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收入相对应,现实的即可观察到的消费支出C也由恒常消费Cp与暂时消费Ct两大部分组成。
Y=Yp+Yt
C=Cp+Ct
弗里德曼把一个家庭借以取得收入(income)的财富(Wealth)
分成由两种财富构成,即人力资本(Human
CapiBtal)与非人力的物质资本两个组成部分。鉴于人力资本无法从统计资料测得,所以他引进恒常收入这个概念,把恒常收入视为财富(人力的和非人力的)的预期收入的现值,并把恒常收入作为决定恒常消费的自变量。由于恒常收入这个概念本来包含有预期的未来的收入,无法直接估算出来,他把任一年的恒常收入估算为当前和过去17年间的现实的(可观察到的)收入的加权平均数,当年的收入按33%加权,上一 200
。
481。现代西方经济学
年的收入的加权数为22%,其余15年依此类推,加权数急剧减少。任一年的暂时收入可视为意料之外的收入。例如一笔意外的奖金或者因失业而减少的收入(暂时收入是负数)
,或者农民因意外的丰收(或歉收)而增加(或减少)当年的收入。因此任一年的现实可观察到的收入可以大于恒常收入(获得意外收入)
,也可以小于恒常收入(蒙受意外的损失)。
同样,暂时的消费包括例如由于某种物品意料之外的降价而购买(这时观察到的消费大于恒常消费)
,或者由于缺货而推迟购买(观察到的消费支出小于恒常消费)。
第二,弗里德曼假定,恒常消费在恒常收入中所占比例是固定不变的常数,即CP=βYP(0<β<1)
弗里德曼还进一步假定,用恒常消费与恒常收入来表达的消费对收入的比率,即β的数值,在所有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都是一样。这意味着“富人”和“穷人”在他们的“恒常收入”中以相同的比例储蓄。这个看来违背日常观察到的事实是基于这样的论断,即储蓄基本上是为了供应将来的消费,每个家庭储蓄的意图是在一个大大长于一年但又不是其余有生之年那样长时期内拉平他的消费。所以在决定人们的“恒常收入”那样长的时期内,恒常收入的绝对水平虽然悬殊很大的家庭,会提取相同的比率作为储蓄。
第三,弗里德曼还假定,暂时消费与暂时收入无关。这意味着得自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为零。就是说,获得一笔意外之财的家庭不会增加其消费支出,全部意外收入成为储蓄。同样,蒙受意外损失的家庭不会削减消费支出,而是 201
现代西方经济学。
581。
减少其储蓄,简言之,现实的消费不受“意外的”收入或损失的影响,现实的消费取决于恒常收入,因为暂时的(即意外的)收入(或损失)全部表现为储蓄的增加(或减少)。乍看起来,这一假定也很难令人信服,但至少可以认为,获得意外之财的人不会增加其消费是极为少见的。对此弗里曼德认为,偶然获得大量意外之财的人可能会购买耐用消费品,但购买耐用消费品可视为该年的一项投资,该项投资以后各年提供的服务才可看成是消费。因为可以合理地假定,偶然的小额的暂时收入(损失)会表现为储蓄的增加(减少)
,而现实的消费保持不变。
弗里德曼根据美国1905—1951年逐年的资料,除去战争年代以外,得出用恒常收入和恒常消费这两个有特定涵义表达的长期消费函数Cp=0。
8Yp。
我们知道,绝对收入假说和相对收入假说都同时包含短期和长期两种消费函数,两者不同之处是,绝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与收入的基本关系是非比例的:C=a+bY,APC随收入提高而下降,只是在经济长期增长过程中,由于影响消费支出的(除收入以外)其他因素的作用,这种短期消费函数向上移动,以致长期消费函数呈现出消费与收入同比例增长的形式:C=bY。
相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与支出的基本关系是成比例增长的,但因在经济长期增长过程中,国民生产和收入周期地出现大起大落,由于人们总是力图保持其已达到的最高生活水平,因而短期消费函数表现出非比例性的形式。
恒常收入假说并不包含与长期相对应的短期消费函数,因为这一假说论及的是恒常收入与恒常消费之间存在着固定不 202
。
681。现代西方经济学
变的比例关系。在这里,消费与收入都指的是在相当长时期内的平均数。但鉴于现实的(观察到的)收入与消费同恒常的收入与消费并不一致,即存在着暂时收入与暂时消费,所以,根据恒常收入假说的上述三个基本命题,可以从恒常收入消费函数(比例性)推导出描述现实的消费与现实的(包含暂时的收入与损失)
收入之间关系的周期的(非比例性)
消费函数。就是说,恒常收入假说,同其他两种假说一样,也提供了一种能把经验的短期消费函数和经验的长期消费函数协调起来的言之成理的假说或理论。
在图22。
5中,CP=βYP是起自原点的消费函数。
假设Y代表经济周期繁荣阶段顶峰的现实的国民收入。根据恒常收 203
现代西方经济学。
781。
入假说,在顶峰时期的现实的收入必然大于相应的恒常收入(Y>Yp)
,即暂时收入是正数(Y=Yp+Yt)
,设图中Yp代表与Y相应的恒常收入。由恒常收入(Yp)决定的恒常消费记为图中Cp。按照来自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为零的假定,正数的暂时收入不会增加消费支出,所以现实的消费C=Cp。
这样,(Y,C)这一点(P点)就是代表短期消费函数在经济周期顶峰时期的收入与其相应的消费。在这里,CPY>CPY,即现实的平均消费倾向小于恒常的平均消费倾向,因而现实的平均储蓄倾向大于恒常的平均储蓄倾向。
图22。
5的Y′代表经济周期肖条阶段的“底谷”时期的国民收入,与上述情况恰好相反,现实的收入Y′小于恒常收入Y′p(Y′<Y′p)
,这个时期的暂时收入Y′,为负数(Y′=Y′p-Yt)。在这里,由恒常收入Y′p决定的恒常消费C′p等于现实的消费C′(C′p=C′)这是因为,按照假定,意料之外的损失只是减少储蓄,而不会引起消费的减少。
这样(Y′,C′)
点(T点)代表短期消费函数在经济周期肖条阶段“底谷”时期的收入与其相应的消费。
在这里,C′PY′<C′PY′,即现实的平均储蓄倾向小于恒常的平均储蓄倾向。由上推论可知,正是由于现实的消费取决于恒常收入,所以在经济周期的繁荣与萧条交替出现这一短时期中,现实的消费支出的变动对现实的收入变动作出的反应,即周期消费函数的边际消费倾向或斜率,小于长期的恒常消费函数的斜率,如图22。
5所示,周期消费线比恒常消费线平缓得多。 204
。
81。现代西方经济学
复习思考题
一、凯恩斯消费函数的特点。短期消费函数与长期消费函数的差别。
二、怎样理解绝对收入假说对短期和长期消费函数的解释。
三、怎样理解相对收入假说对短期和长期消费函数的解释。
四、怎样理解恒常收入假说对短期和长期消费函数的解释。 205
现代西方经济学。
981。
第二十三章利润利息与投资量的决定
前面三章考察了总需求的四个项目——消费、投资、政府开支和出口怎样通过乘数效应决定总需求与总供给达于平衡时的国民收入的量值,还详细讨论了美国的经验数据显示的消费函数在短期和长期内的不同特点以及试图对其作出解释的几种主要的假说或理论。在那里,我们始终假定,投资是外生变量,即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给定的常数。本章将放弃这一假定,考察在凯恩斯宏观模型中投资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然后在此基础上论述产品(和劳务)市场上供求平衡时的国民收入的量值。
第一节
资本边际效率与投资的决定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投资理论
在微观经济学利息理论中我们曾经指出,按照马歇尔的 206
。
091。现代西方经济学
理论,千家万户的储蓄构成资本的供给,千万家厂商的投资构成对资本的需求,利息率是由资本的供给(储蓄)与对资本的需求(投资)共同决定的。在这个理论模型中,单个厂商对投资资金的需求即“资本的需求曲线”则取决于(实物)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后者随着投资增加而递减。在这里,我们假定,对单个厂商来说利息率是给定的,因此,每个厂商将把他们的投资推进到一点,即与该投资量相应的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恰好等于给定的利息率。因为只要厂商使用的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实即利润率)大于利息率,继续追加投资可以使利润总量增加,反之,若某一投资量的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小于利息率,最后追加的这项投资带来损失,所以资本边际生产力等于利息率的投资量是厂商利润极大化的投资量。简言之,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投资理论是: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决定厂商对资本的需求,资本的需求曲线是利息率的函数,I=I(r)
,两者反方向变化;均衡投资量决定于利息率与资本边际生产力一致之点。
二、资本边际生产力利息率与均衡投资量的决定
(一)资本的未来收益贴现率与资产的现值让我们假设一张面额100元的债券(也可设想为一笔银行定期存款)
,债券利息率为年率10%(以r表示)
,即每年可得利息10元,则一年到期时,本金+利息=本金(1+r)
=100元(1+10%)=110元。
本金=本金+利息1+r=110元(1+0。
10)
=100元 207
现代西方经济学。
191。
在上例中,如果我们已知一张债券一年后本金加利息为10元;又知该债券的现值为100元,即可求出贴现率(disBcount
rate)为10%。意指:一年后值110元资产折算成现值为100元应有的折扣率。
同理,一年以后值110元的资产,若贴现率为5%,则该资产的现值(present value)
10(1+0。
10)
=104。
76元
同理,设一张二年到期的面额为100元的债券,债息年率10%,则两年后到期时本金+利息=[100(1+0。
10)
](1+0。
10)=100(1+0。
1)
2=100元。于是可知,两年后值121元的债券,若已知其现值为100元,可求出贴现率10%,若已知贴现率为10%,可求出现值为121元(1+0。
1)
2=10元,意指两年后本息共值121元的债券,按10%贴现率折算成现在的价值是100元。
(二)资本边际效率的涵义根据上例:若已知一项资产未来(一年或两年……以后)的收益,并已知贴现率,即可求出该资产的现值。同理,若已知未来的收益及其现值就可以求出贴现率。搞清楚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理解凯恩斯在《通论》中所谓资本边际效率(marginal
eficiency
of
capital,简写为MEC)的涵义:所谓资本的边际效率,乃等于一贴现率,用此贴现率将该资资产的未来收益折为现值,则该现值恰等于该资本资产之供给价格。所谓供给价格,并不是实际在市场上购置该资产所付之市场价格,而是能满足厂家增产该资产一新单位所需的价格,故资本资产之供给价格,有时 208
。
291。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