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3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杜邦-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里于1909年年底做了胆结石外科手术后引起并发症,疾病垂危,他担
心自己不久人世了,同时他在纽约经营不动产,需要增加资本。2月初,科
里旧病复发,休息了一个星期才算好点。这时他写了一封信给皮埃尔,表明
愿以一般市场价出售四万股股份。皮埃尔一算,发现需要 14 000万美元的
资金。这钱从哪里来呢?只能去摩根银行贷款了。
2月22日,科里与皮埃尔达成了由皮埃尔组建一个辛迪加的协议。这个
辛迪加主要由皮埃尔的弟弟伊雷内和拉蒙,妹夫卡彭特·拉斯科布组成。随
后皮埃尔的堂弟费利克斯参加进去。
拉斯科布从摩根银行获得了 10 800万美元的贷款,供皮埃尔购科里在
杜邦公司所持有的63 214股,每股报价200美元的普通股和每股报价80美
元的 13 989股优先股。皮埃尔向科里支付了 800万美元的现金,另加 580
万美元借据,借据由辛迪加每个成员所拥有的杜邦公司普通股作保,于是杜
邦证券公司就作为合法媒介成立了。
此后皮埃尔开始发行新成立的辛迪加的股票。随着辛迪加的成立皮埃尔
拥有的杜邦公司的证券为31 625股,他的两个弟弟各拥有 10 953股,妹夫
卡彭特5 045股,费利克斯5 894股,拉斯科布3 780股。
皮埃尔这一精明之举,使他一家子骤然成了暴发户,并使得家族内的权
力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皮埃尔取得了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杜邦家族和
杜邦公司的命运掌握在皮埃尔手中了。
随后不久科里提出辞职,经董事会研究,皮埃尔任总经理兼财务委员会
主任。其他职务分别由他的两个弟弟、妹夫和拉斯科布担任。
当阿尔弗莱德和威廉(此时已回到公司任要职)得知这一信息时,还以
为皮埃尔成交的这笔买卖是为杜邦公司办的。皮埃尔回答说完全是一笔私人
交易。阿尔费莱德一闻此言,立即怒火中烧,不过仍隐忍着没有发作,语气
平缓地对皮埃尔说:“如果你不借助杜邦公司的信誉不可能筹措到这笔买卖
的资金,因此整个这笔股份应归公司所有。”皮埃尔却断然拒绝。
皮埃尔此举在杜邦家族中引起了轩然大波,纷纷指责皮埃尔利用杜邦公
司信誉谋私,敦促他把所有购得的股份全部归还公司。
1915年,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杜邦公司接到了协

约国大量的火药订货单,这又是一桩利润相当巨大的生意。公司必须迅速扩
大生产力来完成这批定货。皮埃尔忙得不可开交。恰在这时,他得到一个消
息,司法部正在调查一项关于辛迪加所属的杜邦证券公司违反反托拉斯法的
指控。皮埃尔确信,一定是阿尔弗莱德幕后策划的,当他问阿尔弗莱德时,
阿尔费莱德既不承认,也不否定。看来阿尔弗莱德是确定无疑的主谋者了。
12月 9日,皮埃尔接到传票,起诉他用非法手段购买科里股份。这样,
原来亲密相处的堂兄弟对簿公堂了。原告是菲利普·F。杜邦,是皮埃尔的一
个堂弟。此人性情古怪,喜欢作诗,爱追逐消防车,被人们称为消防员菲尔。
这场官司搅得杜邦家族四分五裂。菲利普和皮埃尔两家的兄弟姐妹、亲
戚朋友都卷入了这场纠纷中,简直闹得鸡犬不宁。在杜邦家族史上,因这次
起诉而造成感情上的分裂是前所未有的。多少年来,杜邦家族都遵循其老祖
宗皮埃尔的遗训,把家族中的团结视为生命,总是不声不响地解决家族内部
分歧,避免声张引起人们注意,无论对自已有利无利都如此。如今,杜邦家
族却要在大庭广众之下现丑了。这是整个家族的悲剧。正因为家族中固有的
感情上渊源久远的联系,所以这项起诉一直拖了几乎两年才审理。
直到1917年4月12日法院发出判决书,责令杜邦公司举行一次特别会
议,对是否应该由公司购买科里股份进行表决,表决结果以二比一的比数,
反对公司获得这笔股份。法院确认了这次表决,于是驳回起诉。阿尔弗莱德
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又指使菲利普向美国最高级巡回法庭提出起诉。而该法
庭作维持原判,不予受理的决定。皮埃尔虽然胜利了,但他花出的代价是相
当巨大的,钱财上自不必说,感情上、人格上、声誉上的得失更是无法弥补
的。
这个案子在法律上终结了。但在三堂兄弟和整个杜邦家族感情上一直难
以愈合,直到当事的一二代人都见上帝以后。
阿尔弗莱德是个从不让步的人,他决定继续同科里和皮埃尔斗下去。他
在经商中不够聪明,而在政治上却颇有天赋。他和丁·弗兰克·阿利结成盟
友,在多佛的理查森饭店迫使纽卡斯尔的35名核心成员中的20名听命于他,
从而获得了纽卡斯尔地区出席共和党全国会议的代表权。
他使出偷梁换柱的绝妙手腕,把纽卡斯核心小组决议中“指定”选举科
里改为“同意”。
阿尔弗莱德真可谓心狠手毒了,对阻止科里竞选总统和亨利当选参议员
是他叛逆家族最绝的一招。他不仅对科里、亨利上校进行报复,还对他的前
妻贝西进行报复,而且迁怒及他的子女。他把贝西和子女赶出斯旺府,然后
把这府宅捣毁了,自己搬进了一座方圆5英里,造价200万美元的富丽堂皇
的新庄园——尼莫尔庄园。不过他还是没忘记履行作为一位父亲的义务,给
贝西的年金增加了 1200美元,以支持在威明顿房租。
此后阿尔弗莱德一直游离于杜邦家族之外,自立门户开办了尼莫尔贸易
公司。一战期间,向法国出口形形色色的军需品及日用工业品,大发战争财。
以后又涉足房地产业,投机赚钱。

第七章  鼎盛时期的皮埃尔
皮埃尔当上了杜邦公司的总裁以后,以科里精心设计的蓝图为起点,再
按照自己的意图整顿公司机构,创立了美国最早的现代化大公司之一。同时
加紧准备,使杜邦公司在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疯狂的全球性大屠杀中扮演
重要角色,大发战争财。
在此后60年的大部分岁月中,他统治着特拉华州的政治和经济,使杜邦
家族空前繁荣,权势和财富达到了顶峰,世上无人能望其项背。
1 用白骨堆砌朗伍德庄园
皮埃尔在杜邦公司执掌大权的初期,正是全世界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苦
难时期。
19世纪末各资本主义大国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垄断资本主义为了谋取
远远超过平均利润的垄断利润,要求尽量地独占资源、市场和投资场所。于
是就要求资本主义向世界的各个角落伸展。
这一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更不平衡,美国、德国这些新兴的强
国经济跳跃式地赶上并超过英、法等一度领先而后来发展迟缓的国家。而美、
德所占有的殖民地比起英、法及其他国家则微乎其微。因此美、德等国家强
烈要求按实力来相应分配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但他们面对的却是基本瓜分完
毕的世界。除了用武力争夺,别无出路。这就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
原因。美国总统威尔逊曾经说:“我们的各种工业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如
果不能自由地扩展到国际市场,它将会爆破,我们的国内市场不够大了,我
们需要国外市场。”这是美国帝国主义向外扩张、向外寻求新殖民地的宣言。
我们从杜邦公司的发展和向国外拓展和参与瓜分火药市场的活动中,可以看
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斗争的缩影。
这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是从欧洲起源的,随后蔓延波及欧亚非三
洲。20世纪初,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一是以德意奥为主
体的同盟国,一是以英法俄为主体的协约国。德意奥企图用武力向英法俄夺
取所需要的殖民地。1914年6月,奥军在波斯尼亚举行针对塞尔维亚的军事
演习,奥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前往检阅。他在去萨拉热窝巡视途中,被塞
尔维亚的一名爱国青年刺杀身亡。奥国政府向塞尔维亚发出措词激烈的最后
通牒,几个小时内,奥军就向塞尔维亚发动了军事进攻。战火迅速蔓延,整
个欧洲大陆陷入一片战争火海之中,开始了一场大屠杀。
在这场全球性的大战中,交战双方都声称是为了保卫祖国,为了捍卫自
由、正义,其实质都是掠夺的、侵略的帝国主义战争。这次大战历时四年零
三个月,参加国家33个,作战部队超过2 900万,动员人数达7 000万,卷
入战争的人口达 15亿以上,共有1000万士兵,1300万平民死亡,重伤成为
残废的士兵约2 000万。美国方面,有 370万人投入这场战争,  14万人战
死,有二十余万人重伤。
这次战争中,美国成为协约国和同盟国双方的主要军火和各种军用物资
供应国。杜邦公司及其他各种军火公司、工业公司是最大的卖主,他们从几
千万士兵的血泊和尸骨堆中捞取了上亿美元。四年间,美国涌现出了两万个
暴发的百万富翁。仅杜邦一家就捞进了十多亿美元的毛利。每一个新起的百

万富翁所持有的美元上就沾有六个阵亡的美国士兵的鲜血。
大战爆发前夕,即斐迪南遇刺的当天,皮埃尔正在伦敦同英、德两国军
火制造商签订火药供应协定。由于战争战术上的进步,开始广泛使用战壕和
坚固的防御工事。攻坚战成了战争双方重要的致胜手段,要求有更多的烈性
炸药。这是交战双方无法自给自足的。杜邦公司的老板皮埃尔自然要抓住这
个良机,愿意为双方效力。他和他的曾祖父伊雷内一样,只管卖火药,只管
发财,谁对谁不对,谁胜谁负,与他是无关的。
为了趁战争之机扩大火药的生产和销售,为杜邦帝国创造更多的财富,
杜邦公司和其他一些大企业主、大财团,竭力怂恿推动美国政府参战。
战争初期,美国一直保持中立。因为美国与欧洲远隔重洋,在当时的技
术条件下,不存在迫不得已卷入战争的危险。因为美国政府官员和民众中孤
立主义与和平主义情绪占上风。政府高层也想暂时保持中立坐山观虎斗,从
中渔利。何况同双边都在做生意,大有金钱可赚。而杜邦公司及其他企业集
团和银行集团并不满足,如果美国参战,对他们更有利可图。因此,科里积
极活动,他在1915年就建立了臭名昭著的国家安全同盟,促使美国参战。宣
战前两年,为了把美国拖入战争,该同盟或通过他们操纵的报刊或在议会会
议上对反对参加这场屠杀的国会议员进行了种种恶毒攻击。到1917年战争歇
斯底里已被煽动到狂热程度。科里建立国家安全同盟时其他几个保守的实业
界巨头如洛克菲勒、摩根之流都和他密切配合,推波助澜。
上面已提及皮埃尔和他的辛迪加远在美国政府参战之前就深深卷入了第
一次世界大战。他亲自出马通过J。P。摩根公司向英国政府贷款,使英国政府
正式履行了 6月 28日同皮埃尔签订的有史以来最大的炸药合同。1914年 8
月至12月22日,英国及其盟国向杜邦订购了2 162。13万磅炸药。大战爆发
时,杜邦公司每年能生产840万磅无烟火药;半年之内,皮埃尔签订炸药的
供应合同总数达这个数目的13倍。
在杜邦集团和其他企业集团的煽动下,美国政府终于在1917年对德奥意
宣战。当然美国决定宣战还有其他原因,开战以来英国利用覆盖全球的电报
网进行针对美国孤立主义和和平主义的宣传,加上德国的潜艇战屡屡袭击客
轮和货轮,使美国公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美国公众的舆论渐渐倾
斜。而且更重要的是,战争中期协约国对美国的债务有增无减,已高达 23
亿美元。如果协约国战败,不仅借出去的钱将难以收回,外贸也将大受影响。
此外,保持中立将会降低甚至会失去美国在战后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因此,
美国政府毅然作出了宣战的决策。
不管怎么说,科里及洛克菲勒和摩根之流的煽动作用,仍然是不可低估
的原因之一。同时,也说明杜邦公司及其同伙是多么渴望战争。他们的渴望
终于得到了满足。当时有人对美国政府的政策评论说:“美国的政治同盟只
是跟在垄断资本经济同盟屁股后面跑。”
在战争期间,杜邦公司向协约国提供了所需炸药的 40%。除了火药,杜
邦公司还制造毒气。杜邦公司还为军队制造8。7万套爆炸装置和8000个掩护
舰只的烟幕筒,并提供了国内非军事性工程所用甘油炸药和黑色炸药的半
数。到1919年战争快要结束时,杜邦公司已捞取了2。27亿美元的净利。第
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杜邦火药公司不过是一个第三流企业,经过四年战争,
一跃而居首位。杜邦公司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千百万人用鲜血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