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承受的所得税比例不尽相同。为了弥补公共开支,政府还必须开征其他名目繁多
的赋税,从而进一步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没有人情愿自己的钱被政府拿走,税
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纳税人的行为和动机。如果一家公司发生亏损,每赔一块钱,
就得足足损失一块钱;要是没有适当的税务会计法规,允许拿数年来的亏损去冲抵
数年来的利润的话,当这家公司赚钱的时候,每赚一块钱,却只能留下税后的部分
(例如52美分)。于是,公司的经营政策就会受到影响,它将丧失扩张业务的冲
动,或者只扩张那些风险最低的业务。觉察到这种状况的人甚至会打消开创新事业
的念头。现有的雇主将不再增加员工,甚至会设法减员;其他人则根本不打算成为
雇主。长期下来,与本来可以达到的水准相比,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应用放慢,消费
者买不到更好更便宜的产品,实际工资不升反降。
把个人所得税率调升至50%、60%或70%,会更严重地挫伤生产积极性。人们
将开始扪心自问: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为什么有6个月、8个月甚至9个月全是在
为政府做贡献,只剩下6个月、4个月甚至3个月的所得供自己和家人使用?赔钱
的时候,自己必须承担全部损失,赚钱的时候却只能留下一小部分利润,他们会认
为,拿自己的钱去冒这种风险未免愚不可及。他们也没有多余的钱拿去冒险,因为
资本还没有累积就已经被征收走了。主张扩大政府支出的人,宣称他们的用意是要
解决失业问题,然而到头来,税负反而制造出了失业问题。因为可以用来创造私人
部门的新就业机会的资本,一开始就无法形成、无法存在,能够投入的资本又缺乏
创业的激励。
税负占国民所得的比率越高,民间生产和就业受到的威胁就越大。当然,为了
执行基本的政府职能,一定数量的税收必不可少,围绕这个目的的合理税收对生产
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害。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能保护生产,能为生产者提供便
利。相反,过分沉重的税负则会抑制生产。等到总税负大到超过能够忍受的限度
时,才回过头来考虑重新设计税制,损失程度已经非常惨重了。
第6章 政府信贷扭曲生产
有时,政府拿钱出来“扶持”企业,这其实和政府征敛民财一样可怕。扶持的形
式通常表现为政府直接贷款,以及政府担保的民间贷款等。
政府信贷往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这使问题的讨论变得更加复杂。为了简化起
见,本章先假设我们讨论的政府信用扩张不具有通货膨胀的特性。对于通货膨胀造
成的各种影响,我们留待后面的章节再去分析。那时我们将了解到,通货膨胀虽然
会使问题的分析过程复杂化,但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政府信贷政策的实施结果。
国会中最常见的政府信贷提案是增加对农民的贷款。大多数国会议员对农民取
得的贷款永远都嫌少,在他们眼中,私营抵押贷款公司、保险公司或乡村银行提供
的贷款从来谈不上“充足”。不管人们已经替农民找到了多少贷款,国会总是能不断
挖掘出现有的贷款机构还没有填补的新缺口。农民获得的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已经
够多了,而议员们又发现,“中期”贷款还不够多。他们要么指责利率太高,要么抱
怨私人贷款只贷给了家道殷实的农民。国会通过立法给农民安排的新的贷款机构和
新的贷款类别因此越来越多。
不难发现,有两类短视行为导致人们还在指望这些政策。一类是只从借钱的农
民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另一类则是只关心交易的前半部分。
国会提高信用额度的提案不过是加重债务负担的提案的代称。因为在诚信的借
款人看来,所有的贷款最终都是要偿还的,所有的信用都是债务。要是我们习惯使
用第二个名称,而不用第一个名称,那些提案就不会再那么受欢迎。
我们不必在这里讨论私营机构提供给农民的常规贷款,其中包括抵押贷款,让
农民用于购买汽车、电冰箱、电视机、拖拉机和其他农用机械的分期付款贷款,以
及供农民在收获和销售谷物前用于资金周转的银行贷款。我们这里要讨论的只是政
府机构提供给农民的直接贷款,以及由政府担保的贷款。
这些政府贷款往往有两类用途。一类用以帮助农民把谷物囤积下来,暂不上市
销售。这是一类特别有害的贷款,让我们留待后面讨论政府实施商品管制问题时再
做具体分析。另一类贷款是为农民立业提供资金——让他们买得起农场、骡子或拖
拉机。
乍一看,这类政府贷款似乎很有必要。有人会站出来说,这里有个贫困家庭,
缺乏谋生手段。让他们靠领取救济金生活是一种冷酷和浪费的解决办法。如果政府
帮扶他们买座农场,使他们靠劳动成为自食其力的公民,他们就能反过来为国家的
GDP尽一分力,并用自己的产出来偿还贷款。或者有的人会说,那里有位农民,
买不起拖拉机,还在使用原始落后的方式耕种土地。政府借钱给他买部拖拉机吧,
帮助他提高生产力,他能够靠增产所赚来的钱还本付息。这样一来,既能让他靠劳
动致富,又能增加产出,使整个社会更加富有。况且,这类贷款是“自偿性”的贷
款,根本不需要政府和纳税人来负担成本。
实际上,这正是私营信贷机构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倘若某人想买农场,手头的
积蓄只够农场售价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储蓄银行或邻居们会以抵押贷款的方式借钱
给他凑够买价。倘若某人想买拖拉机,农机公司或融资公司可以允许他首付三分之
一的货款,其余的尾款分期偿还即可。
但是,私人提供贷款与政府提供贷款这二者有根本的不同。每个私营放贷者都
是在用自己的资金承担风险。银行家虽然是利用别人委托给他的钱去冒险,但一旦
有损失,也必须拿自己的钱去赔付,否则只有破产出局。当人们拿自己的钱去冒险
时,通常会严格审查借款人是否有足够的资产做抵押,审查其经营能力和诚信如
何。
倘若政府依照同样严格的标准去办理贷款业务,那政府根本没有必要涉足这一
行,去做私营机构已经在做的事。不过,政府一向是以不同的标准行事。政府之所
以涉足贷款业,就是要向那些从私营机构借不到钱的人提供资金。换句话说,私营
放贷者不肯拿自己的钱去冒的风险,政府却愿意拿纳税人的钱去冒险。这种措施的
支持者也承认政府放贷的坏帐率高于民间放贷,但他们坚持认为,那些有借有还的
人所增加的产出,加上大部分有借无还的人所增加的产出,在抵消坏账损失后仍有
剩余。
这样的辩护正是基于我们在前面指出的第一类短视行为。只有当我们将关注点
锁定在政府资金的借款人,而忽视那些被政府的计划剥夺的人的时候,那些狡辩才
貌似成立。政府真正借出的不是钱,而是实体资本,钱不过是交易的媒介(前面已
经提醒过,我们稍候再谈信用扩张引发的通货膨胀效果)。政府真正借出去的是农
场或拖拉机本身。农场的数目有限,拖拉机的产量也有限(只要不是牺牲其他产品
去生产过剩的拖拉机),那么政府把农场或拖拉机借给某乙,就没办法再借给某
甲。因此,真正的问题在于:到底是某甲,还是某乙,应该得到农场?
接下来我们就要比较某甲和某乙的优势所在,以及他们各自对生产有哪些贡
献,或者有能力做什么贡献。如果政府不干预,某甲会得到农场。当地的银行家和
邻居都了解他,知道他的过去。毕竟这些有钱人也在为自己手上的资金找出路。他
们知道某甲是诚实守信的人,言出必行,值得在他身上冒险。也许因为某甲实干、
节俭、有远见,攒下的钱已经足够支付农场四分之一的价款。其余四分之三的价款
由人们贷款给他,某甲就得到农场。
但凡认为用钱就能解决问题的人,都有个奇怪的想法,以为信用是银行赋予某
个人的。事实恰恰相反,信用是人已经拥有的东西。一个人有信用,或许是因为他
拥有资产的现金价值大于他想取得的贷款。或许是因为良好的个人品行让他获得了
信用。而是一个人本身具备信用,银行才愿意借钱给他。银行家绝不会随随便便地
借钱给别人,他需要得到偿还的保证。银行只是把借款人的资产或信用从流动性较
低的形式转换成流动性较高的形式而已。有时银行也难免失误,这样一来,不但银
行家自己受损失,整个社会也会受损失,因为借款人没能创造出应有的价值,资源
被浪费了。
可以看出,具备信用的某甲是银行愿意借钱的对象。但抱着施舍心态的政府更
关怀某乙的处境。缺乏信用的某乙没办法从私营放贷者那里取得抵押贷款和其他贷
款,他没有储蓄,一无是处,靠领救济金生活。提倡扩大政府信用的人争辩说,为
什么不借给他足够的钱,帮助他买农场、买骡子、买拖拉机,帮助他立业,使其成
为对社会有用的生产者呢?
这样的争辩正是基于我们在前面指出的第二类短视行为,把钱借给某乙们的结
果,是更多的资源会被他们浪费掉。上述争辩就个别的案例来说或许行得通,但整
体而言,按政府的标准选定的信贷对象,风险显然高于按私营放贷标准选定的信贷
对象,因为某乙们的坏账率更高,而生产率更低。可是,获得政府贷款的人将买到
农场和拖拉机,本来可望获得私人贷款的人就反而得不到。政府信贷导致利率上
升,农场的价格上涨,甚至导致邻近地区也没有剩余的农场可买,某甲的处境会更
加艰难。结果是,某乙有了农场,某甲却被剥夺了拥有农场的机会。这样一来,政
府信贷所造成的净效果是减少而不是增加了当地所能创造财富,因为可用的实体资
本(由实际的农场、拖拉机等构成)没有交给效率更高的、值得信赖的人,而是落
到了低效率的借款人手里。
2
谈完农业,再来谈谈其他的商业形式,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政府信贷的谬
论。我们经常听到有人提出这样的议案:政府应该承担起“私营产业承担不起”的大
风险。这意味着应该准许政府官僚拿纳税人的钱去冒险,做那些没有人会用自己的
钱去冒险的投资。
这种政策会带来很多弊端,例如徇私舞弊,借钱给亲朋好友,或者收受贿赂
等。人们谴责腐败,更反对投资不当,那会让纳税人的钱有去无回。这种情况还会
增加对社会无益的要求,他们会问,既然政府需要承担风险,那为什么不应该同时
享有利润?让纳税人承担风险而让私人资本获利,这样做有什么道理?后面会谈
到,政府对农民提供的“无追索权”贷款,正是出自这种无益的要求。
让我们暂且略过上述诸多各种弊端,只谈政府贷款的一种后果:浪费资本和削
弱生产。政府信贷会把可用的资本丢进糟糕的计划中,充其量也是丢进好坏难断的
计划中。政府信贷更可能把资本交给能力比较差、或者比较不可靠的人。可是在任
何时候,实体资本的数量都是有限的(有别于靠印钞机印出来的货币资本),交到
某乙手中的东西,就不可能再交给某甲。
人们希望把自己资本用于投资增值,但投资一定要谨慎。对于私营放贷者而
言,他们当然希望最后能连本带利收回投资。因此,大部分放贷者把钱投下去之
前,都会预先仔细审查投资计划,仔细衡量获利的预期和亏损的几率。他们有时也
会犯错误,但犯错的可能性小于政府放贷者。理由如下:首先,借出去的钱是他们
自己的,或是别人自愿托付给他们的。而政府借出去的钱却是从纳税人那里强制征
收来的,不需要顾及纳税人的个人意愿。私营放贷者希望自己获利,他们期望借款
人能生产市场上有需求的东西。而政府投钱则围绕着诸如“创造就业”之类的模糊目
的,并且,越是投向低效率项目——也就是相对于产出所雇用的人数越多——此类
投资提案反而越有可能被采纳。
其次,私营放贷者是经过严酷的市场筛选胜出的。经营不善就会赔钱,再也拿
不出钱借给别人。他们只有经营得很成功,才可能有更多的钱借出去。因此,私营
放贷者(除去通过继承遗产获得资金的一小部分人)经过了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