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成长需要理想
理想,是孩子心灵世界的阳光,失去了阳光,心灵世界就会是一片黑暗。
“活着没有意思”,是徐力从失望走向绝望的思想根源。在交谈中,我问徐力:“上学时,你想过将来做什么吗?”“我也不知道什么适合我干。如果我真没考上大学,我也就没有了生活、没有了出路。父母说,我若考不上大学,就不管我了、不要我了,我觉得这些都是真话,我不知道我能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你指的幸福生活是什么样子呢?”
“我想幸福生活应该是稳定的工作,收入比较高。我觉得,我的父母生活得不幸福,他们整天为赚钱而奔波。他们之间沟通比较少,没有共同语言。母亲看不起父亲。因为母亲是大学生,父亲只是初中毕业生。母亲觉得父亲没用,嫁给父亲太委屈自己了。所以,母亲经常对我讲,不要像父亲那样没出息,一定要考上大学……我觉得母亲活得太累了……”在徐力17年的生涯中,从来没有体验过生活的美好,他甚至天真地认为“母亲活在世上太可怜了,整天为我的学习操心,如果母亲死了,可怜的母亲也就可以解脱了”。
孩子们说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正是事实。徐力在母亲过多、过强的期望下,长期被压抑的怒气终于爆发,他的理智不复存在,于是打死了他的母亲……但是,另一批孩子却在沉默中走向了“灭亡”。
作为“知心姐姐”,我曾接过好几位想要自杀的少年打来的电话。他们的共同感受是“活着没有意思”。
一位自杀未遂的女孩儿对我说:“早死晚死,早晚都得死。早死了,一切都能解脱,您说是不是?”
我说:“道理是这样的,人总是要死的。但是并不是为了死而活着呀。董存瑞炸碉堡时喊的是‘为了新中国,冲呀!’而不是喊什么‘为了死,死呀。’毛主席不是讲过,‘人总是要死的,有的轻如鸿毛,有的重于泰山’吗?意思是那些为了人民做了好事的人,死了还被人民纪念;那些尽做坏事或者没做什么好事的人,活着没有价值。你才13岁,正是大好的年华,又那么聪明、善良,以后会有机会做许多事情,你现在死了,该有多可惜呀!”
女孩儿说:“您说得也对。可我活着,我妈和我爸太累了。我妈工作那么忙,还整天为我操心,天天还要管我,我死了她也就省心了。长痛不如短痛,我死了,他们顶多难过几天,可一辈子就轻松了!”
“傻孩子,”我被她的话感动,又觉得她太幼稚,“你想得太简单了!你想想你爸爸妈妈就你这么一个孩子,你死了,他们会痛苦一辈子的呀!”
这位被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的女孩儿,是那样的善良,又是那样的幼稚。她不明白的是,一个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生命的价值究竟在哪里?
这又让我想起另一位14岁的少年,他身材高大、相貌英俊,是学校的三好生、班里的班长。他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与所有同龄人相同的困扰。
有一天,他看了一个电视节目,记者采访一个偏远山区的放牛娃。
“孩子,你在这儿放牛做什么?”“让牛长大!”
“那牛长大以后呢?”“娶媳妇,生娃。”“生了娃呢?”
“让他也来放牛呗!”
没想到,电视节目的几句简单的回答,却触发了这位少年的死亡。死前,他在日记中写道:“看了电视,我想到了自己———我为什么读书?考大学。考上大学又为什么?找一份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又怎样?找一个好老婆。然后呢?生孩子,让他也读书、考大学、找工作、娶媳妇……生命轮回,周而复始。”
“这样的生活没有意义,这样的生命没有价值。”———这位14岁的少年做出这样的结论。夜里,在与父母一墙之隔的自己房间里,他饮毒自杀。
就在新世纪第一个春节里,我听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2001年1月,北京,在中国的一所最高学府,两名大学生相继跳楼自杀!一名三年级学生因为自己学习成绩从原来的第6位退到第14位;另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是因为几门功课不及格补考时请人代考被发现……还有一名得了精神分裂症。老师劝他回老家去休息,不要再读了,这个学生说:“我妈能同意嘛,我妈还等着我考研究生呢!”
一个个花季少年的自杀,一朵朵花蕾的过早凋谢,冷酷的现实给只关注孩子成绩的父母敲响了警钟:决定孩子一生命运的,不是分数,是理想。今天,面对学历至上的社会,家长们也很无奈。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有个好前途呢?可是靠考试得到高分数就能得到美好的生活吗?
父母过分高的期待、过大的压力,使许多家庭“穷”得只剩下“分”了———感情贫乏,亲子之间的话题只有考试、考试、考试!成绩、成绩、成绩!家里失去了欢乐,也失去了应有的亲情。全家人围着“分数”转,孩子考试分数高,全家便喜洋洋的;孩子考试分数低,全家人的心情就会变得十分低落,家庭关系也变得十分紧张。就像一个孩子形容的那样———家里处于“一级战备”状态,“战争”一触即发。一个小学生考试没考好,老师让他把卷子拿回去让家长签字,第二天,老师问他,父母有什么反响,这个男孩儿说:“昨天晚上,我遭到一顿男女混合双打,反正该出手的都出手了!”
设身处地地为孩子想一想,这样的环境中,哪会产生美好的理想?
理想的种子,要生根、发芽、长大、开花、结果,必须有阳光雨露的滋润。在这种没有“阳光”、没有“雨露”的生活环境里,理想的种子想要发芽、生长、开花,难———太难了!
其实,家庭正是培育孩子美好情感和理想的最好温室。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孩子在家庭里生活的时间最长,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应该是他们一生中最美好、最难忘的记忆,是他们播撒理想种子的最佳时期。父母对人生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如果父母整天活得很累、很悲观,每天向孩子发出的都是负信息,那么孩子自然会产生“活着没有意思”的想法。一个家庭快乐不快乐,不看这个家庭有没有钱,孩子是不是能够考上大学,而是要看家庭成员之间有没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有什么样的家庭,便有什么样的孩子。“问题父母”会培养出“问题少年”或者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快乐父母”会塑造出“快乐少年”或者心理正常发展的孩子。
因此,根治孩子情感世界的荒漠,其根本办法是改变成人对人生的态度,丢掉补偿心,找回平常心,“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要知道,孩子自有他们自己的世界,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未来。让孩子快乐地做他们自己,他们自然会体会到“活着真好”。
没有差的孩子,只有差的家长没有差孩子 只有差家长(4)
三、成长需要体验
今天,许多孩子心灵世界所以由荒芜成为沙漠,就是因为他们从未或者很少有过“我能行”的体验。
我问徐力:“在你记忆中,你有哪些值得自豪的事情吗?”徐力说:“我曾经是班上的班委,但母亲说会影响学习,让我辞去了班委的职务。我自己其实很乐意去做,因为能有发言权,能做一个管理人员。”
“初二的时候,我入了团。我曾经是学雷锋小组的成员,经常去一位孤独的老奶奶家打扫卫生、烧菜做饭。从初二开始,每星期去一次,老奶奶无儿无女,走路都很困难,我们都很可怜她,老奶奶也需要我们的帮助。我想,以后总有一天要独立生活,烧菜做饭不能不会,学着帮助老奶奶,就是提高我的能力。但母亲知道这事后,说这样会影响学习,不准我再去。可是我很愿意去,在那里我觉得我很行。”“你觉得,你妈妈有没有很需要你的时候?”
我问他。
徐力说:“在家里,母亲不要我帮她做任何事,只让我学习。不过也有需要我的时候。妈妈身体一直不太好,每当父亲不在家的时候,她就让我帮着搬煤气罐。这时,我觉得自己长大了,还有点用,像个男子汉……不过,这样的机会不多。”在徐力17年的记忆中,只有两件事让他感到自豪:一是帮无儿无女的老奶奶做饭;一是帮有病的妈妈搬煤气罐。做这些事让他有同样的感受:“我还有点用!我能行!”这是一个男子汉成人的开始。遗憾的是,徐母没有认识到这种感觉的可贵,而认为这样的事与“考大学”无关,阻止儿子继续去做。而她做梦也没有想到,自从阻止孩子去帮助别人那天起,她就在孩子心中埋下了无情的种子,关闭了孩子走向幸福的大门。因为,爱是一个口袋,你往里面装时是满足感,往出拿时,才会有成就感。人在帮助弱者时,最能体验个人的价值。
21世纪是以人为本的时代,中央关于素质教育的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将个人价值的体现和服务祖国人民统一起来”。追求体现个人价值,是人类进步的表现。当我们每个人在回忆自己童年生活中,记忆深刻的不是哪次考试得了100分,而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自己亲自设计、参与过的活动,自己“秘密地”做过的那些事情,无论是好事还是淘气的事,只要是自己想干的、爱干的、干成的,都会终生不忘,这就是体验。
江泽民总书记说得好:“人才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来实现。”
实践的体验,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成功的体验,要比失败的体验更重要。因为,你不跑起来,怎么知道走是多么慢;你不飞起来,又怎么体会到爬行是多么辛苦!作为成人来说,如果你真爱孩子,就要帮助孩子去实现他人生的第一次“我能行”的体验,而不是让他在“我不行”的心态中长大。成功的基础是自信,喊着“我能行”长大的孩子,能力肯定要远远超过背着“我不行”包袱长大的孩子。今天,我们在帮助孩子去体验“我能行”时,有三个问题特别要引起重视:
第一个问题,是重做“官”,还是重做事?
2000年2月,河南省安阳市一个学生的家长因为自己的儿子没有当上班干部,没有被评上“三好学生”,就带人对班主任大打出手。这反映出今日父母的另一个误区,那就是把当干部看成是成功的标志。这是大错特错的!孙中山先生说过:“人不能立志做大官,人要立志做大事。”要教育孩子从小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同年四月,我去了湖北宜昌市得胜街小学,发现他们做得很出色。在素质教育中,他们提出一个口号“让我们自己来”,实行在班级“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办法,把班级所有的事情分给每个学生。比如:有的同学是“玻璃保管员”,有的同学是“黑板管理员”……有个孩子自豪地对我说:“我被选为‘吸尘器’,其实就是‘小小垃圾管理员’!”
小岗位,让孩子有了大责任,唤醒了孩子们沉睡的主体意识,这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比高分数更重要。第二个问题,是重结果,还是重过程?
徐母阻止孩子看书看报、参加课外活动,有一个不变的理由———“考大学也不考这个”。这正是中美教育的差异。今天,美国的家长关注的是,“今天你学到的东西,明天你用到什么地方”,而中国的家长关注的是,“今天你学到的东西,明天考大学考不考?你考多少分?”于是,孩子变成挣分的机器,变为装知识的容器。家长的要求十分简单:“只要你能考高分,考上大学,我一切都可以给你!”甚至为此可以牺牲包括自己的工作和幸福的一切。于是,这种“过度保护”使孩子无法正常成长。正是父母的短视,剥夺了孩子去体验成功的权利;也正是由于孩子从小很少有机会去体验成功,于是他们的心灵世界由荒芜变成了沙漠。
第三个问题,是替孩子干,还是让孩子自己干?
有个初中女孩儿和当记者的妈妈一起去参加夏令营,下火车时,她把重重的行李交给妈妈扛,妈妈欣然接受;到营地,记者出去采访,女孩儿到处找妈妈,说药放在妈妈那里了。妈妈回来受到女儿的责怪,却一个劲儿检讨,是妈妈的过错。我看不太懂,问这个女孩儿:“行李为什么不自己拿着?”女孩儿坦然地说:“这些事从来都是妈妈干的。”
许多父母就是这样心甘情愿地为孩子干这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