企业的“思维范式”:没有胜利的消费者,就没有胜利的生产者。所以,受老牛启发,化用臧老的诗句,笔者对企业家有一个新的界定:“他活着别人就能活得更好的人。”臧老原句着眼“意愿”,本处化句着眼“存在”。

  1。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牛根生到底散过多少财?

  笔者本来试图给世人列一张完整的“牛根生散财清单”。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原因有三:

  第一,好多财他是悄悄散的,我们不便去问。

  第二,有些财是在小范围散的,不便在大范围讲。有次治国和牛总谈话,说起散财的事,老牛苦恼地说:“散财聚人,可是,散不好反而离人。”

  别人以为老牛散财只要有“大度”二字就够了,其实这只是“八字第一撇”,还有至关重要的一“捺”,叫“艺术”——散财也要讲艺术。如果连“艺术”也解决不了问题,那就只好采用“技术”了:有些财老牛散了,但是你知我知他不知。为什么?因为“受财”也有攀比心,要是这个受了50万,那个受了20万,受20万的就有可能心里犯“嘀咕”:我的贡献和他差不多啊!另一些没“受万”的人可能心里更犯“嘀咕”:都让他干去,我不干了!

  其实,贡献和贡献很难横比,贡献之外还得结合形势,形势之外还得研究人心,人心之外还得考虑隐情……要把这么多因素考虑得八面平衡,神仙来了也办不到。好在蒙牛企业文化的一大理念是“与自己较劲”,在“受财”问题上,果真计较老牛“薄厚”的人大概还没有,但老牛自己却不能不“计较”在先。

  第三,有些财,散了,却30年20年不能讲。它们是为保护企业而散的。

  所以,笔者这里只能列一个“我已知,大家也能知”的“残单”。

  牛根生自掏腰包散财聚人(部分)

  伊利时代:略。

  蒙牛时代: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礼品部分,面向一个层面,在这个层面内人人有份;第二部分为奖金、奖品部分,面向有贡献的个人;第三部分为出资部分。(注:这个单据的不完整性,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时间上不完整,由于先红和治国是2002年正式成为蒙牛员工的——之前是股东身份或者合作者身份,所以,只从2002年列起;二是内容上不完整,我们只列我们已知的、清楚的,大量未知的、模糊的,不在此单之列。)

  1。牛总个人出资(来源于他的股红和年薪,下同)面向团队的礼品部分:

  (1)2002年6月1日,向员工子女赠与“六一儿童节”礼物:毛巾被、足球、书包等任选其一。规模:数百人。

  (2)2002年,向部长以上干部每人赠送:衬衫一件,领带一条。规模:数百人。

  (3)2003年春节,向例会人员及董事、监事、驻外分公司负责人、销售前五名经销商等每人赠送:花盆2个,奶票2套(含8箱产品)。规模:89人。

  (4)2003年,向干部赠书:《谁动了我的奶酪》《自动自发》。规模:各约1000本。

  (5)2004年春节,向例会人员等每人赠送:电视剧《大染坊》光碟一套,奶票1套。规模:约100人。

  (6)2005年春节,向蒙牛缘园小区的住户及例会人员每人(户)赠送:电视剧光碟《汉武大帝》1套、培训光碟《领导商数》1套,DVD影碟机一台。规模:约400人(户)。

  (7)2005年春节,向例会人员、董事、监事等每人赠送:奶票1套(5张)。规模:约70人。

  (8)2005年5、6月,向缘园小区的全体员工家属送培训:学习传统文化,创建和谐家庭。方式:成立和谐家庭特训营。老师:名校博导,学界泰斗,培训师等。规模:30天。

  2。牛总个人出资面向有贡献者的奖金、奖品部分:

  2002年:

  (1)将政府奖他个人的凌志车转赠副董事长。

  (2)奖励上海经销商江红40万元,用于买车。

  (3)奖励另一地的经销商20万元,用于买车。

  (4)郑债牛还。

  (5)其余不详,但这一年发放的奖金额不低于80万元(如果将转赠的车辆也计算在内,合计180万元以上)。

  2003年:

  (6)向部分高管人员补贴买房款、买车款,数量不详。

  (7)奖励孙先红10万元。

  (8)奖励身边一助手10万元。

  (9)奖励张治国2万元(注:当时治国属于部长级,不在牛总所说的“关心下三层”之列)。

  (10)其余不详。

  2004年:

  (11)奖励副手100万元,用于买奔驰车(注:牛根生至今坐奥迪)。

  (12)奖励另一副手50万元。

  (13)奖励孙先红50万元。

  (14)奖励张治国3万元(此时仍不在“关心下三层”之列)。

  (15)奖励一名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员工1万元。

  (16)奖励缘园小区模范遵守各项制度的一位老奶奶1万元。

  (17)其余不详。

  2005年:

  (18)奖励张治国10万元。

  (19)其余不详,但规模估计与往年平均水平接近。

  3。牛总个人出资面向“其他用途”的部分:

  (1)2002年,给大连经销商10万元。背景:大连经销商以蒙牛公司的名义向希望工程捐款10万元。牛总知道后,说“以蒙牛公司名义花的钱,不能让经销商出”,但如果让蒙牛出,从制度上来说,对其他经销商不公平,因此,他个人出资向大连经销商补了这笔钱。

  (2)2003年,补贴司机买房款10万元。

  (3)每年补贴奶农与奶站发生的款项,每年对发生特殊事件人员的补助,以及其余多项支出,只知屡有其事,细目不详。

  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2003年和2004年牛总所散的财,都是成立“老牛专项基金”后,应属他个人支配的49%的红利部分,其余51%已经如数进入“老牛专项基金”,另作分配。为什么他2003年51%的红利提前一年进入“老牛专项基金”?后文将述及细节。

  牛根生将自己的财产广散天下,那他自己一家人又是如何花钱的呢?

  2002年夏,《现代家庭》的两位记者想采写牛根生的家庭生活。在赶赴呼和浩特采访后,又回上海拦截采访牛根生的家人——这时候,牛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