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3-本草纲目-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便尿血∶益母草捣汁,服一升立瘥。此苏澄方也。(《外台秘要》) 
赤白杂痢困重者∶益母草(日干)、陈盐梅(烧存性),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白痢干姜 
汤、赤痢甘草汤下。名二灵散。(《卫生家宝方》) 
小儿疳痢垂死者∶益母草嫩叶,同米煮粥食之,取足,以瘥为度,甚佳。饮汁亦可。(《广 
济方》) 
痔疾下血∶益母草叶,捣汁饮之。(《食医心镜》) 
一切痈疮∶妇人妒乳乳痈,小儿头疮,及浸淫黄烂热疮,疥疽阴蚀∶并用天麻草(切) 
五升 
急慢疔疮∶《圣惠方》∶用益母草捣封之,仍绞五合服,即消。《医方大成》∶用益母草四 
月连花采之,烧存性。先以小尖刀十字划开疔根,令血出。次绕根开破,捻出血,拭干。 
以稻草心蘸药捻入疮口,令到底。良久当有紫血出,捻令血净,再捻药入,见红血乃止。 
一日夜捻药三、五度。重者二日根烂出,轻者一日出。有疮根胀起,即是根出,以针挑之。 
出后仍敷药生肌易愈。忌风寒、房室、酒肉、一切毒物。疖毒己破∶益母草捣敷,甚妙。(《 
斗门方》)勒乳成痈∶益母为末。水调涂乳上,一宿自瘥。生捣亦得。(《圣惠方》) 
喉闭肿痛∶益母草捣烂,新汲水一碗,绞浓汁顿饮,随吐愈。冬月用根。(《卫生易简方》) 
粉刺黑斑∶《闺阁事宜》云∶五月五日收带根天麻紫花者,晒干烧灰。以商陆根捣自然 
汁,加酸醋和搜灰作饼,炭火 过收之。半年方用,入面药,甚能润肌。苏颂曰∶唐天后炼 
益母草泽面法∶五月五日采根苗具者,勿令着土,曝干捣罗,以面水和成团,如鸡子大,再 
曝干。 
仍作一炉,四旁开窍,上下置火,安药中央。大火烧一炊久,即去大火,留小火养之, 
勿令火绝。经一复时出之,瓷器中研治,筛再研,三日收用,如澡豆法,日用。一方∶每十 
两加滑石一两,胭脂一钱。 
马咬成疮∶苦低草,切细,和醋炒涂之。(《孙真人方》) 
新生小儿∶益母草五两,煎水浴之,不生疮疥。(《简要济众》)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錾菜
内容:(音惭。《拾遗》) 
【集解】藏器曰∶錾菜生江南阴地,似益母,方茎对节,白花。 
时珍曰∶此即益母之白花者,乃《尔雅》所谓 是也。其紫花者,《尔雅》所谓KT 是 
也。 、KT 皆同一音,乃一物二种。故此条亦主血病,与益母功同。郭璞独指白花者为 
益母,昝殷谓白花者非益母,皆欠详审。嫩苗可食,故谓之菜。寇宗 言茺蔚嫩苗可煮食, 
正合此也。 
x苗x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破血,产后腹痛,煮汁服(藏器)。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薇衔
内容:(薇,音眉。《本经》上品) 
【释名】糜衔(《本经》)、鹿衔(《唐本》)、吴风草(《唐本》)、无心(《吴普》)、无 
颠(《吴普》)、承膏(《别录》)、承肌(《吴普》)。 
恭曰∶南人谓之吴风草。一名鹿衔草,言鹿有疾,衔此草即瘥也。 
时珍曰∶据苏说,则薇衔、糜衔当作麋衔也。鹿、麋一类也。按郦道元《水经注》云∶ 
魏兴锡山多生薇衔草,有风不偃,无风独摇。则吴风亦当作无风,乃通。 
藏器曰∶一名无心草,非草之无心者,方药少用。 
【集解】《别录》曰∶薇衔生汉中川泽及冤句、邯郸。七月采茎叶,阴干。 
恭曰∶此草丛生,似茺蔚及白头翁,其叶有毛,赤茎。又有大、小二种∶楚人谓大者为 
大吴风草,小者为小吴风草。 
保升曰∶叶似茺蔚,丛生有毛,其花黄色,其根赤黑色。 
x茎叶x 
【气味】苦,平,无毒。《别录》曰∶微寒。 
之才曰∶得秦皮良。 
【主治】风湿痹,历节痛,惊痫吐舌,悸气贼风,鼠 痈肿(《本经》)。暴症,逐水, 
疗痿蹶。久服轻身明目(《别录》)。妇人服之,绝产无子(藏器)。煎水,洗瘭疽、甲疽、恶 
疮(时珍,出《外科精义》)。 
【发明】时珍曰∶麋衔乃《素问》所用治风病自汗药,而后世不知用之,诚缺略也。《素 
问》∶黄帝曰∶有病身热懈惰,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此为何病?岐伯曰∶病名酒风。治之 
以 
泽泻、术各三、五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后饭者,先服药也。 
【附方】新二。 
年深恶疮∶无心草根、钓苓根、野狼毒、白丁香各五钱,麝香一字,为末掺之。又方∶无 
心 
小儿破伤风病,拘急口噤∶没心草半两,白附子(炮)二钱半,为末。每服一字,薄荷 
酒灌下。(《圣济录》) 
【附录】无心草(宋《图经》) 颂曰∶生秦州及商州,凤翔各县皆出之。三月开花, 
五 
月结实,六、七月采根苗,阴干用。性温,无毒。主积血,逐气块,益筋节,补虚损,润颜 
色,疗 泄腹痛。 
时珍曰∶麋衔一名无心草,此草功用与之相近,其图形亦相近,恐即一物也,故附之俟 
访考焉。鼠耳草,亦名无心,与此不同。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夏枯草
内容:(《本经》下品) 
【释名】夕句(《本经》)、乃东(《本经》)、燕面(《别录》)、铁色草。 
震亨曰∶此草夏至后即枯。盖禀纯阳之气,得阴气则枯,故有是名。 
【集解】《别录》曰∶夏枯草生蜀郡川谷,四月采。 
恭曰∶处处有之,生平泽。 
颂曰∶冬至后生,叶似旋复。三月、四月开花,作穗紫白色,似丹参花,结子亦作穗。 
五月便枯,四月采之。 
时珍曰∶原野间甚多,苗高一、二尺许,其茎微方。叶对节生,似旋复叶而长大,有细 
齿,背白多纹。茎端作穗,长一、二寸,穗中开淡紫小花,一穗有细子四粒。丹溪云无子, 
亦欠察矣。嫩苗瀹过,浸去苦味,油盐拌之可食。 
【正误】宗 曰∶今谓之郁臭。自秋便生,经冬不悴,春开白花,夏结子。 
震亨曰∶郁臭草有臭味,即茺蔚是也;夏枯草无臭味,明是两物。俱生于春,夏枯先枯 
而无子;郁臭,后枯而结子。 
x茎叶x 
【气味】苦、辛,寒,无毒。 
之才曰∶土瓜为之使。伏汞砂。 
【主治】寒热瘰 鼠 头疮,破症,散瘿结气,脚肿湿痹,轻身(《本经》)。 
【发明】震亨曰∶本草言夏枯草大治瘰 ,散结气。有补养厥阴血脉之功,而不言及。 
观其退寒热,虚者可使,若实者以行散之药佐之,外以艾灸,亦渐取效。 
时珍曰∶黎居土《易简方》∶夏枯草治目疼,用沙糖水浸一夜用,取其能解内热、缓肝 
火也。楼全善云∶夏枯草治目珠疼,至夜则甚者,神效。或用苦寒药点之反甚者,亦神效。 
盖目珠连目本,即系也,属厥阴之经。夜甚及点苦寒药反甚者,夜与寒亦阴故也。夏枯禀纯 
阳之气,补厥阴血脉,故治此如神,以阳治阴也。一男子至夜目珠疼,连眉棱骨,及头半边 
肿痛。用黄连膏点之反甚,诸药不效。灸厥阴、少阳,疼随止,半日又作,月余。以夏枯 
草二两,香附二两,甘草四钱,为末。每服一钱半,清茶调服。下咽则疼减半,至四、五服 
良愈矣。 
【附方】旧一,新六。 
明目补肝,肝虚目睛痛,冷泪不止,筋脉痛,羞明怕日∶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为 
末 
赤白带下∶夏枯草(花开时采,阴干)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食前。(《徐氏家传方》) 
血崩不止∶夏枯草为末,每服方寸匕,米饮调下。(《圣惠方》) 
产后血晕,心气欲绝者。夏枯草捣绞汁服一盏,大妙。(《徐氏家传方》) 
扑伤金疮∶夏枯草(口嚼烂), 上即愈。(《卫生易简》) 
汗斑白点∶夏枯草煎浓汁,日日洗之。(《乾坤生意》) 
瘰 马刀,不问已溃、未溃,或日久成漏∶用夏枯草六两,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 
虚甚者,则煎汁熬膏服,并涂患处,兼以十全大补汤加香附、贝母、远志尤善。此物生血, 
乃治瘰 之圣药也。其草易得,其功甚多。(薛己《外科经验方》)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刘寄奴草
内容:(《唐本草》) 
【释名】金寄奴(大明)、乌藤菜(《纲目》)。 
时珍曰∶按李延寿《南史》云∶宋高祖刘裕,小字寄奴。微时伐荻新洲,遇一大蛇,射 
之。明日往,闻杵臼声。寻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于榛林中捣药。问其故。答曰∶我主为 
刘寄奴所射,今合药敷之。裕曰∶神何不杀之?曰∶寄奴王者,不可杀也。裕叱之,童子皆 
散,乃收药而反。每遇金疮敷之即愈。人因称此草为刘寄奴草。郑樵《通志》云∶江南人因 
汉时谓刘为卯金刀,乃呼刘为金。是以又有金寄奴之名。江东人谓之乌藤菜云。 
【集解】恭曰∶刘寄奴草生江南。茎似艾蒿,长三、四尺,叶似山兰草而尖长,一茎直 
上有穗,叶互生,其子似稗而细。 
保升曰∶今出越州,蒿之类也。高四、五尺,叶似菊,其花白色,其实黄白色作穗,夏 
月收苗日干之。 
颂曰∶今河中府、孟州、汉中、滁州亦有之。春生苗,茎似艾蒿,上有四棱,高二、三 
尺以来。叶青似柳,四月开碎小黄白花,如瓦松,七月结实似黍而细,根淡紫色似莴苣。六 
月、七月采苗及花子通用。 
时珍曰∶刘寄奴一茎直上。叶似苍术,尖长糙涩,面深背淡。九月茎端分开数枝,一枝 
攒簇十朵小花,白瓣黄蕊,如小菊花状。花罢有白絮,如苦 花之絮。其子细长,亦如苦 
子。所云实如黍稗者,似与此不同,其叶亦非蒿类。 
x子(苗同)x 
【修治】 曰∶凡采得,去茎叶,只用实。以布拭去薄壳令净,拌酒蒸,从巳至申,曝 
干用。 
时珍曰∶茎、叶、花、子皆可用。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破血下胀。多服令人下痢(苏恭)。下血止痛,治产后余疾,止金疮血,极效 
(《别 
录》)。心腹痛,下气,水胀血气,通妇人经脉症结,止霍乱水泻(大明)。小儿尿血,新者 
研末服(时珍)。 
【附方】旧一,新七。 
大小便血∶刘寄奴为末,茶调空心服二钱,即止。(《集简方》) 
折伤瘀血在腹内者∶刘寄奴、骨碎补、延胡索各一两。水二升,煎七合,入酒及童子小 
便各一合,顿温服之。(《千金方》) 
血气胀满∶刘寄奴穗实为末。每服三钱,酒煎服。不可过多,令人吐利。此破血之仙 
药也。(《卫生易简方》) 
霍乱成痢∶刘寄奴草煎汁饮。(《圣济总录》) 
汤火伤灼∶刘寄奴捣末。先以糯米浆鸡翎扫上,后乃掺末。并不痛,亦无痕,大验 
之方。凡汤火伤,先以盐末掺之,护肉不坏,后乃掺药为妙。(《经验方》) 
风入疮口肿痛∶刘寄奴为末。掺之即止。(《圣惠方》) 
小儿夜啼∶刘寄奴半两,地龙(炒)一分,甘草一寸。水煎,灌少许。(《圣济总录》) 
赤白下痢,阴阳交带,不问赤白∶刘寄奴、乌梅、白姜等分。水煎服。赤加梅,白加姜。(《艾 
元英如宜方》)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曲节草
内容:(宋《图经》) 
【释名】六月凌(音令。《图经》)、六月霜(《纲目》)、绿豆青(《图经》)、蛇蓝。 
时珍曰∶此草性寒,故有凌、霜、绿豆之名。 
【集解】颂曰∶曲节草生筠州。四月生苗,茎方色青有节,叶似刘寄奴而青软,七、八 
月着花似薄荷,结子无用。五月、六月采茎叶,阴干。 
x茎叶x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发背疮,消痈肿,拔毒。同甘草作末,米汁调服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丽春草
内容:(宋《图经》) 
【释名】仙女蒿(《图经》)、定参草。 
颂曰∶丽春草,生檀 山川谷,檀 山在 
高密界。河南淮阳郡、 川及谯郡、汝南郡等,并呼为龙芊草。河北近山、邺郡、汲郡,并 
名丛兰艾。上党紫团山亦有,名定参草,又名仙女蒿。今所在有之。甚疗 黄,人莫能知。 
时珍曰∶此草有殊功,而不着其形状。今罂粟亦名丽春草,九仙子亦名仙女娇,与此同 
名,恐非一物也。当俟博访。 
x花及根x 
【气味】甘,微温,无毒。 
【主治】 黄黄胆(苏颂)。 
【发明】颂曰∶唐天宝中, 川郡杨正进方,名医皆用有效。其方云∶丽春草疗因时患 
伤热,变成 黄,遍身壮热,小便黄赤,眼如金色,面又青黑,心头气痛,绕心如刺,头旋 
欲倒,兼胁下有瘕气,及黄胆等,经用有验。其药春三月采花,阴干一升,捣散。每平明空 
腹取三方寸匕,和生麻油一盏顿服,日一服,隔五日再进,以知为度。其根疗黄胆,捣汁一 
盏,空腹顿服,须臾即利三两行,其疾立已。一剂不能全愈,隔七日更一剂,永瘥。忌酒、 
面、猪、鱼、蒜、粉、酪等。 

草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