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 、16 鱼的清洗与处理几乎全部淡水鱼种都可食用。长度小于5 厘米的可以整条煮食,毋需处理。大鱼必须剖膛清洗。鳗鱼和鲇鱼表皮光滑,其他鱼类需要去鳞。鲇鱼有软的骨架,大多数其他鱼类有许多鱼刺。
放血鱼被捉上来后,应尽快切开喉咙,放掉鱼血并除去鱼鳃。
剖膛沿腹部肛门至鱼头喉咙切口处的连线切开鱼腹,除去所有的内脏——可以用来作垂钓用的诱饵。要保留鱼卵,其营养十分丰富。这样处理后的鱼肉可以保存更长时间。
去鳞并非必须去鳞。可以直接带鳞沸煮。不过有时间最好还是除去鱼鳞。从尾部开始,用刀刮去鱼鳞。
剥皮鱼皮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可以食用。食物相当充裕时,可以弃去不要。鳗鱼或鲇鱼去皮时,可用细棍穿过鱼头,架在叉桩上,从头部后端切开皮肤,直接用手撕至鱼尾。
转自军事书库
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下一章 回目录
第五章 露营与帐篷
第一节 庇身所与帐篷搭建
庇身所可以遮挡日光、防风避雨,并保持一定的室温。睡眠充足和休息是人的基本生理需求。构建庇身所所用的时间和精力必然会得到更多的回报。作为飞机失事或轮船遇难后的幸存者,机械残骸也许能提供庇身之所,或者提供建造庇身之所的原材料。如果飞机或轮船正在燃烧,油箱有可能会爆炸,请暂时不要靠近。
作为突发事件的幸存者,身边可能没有野外生存所必需的装备。雾中迷失方向,或者黑夜即将来临、继续前行已很不安全,精疲力竭,或者已经受伤无法前移,你都不得不停下来,寻找天然庇身场所过夜。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形势,你也得寻找能够防风避雨和保温的场所,以便耐心等待。如果山风使得庇身之地变得不再安全,可沿同一等高线的山坡寻找,也许很快就能解决问题。如果一时找不到能够庇身的山洞或岩缝,也可以找一天然凹坑,四周加高加固(尤其是处于迎风口处)。
如果天还没完全变黑,你也并非因伤无法行动,周围也无不可逾越的悬崖峭壁,你可在附近寻找更理想的地点。长期居住的庇身所应该建在安全可靠、有利于实现自己目标的地方。
何处搭建帐篷如果你身处较高的开阔地带,应往下移动;如果所处之地低湿难耐,应向上移动。理想的地点应该是可以防风防雨,山洪淹不着的较高处,而且此地不会受到落石或雪崩的威胁。
热空气密度小于冷空气,所以谷底常有冷空气聚集。气温较低时,很容易形成湿雾和霜降。在某些区域,沿着山坡有许多接纳雨水的平台,那里比较潮湿。山坡其他部分则相对干燥一些。
理想的地点还应离水源较近,附近有充足可利用的林木。别把帐篷搭建在与水源过分靠近的地方,那样极易受到蚊虫的骚扰,而且流水声会干扰你的判断,危险将至也不会察觉,或者与救援队伍失之交臂。
应该找到河岸上洪水最大流量所能达到的高度——山区小溪在暴雨之后几分钟内即可变成湍湍急流,一小时内水位可以升高五米!在平阔之地,洪水甚至会超出河道。附近山川所下的暴雨很容易在无任何先兆时变成滚滚洪水向你扑来。要选择这样的地点——平坦无太多石块,使你有足够的空间发送求救信号,易于被救援者发现。
抬头察看周围有无蜂巢,有无在下一次暴风雨中可能倒下的死树。要远离孤零独处的高大乔木,它可能会成为雷电的目标。身处森林边缘可使你看清周围正在发生的事件。帐篷不能搭建在野兽经常奔走的路径上——因为你不会希望正在觅食的野兽成为你的客人,还有可能一群前去饮水的野兽在瞬间踏平你辛苦营建的帐篷。但是可以将帐篷建在有人类留下痕迹的地方。
不适宜搭建帐蓬的地方1 、有风的山顶(向山下移动,寻找背风场所)。
2 、谷底和深不可测的山洞——相当潮湿,若白天天气很晴朗,夜间可能会有霜。
3 、山腰平地——容易集聚潮气。
4 、通向水源的山嘴——常为野兽饮水必经之路。
1 、1 庇身所的类型这取决于当地的自然条件、原材料取舍的难易以及计划中何时使用等等。若仅作临时用,只需拼凑庇身之所即可。如果你准备在庇身所里生活一段时间,同时等待救援,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范围内构建一个长期的庇身居所。
对于准备亲自跋涉、寻求出路的求生者来说,可在途经地修搭临时的庇身帐篷。如果庇身帐篷足够轻便,而且有迹象表明沿途向前可能会没有适宜的搭建材料,我们甚至可以将它随身携带。
如有病人或伤员,应修建永久性的居留所,作为恢复健康前的休养场所。如果天气持续恶劣,永久性的居所也是需要的,在等待的日子里,你可以收集装备和食物。
临时庇身所如果缺少搭建材料,可以因地制宜,例如利用悬崖下的突出物、斜坡等天然有利因素。如果身处大片的开阔地带,可以背着风坐下休息,在背后堆集各种物品防风。
简陋庇身所高大乔木的大树枝有时会被狂风折断,但仍牢靠地连在树干上。利用它们可搭建简陋的庇身所。但是要检验树干与树枝的连接处是否足够牢固,以免瞬时落下时砸伤自己。用一些细枝编进大树枝上,可以增强防风效果。针叶树会比阔叶树更有效,只需较少的编织就会达到理想效果。
将折断的大树枝绑在树木的树干分杈上,可以产生类似效果(图a)。
树根庇身所倒地树木伸展的根冠及其固着的泥土是很好的搭建材料——如果角度恰好合适的话,可以起到防风的效果。根冠空隙处可以进一步编织或填埋加工。这类庇身所为进一步用其他材料搭建更精致牢固的住所提供了基础。
利用天然凹坑浅坑也会有部分挡风效果,并且使得你进一步搭建庇身所时会省许多力气。但必须采取措施,让附近的流水改道。如果凹坑位于斜坡上,这就更为重要了。否则下雨时你会发现自己生活在小水池里。
为了防雨保暖,坑顶要加以遮蔽。先在坑四周横向搭建一排结实的棒状树枝,在其上中部纵向放置一根圆木,枝条、小棍的一端搭在圆木上。使得棒状树枝相互挤紧让雨水顺着一边流淌。还可用泥巴、细枝和树叶加强防雨效果。
利用倒地的树干如果倒地树干的方向恰好与风向垂直,那么可以利用它来防风,可以在背风处挖一凹坑,坑上可以搭建棚顶。
排水与通风在棚的四周挖好排水沟可以使棚内保持干燥。对于简易的庇身棚,只要不是完全封死,通风应该没问题。
利用石块的庇身棚如果棚里体积较大,不仅仅能躺下,还能坐起,甚至在棚内活动,那无疑会舒适许多。所以要在坑的四周垒起石块以增加棚高,用泥炭、树叶和泥填充石块间的缝隙。加上顶盖后,即便大雨倾盆,也可以有干地居留了。
利用小树苗的庇身棚寻找两排合适的树苗,除去彼此间的障碍物,将对应的树苗上部绑在一起,构成帐篷的支架,盖上篷布,用石块或圆木压住底边,帐篷就搭成了。
也可以用易弯曲的枝条插在地上替代树苗的功能。
如果没有帐篷布,选择较矮的小树苗,用枝条把它们编织在一起,并用泥炭和蕨类加固。
庇身棚所用的覆盖物防水雨披、地膜、塑料布或帆布等都可以用作庇身棚顶的覆盖物。图a主要利用自然条件,图b搭建成背风的三角形帐篷。如果覆盖物足够长,可如图c那样,将多余部分沿下坡的方向折向内面,这样可以避免地表水流进棚内。在棚中躺下休息的地面上,一定要铺上干燥的野草或蕨类,以免受潮。
只要倾角比较大,编织紧密的帆布即可挡住绝大部分雨水,尽管并非绝对不渗水。将大小相差无几的帐篷套在一起,效果会更好(图d)。注意:在去除帐篷顶上的积水时,不要触及帆布内表面。
圆锥形帐篷一种著名的印第安人帐篷,别的种族也曾使用。将三根或更多的圆杆一端绑在一起,形成圆锥顶点,是最快最简单的搭建法。圆杆另一端斜插入地面中固定。可用兽皮、白桦树皮或防雨布覆盖。
圆杆间夹角增大,帐篷内的面积即会相应增加,不过帐篷排水会略加困难。
伞形帐篷把降落伞中央部分悬吊,伞缘固定于地面即可。
降落伞及其类似物可以直接覆盖在圆锥形支架上。但将伞顶悬吊于树下、伞缘钉牢于地面可能会更简便。如果材料防水性不是很好,可适当增加倾斜程度。帐篷出口要用双层防水材料,上部绑紧。
防风墙与屏风用两根粗棒夹住一排横木,绑紧,竖起即成一面防风墙。设法堵塞横木间的缝隙。活动木墙也可作为庇身棚出口的防护门,或用来反射篝火的热量。另外,还可用来筑坝引水。
为使防风木墙更加结实,可增加竖直夹棒的间距,使对立两根木棒间夹住双排横木,横木间填充一层泥土,呈三明治形。
覆盖物弹性树苗、枝条、野草、长树叶都可用来编织篱笆及其类似物,用于护墙和遮盖棚顶。叶片过大时,可以适当切割以便编织得更加紧密。先用硬度大的材料作骨架,加以编织和填充。可以在原位上直接编织,也可先编织成块板状,再安排至适当的位置。绑牢主要交结点,然后逐渐编上一些较为柔软的材料。
如果没有绳索,可先将作为骨架的硬棒插在地上(间隙不要过大),再编织上树枝,最后用泥和野草填充缝隙。
如果适用且结实的树枝太少,可利用藤茎编织。大型树叶,无论是成束垂下还是串连在藤茎上,都可相互重叠,如同建房用的房瓦,可以挡风避雨。
长草按束编织,不断掺加草叶使其延长,可制成很不错的草席。
以60厘米为长度标准,环割白桦树树皮,剥离待用(图a)。棍棒或藤条成对设置在架上,彼此距离很近(图b)。桦树皮上端夹在排棍中间,下端搭在排棍上(图c)。
半开放式庇身棚如果不是搭建可抗暴风雨的长久居留场所,而且也无坚固之物可供利用,可以搭建简便的构架,上面覆盖野草。
在树与树之间或树与立柱之间搭上一根横木。根据风向,在横木与地面之间呈45°角搭上简便构架。用木棍加固成一面边墙(图a),在背风处生火,用板或活动木墙使热量反射到避身棚里(图b),可以保暖。
1 、2 在热带地区搭建庇身棚身处热带雨林之中,地下常很潮湿,而且很可能会有各种昆虫、吸血虫或其他令人讨厌的虫类使劲往身上爬,这时你最好搭建高出地面的躺床。相应地,你也许愿意把庇身棚建得更高一些。
海拔太高的地区夜晚也会较冷,此时保持干燥爽洁比防风更重要。大篷棕榈、香蕉树或其他大型叶片可用来遮盖棚顶或墙壁,效果很好。
1 、2 、1 叶片Atap 即所谓“耐心藤”——等一会才能用的藤。尽管叶前端有倒刺,给利用时增加了难度,它的作用仍很大。具图a结构的植物复叶越大越理想,单叶片宽度越大越好用。
在复叶尖端沿叶脉切开小口,由此把叶片撕成两半(b)。注意:如果从叶片后部切口,很可能无法撕至叶前端。
半片叶子层层交叠,固定在支架上,用作棚顶时可以叠得密一些,用作护墙时可相对稀疏一些(c)。如果感觉效果还不理想,可以将复叶编织后再用。
另一种方法——不把复叶分开,直接将叶片沿脉中线对折后编织(d)。从一端开始,止于另一端——如果经过练习,这并不难完成。
叶缘三浅裂叶片如果找不到叶缘三浅裂叶片,也可人为加以切割(图e)。这种叶片不需任何固定即可搭在支架上(图f)。
大型叶片可以如图g所示直接跨棍编织。这样只需较少的大型叶片就可搭好庇身棚的棚顶及四壁。
长而宽的叶片可以用藤条穿过,直接固定于棍上(图h)。
棕榈叶及其他长柄叶可将长叶柄绕过棍后压住另一叶片的叶柄,自身游离端也被类似结构固定(图i)。注意使叶片交叉重叠,以遮住空隙。
1 、2 、2 竹子竹子是具有细长直茎的木质化草本植物。作为建筑材料,竹子有着广泛用途,例如作为支撑材料,制作地板、房顶和竹墙等。
一种原产亚洲的竹类高可达30米,直径30厘米。印度与中国都盛产竹子。竹类通常生长于平原和山坡上的潮湿地带。非洲和澳洲也有原始种竹类,美国南部地区也有两种分布。
将竹杆竖直劈成两半,打通竹节,安置在棚顶上,雨天里可以收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