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争论(下)〔德〕克劳塞维茨-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种方法很明显,最为有利,但是这必须有一定的友好关系与共同利益作前提,而具备这种前提条件的情况是很少的。 在各国军队都完全混合起来的情况下,各国政府的利益就十分难区分开来,指挥官自私的想法所起的有害影响也就只能表现在次一级指挥官的身上,因而只表现在战术范围,并且就是在战术范围,也不象在各国军队完全分开时那样可不受惩罚地、自由地表现出来。当各国军队完全地分开时,这种有害影响就牵涉到战略范围,因而能够起重大的作用。 可是,正如我们说过的,要采用第一种方法,各国政府须具有罕见的牺牲精神。在1813年,紧迫的情况迫使得各国政府采取了这种方法,当时,军队最多并对局势的好转贡献最大的俄国皇帝没有在虚荣心的驱使下让俄国军队独立作战,而是把他们交给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司令官指挥,这也是应大加赞扬的。若各国军队不可能这样联合起来,那么,各国军队完全分开当然要比半分半合好一些。 最槽糕的是不同国家的两个独立的司令官在同一个战场上,譬如在七年战争中,俄军、奥军和帝国军队的情形就常常是这样。 在各国军队完全分开的情况下,须完成的任务就可以完全分开,于是各国军队承担

    

 173

    战争论(下)358

    着各自的任务,在形势逼迫下就会进行更多的活动。 若分开的各国军队联系较密切,甚至于是在一个战区内,那么,情况就不是这样了,一支军队不好的打算就会使另一支军队的力量瘫痪。在上述三种情况中的第一种情况下,各国军队要全地分开是不会有什么困难的,因为每个国家本身的利益通常就已为本国军队规定了不同的目标。 在第二种的情况下,前来支援的军队可能没有自己的目标,它常常可以完全处于从属地位,奥军在1815年战局末期与普军在1807年战局中就是这样。将帅个人特点的问题,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了。可是,我们不能不提出一点总的意见,从属部队的指挥官不要任命最小心谨慎的人来担任,而要派最敢作敢为的人来担任。 因。。 。 。 。 。为我们曾指出过,在军队分开行动时要想取得战略上的成果,最重要的莫过于每个部分都积极行动,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力量的作用,只有这样,某地点发生的错误才可以被其他地点取得的成果所抵消。 也只有指挥官是行动迅速和敢作敢为的人物,他的意志和内心的欲望能驱使他前进时,各个部分才能充分活动起来,仅是客观地、冷静地考虑行动的必然性的人,是很难能使他指挥的那部分军队充分活动起来的。最后还指出,在使用军队和将帅时,只要情况许可,就应使他们的任务和地形情况同他们的特点结合起来。常备军、大量的骑兵、良好的部队、谨慎与明智的年老指挥官应该用在开阔地上;民兵、民众武装、用亡命之徒临时组织起来的武装、敢作敢为的年青指挥官应用在森林地、山

    

 174

    458战争论(下)

    地与隘路上;前来支援的军队应用在它们所喜欢的富庶地区。到此为止,我们已经从总的方面谈了战争计划,在本章中还专门谈了以打垮敌人为目标的战争计划,在所有论述中我们也想特别强调战争计划的目标,然后再指出使用手段和方法时应遵循的原则。 我们想通过这样的论述使读者清楚地知道在这样的战争中应该追求什么和该做什么。 我们想强调必然的与普遍的东西,也给特殊的和偶然的东西留下了活动余地,但不去考虑那些任意的、没有根据的、不严肃的、幻。。 。  。 。 。 。 。  。 。 。 。  。想的、或诡辩的东西。 一旦我们达到了这个目的,那么我们。。  。 。 。 。 。 。就认为已经完成了我们的任务。谁要是因我们没有谈到迂回江河、利用制高点控制山地、避开坚固阵地与寻找国土的锁钥等问题而感到非常奇怪,他就是还没有理解我们,并且,在我们看来,他还没有从大的方面来认识战争。在前几篇中我们已经一般地论述了这些问题,并且已经指出,它们的作用往往会比根据流行的看法想象的要小得多。在以打垮敌人为目标的战争中,它们就更加不能也不应该起重大的作用,也就是不应该对整个战争计划产生什么影响。关于统率机构的问题,将在本篇的最后用专门的一章加以详细论述。现在让我们举一个例子来结束这一章。若奥地利、普鲁士、德意志邦联、尼德兰与英国决定对法国作战,而俄国保持中立(这种局面是最近一百五十年来经常出现的)

    ,那么,它们是可以进行以打垮敌人为目标的进攻战的。因为不论法国多么强大,依然可能出现下面的情况:

    

 175

    战争论(下)558

    它的大部分国土被对方占领,首都陷落,资源不足,而且除了俄国以外没有一个大国能给予有力的支援,西班牙离得太远,所处的位置也极为不利,意大利各邦目前又太过腐败,没有力量。对法作战的上述国家不算它们在欧洲以外的领地也有七千五百万以上的人口,而法国只有三千万人。 这些国家为了对法国进行一次真正的战争,能提供的军队如下:奥地利…………………………2…50,00人普鲁士…………………………2…00,00人德意志其他各邦………………1…50,00人尼德兰…………………………7…5,00人英国……………………………5…0,00人总 计725,00人它们如果确实能够动员这样多的军队,那么就极有可能远远超过法国用来对抗它们的兵力,因为即使在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也从未有过这样多的军队。倘若我们再考虑到,法军还要分出部分兵力作为要塞守备部队和建立补给站,用来监视海岸线等等,那么,毫无疑问,联军在主要战区内很可能占有巨大的优势,而这个优势却正是打垮敌人这一目标主要的基础。法兰西帝国的重心是它的军队和巴黎。 联军的目标应该是在一次或者几次主力会战中打败法国军队及占领巴黎,把法军的残余部分赶过卢瓦尔河。 法兰西王朝的心窝在巴黎和布鲁塞尔之间,在这里,从国境到首都只不过三十普里。 联盟的一部分国家如英国、普鲁士、尼德兰和北德意志各邦都

    

 176

    658战争论(下)

    有适于针对这里展开的配置地点,它们中间有的就在这个地区附近,有的就在这个地区的背后。 奥地利与南德意志则只有从上莱菌地区出发才便于作战。 其自然的进攻方向是指向特鲁瓦和巴黎或奥尔良。 从尼德兰和从上莱茵地区出发的这两个进攻都是直接、自然、简捷并有力的,都是指向敌军重心的,所有敌军必然都可能分布在这两个地点。只有两点考虑同这个计划的简单性是有矛盾的。奥地利可能不愿让意大利毫无掩护,它总想自己在那里控制局势。 所以它不会同意通过对法国心脏的进攻来间接掩护意大利。 鉴于意大利的政治状况,它的这个次要意图也是无可非议的。 但是,如果要从意大利进攻法国南部,把这个已尝试过多次的陈旧的想法同这个次要意图联系起来,为此在意大利保留住大量军队,那么,就会是相当严重的错误。如果我们不想违背统一计划、集中兵力这个主要思想,在意大。。 。 。  。 。 。 。利就只应保留在战局第一阶段防止极端不利所需的兵力,就不该从进行主要行动的军队中抽出来更多的兵力。 如果想在罗讷河地区进攻法国,那就等同于想抓住刺刀尖举起步枪。进攻法国南部即使作为次要行动也该反对,因为这种进攻只能激起新的力量来反对我们。 凡是对遥远的地区的进攻,都会使本来不起作用的利害关系和活动发生对我们不利的作用。只有实际情况表明,留在意大利保障安全的军队数量太多而没事情可以做的时候,从意大利进攻法国南部才是正确的。因此,我们再重复一遍:留在意大利的军队应少到情况所允许的最低限度,只要能够保障奥军不致在一次战局中丧失整个意大利,那就已足够了。 在我们这里的例子中,这个

    

 177

    战争论(下)758

    兵力完全可假定为五万人。另一点考虑是法国是一个滨海的国家。 由于英国在海上拥有霸权,法国的整个大西洋沿岸很易受到威胁,所以它或多或少要派兵加强守备力量。不论这种守备力量多么薄弱,法国的边防线也将因而增加两倍,为此就不得不从作战的军队中抽出大量兵力。 若英国用两万或三万人的登陆部队威胁法国,或许就可以牵制比这个数量大一倍或两倍的法军。同时,法国不仅需要派出军队,而且舰队和海岸炮台还要金钱和火炮等。 我们假定英国为了这一目的使用上二万五千人。这样,我们的战争计划将十分简单,其内容如下:第一、在尼德兰集中:。。普鲁士军队……………………………2…00,00人尼德兰军队……………………………7…5,00人英国军队………………………………2…5,00人北德意志各邦军队……………………5…0,00人总 计  350,00人其中约五万人作为边境要塞的守备部队,其余三十万人则向巴黎前进,同法军进行主力会战。第二、二十万奥地利军队和十万南德意志各邦军队集中。。在上莱茵地区,以方便同从尼德兰方面进攻的军队同时推进,指向塞纳河上游地区,进而又向卢瓦尔河推进,也同法军进行主力会战。 两个方向的进攻或许可以在卢瓦尔河合而为一。这样,主要的内容已确定了;我们还要谈的,主要就是同消除错误观念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

    

 178

    858战争论(下)

    第一、统帅应努力寻求计划中的主力会战,争取在能获。。得决定性胜利的兵力对比和有利条件下进行主力会战。 为了这个目的,统帅应不惜牺牲一切,在围攻、包围、守备等方面应该尽量少用兵力。如果如施瓦尔岑堡在1814年所做的那样,一踏进敌国就像离心的射线那样向四处分散,那就会遭彻底的失败。联军在1814年所以没有在头两个星期内就遭到彻底失败,只是因为当时的法国已软弱无力的缘故。 进攻应该像一支用强大的力量射出去的箭,不应像一个逐渐膨胀而最后破裂的肥皂泡。第二、应让瑞士用自己的力量进行防御。 倘若瑞士保持。。中立,那么我们在上莱茵地区就有一个良好的依托点。 如果瑞士遭到法国的进攻,它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力量进行抵抗,瑞士很多方面是非常适于进行这种抵抗的。 最愚蠢的想法是认为瑞士是欧洲地势最高的国家,所以它在地理上能够对战争起决定性的影响。 其实,这样的影响也只有在某些少有的条件下才可能出现,可是瑞士根本不具有这样的条件。 在本国的心脏遭到进攻的情况下,法军不可能从瑞士向意大利或者施瓦本进行强有力的进攻。 因此,瑞士地势很高更不能看作是有决定性意义的条件。 在战略范围,制高的利益主要是在防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对进攻来说,剩下的一点的重要意义只能在某一次攻击中表现出来。 谁不了解这一点,谁就是没对这一问题进行过透彻的思考,假如将来在当权者和统帅的会议上,有一位学识渊博的参谋忧心忡忡地说出这番聪明话来,那么,我们现在就可以预先申明,这是胡说,我们则希望在这样的会议上有老练的军人,有通事达理的人出席,

    

 179

    战争论(下)958

    以便能堵住这个参谋的嘴巴。第三、这两路进攻军队之间的地区,我们几乎可以不再。。去管它。六十万大军集中在离巴黎三十到四十普里的地方,准备向法国的心脏进攻,在这样一种场合,难道还要去考虑掩护中莱茵地区的问题,从而掩护柏林、维也纳、德累斯顿和慕尼黑吗?考虑这个问题是违反常识的。 是否需要掩护交通线呢?这倒并不是不重要的。 可是,人们可能从这里开始作逻辑上的推论,认为掩护交通线必须用进行进攻那样大的兵力并有进攻那样的重要性,因而不是根据国家地理位置必然的要求分两路前进,而是不必要地分三路前进,然后这三路也许又变成五路甚至七路,于是老一套的陈词滥调再次出现了。我们所说的两路进攻每路都有自己的目标。 用于两路进攻的兵力很有可能显著地超过对方的兵力,倘若每路进攻都十分有力,那么,它们只会互相产生有利的影响。 如果敌人的兵力没有平均分布,我们的进攻因此有一路失利了,那么,完全有理由可以期待另一路进攻的胜利自然地弥补这一失利,这是两路进攻间的真正联系。这两路进攻之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