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浪网散发着明星魅力的时候,马云在香港筹建的阿里巴巴并没有引起太多人关注。一年之后,打算回国的李彦宏才开始考虑为百度起名,而那时候,马化腾开始做的OICQ也不被人们看好。当时,互联网的焦点在北京,而焦点的核心是门户。在当时除了门户网站外,其他商业模式并不清晰。但张朝阳、王志东、丁磊都相信,互联网在未来一定可以改变世界。基于这种理想,中国互联网的门户网站开始蹒跚起步。
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站不约而同地在内容上发力,争相提供新闻、BBS、电子邮件、搜索等基础性服务。这被看作是门户网站发展的初期,人们称这些企业为ICP。当时互联网在中国才刚刚起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当年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止199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人数仅为210万。互联网公司几乎清一色是以海外VC投资、创业者极力烧钱赚取注意力为特征,以至于让传统经济学家也有些雾里看花。1999年7月12日,中华网在纳斯达克上市,这是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第一个中国概念网络公司股。随后,2000年4至7月,新浪、搜狐和网易相继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掀起了网络企业在美国上市的一个高潮,也使中国互联网产业步入新阶段。
伴随着雅虎神话在纳斯达克引起的轰动,以及大量风险资本的涌入,以三大门户为首的中国互联网逐渐成为了全球资本链条的重要一环。VC制度、期权、高速成长、海外上市、公司透明管理、公告制度、包括CEO等新名词,使中国互联网产业焕然一新。与中华网一年前上市额十多倍认购、开盘涨幅超过200%的“盛况”相比,新浪、搜狐、网易的上市有些凄冷。中国门户网站走向资本市场成为中国互联网的标志性事件。
第82节:第四章 腾讯动了谁的奶酪(2)
在2000年前后,许多网站都号称自己是门户,但全球互联网的第一次寒冬使得门户的日子异常难捱。例如,联想与AOL合作投资FM365时,曾经以国内外两大IT巨头联姻的噱头,在媒体上大肆宣传,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但很快就因遭遇冬天而夭折。263也曾经号称是自己是“第四门户”,但受挫后转向了专业的电子邮件服务。2000年,当三大门户刚刚想引领中国互联网产业走向红火时,来自大洋彼岸的消息却让所有的从业者不得不收缩战线——3月10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在触摸历史高点5132点后,急转直下,到2001年4月4日时,已经跌至1619点,全球互联网市场随即陷入低潮。而这时候的中国概念在纳斯达克,如同坐上了过山车,一落千丈,此后三年的时间里,三大门户网站无不在苦苦煎熬。除了改变源自美国雅虎的门户模式,转变为以人海战术为特色的中国门户外,他们还在各种互联网应用上寻觅良机。
这个低潮期漫长而坚冷。没有人具体统计过当时到底有多少家互联网企业倒闭。不过,随后的全球调查数据显示,到2002年第三季度,申请破产保护或倒闭的网络公司较上年同期和前季大幅减少,互联网泡沫的破灭终于接近尾声。而在这次寒冬中,中国也没有幸免,海外投资者纷纷撤资,大批互联网公司陷入裁员、兼并、收购和倒闭浪潮中,许多网站或消失不见,或被迫转型。门户网站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不得不寻找新的盈利来源。
2001年3月,新浪开始尝试新型网络广告形式,在2000年的十大网络广告媒体排名中,新浪已经居于首位。同年4月,网易收购Tianxia研发团队,为日后进入网络游戏产业打下基础。不过在这一年,几大门户中主流的声音依然是“精简开支,挺过难关”。门户网站们纷纷或压缩,或将电子邮箱、校友录、个人主页等免费服务转向收费。免费还是收费,一时也激起了网友和媒体的激烈讨论。
也是在这一年,网站开始尝试并推出一项新的服务:短信。起初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的是,相比其他业务,和运营商捆绑在一起的短信服务使网站拥有了新的收入来源,并很快变成了实际盈利——短信业务当时拯救了大批互联网站。2002年7月,在搜狐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中,提前两个季度实现盈利。2003年1月初,新浪并购了移动增值服务商广州讯龙,月底,新浪发布财报,首次以净营收1290万美元实现全面盈利。
2003年,三大门户网站依靠SP业务的救命稻草翻身,而马化腾的腾讯不仅依靠SP增值业务、在即时通讯的增值业务上也收获颇丰,赚了个人仰马翻,不过这一切都是悄悄进行的,直到2004年腾讯上市时,所有人似乎才开始对腾讯青眼有加。SP业务是指移动互联网内容应用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负责根据用户的要求开发和提供适合手机用户使用的服务。主要提供短信服务的有搜狐、新浪、网易、中华网、Tom等几家公司。其短信服务的内容主要有铃声、图片、文字传情、新闻、游戏等。而腾讯专注于QQ衍生短信服务。在SP业务的贡献下,三大门户的业绩一改往日的萧瑟,大幅上扬。
第83节:第四章 腾讯动了谁的奶酪(3)
搜狐2003年财务报告显示,其广告收入已经由上年的1390万美元攀升到2950万美元,上涨幅度高达113%,而2002年同期增长幅度仅为50%,增长速度十分惊人。其中2003年第四季度,广告收入毛利率从2002年同期的65%提高到了77%,广告收入已经成为搜狐第四季度高度攀升的收入主流。
新浪2003年财务报告也显示,其广告营业收入达到4120万美元,较2002年增长67%,占营业收入总额的36%。网易2003年第四季度财务报告显示,第四季度净利润为9410万元(1140万美元),第四季度净利润比上一季度的8410万元增长了11。9%,广告收入仅为2650万元,比上一季度仅增长3%。在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中,根据营业收入排名,新浪只能排到第92位;但如果根据利润排名,网易、新浪和搜狐都已经可以跻身前20位。当一个新浪的价值相当于1个四川长虹、2个光明乳业、3个上海第一百货、4个海南航空、8个华润置地的时候,网络公司的分量展现得淋漓尽致。《南方周末》做了如此对比分析。
根据IRESEARCH统计,2003年中国网络广告营业额达到了10。8亿元人民币,比2002年的4。9亿元整整翻了一倍多,并将在之后三年内以平均55%的年增长率不断增长。
对于三大门户的掌门人来说,瑟瑟寒风的冬日已经过去了。尽管程度不一,但门户们走出烧钱阵痛期奔向盈利的趋势明显,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方兴东就表示:“新浪等门户网站的突出表现证明,这是一种成熟的商业化模式。”
作为即时通讯服务的王者,腾讯为什么要去做门户?这是一个问题。
多年来,腾讯都是走单一产品线性发展的路子,在创业初期,专注于一点能够集中所有资源,求得更快发展速度。但随着逐渐长大,它不可避免地开始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支撑力。此时,互联网唯一门槛较低、空间大、盈利模式成熟的市场——门户,就成了腾讯的不二之选。
马化腾把QQ与形容为支持腾讯未来发展的横轴与纵轴,纵轴就是QQ等即时通讯系统的平台,横轴就是综合门户的平台,这个门户会把未来网络生活的所有应用都包含进去。QQ是个入口,接触点,能够围绕互动沟通的主题完成一些功能,但是更深的应用就要到门户平台上。
许晨烨对《北大商业评论》指出:腾讯从国内即时通讯领先者到门户后来者的转换,是发展的必经之路。每一个互联网公司都希望能够成为一个综合平台,就像一个超级市场,你今天想买的东西全部都能在我这里买到。做专业的也常常殊途同归,Google做搜索起家,最后也要向内容、邮箱发展。传统家电行业有顺电,沃尔玛并不因此就不卖空调了,提供全面的产品和方便,这就是超市的价值。看似大而全的发展路线,目的是为未来提供整合的价值。
第84节:第四章 腾讯动了谁的奶酪(4)
对腾讯来说,进军门户的另一个重要动因,是腾讯通过QQ已经锁定了一大批忠诚的用户,但单单依靠移动QQ收取些移动及通信增值服务费,通过QQ客户端发送一些广告,远不能消化QQ对用户的巨大影响力,更难以支撑腾讯做大做强的野心。QQ就像一条高速公路,而门户就像一个建在路边的商店,开家7…Eleven不如开家沃尔玛,让路过的人顺手把要用的东西一次购齐。
低调成长
门户虽然有清晰的盈利模式,但马化腾开始做门户时,三大门户的格局已经稳定。摆在马化腾面前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是:如何做?已经颇为成熟的三大门户如何成长?核心要素是什么?在上面我们列举了三大门户的广告收入,但与广告收入相对应的就是门户之间新闻内容的强弱。
因此,这就很容易理解,马化腾在决定做门户之后大肆招贤纳才的用意。在这个新成立的特别队伍里,马化腾用过的人大部分是丁磊和王雷雷用过的人。《中国企业家》做了如下描述:比如孙忠怀,腾讯网站部总经理,曾分别任Tom在线和网易的内容总监。这个人三番受命构建大门户。孙忠怀说,丁磊是个天才。既对未来抱有“精准的预见”,也能坚决执行,直到“把每一个细节都抠透”为止。而王雷雷则属于“激情澎湃”派,这个大学时候的体育尖子可以一直工作到后半夜,累了就去跑步,然后再回来工作,到凌晨5点回家睡觉,早上10点又到公司。而谈及马化腾,孙忠怀将他比作三国乱世之中的“诸葛亮”,为人谦恭,但“坐在办公室就能胸怀天下”。
追溯腾讯的门户之路,只比三大门户晚了一点点。2000年6月,腾讯网站成立之初,正是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站遥相呼应三足鼎立之时。当时就有好事的媒体询问马化腾,将来是否会把网站作为业务重点来经营,得到的答案自然是否。当时的腾讯一切宗旨都是为QQ服务。时隔三年,2003年11月上旬,腾讯推出了自己的门户网站qq。在该网站主页上,新闻、娱乐、教育、体育和财经等频道齐全,页面制作非常成熟,除此之外,主页上还设置了浏览者对新诞生的qq的要求的调查。
腾讯科技发言人在接受路透社的采访时如此说:“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娱乐为主的主流互联网门户。我们的用户群和我们的消息服务已经在向那个方向发展”。在与外电的沟通中,腾讯进军门户的信心非常大。但在面对国内媒体时,向来低调的马化腾又表现出了一贯的低调,“我们和传统的新浪、搜狐、网易以及TOM不一样,说腾讯进军门户是不准确的”。马化腾似乎有意无意地避免与三大门户以及后崛起的TOM直接碰撞。
第85节:第四章 腾讯动了谁的奶酪(5)
在马化腾向门户发起冲击的时候,TOM也发起新一轮冲击,但不久即收缩内容编制。最有代表意义的是,2005年11月马云掌舵的雅虎中国突然宣布放弃门户,专注搜索业务,此前的4月,中国门户网站第一股中华网正式宣布改名CDC,放弃门户网站转做软件开发和网络游戏。
马化腾向媒体如此坦陈腾讯进军门户的始末:门户是2003年开始筹备的,当时公司的业务开始多元化,仅仅依靠客户端上的软件已经无法承载,公司的几个高层都觉得需要一个平台切入,那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门户。而且当时资本市场给广告的市盈率比较高,这块收入相当稳定,一旦上来了,往下掉的风险还是比较低的。按照当时马化腾的理解,必须要做门户的理由不仅仅是因为广告收入的需要,qq已经上升为和IM平台同样重要的基础平台。
当然,马化腾的低调与国内媒体对腾讯进军门户的不看好似乎也有关联。业内的一个普遍观点是:在中国的门户格局既定的情况下,qq要杀出重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排名前三的新浪、搜狐、网易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各自的核心竞争力。新浪的新闻和评论、搜狐的城市生活板块和网易的虚拟社区都有了不错的口碑和影响力。
有专家指出,腾讯的门户之路将注定漫长而曲折。理由为:“前几年,全国综合性的门户约十多家,都梦想成为数一数二的门户网站,结果没能改变竞争格局,新浪、搜狐、网易一直位居前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