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宏观经济学-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分配论基础之上。凯恩斯的就业理论被认为是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发展史中,对于人们在长达一个世纪以上的时间里一直深信不疑的“萨伊法则”   
    ,进行了一场“凯恩斯革命”。   
    但两者差别的更深层次理论基础在于微观经济学的工资理论和利息理论,各自立论不同。具体说,按照传统的关于工资和利息怎样决定的理论,任何产品的供给同时创造出等量的对产品的需求的“萨伊法则”   
    将是有效的,因而据此可以进一步推导出如下论断:即,资本主义的国民生产达到均衡状态的时候,必然是充分就业。另一方面,凯恩斯根据他关于工人对于货币工资的行动决策所作假设,加上他提出的新的利            29   
    现代西方经济学。   
    31。   
    息理论,可以逻辑严谨地推导出如下结论:国民经济的总供给与总需求达于均衡状态的时候,既可以是如像“萨伊法则”   
    推论出来的充分就业均衡,也可以是存在着“非自愿的失业”   
    的非充分就业均衡,实际上出现哪一种均衡状况,完全取决于有没有足够的“有效需求”   
    以保证愿意劳动的工人都能够就业。   
    60年代后期以来,后凯恩斯主义的一个流派,即美国新古典综合派与美国的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争论的问题,集中在怎样以工资与物价是怎样决定的这种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来言之成理地解释失业与通货膨胀这两个宏观经济问题,特别是解释70年代中期出现的两位数通货膨胀与失业急剧增加同时并存的所谓“滞胀”   
    问题。美国经济学家费尔浦斯(A。   
    W。   
    Phelps)   
    于1970年编辑出版的《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的微观经济学基础》这本论文集,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明确地提出“宏观经济理论的微观经济学基础”   
    这个问题的一本著作,虽然正如上面曾经作出较详尽的论述:任何宏观经济理论必然有相应的微观经济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是自古有之的老问题。   
    费尔浦斯编辑的一些作者撰写的这本论文集的中心内容,即是试图在工资与物价是怎样决定这个问题上提出新的论点,来解释失业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原因。   
    这里涉及的论据和论点比较抽象微妙和复杂,留待本书后面适当的地方再作说明。   
    在这里只能简要指出,新古典综合派与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对失业和通货膨胀的理论解释,涉及到微观经济理论即工资理论与物价理论的,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一可称为市场结构(包含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   
    发生了变化,其二是在宏观经济模型中怎样处理微观经济            30   
    。   
    41。现代西方经济学   
    主体的“预期”   
    问题。   
    我们知道,在凯恩斯以前的微观经济学,一直假定产品市场(它决定产品的均衡价格和供求平衡时的产销量)   
    和劳动市场(它决定均衡工资率和就业量)   
    是完全竞争。凯恩斯的《通论》以“工资单位”   
    作为计量单位,它描述的情景可设想为是把物价变动抽象掉的实物量,它相当于(但不是等同于)   
    人们用物价指数的变动来调整名义价值的实物量。   
    在《通论》中,只是到了第21章《价格理论》中引进了总供给这个变量,依据货币数量说方程式,提出了准通货膨胀和真正的通货膨胀等概念。   
    但在《通论》中,物价水平如何决定?则是一个“尚待发现的方程式”。在新古典综合派宏观模型中,菲利浦斯曲线扮演了这个方程式的角色。   
    具体说,要解释战后以来的由凯恩斯提出的非自愿失业和通货膨胀包括70年代的“滞胀”   
    ,其微观理论需要修正的是,从传统的完全竞争改变为:产品价格不再由完全竞争的市场供求力量决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采用平均成本加上利润加成的定价法,面对产品需求发生变化,厂商进行的是产量调整,而不是传统的调整价格。   
    在劳动市场上,工资和就业不再随劳动的供求而迅速作出调整,无论是工会的集体议价,还是劳资双方的竞争性定价,出现工资向下调整的“刚性”。就是说,在需求兴旺经济繁荣阶段,工资增长,而在需求紧缩经济萧条阶段,厂商通常是解雇工人缩减生产,而不是降低工资;在劳动力需求增长的行业或部门,工资会提高,而在劳动力需求减少的行业或部门,工资并不相应下跌。此外,各行各业之间存在着相互“攀比”   
    ,就是说,劳动生产率增长较少的行业要向劳动生产率增长较            31   
    现代西方经济学。   
    51。   
    高的行业的工资增长率“看齐”。   
    总之,读者从本书以后的论述中将可看到,对于70年代出现的“滞胀”   
    的原因和有效的对策,西方经济学界的所有不同流派之间,并无重大的分析性分歧。唯一的分歧是,面对菲利浦斯曲线的现实,到底是优先对付通货膨胀还是优先对付失业,不同的流派各有其侧重点,而这一点已经超越了理论的逻辑结构是否严谨,经验的实证分析是否可以验证的问题,因为在这两个方面,论战者都是尖端人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论战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是大家心中有数的。   
    所以各派在理论上的论战和分歧,实际上仅限于在具体的政策处方问题上,理论家们各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以及要由政策决策者依据自己的价值判断来拍板定案的所谓政治问题。   
    其次,新古典综合派与理性预期学派对失业和通货膨胀的解释,在微观分析的另一个分歧之点,涉及到在经济分析中怎样处理微观经济主体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的“预期”。本书后面将专章论述。   
    三、流量与存量   
    如上所述,宏观经济变量的量值,是由相应的个量加总而成。例如国民收入这个经济指标由成千上万种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加总而成,对国民收入有很大影响的消费需求,由千万户家庭的消费开支加总而成,投资这个宏观经济变量乃是千万家厂商的投资汇总而成,等等。   
    正如人们把有函数关系的两个或更多变量区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有助于明确表达该函数式中有关变量的特点和相互关系一样,经济学家发现,把宏观经            32   
    。   
    61。现代西方经济学   
    济的变量按照某种特征区分为存量(stock)   
    与流量(flow)   
    两大类型,对于更清楚地理解有关变量的区别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很有好处的。   
    所谓存量指的是一定的时点(例如190年7月1日)   
    测算出来的量值,而流量则指的是一定的时期(例如一个月,一个季度或一年期间等)   
    测算出来的量值。   
    例如投资是一个流量变量,它指的是一定时期由厂商新增加的资本财货(机器设备、原材料和存货等)。与此相对应,资本是一个存量变量,它指的是一个国家在例如190年12月31日存在的没有被消费掉的全部有用财物包括厂房机器和鸡蛋活鱼等。   
    又如,财富是一个存量变量,它指的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具有的有用的资财和创造财富的人民的才能和品质。   
    与此相对应,国民收入是一个流量变量,指的是一年期间人们的劳动借助既有的资本存量所创造出来的有用物品和劳务,因而是流量变量。   
    一个国家的劳动力人数和受雇佣的人数是一个存量变量,与此相对应,一定时期(如一年期间)   
    新找到工作的人数或丢掉工作的人数则是一个流量变量。   
    我们可以说,就业量或受雇人数在某一时点(某一天)   
    为9,00万人,或者也可以说,就业量或受雇人数一年内平均为9,00万(这个数字是这样得出来的:先估算出许多特定时点,例如该年每个月的月中的就业量,然后估算出这些估算数的平均值,这个平均数同导出这个平均数的每个月中的数字一样,是一个存量)。但如果说一年间受雇的人数为9,00万,那就毫无意义了。   
    我们可以说在一定时期(如七月份)   
    新找到工作(或失业)   
    的人数为10万人,但不能说某一时点新找到工作(或失业)   
    的人数为10万人。此外,某            33   
    现代西方经济学。   
    71。   
    些有存量作为其直接对应物的流量的统计数字是在相同的标题报道的。   
    例如储蓄是个流量(每月节约额是100美元)   
    ,他的储蓄额则是存量(到12月31日为止累计为1,200美元)   
    ;消费是个流量(每月900美元或一年10,800美元)   
    ,消费总额是个存量(到年底为止他全年的收入12,00美元用于消费的为10,800美元)。   
    在宏观经济分析中明确区分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量及其相互关系,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货币供应量是个存量,货币流通量(货币支出量)   
    则是个流量。我们可以说(比如)   
    190年6月30日的货币供应量是3,00亿美元,或者说该年的货币供应量平均达3,00亿美元(同就业量一样,这个数字是这样得出来的,先估算出该年的许多特定时点,例如每个月中的货币存量,然后算出这些估算数的平均值,这个平均数代表该年货币的供应量,是个存量)。因此在宏观经济分析中不能以某一个月的货币供应量之突然的增减等同为该年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当然更不能把货币供应的量同货币的支出量等同起来。因为在MVPY这个恒等式中,决定物价水D平的是货币支出流量(MV)   
    ,而货币支出流量则等于货币供应量(M)   
    与该年货币的平均流量速度V的乘积。例如假设一个国家本年的货币供应量较上年增加了一倍,假如同期内货币平均流通速度也减少了一倍,则货币支出量并无变化。   
    以上例举了一些具有流量性质的宏观经济变量兼有其对应物——存量变量,如投资流量与资本存量,收入流量与财富,消费(储蓄)   
    流量与消费总额(储蓄总额)   
    以及货币供应量(存量)   
    与货币流通量(流量)   
    ,等等。在这些场合,存量变量在            34   
    。   
    81。现代西方经济学   
    两个特定时点之间的任何变动,取决于相对应的流量在该时期的大小。例如本年底的资本存量较上年底增加了500亿美元,这意味着本年度的净投资流量为500亿美元。同样,今年(或第二季度)   
    就业人数比去年(或第一季度)   
    就业人数减少了50万表示同期内失业人数超过了新就业的人数为50万。一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个流量(例如在4月份增加10亿美元)   
    ,而货币供应量本身则是个存量(例如到4月30日止货币供应量为3,00亿美元)。   
    有一些宏观经济变量具有流量性质,但无相应的存量,例如工资与薪金,政府税收与政府开支,进口与出口,社会保险金和股利等等,都指的是一定期间发生的事情。   
    尽管这些流量没有直接的存量对应物,它对别的存量的大小却有间接的影响,例如进口增加可以导致企业存货增加或资本存量增加,花费在购买新建住宅的工资薪金收入可以影响住房建筑的存量。   
    流量与存量这两个概念,有时用来描述一个宏观模型的特点。例如凯恩斯用储蓄与投资这两个流量变量来考察国民收入和就业,被称为流量分析。与此相对应,货币主义的宏观模型中,货币供应量这个存量成为决定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决定性因素,人们相应地称为存量分析。正如像凯恩斯的《通论》考察的是短时期内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的均衡值如何决定,货币主义的宏观模型考察的是马歇尔或更确切地说为瓦尔拉的长期均衡,所以当人们把凯恩斯宏观分析称为短期分析时,相对应地把货币主义的宏观模型称为长期分析。            35   
    现代西方经济学。   
    91。   
    四、事前(ex-ante)   
    与事后(ex-po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