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久,他们自己便纷纷离开,创办了新的公司。新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利用当时社会转型的一些机会,曾经赚过很多钱,其财务软件产品,也曾做得相当出色,应该说比当时的用友公司影响更大。所以后来新公司在广东省惠州市投资,在寿华科技园旁边成立了集团公司。不过这个时候,公司的经营情况已今非昔比。为了让集团公司再有新的发展,张云峰三顾茅庐,请来了正在养病、刚刚离任的南方某市电子仪表局前局长,出任集团公司总经理。在他们共事的前期,两人之间非常信任,张云峰在北京每天早上第一个电话,总是打给远在惠州的总经理的。
总经理是清华大学文革前的毕业生,在校期间一直做学生干部,集团公司在惠州的建设,浸透了总经理大量的心血。总工程师、老钱等主要管理人员,都是她过去的老同事,他们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来到了广东惠州这个小城。总经理是把这件事情作为自己后半生的事业来做的,因此,她毫不犹疑地把自己的信誉作为〃资本〃投入到了集团公司。
我们在惠州的科技园,面积不大,但厂房、宿舍和食堂一应俱全。大家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生活工作在这个园区内。工作的时候在一起,下班后还是在一起,亲密无间、团结融洽、共同奋斗。出现问题后,有工作纪律,还有思想工作。病了有人嘘寒问暖,加班食堂提供专餐,甚至个人生活中的问题也有人关心。
这里的一切与我成长的环境和习惯的文化如此相似,我刚一到惠州,便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而且惠州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小城,也处处流露出温暖的生活气息。
总经理和总工程师几乎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和帮助我们这些年轻的员工。我们在一起谈天说地,他们对我们未来的成长道路也给了很多建议。我被电击的时候,总经理正在上海,得到消息后,要我必须到医院检查一下。她也让我有幸结识了我们的学长…南方某大学原校领导罗老师。
正是集团公司的领导们为我创造了一个环境,帮助我在很短的时间内,初步学会了从产品研发到能够稳定生产,并且走向市场这一完整过程的管理。这一完整的经验,成为我日后非常宝贵的财富。如果是在大公司,你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学到这样一个完整过程的经验。
包括我之所以能够到美国与trw一起工作半年,主要是得益于我们的总经理拿到的一笔贷款。就公司当时的财务状况,靠自己根本就不可能支撑这样的国际合作。总经理一直非常重视我们这些年轻人能够与国外大公司进行交流合作,从而迅速地提高自己的水平。对于总经理和总工程师,我永远怀有不尽的感激。
我们部门都是年轻的技术人员,基本是单身俱乐部。在这种充满了亲情的氛围影响下,为了把大家团结在一起共同奋斗,我平均每两周自己出钱请大家出去唱一次卡拉ok。好在惠州是一个小城市,消费低,这笔费用不是太大的负担。
谭自强后来不常在惠州。有一次他从北京过来,大家出去吃饭唱歌,结果晚上一点钟左右才回来。我刚回到寝室后不久,他们急忙找我,说谭自强酒喝得太多,不行了!我赶到他的寝室,他已经不省人事,我急忙背他下楼。在我的背上他开始呕吐不止,四肢像毫无生命力的口袋一样晃来晃去。这一晚上我和另外一个同事一直在医院陪他,幸好第二天他清醒过来,没有出问题。甄宏也喝多了,第二天忘记了前一个晚上发生的事情。
杨海平有一次半开玩笑地对我讲:〃谢耘,我们没有音响听,又没有钱,你给我们买一台吧,听够了一定还给你。〃〃想要多少钱的?〃我问道。〃3000元就够了。〃在去机场前往美国出差之前,我给他留了3000元。
公司办公室主任比我大几岁,我们称她为黄姐。她和丈夫两人,也是跟着总经理一起过来的。在我第二次要去美国时,临走前她和我一起去深圳,在佐丹奴专卖店里,她替我挑了几件衣服。〃你是博士,不能总穿得'破破烂烂'的,要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才对。〃这是我第一次买有牌子的衣服。在帮我出主意找个什么样的太太时,她说:〃谢耘,你应该找一个有钱的太太。〃我奇怪地问为什么。〃你应该把心思放在事业上,不应该操心去赚钱养家。〃
大家陶醉于这种充满了亲情的管理文化和氛围之中,许多利益上、工作上的矛盾和冲突,被大家之间的亲情给消融了。
但是,这种富于亲情的管理并不符合企业本质和市场规则,在企业发展遇到重大困难的时候,便被经济法则无情地摧毁了。
面对尖锐批评
成长的故事之三克服面子
1995年10月的一天,在和总经理聊天的时候,她突然说:〃谢耘,你这个人对人不够诚恳。〃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感到万分窘迫和尴尬,也非常吃惊。
一年以后,当我和一个非常要好彼此也非常熟悉的朋友谈起此事时,他干脆地说:〃别听她胡说八道。〃
总经理的话一直在我的脑袋里回响。她的话是蛮严重的,我希望知道为什么她会对我有如此的想法。这更多的不是因为她是我的领导,而是因为我一直要求自己做一个诚实和正直的人。总经理不肯多作解释,我只好自己苦思冥想。12月的一天晚上,我和同事去唱卡拉ok,坐在包房里,我突然意识到这其中可能的缘由。
我生性是一个不愿意和别人发生冲突的人,甚至不愿意让别人因为我的言行而不愉快,所以,如果我感到我的一些想法可能不被别人接受的话,我通常会隐瞒自己的意见。但是总经理是个明白人,能够看出来我是有想法的。可能正因为如此,她产生了我不诚恳、不坦率的感觉。
总经理对我的批评,使得我开始试图改变自己的习惯。凡是工作上的事情,我开始全部放在桌面上来讨论。如果我因为一些原因,确实不想表达自己的意见,我一定保证自己的意见不影响工作。当然,不折不扣地做到这一点是极为困难的,不过总经理的话驱使我不断地努力。这对我后来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逐步走向职业化的做事方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次总经理对我的批评,使我在后来的岁月中,不论多么难听的话,我都基本能听进去并进行思考,尽管有些话在心理上还是会引起一些不舒服的反应。
1996年我从公司辞职。离开惠州回北京的时候,顺路去看望罗老师,他给我的临别赠言是:〃谢耘,你的心还不够静(净)。我是说既不够安静,也不够干净。〃他希望我在今后要注意这个问题。说实在的,当时我没有完全理解〃安静〃和〃干净〃之间的关系。我能接受自己不安静,但不是太理解不干净的问题。
后来读了一些佛学的书,对自己反思多了,才理解了罗老师的话所包含的道理:心中安静,是以心地干净为前提的。心地不干净的人,心是无法安静的。而心若不安静,深究下去一定是心地还有不干净的东西存在,不论它隐藏得有多深。当然,这里的干净,已经带有宗教色彩了,而不简单地是世俗的含义。
总经理和罗老师对我说的话,是我成年以后受到的最为〃尖刻〃的批评。最终我正面地接受了他们的批评,对我逐步走向成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1996年我从惠州的集团公司辞职回北京之后,一天晚上和甄宏聊起这些事情。甄宏有些羡慕地对我讲:〃谢耘,你真幸运。总有人愿意批评你。〃
其实,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都会经常遇到别人的批评和建议,只是有时候直白,有时候隐晦。如何从别人的批评中吸取到有益的东西,取决于我们自己是否能够正面而积极地面对他人的意见。如果一个人真的听不到他人的批评了,那通常说明别人已经对他失去了信心,或者他已经成为无过的圣人。
在我自己的经历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批评与教诲,发生在我高中的最后一年,来自我当时的班主任彭延新老师。那是一段决定了我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光。
终生的教诲
高中最后一年…高中二年级,教语文的彭延新老师做我们的班主任。刚分班完毕,他便来和我们见面。一进教室,他就说道:〃我刚看了一下咱们班的名单,发现有一个叫谢耘的。谢耘我不认识,不过我教过谢耕。哥哥学得很好,想来弟弟也应该不错吧。〃他的话让我有些受宠若惊。我在中学一直不算是最最顶尖的学生,属于〃第二梯队〃,并不太得到老师的〃宠爱〃。彭老师对我的偏爱,并没有妨碍他日后对我的严厉管教。正是在他悉心调教下,我开始懂得了一些基本的做人道理,学会了对自己负责。
高考前的复习课上我经常在后面开小差,和同学搞别的名堂。终于在考前的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我尝到了恶果,得到了报应:数学考了72分。如雷轰顶,整个世界在我眼前开始沉沦。这是我一生中遇到的第一次〃灾难性〃打击,是我至今为止生命中最黑暗的一段时间。这个时候,彭老师的批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多次告诉我们:〃考试成绩不好,不要讲'题难了'、'没发挥好'、'马虎了'等等,一定是你们没有学好。出了问题不要怨天尤人,必须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高考近在眼前,我知道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这个〃72分〃,逼得我不得不面对现实,反复咀嚼彭老师的教导,并根据他的指点,去分析自己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近一个星期的反省与苦思,我分析的结果是,我太不踏实,练习做得太少了。于是按照彭老师的教导,用自己那尚不健全的理智,勉强约束着自己,强耐着性子一口气做完了几十套题。
1981年7月初,长春正逢阴雨天。考试结束,我的自我感觉和当时的天气一样,相当不好,精神极为沮丧。可是结果与我的感觉相反,我取得全省第九、全校第一的成绩,被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后改为〃电子工程系〃)录取。这个成绩是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而且是我五年中学时代中最好的一次。如果没有彭老师多次的批评和不厌其烦地灌输教诲,运气再好,我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成绩。因此我真正体会了别人的批评对我的价值。那次〃72分〃的经历和彭老师的教诲,无情地撕掉了我〃高贵〃的自尊心,使我懂得了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真实人生中发生的挫折和困境。
上大学前向彭老师辞行,他两眼认真地看着我说:〃你和你哥哥不同。他以后会比较顺利,而你在以后的生活中将要遇到很多麻烦。〃当时18岁的我对他的话没有什么感觉。很多年以后,我才猛然发现,在我身上发生的事情被彭老师言中了。临别时,彭老师赠给我的另外一句对我影响至深的话,是他以前曾经无数次重复过的〃日参省乎己〃。
如果说〃传道、授业、解惑〃是三个不同的层次的话,彭老师无疑是达到了传道的高度。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在他反复教导下最后定型的,并且一直受用到今天。在他那双严厉的眼逼视下,我开始学习面对真实的自我和现实,不再逃避和自我欺骗……不论内心有多么的难堪。在后来的岁月里,我逐渐明白了,如果我们能够放下〃自尊〃,有勇气多面对一分真实,便少了一分作茧自缚,获得了一分新的自由。
遭遇东芝
难忘的经历之三
当年惠州的集团公司创建后,主要负责设计生产卫星电视接收机,而销售由北京公司负责,直接向张云峰而不是惠州的集团公司总经理报告工作。卫星电视接收机的市场,由于政策的原因,也由于销售是另外部门负责,所以情况一直不好。随后总经理和总工程师对有线电视加密收费产品寄予了巨大的希望。总经理利用自己的关系,从中国投资保险公司那里得到了一笔较大金额的贷款,保证了项目的启动。但是,这个产品的市场又由于政策的原因,没有按照我们期望的那样启动。及时顺利地拿下并执行第一个出口合同,并没有能够让我们进入良性循环。我们在国内只拿到了几个小规模的订单,根本无法支撑公司的运作,更谈不上发展。
不过在国内打市场的过程中,在北京和上海发生的两件事情还是颇值得我们自豪的。
在北京,当时的北京有线电视台迟迟下不了决心开通收费频道,但是中南海却有了需求。结果我们的产品进入了中南海,为中央首长提供特别保密电视节目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