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融学--阅读材料-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行货币储备基金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实体经济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发行货币储备基金可以有效地拉动实体经济增长。以上总计每年需要发行货币储备基金10580亿元,其中,1万亿元进入社会保障基金,转化为资本;进入实物经济领域的基金为1580亿元,每年人民银行将新增货币发行600亿元,不到每年货币发行量的3 ;% ;,并没有超过人民银行每年的新增的货币发行量。据专家估计。中国的隐形铸币税每年有4000到5000亿元,我们实际使用的还不到其中的15%。600亿元净发行的货币储备基金,按每年循环8次计算,可以增加4800亿元的资金。每年可以拉动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
2。发行货币储备基金可以提高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一是增加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改变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长期依赖。二是增加劳务消费,有利于经济增长对能源增长的依赖。三是提高了货币运行效率,减少了经济增长对银行资金的长期依赖。四是全社会经济运行风险降低,社会保障进一步普及,有利于全社会的安定和团结。五是有利于改善就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3。在社会保障没有普及的情况下,发行货币储备基金,可以加快社会保障的普及速度。按目前中国资金的供应和使用效率情况,20年之内解决中国的社会保障问题是可以实现的。因为,中国的资金效率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
4。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发行货币储备基金可以通过组织公益性就业,有效增加就业岗位。处理的好,中国完全可以消灭失业和下岗问题。公益性就业是经济性就业的储备库,它既可以消灭经济性失业,又可以能动地调节经济性就业。
5。在有巨额不良资产的情况下,发行货币储备基金可以用少量的定向资金引导其他社会资金收购不良资产,促进不良资产的消化。由于增加社会需求和收购资产的双重作用,随着物价水平的提高,处理不良资产的工作有可能提前完成。
6。可以消除虚拟经济中的部分泡沫。一是部分存款转化为货币储备基金,存款大于贷款的局面将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同时,虚拟经济中的资金将减少,有利于减少虚拟经济中的泡沫;二是上市公司财务成本降低,市场放大,回款增加,经济效益改善,股票中的水分将实质性降低。
7。在目前条件下,发行货币储备基金有利于中国的资本输出。按以上计算,中国的资金将出现过剩,特别是在外汇超额储备的情况下,中国在国力增强的同时,将可能逐步加大资本输出力度,最后,将由资本净输入国转变为资本净输出国。
8。从长远看,发行货币储备基金有利于中国应对国际资本的挑战。目前,中国是国际资本最大的输入国。但是,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防范国际资本的突然抽逃。而一旦国际资本突然抽逃,我们完全可以以发行货币储备基金形式进行应对。
9。国家将增加一个新的经济杠杆。根据测算,目前,中国有10万亿元国民生产总值,15万亿元货币(M2),如果在货币(M2)中的10万亿元转化为货币储备基金,国家(人民银行)将极大地增加调整经济金融的能力。发行货币储备基金的风险在于,可能引发通货膨胀。这主要是金融技术问题,因为,我们创造货币储备基金就是要调节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大领域的货币数量,它既可以调节通货紧缩,也可以调节通货膨胀。通过发行货币储备基金的具体实践,可以摸索出不同情况下,发行货币储备基金的规模和结构。为了更好地控制货币储备基金,应该发行实名制记账式货币储备基金。而发行实名制记账式基金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更加稳妥起见,以上发行指标也可以分2—3年逐步实现。
作者:薛克俭     工作单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现代信用发展四大特征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

一、信用活动与经济增长高度相关

可以从信用总规模与信用结构两个方面观察。
(一)信用总规模与经济增长
信用总规模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计量的全部信用交易的规模,是包括债券、贷款、商业赊购款、货币、存款余额在内的信用活动的总计。信用总规模是国内各个部门——包括政府部门、金融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信用规模的总和。
信用总规模=政府部门负债+金融部门负债+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居民部门负债
其中,政府部门的负债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发行的政府债券余额,商业赊购应付款项,向中央银行或金融机构的借款和透支;金融部门负债即货币与准货币的合计;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包括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向金融机构的借款和抵押,企业商业赊购应付款等;居民部门负债包括商业企业、金融机构提供给个人的消费信贷等。
基本结论:
1.从长期看,信用总规模的增长趋势呈指数增长;
2.大多数国家信用总规模都要高于GDP;信用总规模的增长速度比GDP增长速度快;
3.各个国家信用总规模与GDP规模的差距是不同的、且落差很大。
4.各国上升的速度和稳定程度有所不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速度要快,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增长稳定,经济衰退的国家增长缓慢。
5.美国信用规模年增长量与GDP年增长量的相关系数是0。9199,二者呈强正相关关系;信用总规模年均增长速度是GDP年均增长速度的1。5倍以上;70年代以前,信用总规模和GDP的增长速度几乎完全同步,80年代以后,信用总规模的增长速度快于GDP,且这种趋势正在加剧。

 

 
数据来源:根据美联储1945…2000年 Flow of fund accounts annual flow and outstanding a1955…1964、a1965…1974、a1975…1984、a1985…1994、a1995…2000 L2; F6; money stock H6和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数据整理绘制。)

 

数据来源:根据美联储1945…2000年 Flow of fund accounts annual flow and outstanding a1955…1964、a1965…1974、a1975…1984、a1985…1994、a1995…2000 L2; F6; money stock H6和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数据整理绘制。)
中国的信用规模和GDP发展的情况和5个国家的情况都有所不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1987-1996年,我国信用规模的发展情况与美国70年代前的情况基本相同,信用规模和GDP几乎都是1:1的增长的,和其它国家情况不同的是,在这个阶段我国的信用总规模比GDP规模低。到了1996年以后,信用总规模才开始高于GDP规模,大幅度增长。
(二)信用结构与经济增长
信用结构是在经济运行中信用活动形成的均衡状态。这种均衡状态是由在信用总规模中各层次、各类型信用活动的规模均衡,相互关系均衡共同构成实现的。它表现的是包括宏观与微观在内的各种信用活动的有机关系,以及信用活动现有的和动态布局。
我将总信用规模按结构分成四个层次,如下图所示:

 

信用结构中各层次构成与统计口径如下:
金融部门信用规模 =金融部门负债
   =货币+准货币+金融机构债券
=通货+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金融机构债券
非金融部门信用=总信用—金融部门信用
=政府部门负债+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居民负债
公共部门信用=政府信用
=中央政府负债+地方政府负债+政府职能部门负债
=债券+应付帐款+向银行的借款及透支
私人部门信用=非金融企业信用+个人信用
非金融企业信用=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
=公司债券+商业赊购款+银行贷款+抵押
个人信用=居民负债
=消费信贷+抵押+商业赊购及分期付款
在社会信用活动及其统计分析中,总信用规模、金融部门信用规模与非金融部门信用规模、公共部门信用规模与私人部门信用规模、非金融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规模四个层次,每个层次的规模能说明其相应层次的信用交易水平,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同时,每个层次规模的加总就是全社会的信用活动的总水平,世界各国可比。
初步结论:
1.大多数国家信用结构中金融部门、企业部门、个人部门信用活动都与GDP相关。政府部门的信用活动与GDP相关较弱
2.美国非金融部门信用规模比金融部门信用规模对GDP的影响大;
非金融部门信用规模多增加1亿美元,GDP平均多增长2498万美元;
金融部门信用规模多增长1亿美元,GDP多增长1831万美元;
消费者信用对GDP拉动最强,其增长1亿美元,平均拉动GDP增长5619万美元;
政府信用多增长1亿美元,会拉动GDP多增长1387万美元;
非金融企业信用对GDP的拉动作用最弱,其每多增长1亿美元,将拉动GDP多增长970万美元。
3.中国金融部门信用规模增长1亿元人民币,GDP增长4753万元;非金融部门信用规模增长1亿元,GDP下降8852万元。

二、经济活动与运行日益信用化

经济信用化主要指信用活动日益增加,经济交易中可以用信用来衡量的部分的比重越来越大。经济信用化程度提高主要表现在信用总规模迅速增长,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信用在经济活动中迅速普及;经济主体都更普遍的采用信用方式与手段进行融资和支付结算;各种各类主要信用工具都与GDP有极强的相关性;信用对经济的作用与影响不断扩大。经济信用化可以用经济信用化率表示。
经济信用化率即信用总规模同GDP的比。该比率反映一国信用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匹配程度,反映该国的信用发展水平,标志其经济信用化程度与信用化进程。
基本结论:
1.经济信用化率与一国的经济发达程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2.经济信用化率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是:经济信用化率的稳定具有阶段性,在一个经济周期内,是稳定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周期或新阶段,经济信用化率波动,大多数时期是上升;经济信用化率不是无限的,经济发展稳定后,该比率又会重新稳定;
3.经济信用化率有3个区间:>100,属于信用过度,典型国家—日本;<1信用不足,典型国家—中国;合理区间是3—10,代表国家—美国。

 

我国长期以来经济信用化率较低,信用活动与经济增长不匹配。从1996年以后,信用活动增长速度开始加快。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判断,在未来的几年,中国的信用活动将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经济主体的信用活动与信用行为将成为经济活动的焦点。目前,创造良好、有序的社会信用环境已成为社会各界共识,重建信用管理体系已迫在眉睫。

三、信用活动与运行日益非中介化

信用活动与运行非中介化趋势可以通过信用非中介率观察。
信用非中介率,从流量上看,表示一国一定时期非金融部门接受的、由非金融部门提供的信用占非金融部门接受的全部信用的比例;从存量上看,表示一国在某个时点上,非金融部门接受来自非金融部门授信的余额占非金融部门全部未清偿信用余额中的份额。

 
信用非中介率指标反映作为非中介性的信用活动在整个社会信用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该指标越高,则说明整个社会信用活动不通过金融部门中介的份额越大,说明社会信用活动对金融中介部门的依赖性越差。

 

图形根据:Board of governors of federal reserve systems: Flow of fund accounts annual flow and outstanding 1955…1964、1965…1974、1975…1984、1985…1994、1995…2000 L2; money stock H6数据,经整理绘制
基本结论:
1.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的信用交易一直是以非金融中介信用为主的;
2.金融中介信用规模在信用净额中的份额越来越小,信用中介率几乎逐年下降;
3.新经济时期信用中介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信用活动已非中介化,社会信用活动对金融中介部门的依赖程度已大大减弱;
4.在美国,信用非中介率越高,经济增长越快;信用非中介率在0。68-0。77之间,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将90年以前和以后的金融中介率的平均水平作以比较,图示如下:

 

数据来源:board of governors of federal reserve system; Flow of fund accounts annual flow and outstanding L2 a1955…1964、a1965…1974、a1975…1984、a1985…1994、a1995…2000; money stock H6; 经整理绘制

四、信用管理体系形成,信用行业确立并发展

信用管理体系是一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