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思想概论-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到从实际出发的根本途径。调查研究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能否深入实际作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是能否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关键,是关系到事业成败的大问题。

一切从实际出发,还需要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解放思想的革命勇气。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敢于超越已有的结论;敢于追随时代的鼓点和历史的步伐;确定符合实际的新思想、新观念。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气勃勃的创造精神的体现;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重要条件。譬如说,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就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的话;这个原则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发展的具体道路;即在军阀割据的条件下;在敌人控制力量薄弱的农村;领导人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如果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胆识和魄力;而是墨守成规;拘泥于马克思、列宁的中心城市武装起义的论述,听命于共产国际脱离中国实际的错误指示,不顶住来自共产国际和自己党内教条主义者的压力;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就不可能开辟;中国革命就不可能成功。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第二项基本内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共产党员应该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而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他还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毛泽东在这里精辟地揭示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毛泽东还十分形象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比喻为“箭”与“靶”、“矢”与“的”的关系。他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怎样互相联系呢?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的放矢’。‘矢’就是箭,‘的’就是靶,放箭要对准靶。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必须用了去射中国革命之的。”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9~820页。)

一切从实际出发和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科学原则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一切从实际出发并不是不要理论的指导,问题是用正确的理论指导,还是用错误的理论指导;是把正确的理论当做方法和指南,还是把它当做教条生搬硬套。一切从实际出发内在地包含着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要求。理论是普遍的,而实际是丰富多样的。同时,从实际出发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用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并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它,这才是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惟一正确的科学态度。对那种只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停留在口头而并不准备真正去实行的倾向,毛泽东曾作过尖锐的批评。他指出:“有些同志则仅仅把箭拿在手里搓来搓去,连声赞曰:‘好箭,好箭!’却老是不愿意放出去。这样的人就是古董鉴赏家,几乎和革命不发生关系。”(《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9~820页。) 当然更不能像教条主义者那样,脱离中国实际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这个靶,把马克思主义这支箭盲目地乱放一气,这不仅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空洞的教条,而且还会使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因此,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仅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实际,更重要的还在于在实践中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它。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穷尽和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开辟了不断地认识真理的道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中不断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是中国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使命。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革命实践,并根据中国的实际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的第三项基本内容,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实事求是最根本的要求就是使主观和客观、知和行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实践则是实现这种统一的基础。毛泽东着重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他指出: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本质性的力量和自觉能动性最突出的体现,它不仅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人类认识的基础。他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真理的惟一标准等一系列重大的基本的认识论问题。他还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深刻地揭示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6~297页。) 后来,毛泽东又从物质与意识相互转化的角度,将上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概括为由物质到精神,再由精神到物质的过程。他指出,正确的认识只有通过从物质到意识、从意识到物质,即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不断反复的过程才能获得。

毛泽东特别强调了社会实践在检验认识是否真理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他指出: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是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4页。)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切体会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的精髓,自觉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际斗争中不断检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从而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建国之后,毛泽东领导我们党在一定时期内,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因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从1957年以后,特别是到了晚年,毛泽东在许多方面犯了十分严重的错误,给我们党和国家造成了很大损失,其根源也在于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等一系列基本原理,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

总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出发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思想路线不是小问题,它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正确的政治路线能不能贯彻实行;关键是思想路线对不对头。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倡导的我们党一以贯之、须臾不可背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革命年代如此;建设年代同样如此。正如邓小平所深刻指出的那样: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毛泽东同志之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6页。)

 

二  群众路线——党的根本的工作路线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结局的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从成立那时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这一原理系统地创造性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了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这是党长时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总结。

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海神波塞冬和地神盖娅的儿子——巨人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就能从大地母亲身上不断汲取力量;所向无敌;但只要一离开地面;就毫无力量。他的敌人赫拉克勒斯发现了他的这一特性;在格斗中突然把他举到半空中将他击毙。斯大林曾经用这个故事来说明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刘少奇也曾多次借用这个神话告诫中国共产党人决不能脱离群众。1948年10月;他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说:“我们党必须和广大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如果和群众联系不好;就要发生危险;就会像安泰一样被人扼死。共产党也会被人扼死的哩!党什么也不怕;就怕这一项。”(《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97页。)

中国革命是在长时期敌我力量悬殊的艰苦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最根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地依靠群众,宣传和发动群众,并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斗争。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1929年,在由他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首次使用了“群众路线”的概念,指出,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路线去执行。1930年,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指出:只有深入群众斗争的实际,作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形成正确的阶级估量和工作指导;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对工作进行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指导,就一定会失掉群众并会把各项工作搞糟。这里,毛泽东已经论述了群众路线的基本思想。1943年6月,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文件中,毛泽东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标志着这一路线的系统化和成熟。1945年中共七大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路线正式载入新的党章,从此,这条路线成为全党在各项工作中自觉遵循的宗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充分说明,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定不移地遵循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观点,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才使长期处于敌我力量悬殊情况下的党,从小到大,成长壮大起来。建国以后,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丰富和深化了党的群众路线。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等一系列重要著作中,毛泽东都从不同角度重申了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并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其内容。

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特别是从1957年开始,毛泽东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不足,以及对我国主要矛盾的判断发生严重失误,在经济建设和政治生活中都简单地采用“群众运动”的方式,发动了一系列运动。这些运动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在走群众路线,但实质上却根本违背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党的群众路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领导我们党在对历史经验进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了恢复和继续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的极端重要性,把是否正确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到执政党的党风和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在新的时代与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