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北朝地界,她除了知道北陵县,郑家村,顾家村三个地域名外,其他什么都不知道了。
顾大柱看见自家的牛车启程,对霍青玉道;“我和我家人也是去往凌河江码头,我与青弟一见如故,我们兄弟两人边走边聊吧。”
一见如故?我们兄弟两?边走边聊?聊个毛线啊!她的话就那么的不可信?霍青玉心里悲叹一声,面上不显,装作高兴的样子答道;“好啊。”
探话,套话的功夫,这半个月来,霍青玉已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为了预防三老爷和太太派人手在凌河江码头等着她,她装作体力不济的问道;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到凌河江?
顾大柱回答;“两个时辰。”
两个时辰不就是现代的四小时。时间赶了点,万一张府的人未租到船,留滞于凌河江码头怎么办?
还未等霍青玉问一些凌河江码头的情况,顾大柱状似好奇的问道“青弟怎会来我顾家村?”
不可能人家问什么就乖乖地答什么,多说多错,但又不能完全不说。天知道顾大柱家里有没有什么三姑爷六大姨等亲戚人物正好是郑家村人,她一个说的不对,就会露出马脚。
霍青玉的内心很矛盾,她既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又希望时间过得快一点。
她逼出两滴泪,语气悲愤;“我自小体弱,干不得重活。比不上健康的弟弟讨人喜爱,继母亲爹都不喜我。越大继母越容不下我。就在前日继母又在父亲面前挑拨,说家里少了几个鸡蛋,定是我偷拿了。我一气之下愤而离家。。。”
未等顾大柱张嘴说什么,霍青玉先一步的用话堵住了他的嘴。她举袖一抹脸上的泪水,发狠道“大柱哥,我知道你人好,自个家里刚遭大难,还如此关心小弟,想规劝我回家。离家之时小弟我发了毒誓,一定要闯出个名堂,不混出个人样来宁愿死在外头也誓不归家!”
☆、第9章 路引文书
老黄牛没再发过牛脾气,一路慢悠悠的晃到凌河江码头。
到了码头,霍青玉便于顾大柱一家道别。
凌河江码头属中型码头,不算大,却热闹非凡。
凌河江码头,渔货集市并融自成一方贸易区。码头上游远通北郡城府等数个村落,下游近通西南郡城府数县。
霍青玉一到凌河江码头,就选了个不起眼的路边摊,花了三个铜板吃了一碗酸菜面。
面摊是一对老夫妻开的,她吃好面,问了下附近哪家客栈口碑较好,在老夫妻两的指点下,她进了吴记客栈。
吴记客栈,中低档次,上下两层。
霍青玉要了间靠街上房,先付了一天的房钱,二十个铜板。
她住的房间,位于二楼的居中间,霍青玉随意瞄了眼房间的布置,房间不大但胜在干净整洁。
她状似满意的点了点头,掏出三个铜板赏给引路的的店小二,叫他打一桶热水。
不一会,热水送上,霍青玉舒舒服服的洗了个澡后痛快的睡了一觉。
一觉睡到下午三四点,她才出了客栈,又在哪面摊叫了一碗酸菜面吃,顺便问了下哪有成衣买。
霍青玉去买衣的途中经过一个露天茶摊,茶摊内一桌人正说得起劲,其中一个三十几岁的汉子说道;“。。。那小娘们真漂亮啊,一身白衣身段美啊,尤其是那小脸蛋比剥了蛋壳的蛋还要白嫩嫩,一看就是南边来的美人。。。”
霍青玉心中一动,抬脚进了茶摊。
茶摊歇脚的人很多,看他们的装扮举止,身份皆多是码头跑船的渔民或是卖苦力的挑夫车夫。
霍青玉挑了个人较少的角落坐下,掏了两个铜板要了一壶水,一小碟花生米。
斟满了一杯茶水,她微低首,慢慢地喝着茶,竖起双耳听下去。
“你说的那个小娘们啊,是北陵县首富张老爷家的二姨娘。。。”另一个汉子笑着接口,“听说张老爷带着一家子回老家奔丧,那二姨娘可是张老爷的心肝宝贝,怀着三个多月的身孕还带着她回老家拜祭。”
三十几岁的汉子语气惊讶的问道“原来那小娘们是张老爷的小妾,诚哥,你怎么知道的那么清楚?”
叫做诚哥的汉子道;“一大早的,张府的大管家就跑到码头找我东家,要租船南下”
三十几岁的汉子笑道,“我听人说,那张老爷的老家可在南国的都城。他莫不是钱多的没地方使。虽说我们这码头做船可南下到西郡的南县,但到了西郡南县,还不得下船换车走那么七八天的路到南郡的大码头。。。那个张老爷岂不是多绕了七八天的冤枉路?”
叫做诚哥的汉子呵呵一笑,道“我不是说了么,那二姨娘是张老爷的心肝宝贝。二姨娘做不得马车,一坐马车就晕。”
“那个张老爷有钱有屁用,一把岁数还没一个儿子。还是你们东家有福气,媳妇又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还遇到张老爷那样的有钱人。等你们东家跑船回来,赏了你钱,莫忘了请我们大伙儿喝酒”
“去,老哥我只是个码头看仓库的,东家的赏钱哪有的我的份。对了,说起张老爷我就想起了顾家村。张老爷一家是昨儿个半夜从顾家村逃出来的,听说还丢了个姨娘。顾家村昨晚遭劫了,你妹子不是在顾家村。。。”
听到这,霍青玉已无心再听下去,一切都不关她的事了!
睡好吃好心情更好!
张老爷他们已经走了!心中的一块大石卸下,霍青玉真是看什么都顺眼。
她想了想,决定在这凌河江多住两天,多逛逛多看看,再买几本书看看,多认认这里的繁体字。多了解下这个古朝代,到底是史书上的那个朝代。
—————————————————————————————————————————
七天后,林荫小道上。
霍青玉坐在前往南郡城的马车上,手里拿着两张路引和一细竹片,看了几遍后,将其中一张路引与细竹片用油布包扎好,塞进自己亲手缝制的一个巴掌大的黑色布袋里,然后将布袋挂在头颈上,贴身放好。
余下的一张路引,她叠好,塞进一个绣着“福”字的荷包里,放入肚腹的衣襟袋里。
这两张路引和细竹片,属这古朝代的身份证。
两张路引,一新一旧,分别代表一男一女两人的身份。
有了它,她不再是黑户人士,不再是张府的三姨娘,有了它,出门在外心安了一大半。
她伸手从右侧的暗袋里掏出一个白色瓷瓶一盒圆形胭脂盒,想着;人活着,坏事能遇到,好事更能遇到!
她身上的路引,小瓷瓶,胭脂盒,都是从一人手上得到。
说来有趣,她在吴记客栈住了四天,三五不时的赏几个铜板给店小二,与那店小二混熟后,两人称兄道弟。
店小二年方十六岁,名叫刘峰。跑船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他从小跟着母亲在码头上讨生活。
一次她请刘峰喝酒,半醉之时说出了她的苦恼;她告诉刘峰,自己是北陵县郑家村人,继母面甜心苦容不下她,不得已之下才离家欲投奔远嫁到南郡城的姨母。谁知夜宿顾家村那一晚,遭到流民攻袭,遗失了路引,慌乱之中跟顾大柱一家连夜逃到凌河江码头。她不想回村去见继母恶毒的嘴脸,但又不得不回家一次补办路引文书。
过了一天,刘峰一大早的来找他,鬼鬼祟祟的掏出一个布囊,倒出六张路引文书纸片和两块细竹片。让她随便看随便挑。
霍青玉也不客气,一张张的看了起来,令她惊喜的是,其中一张路引和细竹片是一套的,户籍所在地地址表明为南朝怀安城田家村人士。
霍青玉惊喜之下,立马好奇的问了这张女性路引文书的由来。
刘峰毫不隐瞒的对她直言,这些路引文书,有四张是从他认识的两个朋友手里拿来,他的两个朋友,在其他客栈做店小二。
持有这些路引文书的主人都是近两年来由于各种病因或是意外,死于客栈内。
六张里面唯一的一张女性的路引文书,本是属于三月前一个死于难产的年轻寡妇所有。
那个寡妇芳龄十八岁,自称死了男人,是新寡,家产被小叔并吞赶出家门,无奈之下,只得投奔南国的娘家。
年轻寡妇只带着一个老仆从凌河江上游北郡城坐船来到码头。主仆两钱财不多,年轻少妇又动了胎气伤了身子,只得入住吴记客栈。年轻寡妇住进客栈没到一天,就生产,生了两天两夜孩子都没生下来,一尸两命。那个老仆,将年轻寡妇的遗体火化,带着年轻寡妇的骨灰坛继续赶路回南国。
霍青玉从六张路引文书里面选了两张路引文书,将一副样式老气分量约有半量重的金耳环塞给刘峰。刘峰也没推脱,笑着将金耳环放入怀里,也没问她要一张女性的路引文书何用。
直到今天,刘峰将她送上他去往南郡城的马车时,将一白瓷瓶一盒胭脂瓶塞进她手里,轻轻地在她耳边说道;“瓶子里药,一粒可保持三天说话沙哑。胭脂盒的药粉涂在脸上可使肤色变异。切记,勿碰水!刘大哥只能帮妹子这么多了。妹子珍重,刘大哥祝你一路顺风!”
霍青玉手持是白色瓷瓶,一手抚上腹部,不由叹息一声;她没有勇气拿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身体开玩笑,肚里的孩子不能留也得留,这瓶里的药她是用不上了。
她将小瓷瓶塞进比原先大了一倍的青色包袱内,拿起绘着红莲花的圆形木质胭脂盒,轻轻打开。
盒里土黑色的粉末很细腻,散发出一股药香和花香混成的苦涩香味。
霍青玉用食指沾了点粉末,在手背上均匀的抹开,渐渐地,她白皙的手背肌肤转为干涩的淡黄色。
她收起胭脂盒,估算着,胭脂盒里的粉末,她省着点用,估计能用个十天或半月。
不经用啊!
这具身体天赋异禀,脸色天生苍白倒算了,居然还是晒不黑的体质。要是搁在现代,每月的护肤品化妆品都能省去一大笔开销。
能不能带着这具年轻肤白的身体再穿回去?!若能穿回现代,她宁愿再从贫穷开始,去住上海廉价的晚上爬满鼻涕虫蟑螂潮湿而又阴暗狭小的蜗居私房或北京那不见天日经常漏水断电的地下室暗房。
她好想念那一对重男轻女只知道打电话问她要钱经常对她哭穷的爸妈,她更想念比她小了四岁在读医大的弟弟霍青山,当她化疗后躺在病床上痛苦j□j的时候,弟弟紧握着他的手,哭着对她笑道,“姐,你一定要坚持下去,你会好的!你等我几年,相信我,我一定会治好你的病”
马车蓦地颠了一下,停了下来,霍青玉撩起一侧的布帘,问道;“赵伯,出了什么事?”
头发花白了一半的赵伯语气戒备,答道;“前面有一人一马挡路。”
一大早拦路打劫的?霍青玉不由伸出头,朝前方看去。
十米外,是有一人一马拦路,确切的说,拦路的是马。那马不知是死是活,横躺在小道上,几乎堵住了一半的道。
立在马旁的年轻男子,长发凌乱,衣摆扎腰际,袖管高卷,挺直了腰正转头朝她这方瞧来。
对方投射来的眼光过于犀利犹如实质,有那么的一瞬间,霍青玉感到脸上的肌肤似被针刺了一遍般的生痛,令她不由自主的错开了对方的眼。
也许他们双方心思雷同,对突然出现的陌生路人,带了同样戒备心态。
霍青玉一手按在隐藏于右侧袋内的匕首上,对着赵伯道“我们上前看看。”
☆、第10章 张家郎
年过五十的赵伯,粗通拳脚功夫,年轻时候当过大户人家的护院,后来岁数大了,转行当起了拉货运货的车夫,一直在凌河江码头一带讨生活。
赵伯的老伴身体不好,大病没有,小病不断,常年吃药。夫妻两有两儿一女,大儿子多年前被征去修皇陵,生死不知,渺无音讯。二儿子混得不错,在北陵县开了一家小铁铺,是一名小有名气的铁匠师。唯一的小女儿去年远嫁,远嫁到南郡城西县。
赵伯家几天前收到一封小女孩请人捎来的一封信,信里说她有了身孕想吃娘亲亲手做的酸菜鱼酱。
老伴身体不好,不适合出远门看望女儿,二儿子铺子里忙,更没空出远门,于是赵伯带着五大坛子的酸菜鱼酱,赶车亲自送到南郡城西县。
刘峰与赵伯熟识,在刘峰的牵线牵线搭桥下,霍青玉花了一两银搭上了赵伯的马车。
可别小看一两银,一两银子省着点花,够一般百姓人家生活半年。
赵伯驾着马车徐徐前行,一手紧攥住手里的马鞭,低声对霍青玉道;“郑小郎,你待在车里别说话,让老汉先会会他。”
霍青玉轻声道了声“是”,将头缩回去。
一会儿,马车又停了下来,她听到赵伯的声音在车外响起,“少年郎,你的马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