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励志]困难是我们的恩人-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大是美丽的,未名湖和博雅塔是北大独立精神的体现。蔡元培先生“兼容并包”的方针便是北大拥有其他任何一所高校都没有的文化氛围。北大自由的学术空气使每一位北大学子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言论。经过百年沧桑的北大,目前正在以崭新的姿态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北大与清华联合办学使北大与清华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每当我漫步未名湖畔,看着周围如诗如画的景色,我都忍不住从心底发出呼喊:我爱你,北大。 
  阅后感悟 
  阅读重点推荐: 
  “高三时,面对着志愿填报表,我有些彷徨,因为我不知道我该选择哪一所学校,我的老师对我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因而总是对我说北大清华任我挑。这时是我的英语老师给了我足以改变我一生的建议:‘如果你想在学术上有所成就,你为什么不选择北大呢?’就这样,我在志愿表上填报了北京大学,并且来到了我向往的生命科学系。” 
  你觉得还有哪些可以作为阅读重点呢?不妨将它找出来。 
  编者心声: 
  著名作家柳青有句名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高考是青少年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这段时间,长辈和老师的一句提醒和建议,也许会改变你一生的命运,因此,要认真对待师长的谆谆教诲。 
  你同意我的观点吗?你一定还有更深更好的感受,请赶快记下你闪光的想法,时时提醒自己,将来你必成大器。   
 
尹伏仓:3堂美国课换来70亿美元财富(1) 
   
  今年5月,在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周的演讲会上,一位儒雅学子走上了讲台。他的名字叫吴鹰,典型的一个亿万富翁,他创办的一家叫UTstar的公司,是海外学子归国创业的公司中最大的一家,股票市值达70亿美元,他被美国著名的商业杂志《亚洲之星》评选为最有影响力的50位亚洲人之一。他的成功,与他在美国的3堂刻骨铭心的“课”有关…… 
  第一课:2美元的刺激 
  1985年的某一天,美国新泽西州。 
  刚下飞机的吴鹰拎着行囊,匆匆行走在异国的大街上,满眼的繁华丝毫没能阻挡他前进的脚步。他刚从北京来美国留学。 
  一个美国女孩迎面而来:“先生,请您看一下这张照片好吗?”那是一张很悲惨的照片,瘦骨嶙峋的非洲儿童,胳膊只有平常人的手指那么粗……“先生,请您献一点爱心,救救非洲儿童吧!”吴鹰没有犹豫,他掏出几十美分,投向募捐箱。 
  他的爱心之手却被挡住了,“对不起,募捐的最少标准是2美元……” 
  吴鹰稍稍犹豫了一下,2美元,占他身上全部财产的1/15呀——他身上只有30美金。 
  就在吴鹰犹豫的一刹那,美国女孩又开了口:“先生,原来你不是日本人啊。”她脸上充满了失望和不屑。 
  美国女孩的态度深深刺痛了吴鹰,他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呆呆地看着她一步步远去,直到她走出很远了,吴鹰才终于醒悟过来,他迅速追上她:“请等等。”女孩明显不耐烦了:“你到底想干什么?我还要去找其他人募捐呢。” 
  “我只是想告诉你,我是中国人!”吴鹰一边回答,一边迅速掏出2美元,扔进募捐箱。“不是日本人才会捐献的。” 
  女孩脸上露出尴尬的微笑:“对不起,我们的负责人事先跟我打过招呼,千万别找中国人募捐,中国人有钱也不愿捐的,这是他的经验……” 
  听着女孩的解释,吴鹰的心沉了下去,他感到了一阵钻心的疼痛,这是他在美国遭遇的第一课啊!那一年,吴鹰24岁,他到美国留学,是为了他的专业:计算机开发研究。他万万没想到,一个美国小女孩给他上了第一课! 
  为了生存,吴鹰不得不像绝大多数留学生一样外出打工。原本触摸实验仪器的手天天浸泡在餐馆的洗涤剂中,逐渐变得粗糙起来。 
  为了学习和生存,他必须下苦力,边打工边求学的生涯就这样一天天继续着。有一天,一位正在攻读MBA的朋友突然找到吴鹰,忸怩了半天,最终道明了来意:“吴鹰,我现在学习特别紧张,没时间打工,你能不能再打一份工,支持我?” 
  吴鹰很惊讶,这个要求也太不可思议了呀!留学生的日子很艰难,他怎么能开这个口? 
  看到吴鹰很犹豫,朋友也很尴尬:“我的学业实在太重了,我现在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休学,二是靠乞讨来完成学业。我不想休学,我来美国就是求学的。可我更不愿乞讨,我不能丢留学生的脸!” 
  这句话深深打动了吴鹰,他又想起了刚来美国时遭遇的那一幕,别人之所以看不起中国人,这与某些留学生不争气也不无关系啊!现在,自己怎么忍心看着朋友走到这一步呢? 
  “你放心,我会帮你的!”吴鹰拍拍朋友的肩膀,一口应允下来!“不为别的,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我们是来求学的!” 
  吴鹰立即找到了一家餐馆,送起了外卖,外卖所得,全部送给那位朋友。为此,连吴鹰的妻子都忍不住埋怨吴鹰:“你的爱心也太博大了吧!”吴鹰只说了一句:“我们都是中国人!自己不帮自己人,难道还指望别人来帮忙!我们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第二课:抓住机遇的手 
  来美国半年后,学业负担越来越重,吴鹰依然很清贫,在外打工收入有限,学习也受影响。吴鹰开始着急了,如何才能尽快改善经济状况? 
  一则招聘广告吸引了他的目光——一位教授要请一位助教。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收入丰厚,又不影响学习,还能接触到最先进的科技资讯。吴鹰心动了,立即赶往报名处,可那儿已经挤满了人! 
  取得报名资格的学生超过了30个,而名额只有一个,希望渺茫。考试前几天,几位中国留学生使尽浑身解数,打探起主考官的情况来。经过种种努力,他们终于弄清内幕——主持这次考试的教授曾在朝鲜战场上当过中国人的俘虏! 
  中国留学生们这下全死心了,“把时间花在不可能的事情上,再愚蠢不过了!”他们纷纷宣告退出。 
  吴鹰最要好的一位朋友也劝吴鹰:“你算了吧!把精力分出来,多刷几个盘子,好歹多挣点儿学费!” 
  吴鹰笑了笑,不反驳也不点头,朋友直叹气:“你怎么这么顽固,非得碰壁了才肯回头?” 
  吴鹰如期参加了考试,终于坐在了教授的面前,他很放得开,完全融入到了助教这个角色中。 
  “OK!就是你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教授的一句话惊醒了吴鹰:“我?我真被录取了?” 
  教授微笑着说:“你知道我为什么录取你吗?” 
  吴鹰诚实地摇摇头。 
  “其实你在所有的应试者中并不是最好的,但你不像你的那些同胞,他们看起来好像聪明,其实最愚蠢不过了,你们是为我工作,只要能给我当好助手就行了,还扯上几十年前的事干什么。我很欣赏你的勇气,这就是我录取你的原因!”走出考场的吴鹰立刻被同胞们围了起来。听说他被录取了,那几位中途退出的留学生顿时阴了脸,要知道,这是个多好的机会啊! 
  这件事在他心中掀起了波澜,这是他在美国上的第二课啊。如果说在机场遭遇的第一课让吴鹰真正懂得了自尊的话,那么这一课,吴鹰又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做人应该自信。 
  吴鹰后来才听说,教授的确当过中国人的俘虏,但当年中国士兵对他很好,根本没有为难过他,他至今还念念不忘呢! 
  第三课:中国人要自强 
  1986年底,几经努力,吴鹰进了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当时,该实验室有7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实验室良好的科研风气对吴鹰影响很大,他的视野更加开阔,他选定主攻方向为多媒体,尽管多媒体在当时还鲜为人知,但吴鹰认定它将是今后世界通讯的发展方向。 
  然而,吴鹰很快感到了失落,不是因为工作条件,贝尔的工作条件是全世界最好的!令他难以接受的是那种氛围——总有一只无形的手把吴鹰和其他中国留学生与美国的研究人员分离开来,这种隔膜看似很不经意,但又时时刻刻存在着。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吴鹰无意中赶上了第三课。这一课让他如此刻骨铭心,甚至直接改变了他今后的人生抉择。 
  工作几个月后,实验室接待了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电讯代表团,吴鹰也参加了接待工作。他很高兴,他以为自己终于被实验室完全接受了。   
 
尹伏仓:3堂美国课换来70亿美元财富(2) 
   
  一开始的接待工作很顺利。参观结束,双方坐在一起交流起来,气氛非常融洽。这时候,一位中方代表团成员提出了一个很专业的技术问题。接待人员的脸色变了,含糊地应付了几句,有意没有说到点子上! 
  吴鹰有点忍不住了,他不愿让别人糊弄自己的同胞,他清清喉咙,准备开口了。这时,他的上司突然站了起来,走到他的身边:“吴,你的任务已经完成,现在可以出去工作了!” 
  所有的人都很意外,屋内的空气顿时凝固了。吴鹰脸上挂不住了,上司竟然如此不留情面地赶他出去!在通讯领域,贝尔实验室领导着世界潮流,正因为这样,对中国的技术交流和出口受到多方限制。这一点,吴鹰早有所闻,可他万万没料到,自己会这么快亲历这种尴尬! 
  吴鹰又想起了刚到美国时遭遇的那一幕。可这一次,他没有能力对抗自己的上司。在上司彬彬有礼的催促声中,在其他同事的冷漠表情中,在中方代表团成员复杂的目光中,吴鹰无奈地站起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代表团回国了,上司没有对吴鹰作任何解释,他根本没有把吴鹰的感受放在眼里!震惊之余,吴鹰恍然大悟,中国人一定要自强,一定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领先他人的东西!这样,人家才能真正看得起你! 
  话虽如此,可究竟该怎么做呢? 
  有一天,老板问吴鹰:“你将来准备干什么?” 
  吴鹰的民族自尊心猛地被触动了,他毫不犹豫地说:“我想拥有一家一万人的高科技公司!”老板笑了笑,显得很不以为然,但还是很诚恳地说:“你要把现在做的事同以后的发展结合起来。” 
  老板不经意的一句话,让吴鹰久久的思索:国内通讯市场这么大,很需要高新技术,何不回到国内开发生产,也省得在这儿受气,何乐而不为呢? 
  吴鹰寻找着每一次可能的机会,机会终于悄然而至。1991年的一天,同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中国留学生薛村禾,通过一个朋友找到吴鹰:“有没有兴趣办公司?”“有!”吴鹰一口应承下来。他的妻子担心地问:“你是不是想办公司想疯了,你们根本不认识啊!”吴鹰安慰妻子:“我们虽不认识,但在贝尔实验室呆过的留学生,肯定都有过类似的遭遇,我们之间肯定有共同语言!” 
  第二天,吴鹰在家中接待了薛村禾,短暂的交谈后,他们直奔主题,连公司名称都想好了。很快,一家名叫star的公司就在美利坚土地上诞生了。1992年,按照公司成立初的规划,吴鹰回到北京,他心里很清楚,中国的通讯市场蕴藏着无限的商机。西方对中国了解不够,而国内的人又不了解国外的情况,早期留美学生无疑是领跑者。 
  吴鹰在国内的发展果然一日千里,可他依然不满足,通讯市场风起云涌,必须超前一步,才有可能赢得最终的胜利!就在这时,同为留学生出生的陆弘亮和他的Unite公司出现在吴鹰面前。同样的梦想与追求,令他们一见如故,于是,双方迅即作出决定:两家公司合并! 
  1995年,两家背景相似、性质相似、又各有优势的公司合二为一,合并后的UTstar公司问世了,陆弘亮出任美国UTstar总裁兼CEO(首席执行官),吴鹰出任UTstar(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和美国UTstar副董事长。合并后的UTstar将总部设在了美国硅谷,但将公司的营运中心放在了中国。 
  因为UTstar的迅猛发展,也因为吴鹰的人格魅力,公司迅速吸引了一百多名海外归国的学子。 
  在一种宽松的氛围中,公司的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几乎是以一种“大跃进”的速度向前挺进。 
  2000年3月3日,吴鹰早早地来到著名的纳斯达克。当天早上,UTstar被推选为几家上市公司的代表,在纳斯达克交易所5层大楼外的大幅显示屏上,“UTstar”这个名字不断闪现。作为新上市公司代表,吴鹰的同事按下了当天股票开始交易的按钮。这是首家由海外学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