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真做人,世故做事-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王决定拜访这个磨坊主。
  国王走进磨坊就听到磨坊主在唱:“我不羡慕任何人,只要我有一把火,我就会给别人一点热。我热爱劳动,我有健康的身体和幸福的家庭。我不需别人的施舍。我要多快活就有多快活。”
  国王说:“我羡慕你,如果我能像你那样无忧无虑,我愿意和你换个位置。”
  磨坊主说:“我肯定不换。你只知道需要别人,而从不考虑别人需要你做什么。我自食其力,因为我的妻子需要我照顾,我的孩子需要我关心,我的磨坊需要我经营,我的邻居需要我帮助。我爱他们,他们也很爱我,这使我很快乐。”
  国王说:“你还需要什么?”磨坊主说:“我希望别人更多地需要我。”
  国王说:“不要再说了,如果有更多的人像你这样,世界有多么美好啊。”
  人生最大的需要是什么?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不是金钱、地位、美女、香车乃至一切身外之物,而是被需要。这是我们的快乐之源。 


A篇 近路不快,快路不近
男人与女人
  男人是奔瀑,
  女人是幽谷。
  奔瀑无幽谷的蓄纳便泛滥,
  幽谷无奔瀑的倾哮便枯寂。
  三叔看上了在江边打鱼为生的渔女,入赘到她家做了女婿。
  结婚时,爷爷和奶奶给三叔置了一张鱼网做嫁妆,而三婶的父母则给三婶编了一只新鱼篓。
  鱼网和鱼篓放在一起,都是新的,很好看。
  爷爷和奶奶对三叔说:“你是一个男人,你必须能做到打到更多的鱼,装满她的鱼篓。”
  而三婶的父母则说:“孩子,你跟你男人打鱼,你的鱼篓要装好他打来的每一条鱼。”
  说这话时我在场,当时觉得这只是双方老人的一种交待,或者是嘱咐。
  我经常去三叔家玩,三叔的家在一条船上,上面盖有雨篷。
  船拴在岸边的一截木桩上,随水浪悠悠地摇晃。船边还有一张竹排,打鱼时撑竹排去。
  船头一根伸向江中的篙竿上,站着两只鹭鸶,鱼网和鱼篓则晒在岸边的沙滩上。打两根木桩,架一根长竹竿,把网晾在竹竿上。那只鱼篓,就挂在网边。
  日子渐渐过去,有好几回,我看见三叔和三婶吵架,吵了还打,操竹竿和桨,你打我挡,我打你挡,像武打片那样,从船头打到船尾,从船里打到岸上。
  那两只鹭鸶见惯了,倒也不惊,只是扭头看看,伸长脖子叫一声,又亮翅晒去,甚是悠闲。
  但我那几岁大的侄子,看见大人打架,哭喊连天,有一回差点掉下水,幸好我在场。
  我看见他们打架,但更多的时候,我是看见三婶在补网。
  鱼网久了,肯定有破的时候,再说江中有礁石和杂草之类勾拉,能不破吗?
  破了,自然就打不到鱼,鱼会从破网中溜掉。
  三婶拿来梭子,梭子里有网线,她穿梭引线,高的洞她就站着补,矮的洞她就坐着补,一个洞一个洞地补好。
  往日争吵打架的事,过去就过去了,全抛到水里去了。
  我还看见过三叔补鱼篓。
  鱼篓久了,磕磕碰碰,也有磨破的时候,鱼篓破了,他打到的鱼就会从鱼篓里漏掉。
  三叔砍来竹,破了篾,一点点地把新篾添进去,把鱼篓破损的地方补起来。
  他们的日子就这样过,一直到现在,风风雨雨过了十几年,而且还会一直这样过下去。 现在,我想起三叔和三婶结婚时,老人们在给儿女鱼网和鱼篓时说的话,觉得挺有哲理的。
  人生其实就是这样,爱情其实也是这样,丈夫是鱼网,妻子是鱼篓。 


A篇 近路不快,快路不近
施舍与鼓励
  施舍是带有侮辱的鼓励,
  鼓励是不动声色的施舍。
  
  学校聘请了一位外籍教师教学生口语。
  任老师与外教在一个办公室,相处的日子久了,便发现一个特点:总有学生给老外送礼物,但很少见老外主动给别人送礼物。
  —次,老外买回一大袋小地球仪,准备当奖品发给学生。
  一个老师的小孩看见了,便想让老外送一个玩玩。老外不肯。
  小孩就把当老师的母亲请来。同事不好意思开口;便让任老师“代劳”。
  任老师对老外说:这是本校老师的孩子,你送他一个吧,反正你的地球仪最后都要送出去的。
  老外仍是不肯。
  任老师“开导”老外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讲究一个“情”字,送礼是联络感情的一个重要方式。你在中国任教,就要入乡随俗。一个小地球仪不值多少钱,但作为礼品送出去,那就是礼轻情义重。
  到这个分上,老外仍坚定地摇着头。
  任老师生气道:你真不给面子,一个小地球仪值多少钱?现在,人家求到我,你不给,人家就会认为是我没尽力。
  老外想了想,说:“你让那小孩说5个单词,我就给他一个。”
  这不是成心为难人吗?一个上幼儿园的小孩,哪会说什么英语?但是,既然老外肯送了,那就赶紧想办法吧。
  好在小孩很伶俐,一教就会,不到5分钟,5个英语单词全会说了。老外除了白送一个地球仪,还高兴地低下头,亲了亲小孩的脸蛋。
  这让任老师很纳闷:与其如此,何必当初?我问老外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说:白送东西给人,是对人的一种侮辱。因为,“送”意味着施舍,即把对方当成乞丐;而那小孩很可爱,绝不应该侮辱他。只有在别人取得了成绩时,我们才能把东西奖给他,这是对人的一种鼓励。作为一个教师永远只能“奖”,而不能“送”。否则,就违背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坚守的准则。 


A篇 近路不快,快路不近
世上最可怕的声音
  丰富多彩的世界,
  最可怕的是没有任何人发出声音,
  更可怕的是所有人发出同一声音。
  有一回,和一群旅行的毕业学生同车。车上有两个活泼好动的小男生提议玩“脑筋急转弯”。
  他们先出题,题目是:“身份证掉了怎么办?”
  我说:“那就登报作废,再带照片到户政机关申请新的身份证。”
  “叔叔!你好好笑喔,掉了捡起来不就好了!”
  我当然不甘示弱:“我是故意的,固为我不喜欢那张照片,想换新的不可以吗?”
  然后换我出题,想起我在10岁时,被问过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那时被大家嘲笑了一番,现在可以借机雪耻了。
  我问:“树上有10只鸟,射下一只,还剩几只?”“叔叔好好笑喔,当然一只也没有,还问这么好笑的问题!”
  这真是说到我心中的痛。
  我当时回答还剩9只,大家都笑我太笨了。答案应该是:另外9只听到枪声就都飞走了。尽管我认为有可能有耳聋的鸟,但是没人理我。
  如今我是来雪耻的,我说:“错了,应该剩下9只,因为它的爸爸、妈妈、姐姐、哥哥、妹妹、弟弟和许多朋友都很爱它,它们舍不得飞走,都留下来直到它的葬礼完了才走。”
  “叔叔,你赖皮!”
  我赖皮吗?这段对话让我惊出一身冷汗。
  为什么“脑筋急转弯”有标准答案?如果有标准答案,还能称为脑筋急转弯吗?这一代的创造力与幽默感让人忧心啊……
  这一惊,非同小可。回来后,把这些忧虑讲给一个教授听。
  一次教授要学生随堂考,考题是:“树上有10只小鸟,射死一只,树上还剩几只?如果学号的末两位数是40,就剩40只,如果是45,就剩45只,依此类推,试申论之。并请以此为例,安排在教学科目中。”
  学生们面面相觑,面有难色,脑袋中除了一只没有,就是9只,怎么办?但是很快大家就开始奋笔疾书。
  “作业”很快交上来了。
  中文研究所的学生,申论的是15只小鸟:哲学系馆旁大树上有10只小鸟,猎人拿枪射下了其中一只,其他9只“存在主义”听多了,苦于不知如何才能死。
  猎人这一枪让它们燃起了希望,都在等待猎人的下一枪,并且纷纷通知其他树上的6只鸟,说这里有好机会。
  所以哲学系旁的大树上,后来聚集了15只鸟在等待第二枪响起。据此,他将出的作文题目是:“一根羽毛有多轻?”
  生物系的学生,申论的是29只鸟:树上原有5对恩爱的小鸟,猎人打下了其中一只雄鸟,使得一只非常美丽、歌声好听的雌鸟成为寡妇。
  因此树林中20只单身雄鸟来到这棵树上,竞相表态,展开热烈追求。
  出的题目是:“求偶是生物本能,到了交配繁殖的季节,雄鸟通常会展示其鲜艳的羽毛或强有力的身躯,吸引雌鸟。若竞争对手多,则全有一番战争,那么,雌乌会如何选择伴侣呢?”
  统计系的学生申论17只鸟:树上有10只鸟,原来是一个非常和睦的家庭。有一天,鸟爸爸被人打了下来。当全家人正悲痛时,来了一只母鸟带着7只小鸟,声称是鸟爸爸的骨肉,要来分遗产。出的题目是:“树上(市场利益)有10只鸟,代表10个企业,其中一个倒了(因为市场竞争),有很多企业想来并吞,如何让企业不被并吞?怎样的情况下会达成供需平衡?”
  听了这些学生的申论,我安了心。 


A篇 近路不快,快路不近
向动物学习
  只有牺牲,才能得到;
  倘若放弃,意味死亡。
  一
  在非洲,有一种叫黑鹭的鸟,它捕食的方法很特别。
  它的特别之处在它的翅膀,站在水中,它翅膀张开来,围成一圈,围成伞的形状,然后头蜷缩在伞当中,而尖锐的喙静等猎物的出现。
  开始,我很为黑鹭这种掩耳盗铃的捕猎方式而好笑。
  恰巧是那些小鱼和小虾,喜欢往岸边水浅而又阴凉的地方去,比如树阴下或者高大水生植物的阴影里。
  于是,这些黑鹭静静地等着,一条小鱼来了,又是一条,钻进它的“阴凉”之下。它用这种几近守株待兔的方式就能“坐等”着猎物送上门来。
  那些小鱼于是便只有死路一条了。
  生活中,有些习惯常常是致命的。有时候我们失败了,甚至败得一塌糊涂,也并不是败给了谁,而是败给了我们某种习惯的思维方式或者性格中的某种习惯倾向。
  二
  更多的时候,我爱看蚂蚁在地上急匆匆地奔走。
  有一次,见一只蚂蚁拖动着一条昆虫的尸壳在艰难地上一面“大坡”,它横着竖着,推着拉着,变换了多种方式,就是上不去。
  但它依旧不屈不挠不肯放弃。
  这是条不错的昆虫,如果拉回去,肯定可以够蚂蚁一大家饱餐几天的。于是,我决计帮它,上去就把那条已死的昆虫撕成了两截。
  本来,我想以人的聪明去帮它一把,结果蚂蚁看我把虫子撕成了两半,掉转身体就匆匆地离去。
  或许蚂蚁原来是想以自己的弱小之躯,去试图征服一些东西。和蚂蚁一比,我们多的不是聪明,而是狡猾。
  三
  还有一种叫剪嘴鸥的鸟,它的喙上边的一半短些,下面的一半长些,像一把剪刀。
  捕鱼的时候,它一边贴近水面飞翔,一边把下面的一半喙伸到水中。如果碰到或者看到鱼,它便迅捷地合下上面的一半喙。
  但这样常常是很危险的。如果不幸撞上隐在水下的礁石或其他的硬物,高速飞行的它会因为来不及收回,而使下面的一段喙生生折断。
  但剪嘴鸥的家族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捕猎方式。
  或许它们明白,生活中注定是要付出代价或者做出牺牲的,没有谁能够毫不付出地把一生走完。
  生活的法则永远都是:想得到必须首先付出。 


A篇 近路不快,快路不近
吃苦与吃肉
  前者是花,后者是杆;
  欲要花艳,先得杆壮。
  每晚吃饭的时候,我总要瞧准时机,站在自家门口,闻对门邻居餐桌上飘出的肉香,然后抽动鼻子,把香气吸进肚子里去。
  久而久之,我甚至能分辨出邻居家吃的是什么肉,我不解邻居家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肉,而我们家十天半个月才能吃上一次肉。
  我经常习惯性地吮着手指头站在门边看邻居一家吃鱼肉,口水从手指缝中流出。
  邻居常常会夹上一块肉放在我的手心,然后说:“回去吧,回去叫你妈也买一点肉吃。”有时我弟妹几个也去,搅得邻居好烦。
  有一天,我终于问妈妈:“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肉?”我想知道这个谜底。
  妈妈没有回答我。
  一个星期天,妈妈问:“你今晚想不想吃肉?”我说:“当然想,做梦都想。”
  妈妈说:“好吧,你跟我走。”
  妈妈带我到一家建筑工地,她向工头要了一截土方,工头在土方上画了白灰线,挖完了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