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苹勒麓接鞍睬臁! 』苹勒率歉鲇沽右斐V耍2000人是新近招募来的洪江会会徒,军纪很坏。有人得知黄焕章的部队毫无纪律,便极力反对他的军队进城,指定他们驻城外五里庙,说明军饷由省库供给。黄焕章根本不理,擅引军进城,驻扎师范学堂。 黄焕章向谘议局要军饷万元,议长窦以珏答应先付2500元。黄焕章不满,先唆使军士放枪威吓,后指挥所部围攻都督府,洗劫军械库、藩库,以至商店和富户。藩库存银洋8万余元,军械库快枪200余枝、子弹100余万发、机关炮6尊、过山炮12尊被劫走。100余家商店所失达100万元。 朱家宝在混乱之中逃离都督府。黄焕章便出布告说,安徽一切军政由他负责,俨然是安徽都督。 黄焕章胡作非为,吴春阳极为愤慨,他决定去责问他。他的一位朋友拉着他的手劝阻道:“焕章狼子野心,不可理喻,何轻身入虎穴乎?” 吴春阳厉声答道:“焕章假借民军,行同盗贼,践我土地,虐我人民。吾皖素称多志士,今事如此,竟无一人仗义执言乎?”言罢,便去黄焕章军营。 吴春阳要黄焕章将所掠夺的库银、军械和商民财物如数归还,至于军费,可以保证筹给。黄焕章不理睬他。 次日,吴春阳再次找黄焕章,被黄拘禁。吴春阳自知不免,写了一首绝命诗: 来来去去本无因, 只觉区区不忍心, 拚着头颅酬死友, 敢将多难累生灵。 …… 诗还未写完,黄焕章便指使卫兵用手枪向他射击。吴春阳身中七弹,壮烈牺牲。 被朱家宝调驻英山的原62标3营的同盟会会员,听说吴春阳被害的消息后,便在管带桂丹慓的率领下,开回安庆,准备用武力逐走黄焕章部。这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部队,人数虽然不多,却是黄焕章部难以抵抗的。 此时,马毓宝派总参谋长李烈钧来安庆处理善后。李烈钧见安庆群情愤激,便将黄焕章撤职看押,将黄焕章的谋士、肇事人顾英枪决。复令黄部士兵将所掠财物悉数交出,搬入都督府,邀请商会派人,会同发还原主认领。 李烈钧被推为安徽都督,但仍有皖人不服。李只得以援鄂为借口,率黄部离皖。众人推桂丹韻为临时都督。 胡万泰仍以总司令自居。实际上,安庆陷入无政府状态。 安庆宣布独立的第二天,皖北重镇庐州、皖南要地芜湖同时光复。庐州首邑在合肥,同盟会会员孙万乘为庐州军政分府总司令;从武汉刚刚返回芜湖的陆军小学学生吴振黄为芜湖军政分府司令。 在混乱中,安庆的同盟会会员韩衍、管鹏等,以及陆军小学、测绘学堂、尚志学堂学生为主,组成一支青年军,由韩衍任总监。韩衍等发电报给上海的同盟会组织,请求派刚由南京出狱的安徽籍老同盟会会员孙毓筠为安徽都督。淮上军总司令王庆云,庐州军政分府孙万乘,芜湖军政分府吴振黄等,均一致拥戴孙毓筠。 孙毓筠,安徽寿县人,1905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同年去南京运动新军,响应萍浏醴起义,事泄被捕,判刑5年。他于12月21日抵达安庆,成立安徽军政府,出任都督,以桂丹墀为军务部部长兼总司令,韩衍为青年军总监兼代参谋长,管鹏为内务部长,史推恩为财政部长。
第十六章 乞降与反复
福建革命,亦从新军发起。 早在1906年,中国同盟会福建支部成立,支部长是郑祖荫,总干事为林斯琛。同盟会福建支部创办了机关报《建言报》。 福建新军原是左宗棠旧部湘军改编而成,设誓编陆军第10镇,镇下属2协4标即第19、20协,第37、38、39、40标。其中第19协始终未建立。第10镇统制是孙道仁,孙道仁是名将孙开华之后,是个绔绔子弟。他并未受军事教育,于军事诸多隔膜,只是承袭父职。他的部下重要军官,大多曾经留学日本士官学校,色彩较新。第20协统领许崇智字汝为,1886年出生于广东番禺,入福州船政学堂,后保送日本士官学校。1905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毕业归国后,历任福建武备学堂教习,总教习,擢新军10镇40标标统,迁20协协统。 同盟会运动新军下层士兵起主要作用的人是彭寿松。彭是湖南长沙人,他的父亲早年以武弁随左宗棠入闽。曾在台湾任武职,后病死在福州。性格豪侠、好用意气的彭寿松早年加入哥老会,曾当过福州缉私局局长,后由林斯琛介绍加入同盟会。他认为革命须靠武力辑实证主义的派别。以莱欣巴赫和亨普尔(CarlGustav,争取武力必须从军警下手,便建立军警同盟会,运动新军。彭既湘人,又湘军将门之后,且系哥老会中人,故游说较易。军队中的同盟会组织发展很快。 1911年11月1日,林斯琛去武汉、上海联络后回到福州。他同郑祖荫、许崇智以及40标统带林肇民、炮兵营管带萧奇斌等,在南台白泉庵开军事会议,策划起义。虽然新军中下级军官和士兵已转为革命力量,但镇统制孙道仁尚未争取。林斯琛通过英商乾记洋行买办蔡展庞,劝告孙道仁。孙先是犹豫不决,后见省内外形势剧变,才表示赞成革命。 5日晚,郑祖荫、林斯琛、许崇智、彭寿松、孙道仁、刘通等人在一艘停泊在魁岐江面的夹板船上讨论和部署起义,孙道仁即宣誓加入同盟会。 闽省清廷旗人将军对该省新军防范较严,已将药库子弹悉行搬入旗界,新军军士每人只有四五发子弹,难以发难。幸好驻守屏山军械库的员兵多已加入军警特别同盟会,便偷凿墙垣世”、“升平世”、“太平世”。西汉董仲舒首先提出:“春秋分,于6、7两日晚,将子弹秘密运出。 孙道仁于8日发出密令:许崇智为前敌总指挥,彭寿松为先锋队和差遣队指挥,于当晚向于山发起总攻。洋枪队由刘通等率领,保护领事馆区和外侨,并占领银元局、厘税局。 当日晚上,许崇智率队进入于山。于山俯瞰旗营,为必争之地,旗军失此先着,成为困守一隅之局。福州将军朴寿所部八旗捷胜两营,官兵2500人,起义军5000余人,兵力强,地势利。 9日拂晓5时,号炮鸣响,起义军开始进攻。炮兵集中火力轰击福州将军署,满人死伤颇多。中午11时半,清军势不能支评论人物由具体之品评转到抽象之议论,开启魏晋清谈之风,,士无斗志,在城上竖起白布降旗,上书:“将军出走,停战议和。”起义军怕他们诈降,置之不理,继续炮击。下午2时,清军又在于山天君殿前门的标杆上,挂一面白布阵旗,上书:“请求停火,愿将全部缴械乞降。” 许崇智见到白旗,即命停火。一个旗营官员,手持粉纸白旗,上书“献械乞降”四字,挑夫随其后,挑着步枪机柄数担。 翌日8时,八旗都统胜恩率领八旗兵1300余人,到南校场指定地点参加受降仪式。每人得银洋一元,遣散。福州将军朴寿在押送途中被起义士兵乱刀砍死。闽浙总督松寿吞金自杀。 彭寿松集合同志,进总督衙,议定组织军政府,众人举孙道仁为都督。都督府设参事委员会,掌管民政吸收编辑部成员问题上发生分歧,列宁于1903年11月1日,推彭寿松、郑祖荫、林斯琛、刘通等10人为参事员。彭寿松为会长。 都督府成立,13日举行都督就职典礼。郑祖荫代表同盟会授予孙道仁都督印信,文为“中华军政府闽都督之印”。孙道仁接印,张贴就职告示。参事委员会稍后改为政务院,彭寿松为院长,郑祖荫、林斯琛为副院长,许崇智为第1师师长。那些立宪派人士,也参加政府组阁,原谘议局议长高登鲤任民政部部长,副议长刘崇佑任次长;另一名副议长陈之麟任财政部部长,谘议局秘书长林长民任外交部长。 贵州起义却是另一番气象。起义前有两大组织在活动,一个是自治学社,一个是历史研究会和它的外围组织皇汉公。 自治学社的领导人是张百麟。 张百麟贵州贵阳人,原籍湖南长沙,一名景福,字石麒。1902年,23岁赴日本,肄业于早稻大学法政速成科。次年归国,他父亲给他捐了个通判,并在1907年上半年考入贵州法政学堂,成为官班的学员。这一年他和钟山玉、黄泽霖等组织了自治学社。张百麟在成立大会上演说: “我辈对于瓜分警告,不在于痛哭流涕,惟在讲求救亡方法。据不佞愚见,我辈现今保国,当用国民责任说,将来立国,当用国家主体说。故研究结果,首以国民责任为大前提,借以唤起一般人之责任心。即以个人自治为起点,以地方自治为延长线,以国家自治为最终点。” 学社社章规定:“本社名曰自治学社。凡个人自治、地方自治、国家自治之学理,皆当次第研究之。同人认定个人自治为单位,务期人人有道德智识,养成善良品性,造就完全人格,以赞助地方自治之实行,达国家自治之希望。” 学社向官府立案,得到批准。 1909年9月,自治学社筹办的《西南日报》出版,张百麟任编辑。扩大了学社的影响,学社社务发展很快,社员逐渐增多。从1907年至1911年五年间,他们派出干部到各县活动。时值清政府宣布筹办地方自治,各县自治学社得以比较顺利地成立起来。贵州全省府、厅、州、县64个,有47个建立了自治学社。全省学社社员达1?4万余人。 自治学社在贵阳已有相当大的势力。1909年,贵州省谘议局成立,有议员39名,自治学社社员却占去33席。自治学社社员谭西庚选为副议长;常驻议员办事处书记长,也是社员周培艺担任。后来议长辞职,谭西庚被补选为议长,朱焯、龚文柱为副议长。整个谘议局全被自治学社控制。 由于形势的发展,自治学社趋于革命。张百麟写信给东京中国同盟会贵州主盟人平刚,表示自治学社愿加入中国同盟会,得到同盟会总部的批准,自治学社加入了同盟会,张百麟为同盟会贵州分会会长。自治学社的势力遍及军、政、学各界。 历史研究会是由贵州陆军小学堂学生席正铭、阎崇阶、江务滋、刘莘园、田子玉等,于1908年4月发起建立的。其会员除陆军小学堂学生外,还有公立中学、优级师范选科等学校少数学生参加。会址设在陆军小学堂内,由席正铭负总责,阎崇阶、刘莘园、田子玉、江务滋及公立中学学生何器之协助。一二个月内,发展会员数十人。 席正铭等考虑:革命要拚命,要流血。学校的学生,对宣传革命,组织革命,虽然能取到较大作用,但毕竟不能希望他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要执干戈与满人决胜负,不能不预筹大批武装斗士和英雄豪杰。他们便决定联络新军。 贵州新军只有常备步兵第1标,标统由镇江人袁义保担任,其余管带、队官、排长,湖北籍占居多数。兵员注重土著,新军头目和士兵,90%以上便都是袍哥阶级。袍哥某些规章习惯俗不可耐,高尚人士尝诋毁他们为下流、自好者,雅不屑为。 历史研究会与新军联络,两全之道,只有自立公口。他们便在贵阳城内王家巷朱勇烈公祠,成立“皇汉公”码头,同新军士兵联系,也兼顾绿营、巡防营、帮会、社会人士的联络。“公口”由席正铭任“大爷”,掌“码头”。席早年在家乡沿河县参加过哥老会,有基础。阎崇阶、朱绍再任正副“钱粮”,刘莘园、江务滋、朱导江任正副“管事”。 他们很快联络了新军中一些思想比较进步的人,如正目杨树青等。标部的两个密查金渭滨和庄鹏程也被他们联络,金、庄既是贵阳有名的袍哥,又是标统袁义保的耳目,他们转而帮助拉拢贵阳城内外的各个公口,使皇汉公的活动得到蓬勃发展。 席正铭、刘莘园、江务滋等于1909年毕业于陆军小学堂,去武昌陆军中学堂就读,并在那里加入同盟会。席正铭离开贵阳,历史研究会和皇汉公两个组织由阎崇阶、何器之负责。皇汉公公口也由朱勇烈公祠移入陆军小学堂内。有人认为皇汉公的“皇”字含义不明,遂改名为“汇英公”。 阎崇阶于1911年从陆军小学堂毕业,去武昌陆军中学堂升学,江务滋因病从武昌退学,转回贵阳,被陆军小学堂总办派为助教,历史研究会和汇英公便由江务滋、肖道生、莫纪莹等主持,新军方面由谭梦芝、康俊武、张伯西、庄鹏程、金渭滨负责,文学校仍由何器之负责。 武昌首义消息传到贵阳,张百麟召集会议,作紧急部署,先成立10人委员会,总揽起义计划,以张百麟、黄泽霖、胡刚等人为委员,委员会下设三个委员会:一、军事委员会,以张百麟为委员长;二、民政委员会,以周培艺为委员长;三、交涉委员会,以谭西庚为委员长。召集会党、联络学界、军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