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迦醵嗉玻谑亲郧敫嫱耍鹌思渫蚴拢ㄐ男薜姥缧呕评现В簿有衅嵘沓上伞5篮蟾械抡帕迹八阕钥啵帕甲詈蠡故翘恿巳案妫跃头思溲袒稹V敝梁夯莸哿辏ü189年)病逝于长安。
曹操的“奇佐”郭嘉
郭嘉,字奉孝,东汉末颍川郡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他是曹操众多谋士中最为年轻,且谋略奇特的一位,被曹操誉为“奇佐”。他用独特的谋略和智慧,为曹操势力的发展和统一北方,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安初年(196年),袁绍占有黄河以北数州之地,又以礼贤下士著称。郭嘉慕名前往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拜见袁绍,成为袁绍的部属。在邺城住了一段时间后,郭嘉发现袁绍不知用人之术,又好谋而无断,很难成就“霸王之业”,于是决然地离开了邺城,另谋他就。
此时的曹操尚不能与袁绍相比,但他求贤若渴,广招天下英才,他要求谋士荀彧替他发现和举荐人才。荀彧早就知道同郡人郭嘉虽年岁不大,却足智多谋,就向曹操推荐了他。于是曹操派人召见郭嘉,与他畅谈古今天下大事,十分投机,真是相见恨晚。曹操高兴地说:“能使我成就大业的,一定是此人了!”郭嘉也庆幸自己遇到了贤明之君,兴奋地说:“曹将军真是我想投奔的明主啊!”不久,曹操上表朝廷,任命27岁的郭嘉为军祭酒,参谋军政。自此,郭嘉就跟随曹操东征西战,谋划军机。
曹操面对强敌袁绍,有心想征讨,又担心自己实力不济,便征询荀彧、郭嘉的意见。他问郭嘉:“袁绍拥有冀州兵众,又兼有青、并之地,地广兵强。我想讨伐他,却担心实力不济,你认为该怎样做呢?”郭嘉认真地为曹操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和目前的形势,他说:“当年楚汉相争之时,高祖刘邦的实力远远比不上项羽,而高祖刘邦以智获胜。项羽势力很强,最终却在乌江边自杀而死。我考虑,袁绍有十败,而曹公你有十胜。袁绍虽兵力强盛,也无济于事,终将会被消灭。袁绍礼仪繁多,天下民不聊生,而您却顺乎民意,社会安定,这是道胜;袁绍的举动属于叛逆,而您却奉献帝之名号令天下,这是义胜;袁绍施政过于宽松,使豪强贵族有恃无恐,而您却注意抑制豪强贵族的势力,这是治胜;袁绍表面上宽宏大量,实际上气度狭小,用人又不放心,不信任,而且用人惟亲,而您却求贤若渴,广招天下英才,惟才是举,用人不疑,不分亲疏远近,这是度胜;袁绍优柔寡断,往往错失良机,而您却处事果断,善于随机应变,这是谋胜。”
郭嘉接着说:“袁绍依仗门第,高谈阔论,沽名钓誉,追随他的都是一些只图虚名而没有实际本领的人,而您曹公以仁义和诚心待人,勤俭朴素,不图虚名,对有功人员的赏赐毫不吝惜,所以天下有识之士都愿意辅佐您,这是德胜;袁绍放纵豪强,贪婪成性,民怨甚重,却只是在表面上假仁假义,而曹公您虽不拘小节,但在大事上却十分清醒,考虑周到,您注重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安定社会,造福百姓,与四海人土交接,恩惠有加,这是仁胜;袁绍的部属间争权夺利,谗言惑乱,而您却用人有方,内部团结,上下一心,这是明胜;袁绍是非不分,而您却以礼和法治国,是非分明,这是文胜;袁绍喜欢虚张声势,却不知用兵之道,而您却善于以少胜多,用兵如神,全军将士都很钦佩,令敌人畏惧,这是武胜。曹将军您有此十胜,还怕不能战胜袁绍吗?”
一番话使曹操大为折服,并引为知己。
官渡之战后,袁绍积郁成疾,吐血身亡。他的几个儿子因争权夺利而明争暗斗。郭嘉随曹操进军黎阳,征讨袁谭、袁尚。曹军连战连胜,袁氏兄弟退守邺城,,曹军众将都想乘胜再战,一举平定冀州。郭嘉却建议停止进攻,撤军南征刘表。他说:“袁尚与袁谭势力相当。审配、逢纪辅佐袁尚,辛评、郭图为袁谭献策。他们两个—直在争权夺利。如果我们继续进攻,会迫使他们联合起来对付我们;现在我们不去理他,他们肯定又会互相争斗,发生火并。所以,我们不如大军南下,佯攻刘表,以观其变。二虎相斗,必有一伤。等他们自相残杀,力量消耗之后,我们再出兵攻打,那时,平定冀州易如反掌。”众人都认为郭嘉见解独到,分析精辟。荀攸也支持此议。曹操称赞说“此计妙极!”203年八月,曹操引兵退出黎阳,南下至西千,作出进攻刘表的姿态。袁氏兄弟见曹操退兵,南讨刘表,喜出望外。很快,就因为争夺冀州而大打出手,兵戎相见。袁谭被袁尚打败,退守平原(今山东平原县西南),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派辛毗向曹操求助。
曹操见袁氏兄弟火并,心中大喜,他答应袁谭出兵替他救援,袁尚闻讯十分惊慌,放弃邺城败逃幽州投奔袁熙。曹操夺取邺城之后,再度北进攻打袁谭。在南皮杀死袁谭后,继续挥师北进,攻击幽州。袁熙、袁尚逃至辽西乌桓,曹操一举平定冀州。平定冀州后,曹操因为郭嘉谋策功高,上表朝廷,封他为洧阳亭侯。郭嘉又建议曹操召见当地知名人士,给他们加官进爵,以收买河北地区人心,由此巩固了曹操在这一地区的统治。
乌桓是居住在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袁绍生前与乌桓的关系十分密切。袁尚、袁熙等被曹军打败,便向北逃入乌桓,想借助乌桓的力量继续与曹操相抗衡。
207年二月,曹操召集手下文武众将商讨远征乌桓三郡。众将都担心刘表会乘虚攻击许都,不同意出兵远征。郭嘉力排众议,他分析了荆州形势,认为刘表不会出兵,他说:“乌桓地处偏僻,警惕性肯定不高。我们乘其不备,突然袭击,一定可以取胜。青、冀、幽、并四州受袁绍的影响很大,如果我们南征,袁尚一定会伺机反攻。而刘表对刘备心怀戒备,不会有太大的作为,我们根本不用担心他。”曹操认为郭嘉分析很有道理,便率军远征乌桓,郭嘉随军谋画方略。郭嘉向曹操进言用出其不意之策袭击乌桓军,果然大获全胜。
深谋远虑的王猛
王猛(325—375年),字景略,东晋北海(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南)人,后来移家魏郡(在今河南北部与河北南部)。前秦大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
王猛出身贫寒,为了糊口,小时候曾经以贩卖畚箕为业。有一天,王猛远到洛阳卖货,碰到一个要出高价买畚箕的人。那人说是身上没带钱,请王猛跟他到家里拿钱。王猛跟着那人走,结果走进深山,被带到一位须发皓然、侍者环立的老翁面前。王猛向老翁揖拜,老翁连忙说:“王公,您怎么好拜我呀!”老翁给了王猛十倍于常价的买畚箕钱,并派人送行。王猛出山回头细看,才认出原来是中岳嵩山。这段故事说明,王猛少年时,就被独具慧眼的有识之士发现了。那位老翁大概是个留心访察济世奇才而又有先见之明的隐士,就象张良当年遇到的黄石公一类人物。
王猛没有被烽火硝烟吞噬,没有被生活重担压垮。在兵荒马乱中,他观察风云变幻;在凄风苦雨中,他手不释卷,刻苦学习,广泛汲取各种知识,特别是军事科学知识。慢慢地,王猛成长为一个英俊魁伟、雄姿勃勃的青年,为人谨严庄重,深沉刚毅,胸怀大志,气度非凡。他对琐细之事略不关心,更不屑于与俗人打交道,因而时常遭到浅薄浮华子弟的轻视和耻笑。王猛却悠然自得,我行我素,隐居华阴山。
东晋穆帝永和十年(354年),荆州镇将桓温北伐,击败苻坚,驻军灞上(今西安市东),关中父老争以牛酒迎劳,男女夹路聚观。
王猛听到这个消息,身穿麻布短衣,径投桓温大营求见。桓温请王猛谈谈对时局的看法,王猛在大庭广众之中,一面扪虱(捉掐虱子),一面纵谈天下大事,滔滔不绝,旁若无人。桓温见此情景,心中暗暗称奇,脱口问道:“我奉天子之命,统率十万精兵仗义讨伐逆贼,为百姓除害,而关中豪杰却无人到我这里来效劳,这是什么缘故呢?”王猛直言不讳地回答:“您不远千里深入寇境,长安城近在咫尺,而您却不渡过灞水去把它拿下,大家摸不透您的心思,所以不来。”桓温的心思是什么呢?他盘算的是:自己恢复关中,只能得个虚名,而地盘却要落于朝廷;与其消耗实力,失去与朝廷较量的优势,为他人做嫁衣裳,不如留敌自重。王猛暗带机关的话,触及了他的心病,他默然久之,无言以对,同时越发认识到面前这位扪虱寒士非同凡响。过了好半天,桓温才抬起头来慢慢说道:“江东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您的才干!”不久,桓温决定退兵。临行前,他向王猛赠送了华贵的车马,又授予高官,邀请王猛一起南下,被王猛拒绝了。
前秦将军苻坚有大志,久闻王猛的名声,立即派吕婆楼前去恳请王猛出山。双方一见如故,谈及兴废大事,句句投机,苻坚把他比作诸葛亮。东晋升平元年(357年),苻坚自立为大秦天王,王猛则被任命为中书侍郎。
王猛政绩卓著,很快升为尚书左丞、咸阳内史、京兆尹。他刚调任京兆尹,听说苻坚的妻弟强德酗酒行凶,劫人财产,抢男霸女,为百姓大患,王猛毫不畏惧,立即将他捕杀,陈尸于市。王猛又与御史中丞邓羌通力合作,严厉查处害民乱政的官吏,一个多月里就收治了二十多个横行不法的权贵。于是,百官震肃,奸猾屏气,令行禁止。苻坚感慨地叹道:“直到今天,朕才知道天下是有法的,天子是尊贵的!”
时年36岁的王猛在一年之中竟然接连五次升官,从尚书左丞到吏部尚书,再升为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一时权倾内外。
王猛不仅在政务上显示出杰出的才能,而且在统兵征战中也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干和大将风范。从东晋太和元年(366年)起,他率军攻东晋荆州、讨伐叛乱的羌旅首领敛歧、出征前凉的张天锡等,都取得了胜利,又平定了前秦宗室苻柳、苻双、苻廋、苻武等人的叛乱,扫清了通往中原道路上的障碍。太和四年(369年)九月,王猛又率军救援前燕,与前燕军一起大败北伐的东晋军队。数月后,他又统兵攻伐前燕,为荡平前燕立下了赫赫战功。
前燕灭亡后,苻坚为奖赏王猛,任命他为都督关东六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冀州牧,领兵镇守邺城,并听任他在六州范围内便宜行事,郡守、县令也由他自行选任,只须在事后向吏部通报即可。晋简文帝咸安二年(372年)六月,苻坚让苻融接替镇守邺城,而把王猛调回京师,委任为丞相、中书监、尚书令、太子太傅、司隶校尉,授王猛以一切军国内外大事的裁夺之权。王猛也不负重托,主持朝政,刚明清肃,善恶分明,才尽其用,官称其职,劝课农桑,训练军队,井井有条,气象一新,前秦逐渐呈现了国富兵强的新局面。
东晋宁康三年(375年)六月,王猛积劳成疾。苻坚心急如焚,亲自为王猛祈祷,并派侍臣遍祷于名山大川。王猛的病情略有好转,苻坚又欣喜异常,下令特赦死罪以下的囚犯。这年七月,王猛病危,苻坚亲临探视,并询问后事。王猛临终前,语重心长地对苻坚说:“晋朝虽然僻处江南,却是华夏正统,目前上下安和,臣死之后,希望陛下千万不可图谋伐晋。鲜卑、西羌等归降贵族终怀贰心,是我们的仇敌,迟早要成为祸害,应该铲除他们,以利于国家。”王猛说完了这番肺腑之言,便溘然而逝。苻坚三次临棺祭奠痛哭,并对太子苻宏说:“看来苍天是不想让朕统一天下,为什么这么快就夺走了朕的景略?”王猛死后,苻坚按照汉朝安葬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规格,隆重安葬了王猛,并追谥他为武侯。秦国上下哭声震野,三日不绝。
刚毅多谋的赵普
在北宋初期,出了一个声名并非显赫的宰相。他并不是常出现在前台,而只是辅助君主在幕后出谋划策。然而,他所参与制订的重要方针,政策,却一直影响着宋朝三百年的统治状况,关系到国运民命的大问题。这位宰相就是赵普。
赵普字则平,原籍幽州蓟县(今北京西南),父亲赵迥为避后唐赵德钧战乱,迁居到了洛阳。赵普读书不多,自幼学习吏事。成年后,被聘为永兴军节度使刘词幕僚,后举荐于朝廷,与赵匡胤同为后周世宗柴荣部下。赵匡胤部破滁州后,想斩盗贼百余人,经赵普审讯,发现大部分都是冤枉的。赵匡胤大奇,马上任命他为同州节度使屑下的司法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