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C部分描述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Mt。
因Mt(意指人们为
满足交易动机自愿在手边持有的货币是其收入的12)
,故可推知Mt=60亿元时的国民收入PY=120亿元。把A部分与C部分结合在一起可以发现:若PY=120亿元,则Mt=kPY=60亿元,从而用于交易动机以后余下的用于投机之用的货币Msp=40亿元,而从A部分可知,若r=3%,人们自愿持有的投机性货币需求Msp=40亿元。
由此,货币总需求Mt+Msp=60亿元+40亿元=100亿元,恰好等于既定的货币供给M0=100亿元,它表示在货币供应量M0=100亿元前提下,若PY=120亿元,则相应的货币的供求平衡时会有的利息率=3%。
在100亿元的货币供给中,有60亿元用作交易媒介, 252
。
632。现代西方经济学
人们手边持有的其余40亿元则作为投机之用。
依据同样推理,我们可以得出LM曲线上的另一点。从A部分说,若利率由3%降为2%,投机性货币需求从40亿元增为60亿元,由是用作交易媒介的货币将是40亿元(10亿元-60亿元)。从C部分可见,用作交易媒介的40亿元货币可以实现的PY=80亿元。
把A部分的r=2%与C部分的PY=80亿元结合在一起,推导出LM曲线上另一点:若国民收入从120亿元减为80亿元,则货币市场供求平衡时的均衡率将是2%。
LM曲线上其余各点可依此类推。如Y=100亿元,相应的均衡利率r=2。
5%。
三、LM曲线的特点
1。
LM曲线自左向右上方倾斜。
就是说,国民收入越多,为使得货币总需求(Md=Mt+Msp)
恰好等于既定的货币供给的利息率越高,两者间同方向变化。这是因为,当国民收入增加(从80亿元增为120亿元)时,在k给定不变条件下,交易动机所需货币Mt增加(从40亿元增为60亿元)
;由于货币供给量M0=100亿元既定不变,因而余下来作为投机之用的货币相应减少(从60亿元减为40亿元)
,为此,利率必须提高(从2%升为3%)以引致人们自愿减少投机性货币需求,从而使得交易动机和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相加之和(60亿元+40亿元)恰好等于给定的货币供给100亿元。
2。
LM曲线的移动。请读者注意,一条LM曲线总是以 253
现代西方经济学。
732。
货币供应量既定不变为前提的,因此,LM曲线的移动意味着货币供应量发生了变化,而这一点可以导因于两种情况。其一是物价水平不变,货币供应量增加,例如,从100亿元增为110亿元,则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货币供应量减少,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这是因为,Ms=Md=Mt+Msp=kPYhr,现在若等式左边的Ms增加,由于与任一给定的rB相应的投机性货币需求固定不变,因此,必须有PY的增加,以保证由此引起的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的增加恰好等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这表现为与任一给定的利息率相应的国民收入之值随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而增加。
请见图25。
3,LM=100亿元,LM1=110亿元。
引起LM曲线移动的另一因素是,货币供应量固定不变,但物价水平下降(上升)
,则LM曲线相应地向右下方(左上方)移动,这是因为MsP=Mt+Msp=kYhr。在这场合,BP的下降意味着MsP增加,根据上述推理,Y必须相应增加,这意味着与任一给定的r相应的Y增加,这表现为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若货币供应量不变,物价水平上升,这意味着实际货币余额MsP减少,表现为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请见图25。
3。
LM代表的货币供给量为100亿元,P=1元。现设货币供给量仍是100亿元,但P=0。
95元,这表示MsP增加,LM曲线右移到LM1。 254
。
832。现代西方经济学
3。
LM曲线的斜率。这取决于利率变动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作出反应的程度,即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请见图25。
3。
这可能有三种情况,现先看处于两个极端的情况。
如前所述,在货币供应量既定不变条件下,国民收入增加,交易动机所需货币相应增加,因而利率必须相应提高,以减少投机性货币需求,并使得货币总需求恰好等于既定的货币供应量,故国民收入与利率同方向变化,即LM曲线自左向右上方倾斜。一般来说,利率越高LM曲线上相应点的货币需求弹性将越来越小。因此,当国民收入增加引起的交易动机货币需求增加导致利率升高到一定水平时,投机性货币需求等于零,就是说对较高利率作出反应的投机性货币需求完全缺乏弹性。换言之,在这场合,全部货币供给量被人们作为交易媒介用于交易活动、LM曲线在相应的国民收入水平上变成垂直线,这部分LM曲线被称为古典区间,这是因 255
现代西方经济学。
932。
为,在马歇尔货币需求函数Md=kPY中,货币的唯一职能是作为交易媒介,因而凯恩斯以前的古典学派实际上是假定,在每一个利息率水平上的投机性货币需求等于零。另一极端的情况是,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无穷大,LM曲线表现为水平线。这是因为,读者从上一章可知,当利率降低到很低水平(如2%)以致人们认为,利率不会再下降即债券价格不会再提高了,在这场合,人们将按债券现行价格将债券换成现金,这就在投机性货币需求函数上出现了凯恩斯所说的流动性陷阱,在LM曲线上表现为一段水平线。
第三节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IS-LM模型本章第一节推导产品市场供求平衡的IS曲线时,我们实际上是假定,设总需求函数为给定,即消费函数,投资函数以及政府开支和税收等为给定,若利息率为已知,则市场机制的作用将会给出一个相应的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的国民收入,利息率越低,相应的国民收入越多。两者反方向变化。第二节推导货币市场供求平衡的LM曲线时,我们实际是假定,设货币总需求函数给定,并假定货币供给量固定不变,若国民收入已知,通过货币市场上人们适应利息率的变化而调整其投机性货币需求(交易动机货币需求只取决于国民收入的大小,不随利率变化而变化)
,会有一个利息 256
。
042。现代西方经济学
率,在该利率下,人们自愿在手边持有的货币恰好等于既定的货币供给量,国民收入之值越大,相应的利息率越高,两者同方向变化。以上论述事实上意味着,为了求得产品市场供求平衡时的均衡国民收入,必须假定货币市场供求平衡的利息率为已知;另一方面,为了求得货币市场供求平衡时的均衡利息率,又必须假定产品市场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的国民收入为已知。这样,为了求解利息率的均衡值和国民收入均衡值,以上论述在逻辑推理中出现的循环推理的矛盾,实际上可以借助IS-LM模型,通过产品市场的均衡与货币市场的均衡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出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时会有的国民收入和利息率。现图示说明见图25。
4。
图25。
4复制出本章图24。
1的IS曲线和图25。
2的LM曲线。
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之点E表示,产品市场的供求与货币市场的供求,在相互作用下两个市场同时达于均衡状态时会有的国民收入=120元,利息率3%,因为E点既是IS曲线上的一点,也是LM曲线上的一点,这表示在E点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于均衡状态。
IS曲线上除E点以外的任一其他各点代表的r与Y的组合,虽然表示产品市场上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或储蓄等于投资)
,但货币市场上的供求并未达于均衡状态,因而利息率还会继续进行调整;通过利息率变动对产品市场的消费支出与投资支出的影响而使得社会经济的生产、交换和消费进行调整。同样,从货币市场来看,LM曲线上除E点以外的任一点的Y与r的组合,虽然表示货币的总需求(交易需求加投机需求)恰好等于既定不变的货币供应量,但LM曲线上除E点以外的任一点的Y与r的 257
现代西方经济学。
142。
组合不在IS曲线上,这表示产品市场外于失衡状态,所以社会经济活动必将继续调整。这样,正是微观的各经济行为主体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而不断调整其生产、交换、消费的同时,也在调整其对货币的需求(持有货币或以货币换成债券)
,一直到利率=3%,Y=120亿元为止。
例如,假设开始时r=4%,由于利率较高,投资(也可能包括消费)较少,因而从产品市场(IS曲线)来看,由于消费支出加投资支出决定的国民收入只有80亿元;但从货币市场(LM曲线)看,若Y=80亿元,根据给定的投机性货币需求函数,Y=80亿元时人们用作交易媒介的货币只需要 258
。
242。现代西方经济学
40亿元,其余60亿元超过了利率=4%时人们自愿用于投机的货币,这样,以货币购买债券的操作导致债券价格上涨,利率从4%下跌。债券价格上涨利率下跌刺激厂商发行债券扩大投资,导致国民收入增加,一直到利率从初始的4%下降到3%,国民收入从初始的80亿元增加到120亿元为止。
第四节两个市场均衡的变动
一、总需求的变动:IS曲线移动
假设政府开支增加10亿元(G=10亿元)
,其他条件不F变,因乘数K=2故国民收入将增加20亿元(Y=KG)
,F F即从120亿元增为140亿元。
同时,鉴于国民收入增加20亿元。用作交易媒介的货币从原来的60亿元增加70亿元,因而利率必须上升到4%,以便货币总需求等于既定的货币供给量,从图25。
4可见,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到IS1,并与LM相交于E1点,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于均衡状态。
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LM曲线移动
假设如图25。
4所示,政府开支增加时(IS移动到IS1)
,货币供给量也相应增加,LM向右移动到LM1,并与IS相交于E2点,则利率不变(r=3%)
,国民收入扩大到160亿元。
这是因为,跟E1点比较,由于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了一 259
现代西方经济学。
342。
个百分点,促使私人投资增加10亿元,通过乘数效应导致国民收入增加20亿元。拿E点与E2点比较,从表达产品市场均衡的IS1曲线来看,E2意味着总支出即政府开支和私人投资各增加10亿元共20亿元,通过乘数效应,国民收入增加40亿元,因增加的货币供给量恰好足够满足交易活动增加所需的货币,能使利率保持不变。从货币市场来看,LM1曲线上的E2表示国民收入为160亿元相应的利率为3%。
复习思考题-一、设一个二部门的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C+aY,投资需求-函数为I=I-br。
(1)写出IS曲线和IS曲线斜率的代数表达式。
(2)若加入政府的经济活动和对外经济活动以后,消费函数为C——-=C+aYd,投资需求函数为I=I-br,税收函数为Tn=TR+tY,政——府支出为G=G,净出口函数为X=X-RY,再写出IS曲线和IS曲线斜率的表达式。
二、假定(1)
消费函数为C=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