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茂才的家就住在这个村子里面。过桥之后,沿着河堤向北走四里多路,有一个村庄叫状元村,据老一辈人回忆,这个村子最早叫文村,因为这个村子里面的人非常重视文化,所以出过不少秀才,到明朝的时候,终于出了一个姓文名羽化的状元,所以才改名为状元村,谢迎华的舅舅家就住在这个村子;过桥之后,沿着河堤向南走两里地左右,就是夏家堡,夏清莲的娘家就在这个村子。
在这张草图的东边,距离沙河桥十二里地,就是麻垛公社——地方上的老百姓习惯把这里叫做麻垛街,麻垛公社的行政机关就在麻垛街上。
这张草图上所标注的仅仅是和两起失踪案有关的人和地点。但郑峰和李云帆对这张草图的评价却很高。
在刑侦工作中,和案子相关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有一些内在的联系,童子强和蒲森林描绘的草图为空间思维提供了非常直观的东西。
第七章 失踪案似有规律 蔡俊生眼神不好
通过这张草图,我们很容易就能得出一个结论,汪小霞和夏清莲极有可能是在这段重合的路上销声匿迹的。两个人还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按照时间、方位和路径的推断,两个女人都是由南向北,或者由北向南,渡过沙河渡口,穿过沙河镇,或者穿过沙河镇,再渡过沙河渡口,往沙河桥方向行走——或者往沙河渡口方向行走的过程中失踪的。所以,童子强和蒲森林就以沙河镇为中心,对沙河镇和这条重合的路上所有村庄进行了地毯式的排查,为慎重起见,两个人还对渡口以北两条路上的村庄进行了调查走访。
在调查走访之前,两个人将涉及到的村庄一一标注在草图上:从沙河镇到沙河桥,一共有四个村庄,由西南向东北,分别是高马村,蒋村,小柳村和河东村;从谢家村到渡口,一共有两个村庄,它们是松子口村和冯墙村;从桃村到渡口一共有六个村庄,它们分别是杏花村,龙头村,湾头村,南塘村,北塘村和龙尾村。
从这个简单的草图上,我们能看出童子强和蒲森林的工作是非常细致的。但就是这么细致缜密的考虑,也没有寻觅到一点线索,他们在沙河镇和沙河镇附近的十几个村庄调查走访了很多人,但没有一个人见到过两起失踪案的当事人,两个女人如同人间蒸发了一样。唯一一个看见汪小霞的人是桃村的顾老爹,三月十十六号下午四点半钟左右,顾老爹在社场喂牛,她亲眼看到汪小霞走出村子,往杏花村去了,汪小霞穿着一件浅红色的棉袄,头上扎着一个粉红色的头巾,右手臂上挎着一个竹篮子,刘茂才说,汪小霞回娘家的时候,挎的就是这个竹篮子,汪小霞的母亲说,女儿走的时候,她往竹篮子里面放了三十个鸡蛋和十个鸭蛋。
顾老爹说,汪小霞没有和他打招呼,因为顾老爹从牛棚里面走出来的时候,汪霞已经走过去了。
除了顾老爹以外,十六号的下午,再没有任何人见过汪小霞,汪小霞离开桃村的时间在四点半左右,乡亲们在地里面干活,巧的是,这天下午,从桃村到渡口,竟然没有一个生产队是在大路附近干活的。当然,这和沿路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童子强和蒲森林知道,这条路上,有很多树林,人们的视线被树林遮挡住了。
童子强和蒲森林还重点询问了在渡口撑船的蔡俊生,蔡俊生是一个六十五岁的老者,他的身体非常硬朗结实,唯一糟糕的是,他的眼睛不怎么好使,好在他是在一条无遮无拦的河上撑船,对视力的要求不是很高,所以,视力对他的营生,没有多大的影响。
因为蔡俊生的眼睛不好使,所以,汪小霞到底有没有坐他的渡船,他不知道,一般情况下,只要坐船的人上船后跟他说话,或者跟他打招呼,他就能记得,而汪小霞每次上船都不和蔡俊生打招呼。
第八章 议案情条分缕析 同志们前往沙河
沙河镇是附近最大的集镇,小沙河以北的人经常到沙河镇去买卖东西,所以,渡口比较繁忙,坐船的人很多,人一多,就没法打招呼了,关键是,有些人跟蔡俊生很熟,上船以后,就会和蔡俊生搭讪唠嗑,在这种情况下,其他人很难插上嘴,打招呼就成了多余。童子强和蒲森林想知道汪小霞和夏清莲是在什么地方失踪的,以确定刑侦的范围,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蔡俊生也不能提供夏清莲三月二十七号下午有没有乘坐渡船的情况。
最后,两个人不得不用一个最笨的方法,他们在调查走访中,特别打听五点到五点半之间在渡口乘船的人,这样一来,工作量相当大,工作量大倒不打紧,无非是多花一些时间,说出来,大家可能都不会相信,童子强和蒲森林在这个问题上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遗憾的是,两个人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面只找到了三个在三月十六号下午五点至五点半之间走渡口的人,但三个人都不能确定有没有看见汪小霞。三月十五号是赶集的日子,十六号,就没有什么人到沙河镇去了,在平常的日子里,走沙河渡口的人大都是路过渡口,而不是专程到沙河镇的,所以,走渡口的人像对要少许多。
至于夏清莲,三月二十七号的下午,也没有一个人见到她。
以上就是两起失踪案的所有资料。
郑峰和李云帆在这些资料上花了将近两天的时间,他们觉得这两起失踪案极具挑战性。虽然,童子强和蒲森林忙乎了一个多月,都没有寻找到有价值的线索,但他们还是做了不少工作,可以肯定的是,童子强和蒲森林的刑侦思路是对的,特别是那张草图,,说明两个人还是费了不少心思,动了不少脑筋的。
一月十号的晚上,五个人对两起失踪案的的资料,特别是那张草图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琢磨,大家从中归纳提取了这样几个方面的信息。
第一,两个案子的案发地以沙河镇为中心点。
第二,两个女人失踪的地点主要在两条线路重合的地方,但也不能排除由这个重合的线路所延伸出的两条“V”字型的路线。笔者在这里再交代一下,重合的路线从沙河渡口到沙河桥,“V”字型的路线分别是沙河渡口到桃村和沙河渡口到谢家村两条路,在童子强和蒲森林绘制的那张草图上,这三条线路呈一个变形的“丫”字。
第三,案发的时间是在春天,春天是动物发情的季节,两起失踪案的性质初步认定为性侵害案。
第四,凶手应该是本地人,他对案发地的环境非常熟悉。
第五,从两起案子之间间隔的时间来看,凶手可能是单身男人。
一月十一号上午十点一刻,郑峰一行在麻垛公社派出所张云鹏的陪同下徒步前往沙河镇,郑峰打算在沙河镇落脚,这是郑峰和李云帆事前就想好了的。
第九章 张老伯热情精健谈 沙河镇历史悠久
和郑峰他们随行的还有两个人,他们就是水涟县公安局的童子强和蒲森林。加上郑峰、李云帆、王萍、卞一鸣和谭科长,一个是八个人。
从麻垛公社到沙河镇全是小路,郑峰他们把吉普车停在了公社大院。
为了让郑峰和李云帆准确地感知麻垛公社所在的位置,童子强在那张草图上又画了一个圆圈,并在旁边写了四个字:“麻垛公社”。
麻垛公社在沙河桥的东边,距离沙河桥是十三四里地,在沙河镇的东南方,距离沙河镇是七八里地。
在卞一鸣看来,单从水涟县这个名字来看,它应该是一个平原,在这个平原上密布着大大小小的河流,身临其境之后,卞一鸣才知道,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水涟县有两多,一是河流多,二是山多,山很有特点,其实说土丘更准确一些,水涟县是平原和丘陵混杂的地形,河流和河流两岸是平原,除此以外全是丘陵。
这时候,同志们才明白童子强和蒲森林为什么一无所获了。凶手正是利用了案发地特殊的环境,有丘陵的遮掩,凶手在下手的时候很难被人发现,也不容易留下什么痕迹。
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大家穿过了六七个村庄,中途,大家在一个叫做兔子沟的村庄做了短暂的停留。张云鹏的家就住在这个村庄,既然路过自己的家,那就让大家到自己家里坐一坐。
按照张云鹏的想法,同志们完全可以住在兔子沟——住在他家,兔子沟距离沙河镇只有三四里地,距离沙河桥只有四五里地。
郑峰没有同意,他不想给张云鹏家添麻烦。
不过,在张家人的一再挽留下,同志们留在张家吃了一顿中饭,大米饭,红烧鱼、煨咸肉、咸鸭蛋、韭菜炒鸡蛋、青椒炒土豆丝、青菜粉丝咸肉汤,张云鹏的老父亲还到村子里面一家烟酒店拿了一瓶高沟大曲。郑峰有一个原则,出外办案子,中午是不喝酒的,但在张云鹏家,在老人面前,郑峰的原则不得不改一改了。张大伯太热情,盛情难却啊!
张大伯是一个非常健谈的人,同志们是为案子来的,老人的话锋自然会集中在案子上面,至少是集中在和案子相关的话题上。
大家的话题主要集中在沙河镇的历史和沙河镇附近的环境上。既然谈到这些话题,张大伯自然最有资格。
首先是沙河镇的历史,沙河镇在水涟县是历史最悠久的集镇,据当地的老人讲,沙河镇的历史比县城还要早一百多年,沙河地区历史上盛产白银,在沙河镇附近有几家银矿旧址,沙河镇的繁荣,除了产白银以外,和水上运输的便捷不无关系。大小沙河向南流经县城,一直到勤将市,和苏北运河相通。
第十章 题外话姑妄言之 沙河镇名不虚传
在沙河镇,有两个地方最能反映出它悠久的历史,一是静安寺,这是一家佛教禅院,修建于南北朝时期的齐和粱,二是沙河学堂,最早是乡学之地,大家都知道,乡学是中国最早的学校,在乡学之前,教育基本上依赖私塾。所以沙河镇的繁荣,和教育也有一定的关系,在沙河镇的历史上走出去很多读书人,这些人或经商,或做官,沙河镇因此而兴旺繁荣。
“怪不得在沙河镇附近有一个状元村,这一定和沙河镇的乡学有密切的关系。”
“这位同志说得对,在沙河镇的西边——大沙河的西岸,确实有一个状元村,这个村子历史上出了一个状元。”
“大伯,此人官居何位?”
“做到翰林院,后因参与党争而获罪,再后来家道就败落了,你们有时间到状元村去看看,文家的宅院只剩下一片废墟,状元村是后来的名字,最早叫文村,只住着文姓一支,现在,在文家的废墟上住了很多人家,连文家祖坟上的砖块都被村里人拆去盖房子了。”
“文家没有后代了吗?”
“文翰林获罪以后,家里人都做鸟兽散,到别处逃命去了。要不然的话,现在的状元村一定比沙河镇还热闹。”
“张大伯,这沙河镇果然不一般。”李云帆道。
“是啊!在咱们这一带还有一个地方,名声更大。”
“什么地方?”
“我爹说的是古营大队。”张云鹏道。
“古营大队,大伯,您跟我们说说。”
“淮阴侯韩信,你们总该听说过吧?”
“这——我们知道,刘邦建立大汉朝,韩信功不可没。他就是咱们这一带的人。”
“这就对了,韩信曾经在古营驻扎过军队。”
“怪不得叫古营大队。”
以上是吃饭过程中的闲谈,姑且算是我们这个故事的题外话吧!
不过,在案子没有眉目之前,谁也不能确认那些内容和案子有关,所以,笔者姑妄言之,诸位看客姑妄听之。兵家有虚虚实实之极,文章也有真真假假之法。
下午一点钟左右,郑峰一行人路过一个寺院,这就是张大伯所说的静安寺,张云鹏带着大家到寺院里面转了一圈,正如张大伯所言,静安寺果然有些年头了,单从寺院中参天的古树,斑驳的院墙砖、大殿前磨损严重的石阶和禅房屋顶上厚厚的青苔和野生灌木就能看出来。
静安寺在沙河镇的南边,距离沙河镇只有一里地。
张云鹏把郑峰一行安排在镇公所,镇公所是解放以前的说法,现在,镇公所已经成了供销合作社和旅社,镇公所被一分为二,临街一面是供销合作社,临河一面是旅社,在客栈的二楼上空着几个房间。昨天下午,接到郑峰的电话以后,张云鹏提前下班,到沙河镇去了一趟,郑峰一行住的地方就是张云鹏昨天下午安排好的。
第十一章 河岸边一片繁忙 走廊上视野开阔
郑峰和同志们需要张云鹏从旁协助,所以,张云鹏要和同志们住在一起,张云鹏是本地人,他对这一带的情况非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