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3-本草纲目-第2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臭黄等分,为末,糊丸绿豆大。每棉裹一丸,随左右插入耳中,立效。(《圣惠方》) 

木部第三十四卷木之一
芦荟
内容:(宋《开宝》)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释名】奴会(《开宝》)、讷会(《拾遗》)、 
时珍曰∶名义未详。 
藏器曰∶俗呼为象胆,以其味苦如胆也。 
【集解】 曰∶芦荟生 
颂曰∶今惟广州有来者。其木生山野中,滴脂泪而成。采之不拘时月。 
时珍曰∶芦荟原在草部。《药谱》及《图经》所状,皆言是木脂。而《一统志》云∶爪 
哇、三佛齐诸国所出者,乃草属,状如鲎尾,采之以玉器捣成膏。与前说不同,何哉?岂亦 
木质草形乎?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热风烦闷,胸膈间热气,明目镇心,小儿癫痫惊风,疗五疳,杀三虫及痔病疮 
,解巴豆毒(《开宝》)。主小儿诸疳热(李 
权)。研末,敷 齿 
【发明】时珍曰∶芦荟,乃厥阴经药也,其功专于杀虫清热。以上诸病,皆热与虫所生 
故也。 
浸 
炙 
【附方】新一。 
小儿脾疳∶芦荟、使君子等分,为末。每米饮服一、二钱。(《卫生易简方》) 

木部第三十四卷木之一
胡桐泪
内容:(《唐本草》)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释名】胡桐碱(《纲目》)、胡桐律。 
曰∶胡桐泪,是胡桐树脂也,故名泪。作律字者非也,律、泪声讹尔。 
时珍曰∶《西域传》云∶车师国多胡桐。颜师古注云∶胡桐似桐,不似桑,故名胡桐。 
虫食其树而汁出下流者,俗名胡桐泪,言似眼泪也。其入土石成块如卤碱者,为胡桐碱(音 
减)。或云∶律当作沥,非讹也,犹松脂名沥青之义。亦通。 
【集解】恭曰∶胡桐泪,出肃州以西平泽及山谷中。形似黄矾而坚实。有夹烂木者,云 
是胡桐树脂沦入土石碱卤地者。其树高硕,皮叶似白杨、青桐、桑辈,故名胡桐木,堪器用。 
保升曰∶凉州以西有之。初生似柳,大则似桑、桐。其津下入地,与土石相染,状如姜 
极咸苦,得水便消,若矾石、硝石之类。冬月采之。大明曰∶此有二般∶木律不中入药;惟 
用石律,石上采之,形如小石片子,黄土色者为上。颂曰∶今西番亦有商人货之。时珍曰∶ 
木泪乃树脂流出者,其状如膏油。石泪乃脂入土石间者,其状成块,以其得卤 
药为胜。 
【气味】咸、苦,大寒,无毒。 
恭曰∶伏砒石。可为金银焊药。 
【主治】大毒热,心腹烦满,水和服之,取吐。牛马急黄黑汗,水研三、二两灌之,立 
瘥(《唐本》)。主风虫牙齿痛,杀火毒、面毒(大明)。风疳 齿,骨槽风劳。能软一切物。 
多服令人吐( 
【发明】颂曰∶古方稀用。今治口齿家多用,为最要之物。 
时珍曰∶石泪入地受卤气,故其性寒能除热,其味咸能入骨软坚。 
【附方】新六。 
湿热牙疼,喜吸风∶胡桐泪,入麝香掺之。 
牙疼出血∶胡桐泪半两,研末。夜夜贴之。或入麝香少许 
走马牙疳∶胡桐碱、黄丹等分为末,掺之。(《医林集要》) 
牙疳宣露,脓血臭气者∶胡桐泪一两,枸杞根一升。每用五钱,煎水热漱。又方∶ 
胡桐泪、葶苈等分。研掺。(《圣惠方》) 
牙齿蠹黑∶乃肾虚也。胡桐泪一两,丹砂半两,麝香一分,为末,掺之。(《圣济总录》) 

木部第三十四卷木之一
返魂香
内容:(《海药》) 
【集解】 曰∶按∶《 
《内传》云∶西海聚窟州有返魂树,状如枫、柏,花、叶香闻百里。采其根于釜中水煮 
取汁,炼之如漆,乃香成也。其名有六∶曰返魂、惊精、回生、振灵、马精、却死。凡有疫 
死者,烧豆许熏之再活,故曰返魂。时珍曰∶张华《博物志》云∶武帝时,西域月氏国,度 
弱水贡此香三枚,大如燕卵,黑如桑椹。值长安大疫,西使请烧一枚辟之,宫中病者闻之即 
起,香闻百里,数日不歇。疫死未三日者,熏之皆活,乃返生神药也。此说虽涉诡怪,然理 
外之事,容或有之,未可便指为谬也。 
【附录】兜木香 藏器曰∶《汉武故事》云∶西王母降,烧兜木香末,乃兜渠国所进, 
如大豆。涂宫门,香闻百里。关中大疫,死者相枕,闻此香,疫皆止,死者皆起。此乃灵香, 
非常物也。 

木部第三十五卷
木之二
内容:(乔木类五十二种) 

木部第三十五卷木之二
柏木
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黄檗(《别录》),根名檀桓。 
时珍曰∶檗木名义未详。《本经》言檗木及根,不言檗皮,岂古时木与皮通用乎?俗作 
黄柏者,省写之谬也。 
【集解】《别录》曰∶柏木生汉中山谷及永昌。 
弘景曰∶今出邵陵者,轻薄色深为胜。出东山者,浓而色浅。其根于道家入木芝品,今 
人不知取服。又有一种小树,状如石榴,其皮黄而苦,俗呼为子柏,亦主口疮。又一种小树, 
多刺,皮亦黄色,亦主口疮。 
在有之。今云皮黄,谬矣。按∶今俗用子柏皆多刺小树,名刺柏,非小柏也。 
《蜀本图经》云∶黄柏树高数丈。叶似吴茱萸,亦如紫椿,经冬不凋。皮 
其根结块,如松下茯苓。今所在有,本出房、商、合等州山谷中。皮紧,浓二、三分 
鲜黄者上。二月、五月采皮,晒干。 
上用之。各适其宜尔。 
【修治】 曰∶凡使柏皮,削去粗皮,用生蜜水浸半日,漉出晒干,用蜜涂,文武火炙, 
令蜜尽为度。每五两,用蜜三两。元素曰∶二制治上焦,单制治中焦,不制治下焦也。时珍 
曰∶黄柏性寒而沉,生用则降实火,熟用则不伤胃,酒制则治上,盐制则治下,蜜 
【气味】苦,寒,无毒。 
辛,阴中之阳,入足少阴经,为足太阳引经药。 
入肾,燥湿所归,各从其类也。故《活人书 
恶干漆,伏硫黄。 
【主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胆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 
疗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久服通神(《别录》)。热 
止消渴,杀蛀虫(藏器)。男子阴痿,及敷茎上疮,治下血如鸡鸭肝片 
治骨蒸,洗肝明目,多泪,口干心热,杀疳虫,治蛔心痛,鼻衄,肠风下血,后分急热肿痛 
(大明)。泻膀胱相火,补肾水不足,坚肾壮骨髓,疗下焦虚,诸痿瘫痪,利下窍,除热(元 
素)。泻伏火,救肾水,治冲脉气逆,不渴而小便不通,诸疮痛不可忍(李杲)。 
阴降火。得苍术,除湿清热,为治痿要药。得细辛,泻膀胱火,治口舌生疮(震亨)。 
儿头疮(时珍)。 
【发明】元素曰∶黄柏之用有六∶泻膀胱龙火,一也;利小便结,二也;除下焦湿肿, 
三也;痢疾先见血,四也;脐中痛,五也;补肾不足,壮骨髓,六也。凡肾水膀胱不足,诸 
痿厥脚膝无力,于黄 汤中加用,使两足膝中气力涌出,痿软即便去也,乃瘫痪必用之药。 
蜜炒研末,治口疮如神。故《雷公炮炙论》云∶口疮舌坼,立愈黄酥。谓以酥炙根黄,含之 
也。 
及黄涩者。并用酒洗黄柏、知母为君,茯苓、泽泻为佐。凡小便不通而口渴者,邪热在气分, 
肺中伏热不能生水,是绝小便之源也。法当用气味俱薄、淡渗之药,猪苓、泽泻之类,泻肺 
火而清肺气,滋水之化源。若邪热在下焦血分,不渴而小便不通者,乃《素问》所谓无阴则 
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法当用气味俱浓、 
阴中之 
破出水,双睛凸出,饮食不下,痛苦不可名状。治满、利小便、渗泄之药服遍矣。予诊之曰∶ 
此乃奉养太过,膏粱积热,损伤肾水,致膀胱久而干涸,小便不化,火又逆上,而为呕哕。 
《难经》所谓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者。洁古老人言∶热在下焦,但治下焦,其病必愈。 
遂处以北方寒水所化大苦寒之药,黄柏、知母各一两,酒洗焙碾,入桂一钱为引,熟水丸如 
芡子大。每服二百丸,沸汤下。少时如刀刺前阴火烧之状,溺如瀑泉涌出,床下成流,顾盼 
之间,肿胀消散。《内经》云∶热者寒之。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以黄柏之苦寒泻热、补 
水润燥为君, 
有泻火补阴之功,非阴中之火,不可用也。火有二∶君火者,人 
可以水灭,可以直折,黄连之属可以制之;相火者,天火也,龙雷之火也,阴火也,不可以 
水湿折之,当从其性而伏之,惟黄柏之属可以降之。 
有金水相生之义。黄柏无知母,犹水母之无虾 
清肺金,滋肾水之化源。故洁古、东垣、丹溪皆以为滋阴降火要药,上古所未言也。盖气为 
阳,血为阴。邪火煎熬,则阴血渐涸,故阴虚火动之病须之。然必少壮气盛能食者,用之相 
宜。若中气不足而邪火炽甚者,久服则有寒中之变。近时虚损,及纵欲求嗣之人,用补阴药, 
往往以此二味为君,日日服饵。降令太过,脾胃受伤,真阳暗损,精气不暖,致生他病。盖 
不知此物苦寒而滑渗,且苦味久服,有反从火化之害。故叶氏《医学统旨》有“四物加知母、 
黄柏,久服伤胃,不能生阴”之戒。 
【附方】旧十三,新三十。 
阴火为病∶大补丸∶ 
用黄柏去皮,盐、酒炒褐为末,水丸梧子大。血虚,四物汤下;气虚,四君子汤下。(丹 
溪方) 
等症。黄柏(去皮,切)二斤,熟糯米一升(童子小便浸之,九浸九晒,蒸过晒研)。为末, 
酒煮 
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温酒送下。 
作四分,用醇酒、蜜汤、盐 
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白汤下。(《活人心统》) 
毒痔漏,下血不止∶孙探 
用酒、醋、童尿各浸七日, 
下五十丸,久服除根。杨诚《经验方》百补丸∶专治诸虚赤白浊。用川柏皮(刮净)一斤(分 
作四分,用酒、蜜、人乳、糯米泔各浸透)。炙干切研,廪米饭丸∶如上 
皮丸∶黄柏一斤(分作四分,三分用醇酒、盐汤、童尿各浸二日焙研,一分用酥炙研末)。 
以猪脏一条去膜,入药在内扎,煮熟捣丸。如上法服之。 
白涂炙)。为 
末,水丸绿豆大。每服七丸,温水下。名金虎丸。(《普济方》) 
赤芍药四钱,为末,饭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食前米饮下。(阎孝忠《 
下痢白色,昼夜三、五十行∶根黄浓者,蜜炒令焦为末,大蒜煨熟,去皮捣烂作膏和丸梧桐 
子大。每空心,米饮下三、五十丸,日三服。神妙不可述。( 
削皮,焙为末,用米汤和,丸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米汤下。(《十全博救方》) 
淫及梦泄精滑∶真珠粉丸∶黄柏(炒)、真蛤粉各一斤,为末,滴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一百 
丸, 
空 
等分为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盐汤下。(《洁古家珍》) 
中有热∶宜清心丸主之。黄柏末一两,片脑一钱。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麦门冬汤 
下。此大智禅师方也。(许学士《本事方》) 
沸,渴即饮之,恣饮,数日即止。(韦宙《独行方》) 
冬汤调服二钱,立瘥。(《经验方》) 
每用一弹子大,纱帕包之,浸水一盏,饭上蒸熟,乘热熏洗,极效。此方有金木水火土,故 
名五行汤。一丸可用 
品方》) 
痹痛∶黄柏片含之。又以一斤,酒一斗,煮二沸,恣饮便愈。(《肘后方》) 
不通∶苦酒和黄柏末敷之,冷即易。(《肘后方》) 
方》) 
治心脾有热,舌颊生疮。蜜炙黄柏、青黛各一分,为末,入生 
用黄柏、细辛等分为末,掺。或用黄柏、干姜等分,亦良。 
铜绿二钱,为末。掺之,漱去涎。(《三因方》) 
服。(《圣惠方》) 
以蔷薇根汁调涂,立效。(《圣济录》) 
香二钱半,为末,槐花煎水调作饼,贴于疮口。(《普济方》) 
末,水调,贴足心。(《普济方》) 
(《肘后方》) 
柏皮(炒)、川乌头(炮)等分,为末。唾调涂之,留头,频以米泔水润湿。(《集简方》)小 
儿 
脐疮不合者∶黄柏末涂之。(《子母秘录》) 
掺之即愈。(杨起《简便方》) 
疮用黄柏、黄芩等分煎汤,洗之。仍以黄柏、黄连作末,敷之。又法∶黄柏煎汤洗之,涂以 
白蜜。(《肘 
一味。 
一妇病此,人无识者,用此而愈。(张杲《医说》) 
门事亲》) 
柏末,面糊调涂,效。(《宣明方》) 

木部第三十五卷木之二
檀桓
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檀桓乃百岁柏之根,如天门冬,长三四尺,别在一旁,以小根缀之。 
一名檀桓芝。出《灵宝方》。 
时珍曰∶《本经》但言黄柏根名檀桓。陈氏所说乃柏旁所生檀桓芝也,与陶弘景所说同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心腹百病,安魂魄,不饥渴。久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